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玉隆:重视分析后质量管理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8160818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丛玉隆:重视分析后质量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丛玉隆:重视分析后质量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丛玉隆:重视分析后质量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丛玉隆:重视分析后质量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丛玉隆:重视分析后质量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丛玉隆:重视分析后质量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丛玉隆:重视分析后质量管理(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丛玉隆:重视分析后质量管理本文根据 IS015189 的内涵和现代检验医学的理念,论 述了分析后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及在患者诊治过程中的重 要作用:阐述了检验结果确认要注意的问题,实验室对检验 结果审核与发出的程序,制定检验后标本储存的原则,咨询 服务范围和处理抱怨的方法以及实验室与临床科室沟通和 信息交流与全而质量管理的关系。 20 世纪过去的十年中, 推 动检验医学发展的重大事件之一就是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 了医学实验室质量知能力的专用要求 (IS015189) 。文件 中明确指出“医学实验室的服务是对患者医疗保健的基础, 因 而应满足所有患者及负责患者医疗保健的临床人员的需求。 这些服务包括

2、受理申请、患者准备、患者识别、样品采集、 运送、保存,临床样品的处理和检验及结果的确认、解释、 报告以及提出建议”。这一论述不仅确立了现代检验医学的内 涵,更新了学科建设的理念,也为质量管理的过程控制提供 了理论基础。根据实验室的服务内容,文件将全程质量管理 分为分析前质量控制、分析中质量控制和分析后质量控制。 有学者对发生在不同阶段的误差发生率进行了调查,发现由 于分析前因素导致的误差占总误差的 46.0 %68.2 %。由于 分析后期产生的误差占总误差的18.5 %47.0 %。分析中产生的误差占总误差的 15.0 %以下。 可见,加强分析后管理对 于标准检验结果准确可靠、提高医疗质量是非

3、常重要的。 分析后质量控制是全程质量管理的最后一道关口,是质量保 证进一步完善和检验服务于临床的延伸。包括:结果确认、 规范报告、授权发布、临床解释、传送报告以及保存检验样 品。这一阶段的质量保证工作有 3 个方面: (1) 检验结果的审 核和发出; (2) 检验样本的保存和标本的处理; (3)咨询服务, 即检验结果准确的解释及其在临床诊治的合理应用过程。一 检验结果的确认 在确认检验结果可否发出时,首先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1注意标本质量:检查标本采集、保存、送检情况,例如 标本有无溶血、 乳糜血;还应考虑药物影响, 如有这种可能, 应暂停药或排除这些原因后再进行复查。又如活化部分凝血 酶

4、时间测定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 、 凝血酶原时间 (thromboplastin time , PT) 等凝血试验,室温 条件下取血至检测完成的时间不能超过 4 h ;在某些特殊情 况下,样本不符合要求而又进行了检测,则必须加以说明。 2注意有无干扰检验结果的因素:输液后立即抽血检查血 糖及钾(potassium , K)、钠(sodium , Na)、氯(chlorides , Cl)等电解质;注射维生素C同时取标本检查血糖、乳酸脱氢酶、尿糖、尿红细胞 (潜血);服用阿司匹林 5 d 内测血小 板集聚功能;输入大剂量抗生素

5、同时取血培养等现象,显然 都是不恰当的。3注意对比申请单医生填写的临床资料与检验结果:分析 是否符合患者的既往史和医师的初步诊断。如患者是 14 岁 女性,申请单诊断是“贫血待查” 而血, 红蛋白 190 g/L ,显然 这样的矛盾结果必须复查。4注意相关联检验参数的检验结果之间有无临床资料不能解释的现象:笔者曾遇到这样的结果:红细胞2.1 X 1012/L ,血红蛋白 85g/L ,平均红细胞体积 85fl ,平均血红蛋白含量 42 Pg ,用任何红细胞的病理表现都不能解释,最后发现是 由于采血不当造成标本溶血引起的。有时大便外观是“柏油 便”,但单克隆潜血试验结果阴性。 乙肝两对半检查出现

