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比赛中影响运动员心理的因素及调控方法乒乓球运动员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7988274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2.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乒乓球比赛中影响运动员心理的因素及调控方法乒乓球运动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乒乓球比赛中影响运动员心理的因素及调控方法乒乓球运动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乒乓球比赛中影响运动员心理的因素及调控方法乒乓球运动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乒乓球比赛中影响运动员心理的因素及调控方法乒乓球运动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乒乓球比赛中影响运动员心理的因素及调控方法乒乓球运动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乒乓球比赛中影响运动员心理的因素及调控方法乒乓球运动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乒乓球比赛中影响运动员心理的因素及调控方法乒乓球运动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乒乓球比赛中影响运动员心理的因素及调控方法】乒乓球运动员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通过对海南大学 乒乓球比赛中影响乒乓球运动员比赛不良情绪产生原因的分 析,简要地剖析形成不良心理的因素,进而找到合适而有效的 调控方法进行控制,减少失误的产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 并且提出了针对运动员的不良情绪进行心理训练的方法与建 议。关键词:乒乓球比赛不良心理心理稳定性0引言通过对海南大学参加乒乓球比赛的运动员进行问卷统计, 得出结论:运动员由于比赛经验少、心理素质不稳定、比赛规 模大、外界干扰等,在比赛中往往会出现过度紧张、焦虑、胆 怯等不良心理。即使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中也会常常因 为心

2、理方面的因素,引起动作变形,失误增多,进而影响运动 员的正常发挥。如果乒乓球运动员对训练和比赛中所需要的心 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发展不好,即使身体素质、技战术训练 比较好,也不可能在比赛中获胜。因此研究乒乓球比赛中影响 运动员心理的不良因素以及相应的心理训练方法显得十分重要。1 影响我校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的因素1.1 主观因素1.1.1 运动员的参赛动机。运动员参赛动机是指推动运动 员进行参赛的原因,在参赛过程中对参赛的认识心理起重要的 支配、调节、激励和控制的作用。“愿望与意向是促使运动员参加比赛的内部动力”要使乒 乓球运动员能构成正确的参赛动机,才能在比赛中很好的发 挥。在比赛场上,不顾全局

3、,愈急于表现则愈易失败。运动员 既不要对比赛成绩的期望水平过高,也不要过于计较成绩和名 次,过于关注比赛成绩带来的社会后果。乒乓球运动员所应具 备的是在正确动机强烈驱使下,正常或超水平的发挥技能。“缺乏正确动机的驱使,在比赛场上不会有上佳的表 现。”只有端正了比赛的动机,才能保持参赛不竭的动力,从 而提高参赛的积极性、主动性。1.1.2 运动员的心理承受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是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创造良好心理的基础,也是能发挥最佳竞技水平 的保证。在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要承受各种各样的压力, 如:比赛胜负名次的压力、比赛规模的压力等。只有心理承受 能力的提高,才能保证运动员在强对抗、快节奏的比赛中

4、以顽 强拼搏的精神和平衡的心态正常发挥技战术水平。如果运动员对比赛场上出现的一些突如其来的刺激和干扰 缺乏机体应变和精神上自我控制能力的话,则往往会产生情绪 上的波动,导致心理失常,使运动员对自己的技术和体力产生 了动摇和担心,进而束缚自己的手脚,发挥不出应有的技术水 平,使临场的心理状态不能保持在最佳的状态。1.1.3 身体状态、训练水平及比赛经验。良好的身体状态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信息来源。如果运动员在赛前就感觉身体 不适,力不从心,以及伤病疼痛的困扰。那么其参赛情绪就会 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运动员临场心理稳定,限制技战术的发 挥。当运动员过于疲劳,激烈运动时能量消耗较大,体力下 降,他的心理

