城市道路简介(路基)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8162515 上传时间:2023-08-3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道路简介(路基)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城市道路简介(路基)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城市道路简介(路基)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城市道路简介(路基)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城市道路简介(路基)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道路简介(路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道路简介(路基)(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道路简介一、道路按照其作用和特点1、道路可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和乡村道路。公路是指位于城市之外联结城市、乡村,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城市道路系指建在城市围,供车辆及行人通行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厂矿道路系指主要供工厂、矿山运输车辆通行的道路。林区道路系指建在林区,主要供各种林业运输工具通行的道路乡村道路系指建在乡村、农场,主要供行人及各种农业运输工具通行的道路。2、城市道路与公路的区别区别在于其发挥的作用不同,城市道路主要为城市交通服务,而公路是联系城市和乡村的道路.一般的,城市道路由于交通量大,路幅比较宽,基本没有什么弯道,有的话半径也

2、比较小,因为其设计时速较低和城市用地紧.而公路在这些方面与城市道路是不同的。二、城市道路的分类与分级我国目前将城市道路分为以下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1、快速路系指在城市道路中设有中央分隔带,具有四条或四条以上机动车道,全部或部分采用立体交叉并控制车辆出入,供车辆以较高车速行驶的道路,一般在特大城市或大城市中设置,主要联系市区各主要地区、市区和主要的近效区、城镇、主要对外公路。行人不能穿越快速路,在过路行人集中地点必须设置人行地道或人行天桥。例如振兴路、东北路,新建的东联路等。2、主干路是指在城市道网中起骨架作用的道路。主要用于联系城市的主要工业区、住宅区、港口、车站等客货运中心,

3、负担城市的主要客货运交通,是城市部的交通大动脉。在非机动车较多的主干路上应采取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道行驶的形式。例如金马路、东北大街、3号路、5号路。3、次干路是城市道路网中的区域性干路,次干路与主干路相联,构成完整的城市干道系统次干路既为城市区域交通集散服务,又兼有服务功能,允许两侧布置吸引人流的公共建筑。4、支路指城市道路网中干路以外联系次干路或供区域部使用的道路。各类城市道路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类别设计车速(km/h)双向机动车道数(条)每条车道宽度(m)分隔带设置快速路608043.754必须主干路4060343.53.75应设次干路3050243.53.75可设支 路204023.03.

4、5不设三、城市道路的作用1、城市道路是城市中行人和车辆往来的专门用地,是通接城市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市巾心区、工业区、生活居住区、对外交通枢纽以及文化教育,风最金览、体育活动场所等),并与公路相连接的交通纽带。2、城市道路是城市建设的主要项目,道路规划红线是道路用地与城市建筑用地、生产用地及其它备用地的分界控制线。3、城市道路是市政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组织城市交通运输的基础,而且也为布置城市公用管线、街道绿化、城市架空杆线提供容纳空间。四、城市道路的组成城市道路由以下几部分组成:车行道、人行道、路缘石、附属设施。1、车行道是指道路上供车辆行驶的部分。车行道又分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专供

5、汽车、电车、摩托车等机动车行驶的部分称为机动车道。而供自行车、三轮车、兽力车等非机动车行驶的部分称为非机动车道。2、人行道是专供行人步行交通所用。为了保证行人交通的安全,人行道与车行道应有所分隔,一般人行道应高出车行道 1520cm 左右。3、路缘石(又称边石、马路牙子)处于车行道与人行道交界处或分隔带边缘它既是路面排水设施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又起着保护道路结构层边缘部分的作用。4、附属设施(1)排水设施:用于排除路面水的雨水进水井、检查井街沟或明沟等。(2)交通隔离设施:用于组织交通、保证交通安全的交通岛,分隔带、隔离墩、护栏等。 (3)绿化设施:为街道绿化而设置的林荫带、行道树、绿篱、绿地

6、、花坛等。 (4)地上杆线和地下管网:地上的电线杆、照明灯住、电车线及地下的排水管道、给水管道、煤气管道、热力管道、通讯电缆、电力电缆等。 (5)其它:其它附属设施还包括路名牌、交通标志牌、交通指挥官号、消防栓、邮筒、清洁箱、垃圾台、停车场、公共汽车停靠站以及为保护路基而设置的挡土墙、护坡等。五、城市道路设计图纸主要包括平面图、横断图、纵断图1、平面图:水平投影图,包括平曲线、有各部分平面尺寸。2、横断图:垂直于道路中心线方向的断面,在各种结构的断面尺寸。3、纵断图:沿道路中心线方向所作的垂直剖面举例如下:平面图图中含:指北针、地形图、道路红线、道路边线、道路中心线、中间分隔带、坐标点、平面宽

