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吨粮食仓储与物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7979246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4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万吨粮食仓储与物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5万吨粮食仓储与物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5万吨粮食仓储与物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5万吨粮食仓储与物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5万吨粮食仓储与物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万吨粮食仓储与物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万吨粮食仓储与物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某地方粮食储备库粮食仓储设施扩建项目资金申请报告5万吨粮食仓储与物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项目单位基本情况一、项目单位名称该项目的申报单位为山东某国家粮食储备库。山东某国家粮食储备库隶属某市某区粮食局,库区紧靠 205国道、220省道,西距滨博高速公路仅2公里,北距某港50公里,东距规划待建的黄大铁路约千米,位于连接济 南、淄博、东营、京津及宁沪等大中城市和某港的交通要道 上,公路、水路、铁路都极为便利,有利于粮食的调用。库 区地处黄河三角洲,占地面积118910.3平方米。山东某国家粮食储备库现有职工45人,职工以中青年为主,50%以上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粮库现存中央储备粮 6000 吨

2、,地方储备粮 8000吨,中央临时储备粮 29000吨。粮库按 照中储粮总公司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以防为主,综合防治” 的保粮方针,严格执行各项保粮制度,努力改善储粮条件, 积极开展粮食仓储规范化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 措施,开拓创新,使粮库的仓储工作有了明显的提高,连年 被市、区粮食局授予“规范化储粮先进单位”称号,2007、2008年被山东省粮食局授予“规范化储粮示范库”。现存储备粮粮情状况良好,粮温正常、无虫害;科学保粮达到“双 低”标准;采取机械通风、粮情检测、环流熏蒸等保粮技术, 科学保粮率为100%按照“集中管理、便于储存和调用”的要求,同时为了 扩大地方储备能力,市政府

3、已同意将山东某国家粮食储备库 储备仓容增加到11万吨(除用于地方储备粮集中存放外,还用于国家、省市储备粮中转储存及托市粮收购)。本项目扩建高标准高大散粮储备平房仓10万吨,粮食中转仓 6万吨,以及其它配套的生产附属设施,并配备相应的粮食输送设备 和粮食检验检测等设备。二、法定代表人法人代表韩俊庆,山东某市人。1986年一2001年在某区粮食局财务科工作。2001年至今任山东某国家粮食储备库 主任(法人代表)。企业多次被评为山东省粮食系统先进单 位,个人多次荣获山东省粮食系统“先进个人”、某市某区 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具有较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特 别是对粮食储藏有较独到的见解。三、项目的主管

4、部门该项目的主管部门为某市某区粮食局。四、企业性质山东某国家粮食储备库的企业性质为国有独资。五、现有设施山东某国家粮食储备库现有总仓容5万吨,其中2001年国家粮食储备库项目建设的仓容3万吨,本期项目建设并已投入使用的仓容 2万吨,另有机械罩棚、变配电间、药品库、地磅房、加压泵房、消防水池、中心控制室、检化验室、 门卫、麻袋库等生产附属设施。配有粮食输出、输入设备26台,电器设备41台(件),消防设备12套,环流熏蒸通风 设备一套,粮情检测系统一套,计算机管理系统一套。六、运营管理模式近年来,某国家粮食储备库坚持 “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规范有序,团结奉献”的思想理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积

5、极探索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有效途径。该粮食储备库努 力强化企业管理,创建现代化管理模式,从细节上规范、约 束企业,使企业的管理体制逐步走上科学化的轨道,创造了 较好的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使仓储精细化管理工作有 序开展,该储备库成立了精细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一把手 全面抓,分管主任具体抓。组成了仓储精细化管理专业队伍, 把任务分解到每个岗位, 责任落实到每个人。召开专题会议, 层层进行动员,形成了全员共同参与、 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从仓储管理、质量管理、代储管理、仓储技术、安全生产等 五个方面细化业务流程和标准,量化了考核指标。通过推行 精、准的规范和加强细、严的控制,运用科学管理方法和科

