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13.2预防传染病教案1新版北师大版新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8095414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下册13.2预防传染病教案1新版北师大版新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13.2预防传染病教案1新版北师大版新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13.2预防传染病教案1新版北师大版新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13.2预防传染病教案1新版北师大版新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13.2预防传染病教案1新版北师大版新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下册13.2预防传染病教案1新版北师大版新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下册13.2预防传染病教案1新版北师大版新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预防传染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病原体、传染病的概念;2. 传染病的特性及其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3.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4. 认识一些常见的传染病。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生活中常见的传染病病例,提高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观察图片等资源,锻炼观察能力、短时间内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传染病的危害、传播途径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2.懂得要积极正确的和传染病人相处,要关心、帮助传染病人。【教学重点】1.病原体的概念及种类;2.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3.预防传染病的三个措施。【教学难点】1.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2

2、.预防传染病的三个措施。【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讨论法;交流法;多媒体教学法。【教学过程】【导入】以视频导入新课播放视频:鸡之歌,思考:1. 鸡得什么病?2. 鸡得的病属于什么病?引入新授课传染病及其预防。(揭示目标)【新课讲授】知识一、传染病的概念及其特点(一)初步认识传染病【活动】辨别传染病及非传染病展示结膜炎、蛔虫病、艾滋病、龋齿等疾病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并纠正学生叙述中不科学的说法。初步感性认识传染病。(二)病原体概念出示常见的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水痘、肺结核、蛔虫病等),让学生从生活出发或结合书本尝试总结这些传染病是由什么引起的。通过展示引起相关传染病的病原体图片,感性认识病原体

3、,并让学生对这些进行分类,进一步引出病原体的概念。病毒、真菌、细菌、寄生虫这些生物都能引起传染病,为此把它们称为“病原体”。病原体的概念:凡是能引起人或动物患病的病毒、真菌、细菌、寄生虫等的生物,称为“病原体”。【练习】巩固病原体的类型 问: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是什么?(三) 传染病的类型(根据病原体种类)寄生虫病蛔虫病细菌性传染病肺结核、结膜炎、淋病病毒性传染病非典型肺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乙型脑炎(四)传染病的概念及其特点过渡:引起传染病的生物称“病原体”,那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的概念是什么?引导学生尝试说出传染病的概念,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完善。再以填空的形式强调传染病概念的关键词。展示

4、动态图并结合生活经验,整理传染病的特点。进而加深对传染病的理性认识。1. 传染病概念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关键词:病原体、传播2. 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强调传染病区别于非传染病: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知识二、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过渡: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那它是怎么进行传播?又包括几个环节?通过对流感和肝炎两种常见病的分析,找出这两种病的一些相似性,然后通过讨论和总结出传染病传播的三个环节。再通过相关图片,讲解相关概念,进一步加深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活动】资料分析【资料分析1】流感从资料中找找流感

5、的关键词,然后找找它传播需要哪些环节或具备哪些条件,阅读完,可尝试说说。请学生回答,引导其回答并进行补充。整理归纳:流感传播需要的环节:流感患者;带病毒的空气;易患流感的人。【资料分析2】肝炎以同样的思路进行分析,学生讨论,请学生进行归纳。整理:肝炎传播需要环节:肝炎患者;带病毒的餐具;易患肝炎的人。学生讨论并尝试总结:两种传染病传播的共同点:患者(散播病原体的人)、途径、容易患此病的人。【讲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展示图片及文字,先讲解相关概念,再以流感为例让学生判断图片中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加深传染病流行环节的感观认识。1.传染源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称“传染源”。比如:这个患流

6、感的小男孩。2. 传播途径流感主要通过“空气、飞沫”进行传播,那这个小男孩打出的空气属于什么?引出传播途径概念。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的途径,称“传播途径”。3.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称“易感人群”。比如:图中的这个小女生体质弱、容易感染该病,则属于易感人群。【归纳】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3个环节,分别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强调传染病要流行必须具备三个环节,缺一不可。【记一记】给予1分钟时间背背3个概念和3个环节,再检测学生的记忆情况。强调区分传染源与易感人群:传染源属于患病之后,如患者;易感人群属于患病之前,即健康人。当易感人群患病之后就变为了传染源。

