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哈哈镜》教学反思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7983043 上传时间:2023-11-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照哈哈镜》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照哈哈镜》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照哈哈镜》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照哈哈镜》教学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照哈哈镜教学反思照哈哈镜教学反思1我们大班美术创意班共有17位幼儿,每次参加社团活动,他们都是那样积极和高兴。看到他们脸上洋溢着的笑容和画画时专注的神情我就知道,这些孩子们都很喜欢这样的活动,他们感觉在与画笔、材料、颜色一起玩、一起游戏。这学期的社团活动又开始了,我安排的第一次教学活动是照哈哈镜,我让社团的孩子们集中在幼儿园的门厅里,然后在门厅里让他们依次上来照哈哈镜,观察自己在哈哈镜里的形态,其目的是引导幼儿对自己变形的滑稽的状态感兴趣。并结合提问思考:你照的是什么镜面的哈哈镜?你发现你有什么变化吗?通过照哈哈镜和平时积累的经验,知道人在照哈哈镜时的形体变化与哈哈镜面的凹凸有关。在愉快地照好

2、哈哈镜后,我带领孩子们来到了活动室,启发幼儿用绘画的形式,把自己照哈哈镜时滑稽的形态画下来。在幼儿作画过程中,我重点引导幼儿画出变形后滑稽夸张的形态反思:“哈哈镜”是幼儿平日里非常喜欢照的,但通过照哈哈镜来画画,可能还是第一次,所以孩子们觉得很新奇。在画画过程中,孩子们边画边还在偷着乐,可能想到了照哈哈镜时滑稽的样子。从幼儿的作品中,我看到画出的人物有高又胖也有弯曲变形的。但也有个别幼儿还是有点拘束,作品看起来很安静不够夸张、大胆,可能受经验、技能表现等的限制。不过没关系,毕竟是第一次尝试,这样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引导幼儿善于观察和体验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自己变形形态的快乐。相信多次尝试后,孩子们

3、的表现会更加大胆,作品会更加生动。期待这学期的社团活动,孩子们会有更好地发展。照哈哈镜教学反思2照哈哈镜是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次习作课,我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尝试,获得了一些启示。创设情境激发表达的欲望让习作简单起来这是我这学期研究的课题,得益于一次梦想课程,实践于照哈哈镜这一习作指导课,创设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情景:小朋友照哈哈镜的图片,孩子们一下子镜子里的孩子被放大、被拉长、被缩小的画面吸引住了,这就有了交流的欲望。“你看到了什么?你感觉怎么样?”这样就打开了交流的话匣子(这也是我校倡导的“口语交际与习作整合”)。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儿,接下来老师揭秘哈哈镜,再看书中的漫画,学生就知道怎

4、么观察,怎么表达交流了。再通过评议例文,学生就明确了这次习作书面表达的方法了:一看画面(描述时用上修辞方法),二想象(想、说、做)系生活,四说启发。有了充分的交流加上方法指导,学生提笔创作是水到渠成的事儿。让习作简单起来的目标就达成了。当学生有了表达与交流的需要时,习作就有了明确的交流目的和对象。目前学生存在的比较普遍的问题是为了习作而习作,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而习作,这一节课我在尝试着改变这种现状,让习作走向更高的层次:让学生明确,习作是表达与交流的需要,只不过采用的是书面形式而已。这节课虽然还有很多遗憾之处,但我迈开了尝试的第一步,习作教学之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不断追求与探索,我在习作教学探索尝试的路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