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儿童-优秀辅导员材料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8066829 上传时间:2022-08-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爱留守儿童-优秀辅导员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爱留守儿童-优秀辅导员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爱留守儿童-优秀辅导员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爱留守儿童-优秀辅导员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爱留守儿童-优秀辅导员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爱留守儿童-优秀辅导员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爱留守儿童-优秀辅导员材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爱关注 用心呵护她叫李淑芬是美溪中心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同时兼任学校“留守儿童”关爱工作。虽然老师辛苦又清贫,但她默默恪守这份生命的平凡,因为她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她的学生们。 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春风吹进,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悄悄发生改变。守着几分田地、几座山,安于温饱的思想已经被新农村的农民们抛在脑后;外出务工打拼自己的梦想,逐步奔向小康的乡民越来越多。这本是振兴经济的好事,但是,那些留守家中的孩子却变成了不是孤儿的“孤儿”,外出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务工父母无暇顾及孩子,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缺少父母的温暖和教育,这对学生心理产生极大影响

2、。有些孩子,变得自立自强;但更多的留守儿童内向、自卑、敏感,性格比较脆弱。另一部分学生是父母在外打工,经常往家里寄钱,有的甚至给孩子买了手机,加上监护人的娇宠溺爱,导致孩子养成大把花钱、逃学上网、吸烟喝酒、自暴自弃等不良行为,这样的学生往往自私、孤僻、暴躁、蛮横。他们的生活变得迷惘,心灵渐渐迷失,行为开始反常。美溪中心小学地处农村,许多学生的家长期在外务工,使学校“留守儿童”不少。由于把孩子留给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亲友照看,因此使得这些留守儿童更需要关爱。留守儿童更缺少爱,更渴望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李老师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及时沟通。俗话说:人非草木,

3、孰能无情。要有慈母般的爱,有持持以恒的耐心,就一定能走进他们心里,让他们感受到温暖。留守儿童已经才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以李老师代表的一批老师毫不犹豫的扛起这份重担。近年来,美溪乡中心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在校领导关心下,在全校教师们的大力帮助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作为负责“留守儿童”的她采取多种形式,从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入手,做“留守儿童”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她凭着特有的执著和坚韧,给“留守儿童”营造了一个健康成长环境,帮助“留守儿童”走出了阴霾,走向了成功。 一、诲人不倦,架心灵之桥 正确认识“留守儿童”优点和缺点,就要真正有“诲人不倦”的信心、恒心、耐心和诚心。为了

4、帮助留守学生找回自信心,李老师与他们建立一种彼此信任、平等民主的关系,进行情感交流。学生李某因父母离异又无暇照顾,奶奶充当临时监护人。由于家离学校远,他和奶奶便在学校附近租一间房住宿,双休日才回家。奶奶年老隔代教育力不从心,一段时间李某的思想受外界诱惑出现较大的波动,经常在马路上到处兜风撒野的。李老师发现后及时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状况,与之亲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感觉李某的心灵与自己靠近时她找适当的时机与其促膝谈心。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带他到办公室为他补课,与他谈心。他俩在用真心交流后,李某的思绪恢复平静,他又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上,课堂上又能听到他精彩的发言了。二、视同己子,沐爱之阳光由于农村

5、学校地域特殊性,多数“留守儿童”上学都比较远,一些留守儿童就住在学校,双休日再回家。然而,小学生毕竟不懂得照顾好自己,经常会头疼脑热的,或是肚子不舒服的,家长又不能及时照顾到,作为“留守父母”的老师就奋勇当先地带着他们就医。学生唐某,父母都在广东打工,外婆充当临时监护人。由于家离学校远,她便在学校住宿,双休日才回家。她特别活泼,酷爱运动。刚入秋,凉风习习好不舒服!一次,她在乒乓球桌球挥舞着球拍,不一会儿就浑身发热,额头也沁满了汗珠,于是她脱下外套扔至一边。突然,晚餐铃响起,大家纷涌至餐厅次日早自习上课,同学们向李老师报告唐某发烧头痛得难受,李老师迅速到她跟前,看到她用双手撑着脑袋,满脸通红,不

