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难点汇总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8049420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地理难点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考地理难点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考地理难点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考地理难点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考地理难点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地理难点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地理难点汇总(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中考地理难点汇总.精品文档.一地球公转图的判读例读下面的“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在图中公转轨道上用箭头表示地球公转的方向。相关考点在公转轨道平面上绘制地球公转的方向。(解析)在公转轨道平面上地球公转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参考答案)逆时针方向()在地球公转所处的四个不同位置的字母里,分别填写北半球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相关考点在公转轨道平面图上识别节气。(解析)在公转轨道平面图上识别节气应先考虑“二至”,再确定“二分”点。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5),北半球倾向太阳,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冬

2、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23.5),南半球倾向太阳,南极圈内出现极昼,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然后根据地球公转方向确定出春分和秋分点。 (参考答案).冬至.春分.夏至.秋分(3)当地球公转处于图中点时,太阳直射在 纬线上,北半球的白昼比南半球 (长、短)。相关考点太阳直射点与节气的关系,昼夜长短在南北半球上分布情况。(解析)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地球越往北的地方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地球越往南的地方昼越长,夜越短,南极圈内出现极昼,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参考答案)南

3、回归线,短()当地球公转处于图中点时,是 (时间),此时 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相关考点节气对应时间,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解析)春分日3月21或22日夏至日6月21或22日秋分日9月22或23日冬至日12月22或23日正午太阳高度在直射点纬线上最大,由此向南北减小。(参考答案)3月21或22日,赤道(5)当地球公转处于图中点时,北半球得到太阳的热量比南半球是(多、少)。相关考点太阳直射点与南北半球获得热量多少的对应关系。(解析)一般来说,全球获得太阳热量的收支是平衡的,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时,北半球得到的热量比南半球多,北半球为夏半年;当太阳直射南半球(秋分日冬至日春

4、分日)时,北半球得到热量比南半球少,北半球为冬半年。参考答案)多。()当福州黑夜比白昼长,且黑夜一天比一天短的时段是从到 。相关考点地球上某地昼夜长短随时间的变化。(解析)地球上某地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也发生变化。北半球在春分夏至秋分(太阳直射北半球)过程中昼长于夜,但在春分夏至的过程中昼变长夜变短,在夏至秋分过程中昼变短夜变长;在秋分冬至春分(太阳直射南半球)过程中夜长于昼,但在秋分冬至的过程中夜变长昼变短,在冬至春分过程中夜变短昼变长。南半球相反。(参考答案),。【巩固练习】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请在E处短线上补画箭头,表示地球公转的方向。(2)地球绕太阳公转一

5、周的时间,大约是 。(3)当地球运行至公转轨道的A、B、C、D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分别是:A, ;B, ;C, ;D, 。(4)当地球运行至B位置时,太阳直射点在向 移动,当地球运行至C位置时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二. 等温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等温线图的判读:1. 等温线分布的一般规律及成因:(1)、由于太阳辐射高低纬分布不均,气温基本上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等温线大致东西延伸,数值北半球南高北低,南半球北高南低。(2)、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广大,下垫面性质较为均一。(3)、由于热容量差异,同一纬度气温夏季:陆地海洋,冬季:陆地海洋,导致等温线发生弯曲,大陆上等温线

6、1月前后向南弯曲(凸出),7月前后向北弯曲(凸出),海洋上相反“点北陆北,点南陆南”规律: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或南)半球时,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北(或南)弯曲,海洋相反。反之亦然,如果大陆等温线向北(或南)弯曲,则太阳直射点位于北(或南)半球。 (4)、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故大陆上等温线向高温(值)方向弯曲或出现低值中心,一般是受山地或高原的影响。等温线向低温(值)方向弯曲或出现高值中心,一般为高大山脉背风(指冬季风)处或盆地地形。(5)、海洋上暖流经过,气温高,等温线向低值(高纬)方向弯曲。寒流经过,气温低,等温线向高值(低纬)方向弯曲。2. 等温线图的判读:(1)等温线的疏密一般情况下,不论时

7、空,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反之温差较小。纵观世界和我国气温分布特征可知:、冬季等温线密,夏季等温线稀。因为冬季各地温差较夏季大。、温带地区等温线密,热带地区等温线稀。因为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陆地等温线密,海洋等温线稀。因为陆地表面形态复杂,海洋表面性质均一,所以陆地的温差大于海面。、海拔较高、坡度较大的山地与高原边缘等温线密集;平原、高原内部等温线稀疏。(2)等温线的弯曲等温线向高纬(低值方向)凸出,表明气温比同纬高;等温线向低纬(高值方向)凸出,表明气温比同纬低。等温线的弯曲状况受海陆分布、洋流、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归纳如下:影响因素比同纬度地区气温等温线弯曲分布状况影