5、活动能力就会降低。由于比赛中,激烈的对抗, 精神的高度集中,使运动员身心负荷增大,一旦产生疲劳就会 造成动作变形,无法较好地完成击球的技术动作。训练水平高,经验丰富,运动员就会产生愉快的增力情 绪。反之,则会产生减力的情绪。一些新运动员在初次参加比 赛时,不能很好的发挥自己的水平,就是如此。1.2 客观因素1.2.1 比赛性质不同的影响。比赛的性质不同,直接影响运动员的心理情绪。规模的不同对运动员心理影响程度也不 同。比赛的规模越大,运动员的情绪就越易于激动,斗志昂 扬,越易于产生高度的情感和强烈的责任感,同时,运动员心 理压力也就越大。比赛的规模小,心理压力也因此而减轻。在比赛中双方实力接近

6、,运动员的激动情绪也就会高涨, 每名运动员在比赛中都渴望胜利,但同样希望遇上势均力敌的 对手,促使运动员发挥最佳水平或者超水平。反之,在比赛中 对手连接发球都不到位,更谈不上组织进攻,技战术水平的发 挥程度还没有自己平时训练的时候好,就没什么激情去比赛。 双方实力相当,比赛就激烈精彩;双方实力悬殊,比赛就乏 味,并且直接影响运动员的水平发挥。同样,在实力相当的情 况下,谁的心理素质好,谁的水平就能正常发挥,最终胜利的 天平就会倾向谁。当与实力不明的对手交锋时,运动员常会产生没有主见、 慌里慌张、草木皆兵等心理状态。1.2.2 裁判错判误判的影响。裁判员的判罚尺度,是公平 竞争相对性的表现。由于

7、每个裁判员对乒乓球规则文字上的理 解有一些出入,在判罚尺度上对双方队员可能会存在差异。而 任何误判,漏判,都可能分散运动员的注意力,引起运动员的 情绪波动,从而影响心理稳定性。当裁判出现失误或不公时, 运动员常会产生愤怒的心理状态。其表现为懊恼不休,浑身发 抖,不停地埋怨裁判,甚至漫骂裁判和做出很不文明的举动, 从而影响其比赛水平的发挥。1.2.3 观众和噪声的影响。观众和噪音对运动员的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比赛中,观众的声响一般为95分贝,有时高达100分贝以上。正常情况下,噪音高于 85分贝,多数人都会感 到烦躁不安。如果在场地适应良好,有很多观众为本方呐喊助 威,比赛气氛活跃时就易产生奋发

8、的情绪,自信心倍增,自己 技战术水平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甚至超水平发挥。反之,如 果在比赛中,观众的呼喊声只为对方球员呐喊助威,而对本方 近乎冷酷,甚至起哄漫骂,在运动员使用技术前或失败后给予 刺激。这样,队员就会感到烦躁不安,甚至造成精神上感到极 大压抑而造成情绪失控,产生心绪不宁、反感等心理状态。这 样就不易调动其积极性,更谈不上发挥出高水平。1.2.4 其它因素的影响。场地器材的影响,如灯光太暗或 者太亮,对比赛场地感到不习惯,所穿衣服的颜色等,都会对 队员的心理形成一定的压力,造成一定的影响。运动员如不能 较好地适应与自我调节就会影响技术的发挥。还有就是教练员 的表情和语言,领导在赛前

9、提出的任务或者指标过高,都会给 运动员造成精神压力和心理上的负担。2 针对不良心理采取的行之有效的调控方法2.1 教练员对运动员情绪的调节与控制。运动心理学家曾 说过:“比赛的关键时刻,也是运动员最容易极度紧张的时 候,此时运动员总会向教练员投来求助的目光,你的情绪会通 过语言表情,肢体动作向运动员传递着你的思想,哪怕是一个鼓励性的语言表情,也会使运动员信心倍增。而一个无可奈何 的摇头,哪怕只是一晃而过,也会使运动员感到大势已去。”教练员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是调节与控制好运动员情绪的关 键。训斥,责骂实际上是教练员自己不良情绪的发泄。所以教 练员也要调整控制自己的情绪,同时,教练员必须以身作则,

