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长沙1-湖湘文化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8072555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0.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进长沙1-湖湘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走进长沙1-湖湘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走进长沙1-湖湘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进长沙1-湖湘文化(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王堆马王堆位于长沙市东郊长浏公路北侧,距市中心约4 公里。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 相、轪侯利仓及其家属的墓葬。长沙为汉代长沙国首府临湘县所在地。该墓地曾被讹传为五 代十国时楚王马殷的墓地,故称马王堆;又曾被附会为长沙王刘发埋葬其母程、唐二姬的“双 女”。其中一号墓出土的帛画,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描写当时现实生活的大型作品。还有彩俑、 乐器、兵器、印章、帛书等珍品。岳麓书院岳麓书院是古代汉族书院经典建筑,属于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岳麓书院园林建 筑,具有深刻的湖湘文化内涵,它既不同于官府园林的隆重华丽的表现,也不同于私家园林 喧闹花俏的追求,而是反映出一种士文化的精神,具有典雅朴实的

2、风格。岳麓书院是北宋开 宝九年(976 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由官府捐资兴建,正式创立岳麓书 院。嗣后,历经宋、元、明、清各代,至清末光绪二十九年(1903 年)改为湖南高等学堂。 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召见山长周式,并赐书“岳麓书院”四字门额。 靖港古镇:靖港原名芦江,唐朝大将李靖曾在此驻军,因其治军有方,从不骚扰百姓,故后人将此地改 名为靖港。靖港镇自古得水运优势,座落于湘江西岸,曾为三湘物资集散的繁荣商埠,美名 “小汉口”。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跟镇仅数里的团头湖就散落有新石器时代遗址 15 处,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木屐、纸伞、风筝盛行一时,民间艺术丰

3、富多样,香干及 火焙鱼至今称奇,古镇现保留木结构建筑占整个建筑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宏泰坊”、“育 婴堂”等清代晚砖木结构建筑保存较为完好。原临河所建房屋均为吊脚楼,独具江南水乡特 色,蔚为壮观。位于保健街的戏台,南临不河,系“中华民国十年乡八埠公建”,戏台东、 西、南三方均有花岗石护栏,栏柱之间以花岗石相连,石板临江面皆阳刻有花、鸟、兽等各 种图案,戏台北侧为“宁邑杨泗庙”,建于1861年。其中经典景点有:恐龙化石馆、宁乡会 馆、陶承故居、靖港民俗文物馆、族谱陈列馆、杨泗庙、锄禾源等。天心阁天心阁为长沙重要名胜,也是长沙仅存的古城标志。位于长沙市中心东南角、城南路与天心 路交会之处的古城墙

4、内。楼阁三层,建筑面积846平方米,碧瓦飞檐,朱梁画栋,阁与古城 墙及天心公园其它建筑巧妙融为一体。基址占着城区最高地势,加之坐落在30 多米高的城 垣之上,近有妙高峰为伴,远望岳麓山为屏,更显挺峭、峻美。天心阁为全城最高处。登上 天心阁,长沙城全景一览无余,远望湘江,真有“极目楚天舒”的心旷神怡之感。 湖南湘绣博物馆湖南湘绣博物馆建立于1999年,是一座向世人展示湘绣历史与技艺的专业性博物馆。展馆 共 1000 平方米,馆藏共 6000 余件,由湘绣的历史渊源、湘绣的崛起、当代湘绣撷 英等三个主题展厅构成,展品生动地再现了湘绣工艺的演变和先辈艺人精湛的力作,形象 地介绍了湘绣发展的历程和当代

5、精美绝伦的作品,展示了刺绣艺术新的风采。开福寺开福寺坐落长沙城北。是中国佛教重点开放寺院之一,为禅宗临济宗杨岐派著名寺院。始建 于五代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当时马殷割据湖南,建立楚国,史称“马楚”。马氏 以长沙为都城,在城北营建行宫,建有会春园,作为避暑之地。后唐天成二年(公元 927 年)马殷之子马希范将会春园的一部分施舍给僧人保宁,创建了开福寺。马希范继位后,又 在附近大兴土木,旁垒紫微山,北开碧浪湖,使开福寺一带成为著名的风景胜地,有内外 16 景。明代文人李冕曾题诗开福寺赞曰:“最爱招提景,天然入画屏。水光含镜碧,山 色拥螺青。抱子猿归洞,冲云鹤下汀。从容坐来久,花落满闲庭”。白

6、沙古井白沙井位于天心阁下,在白沙街的东面。白沙井被称为“长沙第一泉”,此井虽小,却名贯 古今。白沙井原来只有一眼出水,到明末时水分成二眼,经过多次修整后扩为四眼,井口 0.6 米见方,泉水从井底涌出,终年不断。以前井旁有一座龙王庙,庙中有一副对联写道: “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说明井水清澈纯净。用白沙井水沏的茶称为“沙水 茶”,清香甘美。据说长沙的名酒“白沙液”,就是用该井的井水酿成。爱晚亭爱晚亭原名红叶亭,位于岳麓山下清风峡中,亭坐西向东,三面环山。该亭始建于清代乾隆 年间,取杜牧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之意命名。与醉翁亭、西湖湖心亭、 陶然亭并称中国四大名亭。亭子古朴典雅,亭形为重檐八柱,琉璃碧瓦,亭角飞翘,自远处 观之似凌空欲飞状。内为丹漆园柱,外檐四石柱为花岗岩,亭中彩绘藻井,东西两面亭棂悬 以红底鎏金“爱晚亭”额。湖南民俗村湖南民俗村位于湖南烈士公园东北角,荟萃湖南省5个民族的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和民居 建筑于一园的文化游览区,占地4万余平方米,安排了土家族、侗族、苗族、白族、瑶族5 个村寨。其中有土家寨的摆手堂和吊脚楼,有侗寨的鼓楼、茶楼,有苗寨的青石木楼、对歌 台,有白寨的四合院式的建筑,有瑶寨二层式的竹楼。民俗村内还设有瑶家米粉肉、豆腐丸, 土家棕子鸡,侗家竹筒鸡,苗家竹板鱼等民族传统美食,民族气息强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