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经济产业发展规划报告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8038522 上传时间:2023-10-22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330.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市经济产业发展规划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某市经济产业发展规划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某市经济产业发展规划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某市经济产业发展规划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某市经济产业发展规划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市经济产业发展规划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市经济产业发展规划报告(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宜宾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专题研究报告经济产业发展规划报告专题研究导 言1第一章 宜宾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评价3一、宜宾市城市现代化水平分析3(一)城市现代化分析的理论框架3(二)宜宾市现代化水平评价5(三)与周边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比较情况8二、宜宾市城市竞争力分析9(一) 城市竞争力分析的理论框架9(二)宜宾市城市竞争力结论12三、宜宾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比较13(一)经济总量指标及比较13(二)经济社会发展不足之处15第二章 宜宾市经济产业分析与规划17一、产业分析与规划的依据17(一)产业分析与规划的理论依据17(二)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19(三)宜宾市城市发展战略定位21(四

2、)宜宾市产业发展区位条件与资源优势23(五)宜宾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基础24二、宜宾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定位25(一)主导产业确定的基本模式25(二)主导产业确立的内外约束条件28(三)偏离差额分析法30三、基础设施建设先行32(一)宜宾市对基础设施需求迫切33(二)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内容34(三)基础设施推动当地经济发展35(四)进行基础设施开发的可行性36(五)多渠道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7(六)具体的融资方案安排40四、主导产业的选择与规划41(一)支柱性主导产业42(二)基础性产业50(三)其他产业56第三章 宜宾市产业发展规划与前景预测61一、主导产业发展的基本导向61二、宜宾主导

3、产业发展战略分析63三、主导产业空间分布规划80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导 言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未来二十年是中国可以大有作为、抓住且必须抓住的重要发展战略机遇期,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历史时期。在这一重要历史性阶段,如何调整和优化经济产业结构,是一项关系宜宾市未来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子孙存续的重大命题,对于做好宜宾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和经济产业发展规划,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经济产业发展规划是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依据。作为宜宾市城市总体修编的重要组成部分宜宾市经济产业发展规划,其关键之一就是

4、选择、确定适合宜宾经济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或主导产业集群,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以服务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通过主导产业或主导产业集群所具有的新技术吸纳力、高产业关联度、高技术渗透力等优势,减少产业发展中的资金与能源消耗,提高现代工业化水平,带动整个城市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为宜宾市经济社会长远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对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而言,宜宾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正面临着来自土地、资源、环境、生态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同时也面临着金沙江上游梯级水电开发的历史性机遇。这就需要我们在各项工作中都要坚持和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牢牢把握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基本要求,统筹兼顾,全面

5、发展,重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城市与乡村、区域内外、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平衡问题。在城市总体规划中,既要搞好城市发展的主导产业规划和总体发展规划,还要做好城市的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规划工作,同时做到既兼顾眼前利益,还要着眼未来发展。基于上述观点,本课题组在从事实地调查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力图做到以下几方面:一是要具有前瞻性和全局观。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将宜宾市发展放到以整个川南地区、成渝经济走廊、以上海为龙头的沿长江经济带、全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格局中,准确把握其发展方向和战略定位;二是要体现协调性和统一观。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在经济发展中实现城乡之间协调、区域内部

6、协调、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协调和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最大限度地发挥本地综合优势和整体效益;三是要注重理论高度和现实感觉。主导产业或主导产业集群的确立,既要符合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充分发挥本地的区位条件、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还要显现各个主导产业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四是要兼顾眼前利益与长远发展。紧紧把握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始终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努力避免急功近利、盲目发展的短视行为;五是要把握务实精神与可操作性。在理论研究与课题调研中,既要避免好高骛远,提出的观点思路不切实际,又要不断提高课题研究的可操作性,避免提出的内容空泛而思路空洞。主导

7、产业的选择与确立,是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与基石。在宜宾市经济产业规划中,本课题主要突出以下几方面特点:一是突出主导产业规划满足宜宾市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要的原则。在合乎一般产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主要从扩大经济总量、增加财政收入和实现社会就业等三个主要方面综合考虑城市主导产业或主导产业集群的确立;二是突出主导产业规划体现本地区位条件、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的原则。作为主导产业一定要具备相当的现实产业基础,并 可以很好地本地资源优势和区位条件,着力提高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核心竞争力、综合实力;三是突出主导产业满足辐射带动本地或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则。作为主导产业一定要具有相当的辐射带动作用

8、,即具备一定的产业延伸功能或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否则对其发展规划必须予以认真考虑;四是突出科技型、外向化的新兴工业化发展道路,以实现产业的升级与优化。以投资、消费、出口拉动城市经济增长,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和扩大市民就业;五是突出主导产业体系或集群的建设和龙头企业的培育。以确保主导产业快速扩张的能力,打造能够对城市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战略构成强力支撑的合理的城市产业体系或产业集群;六是突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非公经济、特色农业和商贸旅游产业的重要性,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构建独具特色、充满活力的县域经济;七是突出城市主导产业空间的合理布局。结合宜宾市最新行政

