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转换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8035602 上传时间:2023-11-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转换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转换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转换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转换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转换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转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转换(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转换(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学院 毛晓丹)摘要国内于开始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本次改革是对原有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观念的彻底改革。教师是课程改革的核心所在。新课程需要新型教师,新课程建设需要加强教师培训,增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教师角色转变,从而真正建立起新的课程体系,增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随着基本教育改革的不断推动,探讨新课程环境下的教师角色的转换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因此,本文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从教师角色转换的角度来进行具体的探讨。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地简介了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以及对教师角色的理解。第二部分,强调了

2、教师对于新教育改革的重要性以及教师角色具体该如何转换。第三部分,阐明了目前教师面临的多种挑战以及教师职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有关方略。核心词: 新课程改革 教师 教师角色 转变 职前教育改革一、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概述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为满足当今社会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的渴求,国家于召开了全国基本教育工作会议,同步颁布了基本教育改革纲要(试行),大规模的教育课程改革随之而来。新一轮基本教育课程改革,在优化课程构造、调节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改革课程管理体制和考试评价制度等方面都获得了突破性进展。这将对国内基本教育改革带来深远的影响,为培养新一代人才发挥巨大的作用。1.1 新

3、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课程理念是课程的灵魂。课程理念是课程设计者蕴含于课程之中,需要课程实行者付诸实践的教育教学的信念,它是课程的灵魂和支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涉及着三层含义:、以人(学生)的发展为本;2、倡导全人教育;、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环绕这一核心理念,本次课程改革试从课程观、课程目的、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学习方式、教师角色、学校文化等方面来论述课程改革的几种重要理念。()反思“课程是学科”的老式观念,确立“课程是经验”的新型课程观。(2)走出知识传授的目的取向,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3)破除课本知识的桎梏,构筑具有生活意义的

4、课程内容。()突破知识授受的教学老式,营造师生共同成长的教学氛围。(5)挣脱被知识奴役的处境,恢复学生在知识生成中的合法身份。(6)变化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身份,确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增进者、课程开发者和研究者”的新型教师角色。课程目的为“学生全面发展”;课程构造是“综合化”、“平衡性”和“发展性”。课程实行是构建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并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课程内容是“现代化”和“满足学生的爱好和经验”。课程实行是建构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并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程评价是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思维出发,建构“发展性评价体系”。1课程与教师有着天然的联系。教师作为实行课程变革的主角将不

5、可避免地倍推到课程改革地前台,教师参与课程变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教师角色正在由老式向现代转型,新课程改革呼唤教师角色的变化。1.2 教师角色概述角色一词源于戏剧,原指戏剧舞台上的特殊人物。后来,林顿把身份和橘色引入社会心理学,将身份定义为个体的权利和义务的集合,而把角色解释成身份的动态方面。因此,角色是个体符合社会盼望实现其身份的权利和义务的特殊行为模式。2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教师必然处在社会体系中某一特定的位置,并相应地承当着自己地角色。瑞典教育学胡森主编的简要教育百科全书中,对教师角色所代表的含义作了三种解释:()教师角色就是教师行为。(2)教师角色就是教师的社会地位。(3)教师角色就是对教

6、师的盼望。3社会对教师角色盼望的变化和提高,规定教师必须调节自身的角色适应社会,她人和自身发展规定的需要。教师的角色是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不同步代对教师角色由不同的规定。教师的角色功能在很大限度上为其所处的特定社会所界定,为其所处的特定社会所制定的教育总目的所界定。每当这一目的因时间、空间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时,社会对教师就有了更高的盼望,教师的行为模式也必须随之发生变化以适应教育总目的对教师的规定,对教师角色的影响也随之产生。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教师只有不断地参与有关培训和学习,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驾驭教育教学情景能力,才干实现自己的成长,完善自己的角色。二

7、、 教师角色的作用与教师角色转换的内容21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影响随着改革的不断进一步,人们越来越结识到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作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金及奶奶来在总结教育改革成功经验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教师是决定教育改革成功的三个核心因素之一,“没有教师的协助及其参与”或“违背教师意愿”的教育改革历来没有成功过。教师是新课程改革成败的核心。与以往的课程改革相比,国内新一轮课程改革不仅使课程体系有了很大的调节,并且也带来了教育思想的革命性变化。通过世界范畴内发生的历次教育改革的反思,人们结识到,教师在实践课程方案的过程中往往会为了自己的课堂教学而对外部提供的课程材料和研究成果进行修改、调节和转换,通过加工

8、融入了自己的知识和观念。教师的参与限度将对新课程的实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任何课程只有通过教师才干更好地为学生所接受和理解。有关研究表白,影响课程实行因素可以归纳为课程方案的特性、人的因素、物的因素和背景因素。其中,人的因素重要涉及社会、教师、校长和学生的支持,而教师的能力、投入感、对变革的结识与教育理念、合伙性和对新课程的认同对新课程的实行的影响最大。国内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课程实行要走向“互相适应取向”和“创生取向”,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期待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学模式的转变期待教师角色的转变,这些最后都要靠教师在学校教育和教学实践中去发现和完善。2 教师角色转换的内容新课程需要新型教师,需要教师

