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12节学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8120401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6章12节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6章12节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6章12节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6章12节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6章12节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章12节学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1怎样认识力八( )班 姓名 使用时间:2013年 2月主备人:农长江 审核人:周灶兴【本节知识要点】1、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用符号F 表示。2、 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N ”。3、 力的作用效果:(1)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2)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4、 力的作用是相互,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力的存在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5、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力的三要素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自主学习】1、力是 ,有力存在,必然有 和 物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所以施力物体同时也是 _ 2.人举杠铃时,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划船时,浆对

2、水施力的同时也受_ 对桨的推力,这个力使船运动。3、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简称为_,符号为_,用手托起两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_N。4、当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可能产生以下两种效果:(1) (2) 如下图所示的四幅画,其中主要说明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5、力的三要素指的是_,_和_,它们都能影响力的_,门的拉手安装在离门轴较远的地方而不是门轴附近,说明 _ 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过关测试】6、关于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没有物体就不会有力的作用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只要有一个物体,就可能产生力的作用7、下列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汽车启动时

3、,从静止变为运动 B在竖直方向上匀速上升的气球C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 D汽车在盘山公路上匀速行驶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于一个力,可能只有受力物体,没有施力物体B物体不接触,就一定没有力的作用C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D人用力推墙,人先对墙有推力,墙后对人有推力9、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A磁铁吸铁,说明力是可以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B指南针能够指示方向,说明有受力物体,不一定有施力物体C马拉车的同时,车也拉马 D用脚踢足球,只有脚对球有力作用10、一天,发生了两辆车想撞的交通事故,一个交警前来处理,说:“我一定要找出是哪辆车先撞的。”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这个交警能否找出那

4、辆车?答: _ ,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 _ 发生的。11、我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球时,在距地面1.2m高处,反冲发动机向地面喷火,飞船进一步减速,最后落地。请写出这一过程中包含的两条力学知识。(1)_; (2)_。6.2怎样测量和表示力八( )班 姓名 使用时间:2013年 2月主备人:农长江 审核人:周灶兴【本节知识要点】1、 测量力大小的工具:弹簧测力计(1) 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所受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2) 结构:指针、弹簧、刻度板和挂钩。(3) 使用注意事项:见课本第9页2、力的示意图:用一跟带有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大小、方

5、向、作用点。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自主学习】1、 用来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是_ _,它是根据 _ _ _ _ 的原理制成的,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要使指针对准_ _,这步骤叫 ,使用时,要认清测力计的 和 ,同时使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伸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 _ 上。2、力的三要素是_,_和_。物理学中,常用一段带 的线段来表示力,线段的长短度表示力的 箭头方向表示力的 _ 起点或终点表示 。这种用形象的图形来表示抽象的事物的方法叫_ _法。3、如图1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 N,读数是_N,。 图1【过关测试】4、几位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来

6、比试臂力,如图2所示,大家都不甘示弱, 结果每个人都能把手臂撑直,则( )A臂力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B手臂长的人所用的拉力大C体重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D每个人所用的拉力一样大图25、使用弹簧测力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测量前应让测力计的弹簧自由下垂,看指针是否对准零刻线B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能倾斜C应避免弹簧测力计指针、挂钩与外壳摩擦D所测力的大小不能超出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6、请画出力的示意图(1)用40牛沿水平方向右的拉力拉车,画出拉力的示意图;(2)用100牛的力竖直向上拉一个物体,画出这个拉力的示意图示; (1) (2) 7、乒乓球运动员打出“上弦球”,足球运动员踢出“香蕉球”,他们都是通过控制力的_、_、_来达到目的的。8、从如下图所示的情景中,你得到的结论是 。图1图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