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事管理学第四章药品的管理分类及药师的作用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8055765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事管理学第四章药品的管理分类及药师的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药事管理学第四章药品的管理分类及药师的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药事管理学第四章药品的管理分类及药师的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药事管理学第四章药品的管理分类及药师的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药事管理学第四章药品的管理分类及药师的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事管理学第四章药品的管理分类及药师的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事管理学第四章药品的管理分类及药师的作用(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药事管理学第四章药品的管理分类及药师的作用 辅导第四章药品的管理分类及药师的作用教学要求 1掌握药品的概念与药品管理分类的内容; 2从管理的角度,理解药品与卫生事业,药品与社会及药品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许多社会问题。从而熟悉实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基本药物制度等的意义和作用。熟悉药师的职能、作用。第一节 药品的含义与管理分类现代药事管理的物质对象是药品, 药事管理学主要从管理的角度,讨论药品的有关问题。一、 药品的概念(一)国外对药品的定义1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对药品的定义2英国药品法对药品的定义3日本药事法对药品的定义(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对药品含义的规定1药品的含义中华人

2、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十章“附则”第102条对药品含义明确规定: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2药品含义确定的重要性(1)明确人是药品的使用对象(2)界定了药品的有关内涵(3)体现了药品要严格管理的思想(4)明确了药品的范围包括传统药和现代药3药品是特殊商品药品作为特殊商品,具有以下四方面的特殊性:(1)专属性 药品的专属性表现在药品使用的针对性。(2)两重性 药品的两重性,主要体现在用药后果。(3)时限

3、性 药品只有在人们为了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时才使用。所以,药品的限时性,主要体现在需要用药时,时间就是生命,切不可耽误用药的时间。时限性的另一方面是,药品保存时间的有限。(4)质量的严格性药品质量的严格性是因为,只有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合格药品,才能保证人民用药的安全、有效。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药品,其安全性和疗效得不到保证。二、 药品的管理分类药品的分类方法很多,如从使用方法、剂型、药理、原料来源等进行分类,本教材从我国药品的管理角度,介绍与管理药品有关的药品类型。(一)现代药与传统药1 现代药(Modern drug)现代药,一般是指19世纪以来由于近、现代医学的进步而推动现代药学发展起来的

4、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等物质。2 传统药(Traditional grug)传统药,一般是指历史上各国、各民族传统医学或民间医学使用而流传下来的药物,主要是来自天然的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中国传统药历史上称为“本草”,近代称为中药。中药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它用中国传统医药学观点和理论表述其药物特性,根据药物的性能组合在方剂中,应用于临床治疗,其特色和优势在于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因此,中药最本质的特点,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中国传统药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外,还包括民族药、民间习用药等。(二)新药、新生物制品1 新药(Ne

5、w drug)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对新药定义是:新药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已上市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或制成新的复方制剂,按新药管理。2新生物制品(New biological preparation)新生物制品 系指未曾在我国境内上市销售的生物制品。已批准上市的生物制品,当改换制备疫苗和生物技术产品的菌毒种、细胞株及其他重大生产工艺改革对制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可能有显著影响时,按新生物制品审批。新生物制品审批实行国家一级审批制度。(三)已生产上市的注册药品已生产上市的药品一般称注册药品(Registered),是指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生

6、产上市的药品。(四)特殊管理及严格管理的药品1 特殊管理的药品(Drug under special contro)药品管理法第35条明确规定:国家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实行特殊管理。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制定。国务院制定了上述四个特殊药品各自单行的管理办法。从其定义、品种范围、研制、生产、供应、使用运输、保管贮藏等各方面制定了具体的特殊管理的要求,以保障人们使用此类药品时的安全、有效。2国家严格管理的药品根据药品管理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了戒毒药品管理办法。该办法第2条明确:戒毒药品系指控制并消除滥用阿片类药物成瘾者的急剧戒断症状与

7、体征的戒毒治疗品和能减轻消除稽延性症状的戒毒治疗辅助药品。第3条规定:国家严格管理戒毒药品的研究、生产、供应和使用。(五)强制检验的药品药品管理法第41条规定: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下列药品在销售前或者进口时,指定药品检验机构进行检验;检验不合格的,不得销售或进口: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生物制品;首次在中国销售的药品;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药品。三、国家基本药物制定并推行基本药物制度,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积极倡导,并在全世界得以广泛推行。 (一)国家基本药物的概念国家基本药物(National essential drug) 系指从国家目前临床应用的各类药品中,经过科学评价遴选出的同类