6、表面 抗原阴性而 e 抗原阳性矛盾的结果很可能是抗原与抗体的 “前滞”反应,标本稀释后即可得到真实的结果。 5注意有质控意义参数的表现:如“尿 11 项”检查中的维生 素c结果的质控意义要远大于临床诊断价值。因为尿10项化学成分检查中,有 5 项受尿标本所含的维生素 c 的干扰。 因此,签发报告时先要查看维生素 c 的含量,如果超出方法 学允许的浓度,必须改用其他方法检测。又如,尿液酸碱度 可干扰尿蛋白、尿比重的检测,只有 pH 病理变化在一定范 围内方可发出报告。特别是用仪器进行白细胞分类时,每个 标本在发出报告前必须核实仪器结果是否符合“镜检筛选标 准”,不符者必须涂片镜检。6注意分析仪器

7、运转:是否正常,质控是否在可接受范围 内。如发现系统误差或漂移,及时修正并验证。检测系统恢 复正常后,再行检测发出报告。二 结果审核与发出 检验结果是临床医师开展诊疗活动的重要信息,而检验报告 就是这些信息的传递载体,必须重视这一一环节的质量保证。 通常发送报告单或通过网络系统发送检验结果给临床医生。 无论何种形式, 发出的检验报告必须保证“完整、 准确、及时” 1严格的报告单签发、审核制度:一份完整的检验报告应 包含以下内容:医院名称、实验室名称、报告题目、患者姓 名、出生日期 (年龄 )、性别、科室、病床号、 申请医生姓名、 样本种类、样本采集时间、实验室接收时间、报告时间、检 测项目、检

8、测结果 (包括单位 )、参考区间及异常提示。检验 报告单发出前,除操作人员签字外,还应由另一位有资格的 检验人员核查并签名,最好由本专业室负责人核查签名。审 核的基本内容有:临床医师所申请的检测项目是否已全部检 测、是否漏项;检验结果填写清楚、正确;有无异常的、难 以解释的结果;决定是否需要复查等。2建立明晰异常结果、危重疑难患者的复核或复查制度: 检验科应规定哪些情况下的检测结果应与以前的检测结果 进行比较,观察当前检测的结果及其变化是否符合规律,可 否解释,必要时可与临床医生取得联系。建立实验室信息管 理系统 (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

9、m, LIS) 时,软件应有自动对历史结果的回顾与提示功能。 3建立危急值紧急报告制度:实验室应规定危急值的报告 制度,其中含结果的复核、 结果报告的方式 (电话报告、 病房 来取, 通过 LIS 系统报告, 向主管医师发手机短信等 )及规定 结果报告时间;因为一些检测项目,如血钾、钙、糖、血气 (血 pH 、 PO2 、PCO2 等)结果过高、过低,都可能危及患者 生命。实验室必须迅速将结果报告临床,并记录报告时间、 报告人及结果接收者。 4特殊项目的检验报告及一些关系重大的检验报告:如抗 HIV 抗体阳性的报告单、 诊断为白血病及恶性肿瘤的报告单、 发现罕见病原体的报告单等,需检验科主任或

10、由科主任授权 的人员,复核无误并签名后尽早把结果发给临床。 5建立检验报告单发送的签收制度:医院应建立这方面的 规章制度,患者取报告单应有相应的凭据,一方面可以避免 拿错报告单,另一方面可以保护患者的隐私。同时加强医护 人员的责任心,防止检验报告单的丢失或发错科室。 6检验数据管理:实验室应管理好检验相关数据,所有检 验报告和原始记录应保存一段时间。通常检验申请单应至少 保存 2 年,检验结果数据至少保存 2 年,质控和能力验证记 录至少保存 2 年,仪器维修和状态记录保留到仪器使用终身。 实验室信息系统的数据要拷贝至少 3 份并保存在不同地方, 以防火灾等灾难性性事件带来损失。以上所有数据在

11、特殊情况下应提供,以便于临床查找及核对。三 检验后标本的储存 标本的储存是指对检测完毕后的样本进行必要的一定时间 的备查性保留。分析后的样本要明确规定保存。保存时间长 短,取决于样本种类和检测指标,其原则是保存后的样本检 测结果与初次检测结果仍有可比性。1样本储存的目的: 临床上对每一个标本的检测项目只作 1 次测定,所以样本储存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备查。检测结果也 只能代表该次样本的某项指标水平,换言之,每份检测报告 仅对送检样本负责。所以,当临床对检测结果提出疑问时, 只有对原始样本进行复检,才能说明初次检测是否有误。此 外,样本储存也有利于在科研工作中开展回顾调查。 2样本储存的原则:首先应