10、为人师表。教练员在场上必须精神振作,情绪饱满,注意力高 度集中,运动员做练习时教练员不能坐一边,而应站在有利于 观察运动员做练习的位置上,这样不仅可以观察细致,而且可 以对运动员在心理上起到一种勉励、安慰、启发、教育和提示 的作用。在比赛过程中,特别是运动员在紧张的时候就会将希 望寄托在教练员身上,这时教练员的一句话甚至一个动作表情 都会对运动员起到激励作用,使其信心倍增。止匕外,教练员要 恰如其分地利用暂停,使运动员从自我过激的心态中调整回来 应对比赛,教练员在场边要充分展现自己的风貌,情绪稳定, 不惊不怒,给队员以心理暗示,使队员能够从教练员那里得到 激励,使比赛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2

11、.2 运动员自我调控2.2.1 心理胆怯的克服。暗示可以分为自我暗示和他人暗 示。“默念”是一种有效的自我暗示方法,它能使运动员保持 良好的心理状态,临场发挥出自己的水平。比赛前和比赛中, 运动员应用积极的语言代替消极的语言,仔细分析对手情况,制定战术,建立信心。运动员赛场上心理不稳定时,可采用积 极的自我暗示,来稳定情绪、缓解紧张。2.2.2 注意力分散的克服。乒乓球运动员要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目标上,而且还要善于在一瞬间将 注意力由一个目标转移到另一个目标上。当观众或者裁判员的 劣性刺激引发激动和焦虑的不良情绪状态时,应立即使自己脱 离这种劣性刺激物,把注意力主动的迁移到自

12、己新一轮的攻防 技术动作上去。因此,教练员在训练时必须充分发挥运动员有 意注意的作用,把当时活动所必需的心理过程有序的组织起 来,使注意的对象有目的地转移。2.2.3 焦虑的克服一一念动训练。念动训练不仅可以促进技战术的形成与巩固,而且能有效地集中注意力,消除心理障 碍,增强信心,使运动员从紧张和焦虑中解放出来,振奋精 神,斗志昂扬地参加比赛。如果运动员能在赛前的“一瞬间” 想象出自己创造优异成绩的最佳情境,就越能激发运动员增力 情绪的增长,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运动水平。念动训练能使运 动员在头脑里抹去心理障碍,提高大脑对肌肉的控制能力,使 身体各器官的活动一致,以最有效的方式进行工作。3 结论

13、3.1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和分析不难看出,大多数运动员在 比赛中都会因为各种因素而影响自己在比赛中的发挥,客观因 素占主要成分。3.2 从问卷调查中也不难发现,部分运动员会采取一般的 情绪调控方法来调节比赛中产生的不良心理,大多数运动员采 取的是呼吸调节法和教练员调控法。3.3 教练员的调控对运动员的情绪调节起着很大的作用,尤其是教练员的临场调控。3.4 从问卷中发现很多人在比赛中,因为不会调控不良的心理而影响比赛的发挥.所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极其重要。心理训练对培养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具有稳定的、适宜 的心理状态,促进训练质量的提高,以及让运动员竞技能力得 到充分发挥,创造优异成绩有着重要意义

14、。这就要求教练员在 自己的日常训练中把心理训练付诸与实践之中,也要求运动员 要善于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恢复,使心理状态进入一个良性循 环。参考文献:1 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222-236.272278.2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3 刘建和.乒乓球教学和训练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4 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中国科学学会.2004年10月.北京.5 王新胜.顾少飞.竞技心理训练与调控M.北京体育大学 出版社.6 张瑛秋.现代乒乓球训练方法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1.7 须晓东.瞿云桃.费瑛.乒乓球M.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9.2.8 姚家新.运动心理学M.武汉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