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策略研究2700字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8133960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策略研究27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于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策略研究27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关于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策略研究270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策略研究27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策略研究2700字(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策略研究2700字 美术课对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以及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有重要作用。美术课程存在的主要不足主要是教师注重对学生技能的训练,忽略了美术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艺术性思维的培养。将美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是目前对美术教学的基本需求,同时是实现美术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关键措施。 /3/view-13034281.htm 美术教育;人文教育;教学情境美术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是美术课程的一个重点目标。通过美术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有效结合,能有效实现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本文围绕几个方面展开讨论,详细分析了实现美术教育与

2、人文教育充分融合的具体措施,从而实现美术教学的不断发展。一、注重美术课程教学与人文背景的有机结合根据社会发展产生的人文精神内容,可以将审视以及品评美术作品的美感和价值所在这种能力,作为美术教育与人文教育充分融合的要点所在。现阶段,存在有的美术教师在指导学生审视美术作品时,只能单纯的将作品的表层意义展示出来,例如作品中的描述内容的讲解等,对于作品的评价同样比较肤浅,尤其是对于一些人物画和风景画,评价的标准更是判断与实物之间的相似度,导致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同样只能看到表面内容。因此,必须加强对艺术作品的认识深度,促使美术教学具有历史眼光。例如,在学习环境艺术设计这一内容时,教师应该充分将设计作

3、品需要具有的视觉上的层次感,与周围环境需要做到有机结合这方面内容重点讲解,挖掘该学习内容的深度。因此,教师在选择欣赏作品时,可以将法国凯旋门、中国人民英雄纪念碑等作为教具,通过分析作品中体现的民族文化特色以及时代情感等,促使学生对环境艺术设计这部分知识有一定掌握。二、注重人文背景的情景设置针对目前对美术教学效果的要求,教师只是对教学内容进行明确的规划是不够的,同时需要利用丰富的语言以及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与学生进行情感之间的交流,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即是注重人文背景的情景设置。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具以及办公设备等,有目的、有组织的营造一个能促使学生产生共鸣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潜能

4、。教学情境的设置可以包括多种类型,如生活情境、视频情境以及音乐情境等。例如,在学习环境艺术设计方面的知识时,可以鼓励学生主动介绍自己喜欢的建筑或者公共设施等,并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这些设计的原因进行辩论,要求学生通过辩论,让更过的人喜欢他介绍的设计作品,而教师则会对表现较好的学生给予奖励和表扬。通过这种生活情境的设置,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能促使学生建立一套自己的审美标准。同时在为学生展示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时,可以配上与之相匹配的音乐,从而不需要教师过多讲解,学生便能体会作品传达的情感内涵,这种音乐情境教学的设置,将有利于实现良好的美术教学效果,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美术文化的了解,加深学生对美术社

5、会功能以及作用的认知,即是实现美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效融合。三、尊重个性差异,注重人文关怀不同的学生的成长条件不同,所经历过的事情也是有所不同,而且每个人的智力因素和认知能力发展也是有所不同的,所以其存在一定的个人差异也是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线的工作者,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师需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拥有最为公平的条件,而一些存在着特殊情况的学生更是需要给予特殊的照顾,创造更加平等、互相尊重的氛围,让整个环境充满了爱的气息,认同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和个人情况,将人文关怀落实下去。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这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显得尤为突出,在性格上有的学生开朗乐观、富有探索精神,有的则是内向沉默、对待事物细

6、致,而在学习能力上有的学生能够快速的接受新的知识和新的事物,有的学生则可能要花费相对长一些的时间才能做到这一点完成学习任务,我们必须要去充分的了解这一点,将不同的学生所具有的不同的情况和特征仔细的分析出来,抓住重点尊重差异,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和状态选择最适合他们的学习手段和学习方向,在这种情况之下,学生不同的能力和特长都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并且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内达成新的成就,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疑是极其有利的。因材施教可以深层次挖掘学生潜力,帮助学生打开探索美术艺术世界的大门,因材施教也是教师对学生人文性关怀的重要体现。四、深入挖掘美术作品中的人文内涵,陶冶学生的情操美术是艺术创

7、作中最为耀眼的一颗明珠,其带来的人文内涵可以说是无可比拟的。在进行具体工作时,我们务必要发挥出这种人文精神,将中国民族精神中最为核心的爱国主义精神传达给学生,真正地做好人文教育工作。举个例子来说,当我们带领学生学习到色彩与生活这一课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充分将这种美术学科的人文精神渗透作用以及人文精神的宣传作用发挥出来,从而让学生能够意识到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将生活中的色彩?细陈列出来,对其进行区分,将其能够表现出来的感情色彩?M行分析和探究,为学生带来更佳的学习体验,这是作为一个一线初中美术教师必须要做到的也必须要做好的本职工作之一。这种结合了人文内涵而进行的美术教育,不但能够提升学生们的美术知

8、识和美术理解,更能够通过这种教学手段将生活中色彩与实际的融合体现出来,从而高质量地完成教学工作。五、通过情境设置体现人文内涵、陶冶美好情操在进行初中阶段的美术鉴赏课程的时候,我们如果能够充分将人文内涵融入情境创设中,就能更好为学生创造出人文学习的条件和环境,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准。那么怎样才能构建良好的人文情境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最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首先我们需要从课前的准备工作入手,对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重点进行充分的分析和整合,找出最佳的教学方法,从而提升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断的增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情感融合,将情境教学的优势发挥出来有效地将美术课程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体现出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在初中阶段的美术教育已经不能采取过去的教学模式,为了使学生能够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就需要我国的初中美术教学不断地进行纵向的深化,在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上进行改革,不断地提升对人文精神的重视程度。参考文献:1于增忠.初中美术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7(06).2许蕴汝.试谈人文教育与初中美术教育的融合J.新校园(中旬),2015(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