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广西南宁青秀风电场工程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8133973 上传时间:2022-07-20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源广西南宁青秀风电场工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龙源广西南宁青秀风电场工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龙源广西南宁青秀风电场工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龙源广西南宁青秀风电场工程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龙源广西南宁青秀风电场工程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龙源广西南宁青秀风电场工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源广西南宁青秀风电场工程(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龙源广西南宁青秀风电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 本)建设单位:广西龙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编制单位:广西泰能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证书等级:甲级 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2901号编制时间:2014年9月 / 1 前言1.1 项目建设必要性“十二五”期间我国在能源领域将实行的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是首先加快能源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努力提高清洁能源开发生产能力。风能被誉为二十一世纪最有开发价值的绿色环保新能源之一;同时风电的开发,可以促进机械、电器、制造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是风能蓄量较丰富的地区,但是风能资源利用工作开展较为缓慢。广西煤、气、油等资源匮乏,“十二五”期间广西大中型水电站将基本开发

2、完毕。随着广西水电资源开发接近尾声,广西电源结构中火电厂的比重逐渐增大,增加风电等清洁能源的比重,可改善能源结构,节约煤炭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量。为了满足广西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保证能源安全,保护环境,满足低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广西能源长远发展必须实施能源形式多元化战略,推进能源多元清洁发展。综上所述,龙源广西南宁青秀风电场工程的建设符合国家能源政策及广西能源发展战略,有利于缓解地区电网供需矛盾,满足地区电网电力负荷增长的要求,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同时风电资源的开发可节约常规能源资源的消耗,减少煤炭燃烧产生的污染排放量。因此,建设龙源广西南宁青秀风电场工程是十分必要的。1.2 建设项目

3、特点龙源广西南宁青秀风电场工程位于南宁青秀区伶俐镇北部与横县交界的山脊,附近规划有六景风电场和横县大浪风电场,建设单位建设单位亦为广西龙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六景风电场已获得自治区发改委核准,预计今年9月开始建设。横县大浪风电场已经具备核准条件,预计今年10月份取得核准。青秀风电场工程将依托六景风电场部分已建进场道路、场内道路、水土流失保持措施和环保措施等。青秀风电场工程拟建设44台单机容量为2000kW的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88MW,平均年上网电量约为18204万kWh,风机轮毂高度为90m,等效满负荷年利用小时数为2069h。工程总占地64.2 hm2,永久占地1.05hm2,临时占地63

4、.15hm2。静态总投资81081.51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875.47万元。2014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能源局以桂能新能函20149号文广西壮族自治区能源局关于同意横县大浪等风电场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函,批准包括本风电场工程在内的多个风电场开展前期工作。1.3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根据工程的排污特点,需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1)项目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选址是否满足环境功能区要求。(2)工程施工期及运行期产生的污染情况,以及对周边的环境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是否满足环境功能区要求。(3)工程施工期及运行期对周边的生态环境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4)工程建设对伶俐镇沱江水源地保护区、邕江影响方式

5、、范围及程度。(5)工程建设对区域内保护动植物影响,风机运行对迁徙鸟类影响。综上所述,本评价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论证项目选址与周围环境敏感点的协调性,针对项目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和对策,使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符合环保要求。1.4 主要报告结论1、产业政策、相关规划符合性:本工程采用风力发电,属于清洁能源项目,符合国家能源产业发展方向,符合广西能源发展战略。2、环境保护目标:本工程建设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环境敏感区,亦无特别敏感或脆弱的生态系统。风电场场址北侧为伶俐镇沱江水源地保护区。升压站500m范围内无村庄等居民点分布;风机与村组居

6、民点距离较远,均在500m以上;新建场内道路两侧200m范围内分布有7个村组(那农组、那叩组、高峰林场军山分场、沱江村、中寮组、大塘组、赤诚组)。风电场场址北侧靠近伶俐镇沱江水源地保护区,与伶俐镇沱江水源地保护区规划的一级保护区水域最近距离大于1km,与二级保护区水域距离大于0.8km,与二级保护区陆域边界距离约50m。与六景镇郁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二级保护区陆域距离为450m。场址涉及广西候鸟迁徙通道,位于北部湾径直向北进入湖南和经大明山向北进入云贵高原两条重要迁徙路线之间。3、施工期环境影响:施工场界处昼、夜间噪声均超过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要求,昼间超标范

7、围均为场界至距施工场界以外50m范围内,夜间超标范围均为场界至距施工场界以外250m范围内。风电场风机周边500m及升压站周边500m范围内无居民点分布,施工噪声对居民点影响较小。场内道路沿线村庄昼间交通噪声预测值均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1类标准要求。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将采取严格的环保和水保措施,如施工时合理开挖,对表土堆放场加以遮盖以尽量减少扬尘的产生;同时采用设置截排水沟、临时弃土挡护及施工迹地及时绿化等水土保持措施。4、运行期环境影响:本工程运行期不会产生大气污染物,对环境空气质量无影响。根据预测分析,110kV升压站建成运行后场界外的噪声贡献值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

8、48-2008)1类标准要求。根据预测分析,风机厂界昼间声环境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1类标准限值要求;夜间超过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1类标准限值要求,超标范围为厂界至距离风机200m处。风电场风机周边500m及升压站周边500m范围内无居民点分布,风电场运营期间风机和升压站噪声对当地居民生活影响较小。110kV升压站建成投运后,升压站各项污染物排放均满足相应的排放标准要求,满足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很小,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之内。5、生态环境影响:工程建设对评价范围内分布的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