8、产品中具有代表性的药品品种。它们是医疗、预防、康复、计划生育不可缺少的,疗效确切、安全有效、适合国情的首选药物,能确保在我国目前的经济水平上基本用药需求。国家基本药物的特点是,质量稳定、疗效好、不良反应小、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二)国家基本药物的遴选原则与目录品种来源1国家基本药物的遴选原则国家基本药物遴选的原则是: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药并重。2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来源遴选品种来源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收载品种来源,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国家药品标准收载的品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正式批准生产的新药及正式批准的进口药品。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对于保证临床合理用药,确保人民用药安全有效

9、,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制定和调整基本药物目录过程中,除了临床治疗各种疾病所必需的药品外,还包括了预防接种用的疫苗、菌苗,以及消毒、诊断、放射和计划生育用药等,基本包括了临床用药的主要品种。并随着药物的发展和预防、治疗、康复的需要,不断进行补充调整。(三)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意义和作用1国家建立并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作用国家建立并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是政府对药品生产、流通、使用过程实施管理,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其意义主要在以下几方面:(1)国家基本药物为我国基本医疗保险提供了科学、合理、规范的基本用药依据,有效地配合了医疗改革工作。(2)基本药物的制订与推行,

10、对临床合理用药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合理用药也就是安全、有效、简便、及时、经济地用药,基本药物是同类药物中在疗效、不良反应、价格、质量、稳定性、使用方便性和可获得性等方面综合比较最佳或有代表性的药品(3)通过基本药物的制订,引导科研生产单位开发并生产疗效好、不良反应小、质量稳定、价格合理的药品。(4)通过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行,保证了一些临床必需、价廉的药品的生产和供应,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防病、治病的需要。2推行基本药物的作用(1)基本药物概念运用在医药卫生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中,将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药物治疗水平。(2)基本药物应对药品的捐赠起到规范作用,它是评价药品捐赠是否适当的标准。(3)基本

11、药物应与“标准治疗指南”相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4)基本药物还应对抗感染药物耐药监测起重要作用。(5)基本药物的推行应促进国家药品采购和国家药品储备工作的开展。(6)基本药物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初级(基层)医疗保健系统的建立。(7)基本药物是保证药品质量监控的重要因素,同时基本药物的推行还有利于药品上市后的研究。四、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一)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用药范围管理1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 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是国家“为了保障职工基本医疗用药,合理控制药品费用,规范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管理而制定的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以下简称药品目录2确保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指导思想、原则条件纳入药

12、品目录的药品,应是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市场能够保证供应的药品,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现行版)收载的药品;符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标准的药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进口的药品。3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所列药品范围药品目录所列药品包括:西药、中成药(含民族药,下同)、中药饮片(含民族药,下同)。4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遴选分类与管理(1)遴选分类 药品目录中的西药和中成药在国家基本药物的基础上遴选。分为“甲类目录”和“乙类目录”。甲类目录的药品 是临床治疗必需,使用广泛,疗效好,同类药品中价格低的药品。乙类目录的药品 是可供临床治疗选择使用,疗效好,同类药品

13、中比“甲类目录“药品价格略高的药品。(二)基本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管理1定点零售药店的定义 定点零售药店,是指经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并经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确定的,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提供处方外配服务的零售药店。处方外配是指参保人员持定点医疗机构处方,在定点零售药店购药的行为。2处方外配管理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应在选定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并可自主决定在定点医疗机构购药或持处方到定点零售药店购药。外配处方必须由定点医疗机构医师开具,并有医师签名和定点医疗机构盖章。五、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一)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概念1 处方药 处方药(Prescription drug),指

14、哪些需凭医生处方,才能从医院药房或社会药店购取的药品,在医疗专业人员(医师或药师)指导下使用。根据法律规定,除医生外,他人不能决定病人使用此类药品。处方药一般作用性强或副作用大。中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规定: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2非处方药非处方药(Non-Prescription drug),是指不需要医生处方即可调配、销售的药品,患者不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只需按照药品标签、说明书就能安全进行自我治疗使用的药品,这类药品强调应具备安全、有效、质优价廉,使用方便的特点。在美国由于购买使用这类药品不需要处方,故通常称为overthecounter。柜台购买的药品,简称OTC,所以世界各国现都把非处方药简称为OTC。中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规定:非处方药不需要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生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消费者有权自主选购非处方药,并须按非处方药标签和说明书所示内容使用。(二)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的意义药品分类管理是根据药品安全有效、使用方便的原则,依其品种、规格、适应症、剂量及给药途径不同,将分别按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进行管理。在我国建立并完善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是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医疗卫生体制和药品监督管理深化改革的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