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史历史复习提纲234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8061688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现代史历史复习提纲234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世界现代史历史复习提纲234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世界现代史历史复习提纲234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世界现代史历史复习提纲234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世界现代史历史复习提纲234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现代史历史复习提纲23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现代史历史复习提纲234(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一、沙皇专制统治的崩溃二月革命:时间:1917年3月(俄历二月)。地点:俄国首都彼得格勒。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性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二、十月革命的胜利:概况: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列宁亲自领导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攻占冬宫,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随后成立了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为主席),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意义:俄国十月革命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不仅激励着各国无产阶级的斗争,而且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它的胜利推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全世界的传播,并向各国

2、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第2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目的:为了平定国内武装叛乱和战胜协约国的武装干涉。时间:1918年开始。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强制征收农民的余粮;把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取消自由贸易,实行粮食和日用品配给制。作用:在集中财力、物力战胜敌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新经济政策的实行:背景:1920年底,苏俄粉碎了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转入和平建设后,遇到了新的困难和危机。列宁从实际出发,放弃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认为必须改变经济政策。时间:1921年开始。内

3、容:农业方面,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交税后可自由处理自己的粮食。工业方面,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某些中小企业。商业方面,取消实物配给制,恢复商品买卖。作用: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苏维埃政权。用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体现了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苏联的成立:1922年底,一些苏维埃共和国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确定:1925年,联共(布)确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1928年开始,苏联有计划

4、地进行经济建设。到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苏联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2.农业集体化方针的实行:1927年,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的方针,把个体小农经济改造成为大规模的集体农庄。经过几年努力,苏联的农业集体化基本完成,并初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三、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新宪法的颁布宣告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基本制度的建立,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2、严重弊端:经济上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否定市场机制的作用,造成经济效益低下;经济计划统得过死,妨碍了地方和企

5、业积极性的发挥。政治上,权力过于集中,民主法制被忽视,权力越来越集中到个人手里,最后形成了个人的高度集权。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1919年1月,协约国集团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召开巴黎和会,讨论对战败国(最主要是德国)的处置问题-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分赃会议)凡尔赛和约1919年6月,协约国集团同德国签订凡尔赛和约,主要内容有:领土方面: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殖民地方面: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分赃会议”);军事方面: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万,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赔款:德国须支付大量赔款。凡尔赛体系的建立构成:

6、凡尔赛和约连同协约国同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和土耳其签订的和约,构成“凡尔赛体系”。影响: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二、华盛顿会议和九国公约召开目的:协调帝国主义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关系(美、日矛盾激化)召开时间:19211922年 操纵国:主要是美国(受惠最大)九国公约:内容: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及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不得在中国谋取有损于其他国家公民的特权。影响:九国公约名义上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主权完整,但核心内容是确立在华“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它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从而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

7、支配的局面。此外,在华盛顿会议上美、英、日、法签订了四国条约;美、英、法、日、意签订了五国海军条约。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华盛顿会议建立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华盛顿体系。由凡尔塞体系和华盛顿体系构成的帝国主义国际关系新格局,史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国际联盟是这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体系的实质是建立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维持战后和平的新体系。第4课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一、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19241929年世界资本主义处于相对稳定时期,经济的恢复和较快,美国尤为突出。首先爆发的国家:美国,然后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

8、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大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资本主义世界各国的工农运动高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争夺及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更趋激烈和尖锐。为摆脱经济危机各国资产阶级纷纷寻找出路: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德国和日本走上法西斯化道路。二、罗斯福新政(1933年开始)原因: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目的:力图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使经济尽快复苏(为了消除经济危机)。新政的主要内容: 改革银行制度,恢复银行信用; 整顿农业。限制主要农产品的生产,销毁过剩的农产品,由政府给农场主补偿; 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生产和消费能力 调

9、整工业(是中心措施),通过工业复兴法,防止出现因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加强了政府对工业生产的调节与控制。特点(手段):国家加强对经济的调节与控制 (“新”的地方)评价罗斯福新政(作用、影响): 罗斯福新政增强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控能力; 重振了美国经济,稳定了社会秩序; 维护了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新政的实质:是一种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因而不可能彻底消除经济危机。第5课 德、意、日的法西斯化一、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1922年10月,法西斯党徒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二、德国纳粹党上台背景:在世界经济危机中,德国是欧洲地区遭受打击最严重的国家,经济萧条,

10、社会动荡。开始建立:1933年,纳粹党头目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逐渐集总统和总理大权于一身,称为国家元首。希特勒建立法西斯恐怖独裁统治:制造“国会纵火案”,大肆镇压德国共产党和其他进步力量。推行种族灭绝政策,疯狂迫害、屠杀犹太人(约600万)。严密控制思想和文化教育;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大肆扩军备战;撕毁凡尔塞和约,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进军莱茵非军事区。德国成为欧洲战争的策源地。三、日本法西斯化受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日本国内矛盾激化。以军部为核心的法西斯势力迅速抬头。在军部的推动下,1931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不到半年就占领了整个东北。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新内阁上台,日本成为亚洲

11、战争的策源地。1937年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一、慕尼黑阴谋慕尼黑阴谋: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在慕尼黑举行会议,强行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绥靖政策的影响: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慕尼黑会议后不到半年,德国进一步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绥靖政策的实质: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为代价,取得与德意侵略者的妥协,维护其自身的利益。二、二战的全面爆发1、时间:1939年9月2、标志:德军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三、二战的扩大德国进攻苏联 苏德战争爆发的时间:1941年6月22日 爆发的标志

12、:德军突袭苏联(苏联卫国战争开始) 重大战役:莫斯科保卫战它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是德军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日本偷袭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在太平洋上最大的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最大规模)四、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 背景:德、意、日不断扩大侵略,全世界受法西斯侵略和威胁的国家需要联合起来对付共同的敌人。2目的:彻底打败法西斯 时间:1942年1月 参加国:美中苏英等26国 地点:华盛顿 内容:签字各国保证全力对法西斯国家作战,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 意义: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使战争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13、成为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1942年夏,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取得中途岛战役的胜利,成为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1942年,英军在北非战场上取得阿拉曼战役的胜利,使德、意法西斯丧失了在北非战场的主动权。1942年7月1943年2月,苏军取得的胜利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二、诺曼底登陆战1944年6月,艾森豪威尔指挥美英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使法西斯德国陷入盟军的两面夹击之中,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三、重大会议 为了尽快击溃德国法西斯,1943年冬,罗

14、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伊朗德黑兰举行会议,决定1944年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 1945年2月,在法西斯德国败局已定的形势下,苏、美、英三国首脑在苏联的雅尔塔举行会议。会议制定了最后击败德国的计划,决定战后德国由苏、美、英等国分区占领,苏联在欧战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讨论组建联合国。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柏林战役 1945年5月8日 苏军攻克德国首都柏林,德国战败投降。欧洲战事结束。日本投降 促使日本法西斯投降的因素: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一颗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消灭了日本关东军;中国及亚洲其他国家的抗日武装开展全面反攻。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15、,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订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影响性质: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影响:它摧毁了法西斯势力,削弱了除美国以外的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有利于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大战期间先进科学技术的出现,为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奠定了基础。战争教育了世界人民,追求和平、反对战争成为人们的普遍愿望。两次世界大战的启示:加强友好合作,团结互助;遏制霸权主义、恐怖主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促进世界经济的共同繁荣,促进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第9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经济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