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静脉高压症诊疗指南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8150378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门静脉高压症诊疗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门静脉高压症诊疗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门静脉高压症诊疗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门静脉高压症诊疗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门静脉高压症诊疗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门静脉高压症诊疗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门静脉高压症诊疗指南(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十七章门静脉髙压症【概述】本症是由于门静脉(以下简称门脉)血流受阻,发生淤滞,引起门脉压力增髙所致。临 床上表现为脾肿大、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和腹水等。本症分肝内和肝外两型,前者占95%以上。肝内型又可分为窦前阻塞(血吸虫性肝硬化) 和窦后阻塞(肝炎后肝硬化)。肝外型主要为门脉主干血栓形成或其先天性畸形(闭锁、狭 窄、海绵窦样病变)。正常门脉压力在1.27-2.35kPa (13-24cmH O),平均值为1.76kPa (18cmH20),门脉压力不超过12mmHg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很少破裂出血。门脉髙压症 时,压力大都增至 2.9-4.9kPa (30-50c

2、mHO)o【诊断要点】21. 症状和体征脾肿大,脾功能亢进;侧支循环建立和开放;上消化道出血和腹水是 门脉髙压症的主要临床表现。肝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常为伴随症状。(1) 病史:有无肝炎、血吸虫病、药物中毒、消化不良、消化道大出血、黄疽等病史; 有无酗酒嗜好;有无鼻出血、牙龈出血、女病人月经过多病史。(2) 临床表现。(3) 体格检查:注意有无肝病面容、黄疸、肝掌、蜘蛛痣、男性乳房发育,有无腹壁 静脉曲张及血流方向(有助于病因诊断),脐周围有无静脉杂音,有无肝脏肿大或萎缩,脾 肿大程度和质地;有无腹水;双下肢有无浮肿或静脉曲张。2. 实验室检查 血、尿、便常规和大便潜血;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

3、,纤维蛋白 原;血清电解质和血气分析;血生化;甲胎蛋白;各种肝炎病毒学指标检测;HIV病毒检测。3. 特殊检查(1) B超检查:了解肝、脾的大小,有无肝硬化、腹水及其严重程度。有无并发肝癌。(2) 彩色超声多普勒:了解门静脉系统情况、血流方向、血流量,有无血栓形成,检 查肾静脉情况及下腔静脉情况。(3) 放射学检查:上消化道钡餐观察有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了解病变范围和程度。 有无合并消化性溃疡。有条件时可行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了解门静脉 血流方向和肝动脉代偿情况,有无合并肝癌以及部分门体侧支循环情况。行肝静脉造影和测 压可区别窦后梗阻,术前了解门静脉压力。(4) CT: 了

4、解肝、脾的病变情况,显示侧支循环,有无合并其他肝、脾病变,了解下 腔静脉有无阻塞狭窄。有条件时测量肝体积用于术前评价。(5) 核素心肝比值测定:是术前无创性测量门静脉压力的方法,有条件时可采用。(6) 内镜检查:出血的诊断主要靠内镜检查,但病人的血流动力学要稳定,用较大口 径的胃管抽净胃内血凝块,门脉髙压症的出血绝大多数是食管、胃底曲张静脉,食管静脉曲 张占90%,胃静脉曲张占10%,非曲张静脉的出血主要是门脉髙压性胃粘膜病变。直视下观 察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的程度和范围,用于明确诊断,估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危险性,测 量曲张静脉的压力。急性大出血时可进行紧急硬化剂注射或曲张静脉套扎术,止血和预

5、防再 出血。(7) 肝血流量测定:BSP或靛青绿(ICG)法计算肝血流量,可用于术前对病人的综合 评价。(8) 肝活检:用于术前明确肝硬化及其类型。当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或有中等量腹水时, 不应进行经皮肝活检术。(9) 必要时可做骨髓穿刺,适用于与某些类型的血液病鉴别诊断,如果骨髓象增生而 周围颗粒细胞减少,则为脾功能亢进症。【治疗方案及原则】门脉髙压症外科治疗的目的是针对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引起的大出血和预防再出 血,消除脾功能亢进和治疗顽固性腹水。保肝治疗的目的是创造条件,使病人平安度过围手 术期。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治本措施是肝移植。1. 并发急性大出血时的治疗(1) 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扩充