6、停地颤抖,李老师吓住了。说实话见到人发烧这么厉害的谁不害怕,但想着孩子这时更难受更害怕,李老师镇定下来,并用双手托住她的身体,找来几位学生,迅速将她送往美溪卫生院。一路上,李老师一个劲安慰她:“没事的,别怕!”医生给她打退烧针时,李老师紧紧抱住她不让她乱动,口里还一直说:“一会儿就好了,听话好孩子。”看她烧得冰凉的两手在颤抖,李老师心里十分难受,不停跟她说:“没事儿了,没事儿了。”李老师让她把头靠着自己的肩膀上,希望这份依靠能让她减轻一些痛苦,没想到唐某竟趴在李老师的背上睡着了。在整个医治过程中,老师与孩子就是母女,孩子对老师依赖极大。事后,针对这一突发事件,李老师作了很深的反思,她认为:教师

7、对留守学生不单是应该在道德品质方面、学习方面进行教育,还应该在安全和自护方面加强教育。三、找闪光点,铺情感之路留守儿童许多是由他们的奶奶、外婆等隔代亲属来抚养的,而农村这样的老人文盲率超过70,他们无法对孩子进行辅导,也很难与孩子进行思想交流,缺少及时的学业辅导与心理沟通。许多留守儿童因成绩不好而产生厌学情绪。 “留守儿童”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这就需要长辈与他们进行情感上的沟通。西方教育流行一句话:“孩子是没有错的。”所以,要尽量寻找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扬他们的特长,并适时加以引导。学生汪某父母离异后,父亲去外地打工,母亲再嫁,他从小就被扔给奶奶照顾未感受父母之爱,心灵寂寞。在受人迷惑接

8、触过一次网络后,他便被网络的新奇所吸引,心之所向,行为之动,于是他背着人深夜通宵上网,且有愈陷愈深之势。李老师发现这一状况,便找他来谈话,先述其优点并表示对他的好感,后询问这一段时间他精神不振的原因。在他不肯说真话时,李老师点破其不诚实,并暗示已知实情。谈话间,李老师注意技巧和方法,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像这样的留守学生并非本质的恶劣,而是心灵寂寞缺乏关爱误入歧途。李老师于是经常询问他的生活,给他讲一些做人的道理,转变他的人生观、世界观,鼓励他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以增强其自信心。当该生出现反弹波动时,李老师及时调整教育思路,使其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心。四、思品教育,树法制之念大多数

9、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楷模作用,隔代教育与寄养教育力不从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儿童都具有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外出务工的家长整日忙于打工;在家里的监护人忙于田地劳动和操持家务,往往容易忽视自身的楷模作用。正处于身心迅速发育成长时期的孩子,他们的人格和德性的养成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家庭不能充分给予他们以精神上的支持和行为上的示范。另外大部分农村留守小学生多是由祖父母、外祖父母临时监管。虽然这些临时监护人多是中老年人,五六十岁左右,在体力和精力上应该能照顾孩子,但是由于青壮年子女的外出,他们不得不承担繁重的农村劳动和琐碎的家庭事务。而且这些临时监护人和孩子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然的血缘、亲缘关系,他们大多局限于让孩子吃饱穿暖之类的浅层关怀,而缺少精神上和道德上的管束与引导。针对这些情况李老师对他们进行法制教育,讲如何自我保护。从电视上、网络上、多搜集一些实际例子,对他们进行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关爱无边,亲情漫漫。她是一名乡村女教师,和千千万万的教育工作者一样,固守着这份清贫,守护着这方神圣,用她的爱心去点燃“留守儿童”的希望,让他们的生命沐浴灿烂的阳光,使他们真正走出心灵的荒漠,回到亲情的绿洲。她奉献着,幸福着,快乐着,无厌无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