7、度、道路桩号、转弯半径、图纸说明等。横断面图图中包括:红线宽度、各部分宽度、横坡等。图中还包括:雨、污水管线,填方边坡、挖方边坡。纵断面图六、路基工程1、路基的特点路基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整体稳定性和水温稳定性)。路基一般由土壤压实而成。道路的使用品质与路基的品质有主要关系。当路基松软、强度低、稳定性差时,就会引起路面的不均匀沉陷,导致路面过早破坏,甚至会导致路基塌方或滑坡,诱发重大交通事故。相反,如果路基稳定,不仅能有效地提高路基路面整体强度及路面的平整度,而且由于路基强度的增加,还可以减薄路面结构层的厚度,降低路面工程造价。此外路基工程从工作量和工程量两个方面来看,在整个道路工程中

8、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尤其在某些特殊地质地带或特殊气候条件下,路基工程的造价,甚至超过道路工程总造价一半以上。路基的施工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机械设备,因此路基工程常常成为道路工程能否如期完工的关键。特别在城市道路中,路面下往往敷设各种各样的管、沟、线等公用设施,影响路基施工的因素很多,这些情况在路基施工中应给予足够重视。2、路基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形式:路堤、路堑、半填半挖路基。当自然地面低于路基设计标高,需进行土石方填筑,此时路基称为路堤。当自然地面高于路基设计标高,需进行挖方施工,此时路基称为路堑。同一断面有填有挖的路基称为半填半挖路基。路基指标中,还有边坡,主要起到路基整体稳定作用,边

9、坡坡度一般情况下挖方1:1,填方1:1.5,但不完全是这个数值,根据土质情况决定,边坡可作软覆盖(绿化)或硬覆盖(砌石护坡、喷锚等)处理,。3、路床将路基顶面,按路面结构所要求的标高、平整度、宽度、压实度整修好的铺筑表面称为路床。4、路基施工首先现场放线、人员设备准备、软弱地基处理(抛石挤淤、换填、碎石桩、土工布等,高填方路基一般需要进行强夯处理)、清除树根、草皮、杂物等、土石方施工、修筑中型构筑物(可先于土石方或同时施工)、埋设各种地下管线检查与验收。(1)挖方路基按设计宽度施工,保证边坡坡度,按规定进行碾压。碾压时先轻后重,先边后中,先慢后快。直线段由路肩向中心碾压,曲线超高段由侧路肩向外

10、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后轮重叠1/2,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一般路段碾压67遍,一直到规定的密实度,同时表面无明显的轮迹,与老路面交界侧应多压23遍,严禁在已完成或正在碾压地段上急刹车或调头。碾压过程中表面始终保持湿润,不得干压。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现象,应进行处理后再进行碾压。碾压含水量掌握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2)填方路基施工首先选择合格的填料,一般设计有规定,不得使用腐植土、生活垃圾土、淤泥、盐渍土,不得含有草和树根等杂物。分层填筑,一般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分层碾压。碾压方法同上。施工中应特别注意边坡坡度,应按全宽分层填上来,严禁贴坡。(3)各种管线施工主要控制沟槽回填质量,选择

11、透水性材料回填,如山皮石、石碴、砂砾、撼沙等,确时采用土质回填时,严格控制分层厚度和压实度。5、路基、路床检查验收(1)外观质量标准:路床不得有翻浆、弹簧、起皮、波浪、积水现象;压路面碾压后,轮迹深度小于5mm。(2)实测检验标准:主要含压实度、中线高程、宽度、平整度、横坡、边坡等。现在大部分路床还检测弯沉值,主要看设计有没有要求,弯沉值单位为1/100mm,采用弯沉仪检测,一般路基允许弯沉值为240左右。大部分采用密实度和弯沉值两项指标,需要专门检测仪器进行检测。见下图:6、路基施工的常见质量通病(1)超厚回填,一种路基填方、一种沟槽回填,结果达不到要求的密实度。(2)带水回填,多发生在沟槽回填中,当水位下降后,造成填土下陷,危及路基安全。要求填前排除积水。(3)路基翻浆,主要因为路基含水量大,车行、碾压时发生颤动或表面裂纹,需浆原土进行翻开晾晒,当达到最佳含水量时重新回填,或换填其它合格填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