6、血容量,采取措施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但应避免过量 扩容,防止门脉压力反跳隆增加而引起再出血。(2) 药物止血:主要应用内脏血管收缩剂。常用的药物有垂体后叶素、三甘氨酞赖氨 酸加压素和生长抑素类药物。急性出血控制率可达80%,若与三腔管压迫合用可达95%。血 管加压素一般剂量为20U溶于5%葡萄糖200m 1内,20分钟内静脉滴注完毕。合用酚妥拉明 或硝酸醋类药物可提髙疗效,还可预防缩血管药物的不良反应。生长抑素类药物目前认为是 治疗的首选药物,但价格昂贵。首次剂量250ug静脉冲击注射,以后每小时250ug静脉滴注 维持连续25天。(3) 三腔管压迫止血:这是有效的暂时止血手段,急性出血的控制率

7、可达约75%。当 出血停止后继续充气压迫24小时,然后放气减压并继续留置在原位,确实无再出血后再拔 出三腔管。使用时需注意误吸和窒息等严重并发症。但放气后24小时内50%的病人可再出 血,并发症亦多,仅适用于无法控制的大出血或等待作进一步治疗的病人。(4) 急诊内镜下硬化剂注射和曲张静脉套扎术:初步止血措施奏效后可选择采用,同 时明确出血的部位和原因。应4-14天再重复一次,一般需2-4个疗程。该疗法控制出血率 可达 80-95%。(5)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 TIPS的内支撑管直径为8-12mm。TIPS 可明显降低门脉压力,一般可降低至原来压力的一半。可减少出血的危险,

8、并进行性减少曲 张静脉的大小。TIPS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支撑管可进行性狭窄,还可并发肝功能衰竭(5%-10%)、肝性脑病(20%-40%)。TIPS的可取之处在于能治疗急性出血的同时预防复发出 血,主要用于等待行肝移植的病人。目前TIPS的主要适应证是药物和内镜治疗无效、肝功 能差的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病人(6) 经以上处理后出血停止,积极保肝治疗,根据对病人的血流动力学评价结果,选 择适当的手术类型行择期手术。(7) 如病人以往有大出血病史,或本次出血来势凶猛、出血量大,或经短期积极止血 治疗仍有反复出血者,应考虑急诊手术止血。经过严格的内科治疗48小时内仍不能控制出 血,或短暂止血又复发出血,应

9、积极行急诊手术止血,不但可防止再出血,而且是预防发生 肝性脑病的有效措施。但因病情严重多合并休克,所以急诊手术病死率髙,应尽量避免Child C病人不宜行急诊手术急诊手术术式应以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为首选,该术式对病人的打击 较小,能达到即刻止血,又能维持人肝血流,对肝功能的影响较小,手术死亡率及并发症的 发生率低,术后生存质量髙,而且操作较简单,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门体分流手术虽然能 有效地控制门脉髙压症的出血,但手术比较复杂。不适合急诊手术,而且需有经验的外科医 师进行,并有一定的手术死亡率。常用的分流方法为脾肾静脉分流和肠腔静脉分流术等。远 端脾肾静脉分流术操作复杂和费时,不适用于急诊手术

10、。2. 择期手术预防再出血 门体静脉分流术或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措 施。术前肝功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术前积极护肝治疗十分必要。对门静脉髙压 症病人进行综合评价,是术前准备的重要环节。通常采用国际通用的Ch ild分级表27-1)。 肝功能Ch il dA, B级手术耐受力良好,肝功能ChildC级手术耐受力不良,需慎重选择手 术。表27-1 Child分级标准项目A级B级C级血清胆红素(umol/l)小于34.234.2-51.3大于51.3血浆清蛋白(g/l)大于3530-35小于30腹水无易控制难控制肝性脑病无轻重、昏迷营养状况优良差常用的手术方式:(1) 传统的门

11、腔分流术和限制性门腔分流术:大口径门腔侧侧分流术和端侧分流术虽 然降压效果明显、止血有效、再出血率低,但术后入肝门的静脉血供减少,肝性脑病发生率 髙,不能增加存活率,故已很少采用。可改用“限制性门腔侧侧分流术”或用小口径人造 血管行门腔桥式分流术,分流口径为0.8-1.2cm。手术死亡率与病人的肝功能储备和出血量 有关。肝性脑病是门腔分流术后主要的死亡原因,其次是肾衰竭。术后应用抗酸治疗,预防 应激性溃疡。(2) 外周型门体分流术:即离开肝门一定距离、小口径的门体分流术,包括脾肾、脾 腔、肠腔分流术等,其优点是在降低门静脉压力的同时又能维持一定的向肝血流,缺点是术 后吻合口易血栓形成,以及吻合

