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面回撤专项安全系统风险辨识评估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7980659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面回撤专项安全系统风险辨识评估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工作面回撤专项安全系统风险辨识评估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工作面回撤专项安全系统风险辨识评估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工作面回撤专项安全系统风险辨识评估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工作面回撤专项安全系统风险辨识评估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作面回撤专项安全系统风险辨识评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面回撤专项安全系统风险辨识评估(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工作面安全风险辨识评估2019年3月8日工作面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会审意见时间:年月日地点:调度会议室主 持 人:会审意见1、车辆运输严格按照矿行人不行车制度执行,作业前必须进展安全确认,消除隐患和风险后,班评估安全后方可作业。2、施工过程中假如出现透水征兆、气体、帮顶严重破碎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向调度室汇报,情况紧急时应当立即撤人,待查明原因后方可恢复生产。3、按照风险的四个级别重大、较大、一般、低进展安全风险辨识。生产技术部地质测量部调度室安全监察部机电设备管理部机电队通风队准备队运转队地测副总机电副总机电副总通风副总采掘副总安全矿长机电矿长生产矿长总工程师第一局部专项安全风险

2、评估方法与标准为进一步做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准确辨识安全生产风险,评价安全风险危害程度,进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现事前预防,有效控制的目的,彻底消除安全风险给安全生产带来的不利因素,特制定本制度。专项辨识新水平、新采盘区、新工作面设计前,由总工程师组织相关副总工程师、业务科室,重点对地质条件和隐蔽致灾因素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展一次专项辨识,辨识评估结果用于完善设计方案,指导生产工艺选择、生产系统布置、设备选型、劳动组织确定等。在生产系统、生产工艺、主要设施设备、重大灾害因素等发生重大变化时,由分管副矿长组织相关副总工程师、业务科室、区队,重点对作业环境、生产过程、隐蔽致灾因素和设施设备运

3、行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展一次专项评估,辨识评估结果用于指导重新编制或修订完善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启封火区、排放瓦斯与石门揭煤等高危作业实施前,新技术、新材料试验或推广新应用前的风险辨识,由分管副矿长组织相关副总工程师、业务科室、区队,重点对作业环境、工程技术、设备设施、现场操作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展一次专项评估,辨识评估结果作为安全技术措施编制依据。本矿发生死亡事故或涉险事故、出现重大事故隐患或省发生重大事故后,由矿长组织分管副矿长、副总工程师和业务科室、区队,从汲取事故教训和消除事故隐患的角度,开展一次针对性的专项辨识,辨识评估结果用于识别之前的安全风险辨识结果与管控措施是否存在漏洞、盲

4、区,指导修订完善设计方案、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第一条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机构一成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组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下设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监部,主任由安监部主管兼任,全面协调与督导各系统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小组与区队进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预警等工作。二成立各系统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小组1、采煤系统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小组组 长:副组长:成 员:生产技术部采煤组人员2、机电运转系统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小组组 长:副组长:成 员:设备管理部全体员工3、辅助运输系统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小组组 长:副组长:成 员:准备队全体员工4、一通三防系统

5、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小组组 长:副组长:成 员:通风队全体员工5、地测防治水系统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小组组 长:副组长: 成 员:地测部全体员工6、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综合工作小组组 长:副组长:成 员:安监部全体员工第三条 安全风险分类根据中煤集团公司相关安全风险文件要求将安全风险归为管理、一通三防、水害、顶板、机电、提升运输、其它等类型。第四条 安全风险分级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规定,将安全风险分为重大安全风险等级用红色代表、较大安全风险等级用橙色代表,一般安全风险等级用黄色代表,低风险等级用蓝色代表。第五条 安全风险

6、辨识方法根据中煤集团公司相关要求并给合我矿实际主要采用计算法和查图法来分析安全风险因素,对安全风险进展分级,评估出重大安全风险。安全风险分级方法如下:一、计算法首先确定煤矿安全风险评估因素: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C。再利用D=LEC确定风险评估值,式中:D: 风险评估值;L:煤矿事故发生可能性分值L查表1-1;E: 煤矿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分值E查表1-2;C: 煤矿事故造成的后果分值C查表1-3。表1-1 事故发生可能性分值L事故发生可能性完全会被预料到相当可能可能但不经常完全意外很少可能可以设想很少可能极不可能实际上不可能分数值1

7、06310.50.20.1表1-2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分值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连续暴露每天工作时间暴露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每月一次暴露每年几次暴露非常罕见地暴露分数值1063210.5表1-3 事故造成的后果分值C事故造成的后果10人(包括10人)以上死亡10人以下死亡1人死亡严重伤残有伤残轻伤,需救护分数值1004015731根据煤矿风险评估值的大小,将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个等级,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如表1-4表1-4 风险评估值等级划分标准危险程度极度危险不能继续作业高度危险,需要立即整改显著危险,需要整改危险,需要注意稍有

8、危险,可以承受危险分值D32016032070160207020风险分级1级重大风险,红色2级较大风险,橙色3级一般风险,黄色4级低风险,蓝色第六条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流程1、红色:由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办公室呈报给矿长、由矿长负责组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副组长与成员对相关安全风险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相关防措施,并向平朔集团公司安监部门与时汇报,必要时可请求平朔集团公司参与解决。2、橙色:由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办公室呈报给安全副矿长、由安全副矿长组织机电副矿长、总工程师、各副总工程师与技术部、地测、设备管理部、调度室、通风、机电、运转、准备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安全风险防措施,并严格落

