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失公平案例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7979341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显失公平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显失公平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显失公平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显失公平案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关于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合同的认定。显失公平,是指缔结合同一方当事人在紧急的情况下订立的使当事人之间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严重不对等的合同,这类合同客观上表现的是当事人的利益不平衡,这种不平衡违反了民法通则中的等价有偿原则,也违反了当事人的自主自愿。在此案中被告人利用原告急于为安葬亲属的心态, 匆忙的达成协议,对原先来说本协议显然不合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 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73条规定对于重大误解或者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变更,但是人请求撤销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予以变更或撤销。此案处理符合法律规定。今年2月8日,杨夜驾驶一辆别克轿车与周其昌

2、驾驶的摩托车相撞,造成周其昌腰椎骨折。 交警部门认定周其昌与杨夜负同等责任。2月11日,周其昌与杨夜在医院达成赔偿协议,由杨夜支付周其昌各项赔偿款共计25000元,双方已按照赔偿协议履行完毕。周其昌受伤后在医院治疗23天,实际产生医疗费 114369元,伤残评定为九级。5 月10日,周其昌以赔偿协议显失公平为由,要求法院依法撤销该协议,判决杨夜及 保险公司共同赔偿其损失。法院审理认为,原告与被告签订协议时在医院治疗才4天,急需获得赔偿款进行治疗,对自己的实际损失及法定权利并不清楚。协议约定的赔偿金额与实际应赔偿金额相差太远, 如果以此协议作为确定当事人权利义务的依据,对受害人极不公平。合理地转

3、移和分散损失,给予受害人公平、合理和充分的救济,是侵权责任法的价值取向,故原、被告签订的赔偿协议显失公平,依法予以撤销。法院同时判令被告某保险公司在交强险限额内支付原告赔偿金 84151 元。案情:某山区农民张某家中有一个明代铜盆,是张某的外祖母留给张某的。赵某通过他人得知张某家中有一个明代铜盆,便上门购买。张某不知道这个铜盆的价值,于是赵某用 8000元买下。随后,赵某将该铜盆送至某正在拍卖无机预涂板拍卖行进行拍卖,拍的价款 12万元。张某在一个月后得知此事,认为赵某欺骗了自己,于是通过多方渠道要求赵某退 回铜盆。但是赵某以双方自愿买卖铜盆、不存在欺骗为理由, 拒绝张某的请求。张某诉至法院,

4、请求撤销合同并请求赵某返还铜盆。试问张某的诉讼请求能否得到法院支持?解析:显失公平的合同是指一方在紧迫或缺乏经验的情况下而订立的明显对自己有重大 不利的合同。显失公平的合同往往是当事人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极不对等,经济利益上不平衡,因而违反了公平合理原则。显失公平的合同具有以下法律特征:1. 此种合同对双方当事人明显不公平, 一方要承担更多的义务而享受极少的权利或者在 经济利益上要遭受重大损失, 而另一方则以较少的代价获得较大的利益, 承担极少的义务而 获得更多的权利。2. 一方获得的利益超过了法律所允许的限度。如标的物的价款显然大大超出了市场上同类物品的价格或同类劳务的报酬标准等。3. 受害的一方是在缺乏经验或紧迫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行为,是对一方当事人明显有利而另一方当事人明显不利的民事行为。民通意见第 72 条规定: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或者利用对方没有经验,致使双方的 权利义务明显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的,可以认定为显失公平。张某与赵某之间的合同属于显失公平的买卖合同, 并且显失公平系张某缺乏交易经验所 致。因此,张某可根据合同法第54 条的规定,请求法院撤销合同。而买卖合同一经撤销,合同自始没有法律效力,根据合同法第 58 条规定,张某有权请求赵某返还财产。可见,福州 seo 张某的诉讼请求是可以得到法院支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