9、从老式的角色中解放出来,需要教师形成新的教学行为方式。归根结底,这一切有赖于教师在新课程的实践中逐渐获得新的角色行为模式。下文将阐明教师所应实现的角色转换。.由知识的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指引者和增进者。教师即学生的增进在是在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主线变化,是教师角色转变过程中的一种奔腾与突变。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也是新课程中教师角色之一,但与之前不同的是,它不再是教师唯一的角色。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的角色要发生非常大的变化。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角度来看,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如下的新变化。(1)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新的课程改革规定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题精神。

10、(2)由统一规格向差别性教育转变。在信息化社会个性化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必须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进行教学。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要每个学生、每个学生的每个方面都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而是规定教师研究学生的差别,变强调统一性的教育者为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者。(3)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新课程倡导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的评价也应以关注学生学习的状况为主。在信息化社会终身教育的背景下,教师没有必要将浩如烟海的知识尽量多地交给学生,协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措施,学生才干真正自主地踏上学习和发明地征途。(4)由重成果向重过程转变。在新课程中,特别是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重点放在过程

11、,放在提示知识的形成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2.由课程的执行者成为课程的构建者和开发者。在国内老式的教学中,课程作为系统学科知识是由课程专家设计的,教材也是由国家统一编订的,教师虽然处在教学的中心,但只是体现为课程的执行和使用。被固定在国家既定课程原则传递者的角色上,成为原则化、科学化教学模式和措施技术的操作员。新一轮基本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角色盼望有了主线的变革,三级课程的实行意味着本来属于国家开发的权力部分下放给学校和教师,从而使课程开发不再是学科专家和课程专家的专利,教师也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新课程的非同寻常之处就在于充足调动教师作为课程主体的积极性

12、而予以全方位和积极地接入,其中涉及对新课程地研究,开发、设计和实行等一系列创新活动。教师将以自己对特定学生个体和具体课程内容的独到见解而鲜活地融入到新课程地生成中去。.由纯正管理者成为教育教学意义上地交往者。在老式教育中,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管理者,重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学生集体地领导者,二是纪律地执行者。这样教师往往处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具有至上的权威和依赖关系,阻碍了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伙者、引导者,对教育过程的本质结识,也不能仅停留在结识过程上,而应当看到教育过程也是一种交往过程。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学即交往,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充

13、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景和精神氛围。4.由个体劳动者成为教育协作者。教育社会学研究表白,教师是班级的制度权威,班级是教师的管辖权限,优于教师的心理防御机制,大多数班级成为封闭型组织。制度权威身份强化着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合理化”诠释,导致教师群体难以浮现公认的教育权威,教师大多是以“独行者”的角色浮现。这样的结识导致了教师之间的互不合伙、彼此孤立,教学以及自身的完善、成长、发展都成了个人你奋斗的事。这种状况,使教育合力作业受到很大的削弱。新课程的倡导一种课程共建文化,需要教师重新结识自己的角色。教师再也不是由课程专家编写的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而是与专家、学生以及家长等共同构建新课程的协作

14、者。总之,由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教师是由多种社会角色构成的。在目前基本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应不断地进行角色变换、角色适应、角色调节等,而教师要扮演新的角色则必须从观念到行为,从理论到体制上进行改革。三、 教师职前教育改革3.1 教师面临的挑战新教育基本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一系列实质性和全方位的新规定,并向老式职前教育提出了挑战。实践证明,“学富五车”和“满腹经纶”式的书生最多只能成为教书匠,而很难成为发明性人才的培养者和发现者。因此现行的教师职前教育目的存在如下几种问题。()教师教育目的较低。(2)内容构造缺少综合性。(3)在能力构造上,缺少指引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合适的评价、协作、

15、科研、课程开发于是是、运用信息计数等等能力。现行教师职前培养模式也存在诸多局限性。“培养模式是由人才培养的指引思想、目的、内容、方式、质量评价原则等要素所构成的互相协调的系统,是培养人的方式和措施的总概括。”4目前国内教师职业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仍沿用老式模式,人能及时随基本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进行自我完善,重要有如下几种问题:(1)轻通才,重专才。()轻能力,重知识。(3)轻个性,重共性。(4)脱离基本教育实际。2教师职前教育改革方略基本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职前教育密切有关,基本教育课程改革的走向牵动着教师职前教育的发展模式。因此,为基本教育培养合格师资的教师职前教育只有积极积极地应对基本教育改革的挑战,才干使自己在社会迅速发展的大潮中不致落伍。一方面,前提是确立现代教师教育的新理念。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理解基本上形成的有关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任何一种教育教学行为都受一定的理念支配。(1)辨别并把握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树立全新的现代教师素质观。()形成终身学习和公平竞争的现代意识。()形成新课程倡导或强调的课程与教学观。然后,措施是构建高层次、多元化及开放式的教师职前教育体制。最后,核心是改革教师职前教育课程和教学体系。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立初步设想是,增长人文类课程,拓宽公共基本课,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