7、【练习】对传染病的三个环节巩固1、 某家庭中,哥哥患了流行性感冒,并且传给了弟弟,弟弟又传给了同学。2、蚊子叮咬疟疾患者甲后,又去叮咬乙,乙也患了疟疾。请分析:1.导致弟弟患病的传染源是( )2.弟弟被传染前是()3.流感传播途径主要是()4.蚊子在疟疾病的传播当中充当了( )【知识延伸】传染病类型(传播途径)发现不同疾病传播途径有可能不一样。展示传播途径图片,归纳常见的传播途径,进而引出另一种划分传染病的方法。1. 传播途径类型比如:虫媒传播、饮水(食)传播、接触传播、血液传播。2. 传染病类型(了解)按传播途径可将传染病分为:呼吸道传染病:流感,肺结核(空气传播)消化道传染病:蛔虫病,细菌

8、性痢疾(水,饮食传播)血液传染病:艾滋病,疟疾,登革热(生物媒介传播)体表传染病:沙眼,狂犬病(接触传播)知识三、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活动】出谋划策通过情景(以流感为例)设置,让学生在情景中利用已有知识出谋划策,在讨论中找出怎么样预防传染病,再总结出从哪些方面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从而引导学生得出预防传染病的三类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情景设置:假如我们班有三名同学患了流感,为了防止流感扩散,现在该怎么办呢?学生相互讨论,限时3分钟,请学生回答。整理:让感冒患者吃药、住院、戴口罩等,属于控制传染源; 教室内煮醋、病人用过的东西消毒等,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没得病的人打疫苗、避免

9、接触患病者、锻炼身体等,属于保护易感人群。强调主要的预防措施:切断传播途径。【练习】巩固预防传染病预防的措施展示关于湛江市在2012年处理H5N1禽流感的图片资料,和全国各地区在应付各种传染病的事例,让学生分析是预防传染病哪一种措施。【归纳】预防传染病的三类措施1.控制传染源(隔离、治疗病人、灭杀患病动物)2.切断传播途径(消毒、戴口罩、洗手等)3.保护易感人群(注射疫苗、加强锻炼等)强调切断其中任一个环节,即可终止传染病的流行!知识四、常见的传染病了解一下其它常见传染病,结合书本111-112页,完成以下表格(时间2min)传染病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预防方法蛔虫病流行性感冒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情

10、感教育:所以预防传染病,从身边小事做起。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注意卫生;加强锻炼。【知识延伸】走进艾滋病讲解其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强调握手、拥抱、共同进餐不会传染艾滋病【活动】怎样对待艾滋病患者通过看国家领导人和名人对待艾滋病患者的态度,来让学生认识到怎么样对待病人的态度,从而让学生情感得到洗理。【小结】让学生总结出传染病的特点、传染病传播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的措施。【课堂检测】一、填空题1、从传染病流行的环节看,某患者患病之前是 ,患病之后又成了 。 2、从预防传染病一般措施看,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于 ,对与患者密切接触者隔离进行医学观察属于 ,全校大打扫、对教室宿舍进行消毒属

11、于 ,学校要求同学们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属于 。二、选择题经诊断某人得了某种传染病,医生立即采取了如下措施:(1)给病人吃药打针进行治疗;( )(2)对病人的用具进行消毒;( )(3)不让病人外出,也不让外人探望;( )(4)给附近的居民进行预防注射;( )请你指出这些措施属于哪一项?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A和C1、传染病与非传染病不同,传染病具有( )传染性 死亡率高 流行性 爆发性A、 B、 C、 D、2、接种疫苗来预防传染病的做法属于( )A、控制传染源 B、控制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前三项都不对3、下列疾病中,哪一项不是传染病?( ) A、流感 B、肺结核 C、麻疹 D、心脏病【板书设计】第2节 预防传染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