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外文翻译红外遥控芯片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7995277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外文翻译红外遥控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毕业设计外文翻译红外遥控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毕业设计外文翻译红外遥控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毕业设计外文翻译红外遥控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毕业设计外文翻译红外遥控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外文翻译红外遥控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外文翻译红外遥控芯片(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毕业设计(论文)外文资料翻译系 部: 专 业: 姓 名: 学 号: 外文出处: :/ 附 件:1.外文资料翻译译文;2.外文原文。 指导教师评语:该生具有较好的英语翻译水平,翻译语句意思符合原文的意义,句子通顺、连贯,语法错误较少,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翻译的材料有一定的实用性,总体来说表现良好。 签名: 年 月 日附件1:外文资料翻译译文红外遥控及芯片介绍人的眼睛能看到的可见光按波长从长到短排列,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其中红光的波长范围为0.620.76m;紫光的波长范围为0.380.46m。比紫光波长还短的光叫紫外线,比红光波长还长的光叫红外线。红外线遥控就是利用波长为0.761

2、.5m之间的近红外线来传送控制信号的。常用的红外遥控系统一般分发射和接收两个部分。发射部分的主要元件为红外发光二极管。它实际上是一只特殊的发光二极管,由于其内部材料不同于普通发光二极管,因而在其两端施加一定电压时,它便发出的是红外线而不是可见光。目前大量使用的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红外线波长为940nm左右,外形与普通 5发光二极管相同,只是颜色不同。红外发光二极管一般有黑色、深蓝、透明三种颜色。判断红外发光二极管好坏的办法与判断普通二极管一样:用万用表电阻挡量一下红外发光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即可。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要用专门的仪器才能精确测定,而业余条件下只能用拉距法来粗略判定。 接收部分

3、的红外接收管是一种光敏二极管。在实际应用中要给红外接收二极管加反向偏压,它才能正常工作,亦即红外接收二极管在电路中应用时是反向运用,这样才能获得较高的灵敏度。红外接收二极管一般有圆形和方形两种。由于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射功率一般都较小(100mW左右),所以红外接收二极管接收到的信号比较微弱,因此就要增加高增益放大电路。前些年常用PC1373H、CX20106A等红外接收专用放大电路。最近几年不论是业余制作还是正式产品,大多都采用成品红外接收头。成品红外接收头的封装大致有两种:一种采用铁皮屏蔽;一种是塑料封装。均有三只引脚,即电源正(VDD)、电源负(GND)和数据输出(VO或OUT)。红外接收

4、头的引脚排列因型号不同而不尽相同,可参考厂家的使用说明。成品红外接收头的优点是不需要复杂的调试和外壳屏蔽,使用起来如同一只三极管,非常方便。但在使用时注意成品红外接收头的载波频率。红外遥控常用的载波频率为38kHz,这是由发射端所使用的455kHz陶振来决定的。在发射端要对晶振进行整数分频,分频系数一般取12,所以455kHz1237.9 kHz38kHz。也有一些遥控系统采用36kHz、40kHz、56kHz等,一般由发射端晶振的振荡频率来决定。红外遥控的特点是不影响周边环境、不干扰其它电器设备。由于其无法穿透墙壁,故不同房间的家用电器可使用通用的遥控器而不会产生相互干扰;电路调试简单,只要

5、按给定电路连接无误,一般不需任何调试即可投入工作;编解码容易,可进行多路遥控。由于各生产厂家生产了大量红外遥控专用集成电路,需要时按图索骥即可。因此,现在红外遥控在家用电器、室内近距离(小于10米)遥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多路控制的红外遥控系统 多路控制的红外发射部分一般有许多按键,代表不同的控制功能。当发射端按下某一按键时,相应地在接收端有不同的输出状态。接收端的输出状态大致可分为脉冲、电平、自锁、互锁、数据五种形式。“脉冲”输出是当按发射端按键时,接收端对应输出端输出一个“有效脉冲”,宽度一般在100ms左右。“电平”输出是指发射端按下键时,接收端对应输出端输出“有效电平”,发射端松开键时

6、,接收端“有效电平”消失。此处的“有效脉冲”和“有效电平”,可能是高、也可能是低,取决于相应输出脚的静态状况,如静态时为低,则“高”为有效;如静态时为高,则“低”为有效。大多数情况下“高”为有效。“自锁”输出是指发射端每按一次某一个键,接收端对应输出端改变一次状态,即原来为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原来为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此种输出适合用作电源开关、静音控制等。有时亦称这种输出形式为“反相”。“互锁”输出是指多个输出互相清除,在同一时间内只有一个输出有效。电视机的选台就属此种情况,其它如调光、调速、音响的输入选择等。“数据”输出是指把一些发射键编上号码,利用接收端的几个输出形成一个二进制数,来代表不同的

7、按键输入。一般情况下,接收端除了几位数据输出外,还应有一位“数据有效”输出端,以便后级适时地来取数据。这种输出形式一般用于与单片机或微机接口。 除以上输出形式外,还有“锁存”和“暂存”两种形式。所谓“锁存”输出是指对发射端每次发的信号,接收端对应输出予以“储存”,直至收到新的信号为止;“暂存”输出与上述介绍的“电平”输出类似。影响遥控器遥控距离(Remote distance of RF Remote Control)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点: 1、发射功率:发射功率大则距离远,但耗电大,容易产生干扰; 2、接收灵敏度:接收器的接收灵敏度提高,遥控距离增大,但容易受干扰造成误动或失控; 3、天线:

8、采用直线型天线,并且相互平行,遥控距离远,但占据空间大,在使用中把天线拉长、拉直可增加遥控距离; 4、高度:天线越高,遥控距离越远,但受客观条件限制; 5、阻挡:目前使用的无线遥控器使用国家规定的UHF频段,其传播特性和光近似,直线传播,绕射较小,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如有墙壁阻挡将大大打折遥控距离,如果是钢筋混泥土的墙壁,由于导体对电波的吸收作用,影响更甚。 考虑到本次设计的硬件体积应偏小以便嵌入遥控器中,因此我们选择了20个引脚的单片机芯片AT89C2051。下面即介绍此芯片的功能。1). AT89C2051的内部结构及性能AT89C2051是一带有2K字节闪速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体(EEPR

9、OM)的低电压,高性能8位CMOS微型计算机。它采用ATMEL的高密非易失存储技术制造并和工业标准MCS51指令集和引脚结构兼容。通过在单块芯片上组合通用的CPL1和闪速存储器,ATMEL AT89C2051是一强劲的微型计算机,它对许多嵌入式控制应用提供一高度灵活和成本低的解决办法。AT89C2051是与8051兼容的CHMOS微控制器,其Flash存储器容量为2KB。与CHMOS工艺的80C51一样,具有空闲和掉电两种节电运行方式。其性能如下:8位CUP; 2KB的Flash存储器;6V; 128KB的数据存储器;全静态工作方式:024MHz; 15根输入/输出线;一个可编程串行口; 2个

10、16位定时/计数器;有片内精密模拟比较器; 5个中断源,2个优先级。 可编程串行UART通道; 直接LED驱动输出;AT89C2051的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图1 AT89C2051的内部结构2). AT89C2051的芯片引脚及功能 为适应智能仪表的嵌入要求,AT89C2051在芯片的引脚配置上进行了简化,如图b所示。主要变化为:(1)引脚由40根减为20根;(2)增加了一个模拟比较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89C2051RST/VPPXTAL2XTAL1GNDVCCP1.1(AIN1)P1.0(AIN0)图b AT89C2051的引脚图AT89C205

11、1引脚功能:1. Vcc:电源电压。 2. GND:地。 3. P1口:P1口是一8位双向I/O口。口引脚P1.2P1.7提供内部上拉电阻。 P1.0和P1.1要求外部上拉电阻。P1.0和P1.1还分别作为片内精密模拟比较器的同相输入(AIN0)和反相输入(AIN1)。P1口输出缓冲器可吸收20mA电流并能直接驱动LED显示。当P1口引脚写入“1”时,其可用作输入端。当引脚P1.2P1.7用作输入并被外部拉低时,它们将因内部的上拉电阻而流出电流(IIL)。P1口还在闪速编程和程序校验期间接收代码数据。 4. P3口:P3口的P3.0P3.5、P3.7是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七个双向I/0引脚。P3

12、.6用于固定输入片内比较器的输出信号并且它作为一通用 I/O引脚而不可访问。P3口缓冲器可吸收20mA电流。当P3口引脚写入“1”时,它们被内部上拉电阻拉高并可用作输入端。用作输入时,被外部拉低的 P3口引脚将用上拉电阻而流出电流(IIL)。P3口还用于实现AT89C2051的各种功能,如下表1所示。 P3口还接收一些用于闪速存储器编程和程序校验的控制信号。 5. RST:复位输入。RST一旦变成高电平,所有的I/O引脚就复位到“1”。当振荡器正在运行时,持续给出RST引脚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便可完成复位。每一个机器周期需12个振荡器或时钟周期。6. XTAL1:作为振荡器反相放大器的输入和内

13、部时钟发生器的输入。7. XTAL2:作为振荡器反相放大器的输出。P3口的功能如表1所示。 表1P3口引脚 功能 P3.0 RXD(串行输入端口) P3.1 TXD(串行输出端口) P3.2 INT0(外中断0) P3.3 INT1(外中断1) P3.4 TO(定时器0外部输入) P3.5 T1(定时器1外部输入) 3). AT89C2051的软硬件约束AT89C2051单片机由于引脚的限制,没有设置外部存储器的接口,所以,对于外部存储器的读/写指令如MOVX等不起作用。由于ROM空间为2KB,所以,对于跳转指令要注意转移的目的地址范围(000H7FFH),超出地址范围时,将产生不可遇见的错误

14、结果。数据存储的范围是(00H7FH),堆栈操作时亦应加以注意。无法再外部使用。模拟比较器可以方便的比较两个模拟电压的大小,若外接一个D/A转换器并将其输出作为模拟比较器的一个输入,而由模拟比较器的另一个输入端引入被测电压,通过软件的方法也可以实现A/D转换。 4). AT89C2051的Flash存储器编程 AT89C2051单片机提供有2KB的片内Flash程序存储器,它允许在线修改或使用专用编程器编程。a Flash存储器加密位 AT89C2051单片机有2个加密位,可以编程(P)或不编程(U)以获得不同的加密功能。加密功能表如表4.1-1所示。加密位内容的擦除只能通过片擦除操作来完成。b Flash存储器的编程和程序校验(1)AT89C2051单片机的片内Flash存储器编程模式如表4.1-2所示。注:内部EPROM的计数器在RESET的上升沿复位到000H,并由XTAL1,引脚正脉冲执行计数;片擦除需要10ms的PROG脉冲;89C2051单片机的片内Flash存储器编程步骤如下: 上电次序是在VC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