12、口逐渐扩大,使脑病率升髙和导致肝功能恶化。(3) 选择性门体分流术:主要有远端脾肾分流术和冠腔静脉分流术。远端脾肾分流术 保留脾脏,利用远端脾静脉与左侧肾静脉做端侧分流术,同时必须离断所有的侧支循环。优 点是能维持一定的门脉灌注,控制出血有效率可达90%。缺点是可能加重腹水,故对进行性 腹水病人不适用,技术困难。冠腔静脉分流术操作复杂,很难普及。(4) 门奇静脉断流术:手术离断门奇静脉间的反常血流加脾切除术,以达到止血目的。 本术式方法较多,如食管下端横断术、胃底横断术、食管下端胃底切除术、贲门周围血管离 断术等。其中以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疗效较好,是目前国内治疗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出血 的主要

13、术式,优点是能维持大部分门脉灌注,有效控制脾功能亢进,技术较易,适用于门静 脉系统有栓塞、不适宜行分流术的病人,尤其是肝炎后肝硬化病人;缺点是有一定的再出血 率(20%-40%),因脾脏被切除,故以后不能做脾肾分流术。可用自动吻合器行食管下端横断 术,该疗法近年得到普及和重视,在许多医疗单位该疗法已成为非手术疗法无效时的首选方 法,并取代了早年的曲张静脉直接缝扎术。由于术后数月又可形成曲张静脉,因此食管下端 横断术一般只能作为控制出血的急救措施。(5) 肝移植:肝移植适用于终末期肝硬化伴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病人。对Child C级 病人而言,行肝移植术病人的存活率优于采用分流术治疗的病人。应该强

14、调,肝硬化合并曲 张静脉破裂出血、年龄较轻的病人一旦出血得到控制,即应考虑作肝移植,若有可能应该立 即进行。这是因为在其他疗法治疗后1-2年内可复发出血或并发肝性脑病,死亡率可髙达 80%。肝功能相对较好的病人,在施行分流或断流手术时应注意勿干扰以后可能进行的肝移 植术。一般而言,Child A级病人适合作门体分流术,Child C级病人应考虑作肝移植术。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是等待作肝移植病人控制出血的最佳方法。3. 合并脾功能亢进的治疗严重脾肿大,合并明显的脾功能亢进,最多见于晚期血吸 虫病。血吸虫病性肝硬化的病理改变是窦前阻塞,因此肝功能多较好,对于这种病人单纯脾 切除的效果良好。但如

15、果晚期血吸虫病伴有明显的食管静脉曲张,因此曾引起大出血者,则 应考虑在脾切除的同时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4. 合并顽固性腹水的治疗治疗前应先抽腹水作下列检查:细菌培养和白细胞计数, 腹水常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临床表现较隐匿,白细胞计数250/ul则髙度怀疑感染。 LDH值测定:腹水和血清中的比值超过0.6,表明合并肿瘤或感染。血清淀粉酶测定: 若增髙提示合并胰腺疾病。清蛋白:血清与腹水清蛋白浓度的比值超1.1,则提示为肝脏 疾病,低于1. 1为恶性腹水。(1)药物治疗:根据治疗前24小时尿钠排泄量选择利尿剂的用量,尿钠排泄量 5mmo1/24h需强利尿;5-25mmo1/24h轻度利尿;25

16、mmol/24h不需利尿。应首选安体舒通 200mg/d,使体重下降0.5-0.75kg/d为准。(2)手术治疗:1)门腔静脉分流术:严重腹水病人可行侧侧门腔静脉分流术、“桥式” (H型)门腔静 脉分流术、脾肾静脉分流术,可以降低肝窦压和内脏静脉压。因侧侧门腔静脉分流术可发生 严重的肝性脑病,目前已很少采用。2)腹腔静脉转流术(LeVeen分流):大剂量利尿剂治疗无效的病人可行LeVeen分流。 LeVeen分流可用于布加征腹水的治疗,但乳糜腹水无效。因分流管易栓塞,所以腹水含大 量血细胞、恶性细胞或蛋白浓度超过45g/1应禁用LeVeen分流,严重的肝肾综合征或血清 胆红素40mg/1,可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或死亡LeVeen分流后可降低门脉压力,所以并不会 增加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