12、有样本储存的专门规章制度, 最好专人专管,敏感或重要样本可加锁保管;其次在样本储 存前要进行必要的收集和处理, 如分离血清、 添加防腐剂等。 另外,应作好标志并有规律存放,最好将样本的原始标志一 并保存。最后,对储存样本要定期清理,以减少不必要的资 源消耗。3储存样本的种类及条件:临床检验样本虽有多种多样, 但最常见的仍以血液、尿液、粪便为主。尿液及粪便除特 别必要外,很少保存。血液的保存又由于检验内容的不同, 其保存条件,保存时间会各不相同。而作为细胞学分析的骨髓片、各种积液细胞涂片样本等,则需要以档案片的形式送 行长期保存和 (或 )电子版保存。四 咨询服务与抱怨的处理 传统的“医学检验”

13、与现代“检验医学”突出的观念变化就是从 过去的“以标本为中心, 以检验结果为目的, 只看标本不管患 者的工作模式”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以检测结果更好地服 务于临床为目的理念”。实验数据只是标本检测全过程中实验 室阶段的终结,还要将有限的数据转化为高效的诊治信息尽 可能满足临床需要。因此,结果解释、咨询服务、抱怨处理 是检验科实验室外工作的延伸。这一点在前述的 IS015189 在限定的医学实验室服务内容中已经阐述很清楚。1咨询服务:咨询服务的内容主要是检验结果的解释及临 床处理意见或建议。它关系到检验数据能否被临床有效利用。 除此之外还会涉及其他与检验结果相关的问题。 检验结果正常与否的判断

14、,最常用的判断标准是看其是否处 于参考范围,这已是一种常识。然而这种判断方法在现实工 作中难免会出现偏差,尤其是在未充分考虑到该参考范围所 蕴藏的更深层次的问题时,这种偏差出现几率就大大增多, 如生物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检测过程中的分析误差,参 考范围的可信区间等问题,只有在充分了解这些问题的实质 后,才能对检测结果作出正确判断或合理解释。一个检测方 法或检测系统是否精密,常以不精密度来表示,即使最好检 验的方法也会有一定的不精密度,在结果解释时应给予考虑。 检测结果知真值 (或可接受的参考值 )之间存在差异,更确切 地称为“不准确度”。这类误差有一定的方向和大小,主要由 系统误差引起。临床

15、实验室通过各种办法力求最大限度地减 少系统误差,但它是客观存在的。检验结果的不准确度一般 不在检验报告中加以表述,只作为判断结果的参考,因此在 临床咨询和检验结果解释时必须阐明误差存在的必然性和 适当范围。 另一个常见的问题是这次检验结果与上次结果有差异时如 何判断;在除外标本采集错误或不合格的情况下,主要考虑 有两种情况: (1) 病情确实有了变化; (2) 实验误差引起。 室内 质控的 Delta 检查在区分这两种情况会有所帮助,但有时仅 凭2 次检查很难区别,可以多次检查后,从检验结果变化趋 势作出判断。 2抱怨的处理:临床检验的抱怨通常是指临床医师、患者 或其他方面对实验室的服务不满意

16、时所作出的各种形式表 述,包括投诉或质询等。在实际工作中,最常见的抱怨是来 自患者和送检医生的投诉。其主要内容不外两个方面,一是 服务态度,二是服务质量。在医学检验的质量保证体系中, 抱怨的处理应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抱怨在所难免, 通过正确的抱怨处理可以帮助检验人员查找导致质量问题 的原因或影响因素,在整改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从而改进和提高检验质量。五 实验室与临床科室的沟通 实验室与临床科室的信息沟通在分析后的质量保证中具有 重要作用。从严格意义上讲,检验报告所提供的结果绝大多 数属于数据资料,而非信息,信息是经过解释的数据,即数 据经过分类、整理、分析才成为信息。1信息沟通的内容:一方面检验人员应将实验室所开设项 目的相关信息主动告之临床,这些信息包括检验项目的临床 意义,检测方法的影响因素和不精密度,以及需要临床配合 的患者准备、样本采集、运送要求和注意事项等,甚至包括 该项目检测的成本核算、收费标准。信息沟通中,来自临床 的反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