9、区域调整和自然地理地貌条件,从产业发展的空间需要出发,科学规划经济与产业发展的地域分布和空间布局。第一章 宜宾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评价【内容提要】 对宜宾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评估,是城市总体规划的起点和基础。本部分在现代化理论和城市竞争力理论的框架下,着重对当前宜宾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进行了细致的量化研究工作,同时也与周边地区进行比较研究,旨在为宜宾市城市总体规划和经济产业发展提供科学的、切实可行的依据。一、宜宾市城市现代化水平分析(一)城市现代化分析的理论框架一般而言,城市现代化是指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一个城市(或地区)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方面达到、保持及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及其深化的历史

10、过程。城市现代化分析理论是一个相当系统的理论体系,由概念定义、发展阶段、动力机制、指标体系、评价模型等部分组成。1、关于现代化的定义与发展阶段一个城市的现代化目标有三:第一个目标是完成第一次现代化。既达到20世纪60年代发达工业化国家(这些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先后进入后工业化发展时期)的平均水平。很显然,它是一个静态的目标体系;第二个目标是完成第二次现代化。一般地认为,在21世纪前50年,很少有国家或地区能够完成这一目标。到了21世纪下半叶,有些国家或地区将先后完成第二次现代化,进入成熟的知识社会。它首先是一个动态的目标体系,到完成第二次现代化时又将变成一个静态目标体系;第三个目标是达到并保

11、持世界先进水平。这是新型综合现代化的目标体系。世界先进水平是不断变化的,所以第三个目标也是一个动态的目标体系。2、城市现代化的动力机制城市第一次现代化的基本内容,是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等。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国家的情况会有很大差别。例如,欧洲国家的第一次现代化过程,主要动力可能是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工业化、城市化和向海外移民等。美国的第一次现代化过程,主要动力可能是投资、土地开发、技术进步、工业化、城市化和接受移民等。发展中国家地区的第一次现代化过程,主要动力可能是国内外投资、技术引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等。城市第二次现代化的基本内容是知识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等。在这个过程中,其主要动力是知识创新、

12、制度创新、人力资本和全球化。人民对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的追求,成为城市现代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城市新型综合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则是两次现代化的协调发展,用第二次现代化带动第一次现代化,用第一次现代化促进第二次现代化,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相互促进、城市化和郊区化的相互促进、知识化和全球化的相互促进。城市新型综合现代化的主要动力,可能是教育和投资、城市化和郊区化、工业化和信息化、技术引进和创新、知识创新和制度创新等。一般认为,城市创新体系及其创新活动是其新型综合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来源。3、城市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城市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第一次现代化指标体系、第二次现代化指标体系和新兴综合现代化指标

13、体系组成。鉴于当前我国绝大部分城市现代化水平尚未达到第一次现代化水平的实际情况,本部分则简略了第二次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只介绍、分析第一次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A、第一次现代化指标体系根据城市现代化理论,第一次现代化的典型特征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等,并主要地反映在社会和经济发展等方面。下面我们用10个有代表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来评价。城市第一次现代化的各项指标及参考值可见表1-1-1。 表1-1-1 第一次现代化评价指标的标准值指标标准备注经济1.人均GNP逐年计算正指标指标2.农业劳动力比重(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30%以下逆指标3.农业增加值比重(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15%以下

14、逆指标4.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服务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45%以下正指标社会5.城市人口比例(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50%以上正指标指标6.医疗服务(每千人口中的医生人数)一人以上正指标7.婴儿存活率97%以上正指标 (婴儿死亡率)(3%以上)(逆指标)8.预期寿命(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70岁以上正指标9.成人识字率80%以上正指标10.大学普及率(在校大学生占20-24岁人口比例)15%以上正指标注:以上数值均为1960年工业化国家指标的平均值B、第一次现代化评价的主要步骤一般来讲,第一次现代化评价的步骤主要有: 首先,检验各项评价指标的相关性。现代化指标评价时,可以调整部分评价指标;其次

15、,计算相关城市的人均GNP标准值;其三,采用“比值法”计算单个指标达标程度。单个指标达标程度最大值为100%(如果超过100%,取值100%),达到100%表明该指标已经达到第一次现代化水平;最后,采用“简单算术平均值”法,计算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C、城市第一次现代化发展阶段评价 事物发展总是有阶段的,不同阶段有一些不同特点。通过发展阶段分析,可以比较同一发展阶段的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差别。可以根据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分析发展阶段。第一次现代化发展阶段的评价步骤: 首先,根据信号指标实际值与标准值的比较判断发展阶段并赋值。 其次,计算第一次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第一次现代化发展阶段四个信号指标的标准值和赋值(见表1-1-2)。表1-1-2 第一次现代化信号指标的划分标准和赋值农业增加值占GDP比例农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赋值说明过渡期5%0.24农业增加值占GDP成熟期5%15%,15%0.20.8,0.83比例低于15%为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