8、响因素比同纬度地区气温等温线弯曲分布状况大陆夏季气温高向高纬凸出大陆冬季气温低向低纬凸出海洋冬季气温高向高纬凸出海洋夏季气温低向低纬凸出地势较低气温高向高纬凸出地势较高气温低向低纬凸出暖流经过气温高向高纬凸出寒流经过气温低向低纬凸出总结:等温线弯曲分布规律“高高低低规律”(气温高向高纬方向凸出,气温低向低纬方向凸出)(3)等温线的走向等温线分布图反映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观察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可以分析出影响气温变化的主要因素。三气候类型的判读:第一步,确定南北半球最冷、最热月第二步,确定热量带最冷、最热月气温第三步,确定类型降水情况温带大陆性全年降水少 500mm ,集中夏季,温差大温带季风50

9、0-600mm(500mm),雨热同期最冷月0亚热带季风800-1500mm,雨热同期温带海洋性季节分配均匀,700-1000mm地中海冬雨型,300-1000mm最冷月0亚热带和温带热带沙漠250mm以下,温差大热带季风雨旱两季,1500mm以上热带草原干湿季明显,700-1000mm热带雨林降水2000mm,分配均匀最冷月15热带气候12、1、2月气温高南半球6、7、8月气温高北半球以“温”定“带”,以“水”定“型”四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技巧第一,应掌握等高线图的基本特性。(1)数量上的特性。看等高线的数值,读出任一点的海拔高度,比较两点的海拔高度可换算温差;以两地的图上水平距离可换算地面实

10、际距离。(2)形态上的特性。地表每一种地貌形态在等高线图上都会以不同的形态表示出来。看等高线的疏密,可知道坡度的缓陡。看等高线的形状,可确定地貌类型。第二,要掌握等高线的基本知识,这是识别等高线地形图的关键。(1)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海平面作为零米;相邻的两条等高线,其高差也相同。(2)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3)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4)两条等高线决不能相交。因为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但在垂直壁立的峭壁悬崖,等高线可以重合。(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等高线稀疏的地

11、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6)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等高线穿过山脊线时,山脊线两侧的等高线略呈平行状。等高线穿过山谷线(或集水线)时,向上游弯曲,成反V字形。(7)两对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时,为山岳的鞍部,也叫山的垭口。(8)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有时也叫做降坡线。(9)几条特殊的等高线。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200米线区分平原和低丘;500米、1000米线显示低山丘陵或高原;2000米、3000米线反映中山和高原;4000米线反映青藏高原和高山的特征。第三,熟练判断等高线图上的基本地貌类型

12、。(见下表)第四,学会等高线图的综合判读与应用。(1)确定水库及坝址的位置。水库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这些地区不仅库容大,而且有较大的集水面积。(2)确定铁路、公路线。一般情况下,选择坡度较缓、距离较短、弯道较少的线路为好。(3)工厂区位的选择。工厂区位的确定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对环境有污染的厂矿,要选择在河流下游、常年主导风向的下方、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的地方;若是电子、半导体、感光器材厂等需要建在空气清洁、环境优美的地点。从经济效益考虑,要尽量接近原料、燃料、水源等资源产地,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销售市场,从而确定工业部门的布局。(4)农业生产布局。根

13、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缓急等情况,再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5)判读分析与地形有关的地理知识。分析某地气候特点,应结合该地地理纬度、地势高低起伏、山脉走向、阴(阳)坡、距离海洋远近等进行综合分析。河流上游海拔高,下游海拔低。结合河流流向可判定地形大势;结合迎风坡、背风坡、降水状况、等高线高差及地貌类型的差异可分析河流水文、水系特征。例题:1. 四条坡面线的坡度比较A. B. D. =2. 实际调查发现乙坡植物生长好于甲坡,其原因为乙坡的A. 日照较强,辐射收入多 B. 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C. 气温较高,且日变化大 D.

14、降水较多,水源充足3. 若乙坡植被受破坏成为荒坡,则对其合理开发整治的措施是A. 放牧山羊 B. 种植喜阳的经济林木 C. 修梯田、种植水稻 D. 营造混交林解题思路:这组题是在考查学生对等高线图判读的基础上,进一步根据自然地理信息分析地理现象、决策人类活动的综合判断能力。第1题主要考查对等高线图的判断能力。首先可从图中的图例判断出这是一幅等高线圈,然后从等高线的疏密情况、坡面线的选取情况判断出线所在地区的坡度最大,和的等高线疏密情况不同,坡度也应不同,即可得到答案。第2题主要考查对地形��气候��植物生长各知识点之间联系的掌握情况,以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正确推理的能力。从图中可以得到甲坡和乙坡存在的明显差异有:(1)乙坡地处北坡,(2)乙坡坡度缓于甲坡。据信息(1)可排除A、C选项,虽然甲处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实际上由于此山海拔400多米,不足以产生地形雨,如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