9、动物11种(包括9种鸟类、1种两栖类和1种哺乳类),影响较小。工程建设,特别是场内道路的修建对植被及生态环境的扰动较大。但本工程区域受影响的植被为工程区域的常见类型,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较利于植被发育,施工迹地比较容易恢复。本风电场场址涉及广西候鸟迁徙通道,位于北部湾径直向北进入湖南和经大明山向北进入云贵高原两条重要迁徙路线之间,为防止风机运行对迁徙鸟类的影响,需对工程区域候鸟迁徙情况进行跟踪观测,必要时采取运行调整措施。综上,工程建设对评价区域自然体系生产能力的改变较小,工程建设造成的生态影响是可接受的6、伶俐镇沱江水源地保护区影响:本工程有部分场内道路位于饮用水源保护区、其他施工营地、弃渣场

10、和临时堆土点均设置在保护区之外,风机机位与二级保护区陆域边界最近距离约50m。施工区距离二级保护区陆域边界最近的风机主要布置在山顶分水岭山体背向库区侧,场内道路也主要布置于分水岭山体背向库区侧,同时也不会损坏保护水源和输送水体的相关设施,因此风机和场内道路施工时不会影响沱江的水质。靠近伶俐镇沱江水源地保护区的风机塔位四周修建永久排水沟及沉淀池,排水顺接自然沟道,运行期生产的极少量检修滴、漏油不会影响沱江的水质。7、六景镇郁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影响:本工程风机塔位、场内道路施工营地、弃渣场和临时堆土点均设置在保护区之外,风机机位与二级保护区陆域边界最近距离约450m。风机和场内道路施工时

11、不会影响郁江的水质。靠近郁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风机塔位四周修建永久排水沟及沉淀池,排水顺接自然沟道,运行期生产的极少量检修滴、漏油不会影响郁江的水质。本工程在采取完善的水保、环保措施后,各项污染物排放均满足相应的排放标准及相关环境功能区域的要求,对环境敏感点影响较小;工程建设对评价区域自然体系生产能力的改变较小,工程建设造成的生态影响是可接受的。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之内。2 总则2.1 项目设计依据(1)广西南宁青秀风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龙源(北京)风电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2014.05);(2)广西壮族自治区能源局(桂能新能函20149号)广西壮族自治区能源局关于同意横县大浪等

12、风电场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函;(3)环境现状监测报告2.2 评价等级、范围、标准及评价因子2.2.1 环境影响要素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2.2.1.1 环境影响要素识别(1)生态环境影响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要素主要为风机基础开挖、电缆沟开挖、场内道路建设等造成的地貌改变、地表植被的破坏、土壤结构扰动、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农林业损失;弃土场、吊装平台等临时占用和扰动土地,造成水土流失。运行期生态环境影响因素主要为风机噪声对野生动物的驱赶,多雾、阴雨或大风等天气条件时对鸟类迁徙产生影响。(2)地表水环境影响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排放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施工场地汇水对周边地表水体的影响;营运期升压站生活污水对

13、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工程建设运营对伶俐镇沱江水源地保护区(现用乡镇级)的影响。(3)地下水环境影响施工废水、生活污水渗透对地下水的污染。(4)大气环境施工机械废气和施工扬尘。(5)声环境施工期施工机械噪声、道路交通噪声;营运期风机运行噪声。(6)电磁环境风机35kV箱式变电站、35kV集电线路和110kV升压站运行产生的电磁场。(7)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因素施工期产生的弃土(渣);施工垃圾;运行期生活垃圾及少量废油渣、废抹油布。(8)光污染风机叶片运转时在近距离内产生频闪阴影和频闪反射。(9)社会环境施工期车辆及施工道路修建对交通的影响;工程建设对当地社会就业、社会经济的贡献;工程建设对当地景观的

14、影响。2.2.1.2 环境影响评价因子根据项目工程污染源分析识别出的环境影响因子、建设项目所处区域的环境特征,以及国家和地方有关环保标准、规定所列控制指标,筛选出的评价因子如下:(1)现状监测与分析评价声环境:等效连续A声级;电磁环境: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无线电干扰;其它因子:生态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等。(2)施工期空气:TSP;水体: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中COD及NH3-N、SS、石油类;声环境:等效连续A声级;其它因子:生态环境影响、水土流失等。(3)运行期声环境:等效连续A声级;电磁环境: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无线电干扰;水体:升压站运行期生活污水中的COD及NH3-N;光:风机

15、运转产生的频闪阴影和频闪反射;其它因子:生态环境影响、环境风险等。2.2.2 评价标准根据本工程的污染特点和所在区域的环境功能区划分情况,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执行如下标准:2.2.2.1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标准。(2)地表水工程区域周边主要水体为邕江以及沱江。根据南宁市人民政府南府复2012107号文,项目区域附近邕江河段为邕江南宁景观工农业用水区以及邕江伶俐饮用工业用水区,执行III类水标准。根据青秀区环境保护局2013年9月编制的南宁市青秀区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 ,沱江及其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支流均执行水质均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3)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类标准。(4)声环境本工程场区位于乡村郊外,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夜间突发噪声最大声级超过环境噪声限值的幅度不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