9、实,必要时可提请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领导组组长参与解决。3、黄色:由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办公室主任牵头,组织技术部、地测、设备管理部、调度室、通风、机电、运转、准备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对相关风险检查、防措施制定与落实情况进展督查,同时将相关安全风险防措施落实情况上报至安全副矿长。4、蓝色:由各系统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小组成员对相关风险进展检查、制定防措施,并落实措施执行情况,对已消除的安全风险与时进展销号处理。第二局部 工作面根本情况1、工作面位置、围与与四邻和地面的关系工作面北部与14111工作面相邻,东部是太西区三条大巷与保护煤柱,南部为14113工作面,西部为本工作面采空区。地表建筑物有:太西二号大桥;

10、道路有:康马公路、马蹄沟到太西村公路和通往各村庄乡村小路,道路和线路的附属设施;线路:地面有高压电线,通讯线路与电线杆。地表为低山丘陵,沟谷发育,多呈树枝状分布,工作面上部有近东西向大路门沟横穿工作面,其它为坟地、荒地和少量耕地。工作面设计长度198.0米,工作面净宽度320米,工作面面积 63360m ,工作面标高10051057m ,地面标高1310.51331.0m。表1-1 工作面位置与井上下关系 水平名称4煤采区名称太西区地面标高1310.51331.0m井下标高10051057m 地面的相对位置白家辛窑向斜与太西东背斜之间回采对地面设施的影响太西二号大桥;道路有:康马公路、马蹄沟到

11、太西村公路和通往各村庄乡村小路,道路和线路的附属设施;线路:地面有高压电线,通讯线路与电线杆。井下位置与与四邻关系北部与14111工作面相邻,东部是太西区三条大巷与保护煤柱, 南部为14113工作面,西部为本工作面采空区。走向长度m198倾斜长度m320 m面积m2633602、煤层赋存情况本工作面所采煤层为4煤,经钻孔和周边巷道实际揭露;4-1煤层最大厚度10.5m,最小厚度为8.5m,平均为9.64m。4-2煤层最大厚度3.83m,最小厚度为1.21m,平均为2.22m。煤层中含夹矸2-3层,夹矸为深灰-黑色泥岩,4-1与4-2煤夹矸平均厚3.84m左右。煤层厚度变化不大,煤层以半亮煤为主

12、,弱玻璃光泽,条带状结构,生裂隙发育。工作面煤层稳定可采。表1-2:煤层情况表煤层厚度m8.510.59.64煤层结构4-1,4-2煤层倾角度3-12开采煤层4-1,4-2煤 种气煤稳定程度稳定煤层情况描述工作面所采煤层为4-1#煤和4-2#煤,煤层硬度:24,煤种:气煤,煤层容重1.45t/m,经钻孔和周边巷道实际接露,该煤层结构较复杂;4-1煤最大厚度10.5m,最小厚度为8.5m,平均为9.64m,煤层厚度赋存稳定,煤层中含夹矸2-3层,夹矸为深灰-黑色泥岩,半暗型,块状,油脂光泽,细条带状结构,性脆,4-2煤最大3.8m,最小厚度1.21m,平均为2.22m表1-3:主要煤质指标汇总表

13、枯燥基低位发热量MJ/kg全水分%灰分%硫分%挥发分%固定碳 %氢%21.444.534.760.4845.8943.023、 地质构造根据工作面主辅运巷与跳面切眼掘进时地质资料:工作面回采时揭露f94 H=1.3m,35; f95 H=8.3m,45;f83 H=1.5 3.7m,45;f97 H=1.8m,45;f63 H=7.8m,45;DF2-1 H=1.3m,70;f218 H=1.2m,65工作面回采到断层附近时可能出现工作面顶板破碎漏顶、煤层变薄等现象。工作面回采时要加强对断层带处维护。4、水文地质1、直接充水含水层:为组K3砂岩裂隙含水层,该含水层位于煤层顶板上部中粗砂岩在本工

14、作面厚13.07米左右),富水性弱,以静储量为主,水力联系差,易于疏干,消耗量1.515m/h,钻孔单位涌水量0.00150.1389m/h。2、位于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距K3砂岩23.1米左右为所掘巷道间接充含水层,厚度较大,富水性不均匀,一般较弱。3、回采工作面主要隔水层:位于掘进巷道上部砂岩之间的泥岩隔水层,厚度较大,沉积稳定,和上部的棕红色粘土。4、根据调查和走访地表大路门沟,沟谷两侧或河床底部均有大面积下石盒组砂岩裸露,洪水期间地表水排水流经此处流量明显减少,明确地表水已经下渗补给下伏含水层,由于该工作面整体呈东高西低,工作面回采时要加强初采初放时顶板水和回采后老塘水观测,发现老塘出水时,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5、工作面回采时最大平均涌水量80m3/小时,最小平均涌水量为5m3/小时。6、工作面突水危险性评价:1顶板砂岩水害:跳采工作面直接充水含水层为组K3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