6、 技手段,全面推进储粮规范化管理升级。七、组织机构该项目实施后,由山东某国家粮食储备库统一组织生 产,统一财务管理。该公司实行库主任领导下的分管主任负责制。库主任负责组织生产、经营和后勤的管理工作。库主 任下设三个分管主任,分管主任分别下管办公室、保卫科、 仓储科、调运科、化验室、财务科、人事劳资科。详见下图:八、近三年经营情况及财务状况该公司注册资金1500万元,2006年、2007年、2008年末,资产总额分别是9492万元、7067万元、7041万元,其中固定 资产分别是1684万元、1659万元、1582万元,负债总额分别是6374万元、3798万元、3565万元,资产负债率分别是67

7、.15%、53.74%、50.63%,资本公积金分别为1400万元、1400万元、1400万元,利润总额分别是 86万元、151万元、207万 元。具体情况详见附件。第二章项目基本情况第一节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一、项目建设的背景为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国家发改委 提出了 2009年继续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为适应这一形势 的需要,完善地方储备粮管理体系,建立某市粮食安全预警 机制,造福某人民,增加粮食收购数量,解决全区仓容不足, 建设地方粮食储备库符合国家各项政策的要求,适应粮食流 通体制改革的需要。确保粮食安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按照国务院“销区和大中城市不少于6个月粮食销

8、量和不少于2个月的食用油销量”的规定,某市某区应建立地方粮食 储备8万吨,地方食用油储备 3000吨。某市地处黄河下游的黄河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域辽阔, 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农业生产条件优越, 盛产小麦、玉米、 棉花等农作物。粮食种植面积 320万亩,年产量300万吨以 上,人均800公斤左右,是山东省重要粮食生产基地,也是 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重点地区,同时又是山东省优质专用小 麦生产示范基地和优质专用小麦制种基地,粮源丰富充足。 同时,某市又是玉米、大豆的生产消费大市,年加工玉米、 大豆分别达150万吨以上。某市西迄济南、南接淄博,东临 东营,北靠沾化、无棣黄骅港,优越的地理位置、充足的粮 源

9、、巨大的市场、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使某市成为黄河三 角洲、鲁北、鲁中乃至所辐射的京、津、冀等区域的重要粮 食集散地,粮食购销量位居全省第一。为确保某国家、地方储备粮的质量和储粮安全,做到关 键时刻调得动、用得上,保证当地的粮食供应,建设地方粮 食储备库,已是迫在眉睫。同时,现有粮库一些配套设施不 够完善也制约了粮食流通业的发展,亟待扩建和完善配套设 施。为此,项目建设单位于2008年提出了扩建规划。到目前为止,3万吨高标准仓库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投资额 716万元。目前某区的粮食储备及收购任务大部分由乡镇粮食收 储企业来完成。储备分散不便于管理,且仓房建设年代久远, 建设标准低,配套设施简单

10、落后,目前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 储粮要求,不符合国家现行的粮食储备要求,无法满足本区 粮食生产与储存、收购的需要。为确保某区地方储备粮的质 量和储粮安全,做到关键时刻调得动、用得上,保证某区的 粮食供应,急需扩建粮食储备库。某区粮食局对粮食储备、收储工作非常重视,区委、区 政府对扩建粮食储备库仓储设施的建设工作大力支持,承诺 按照建设地方粮油储备库的政策提供优惠政策,并拿出一定 财力支持项目建设,为建设粮食储备库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 件。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立和完善粮食储备制度。按照统一、规范、高效、经 济的原则,逐步建立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管理科学、调度 灵活的国家、省、市、县各级储备粮管理体

11、系,是贯彻粮改 精神,积极稳妥地推进某市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措施之一。 因此,改扩建粮食储备库仓储设施是非常必要的。主要表现 为:1、符合国家农业产业政策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要求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中 提出“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粮食生产 和流通形势的变化,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将给粮食产销 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必须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继 续完善有关政策措施。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在国家宏观 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粮食购销和价格形成的作用, 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建立完善的国 家粮食储备体系和粮食市场体系,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 场

12、经济发展要求和我国国情的粮食流通体制”。“积极培育粮食市场体系,搞活粮食流通。山东省是我国粮食主产省,粮 食在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建 立和完善粮食地方储备库的建设,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 院关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于应对加入世贸组 织新形势,完善粮食市场体系,促进农业产业化和结构调整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鼓励类第二十五“其他服务业”第 2条提出鼓励“粮食,等重 要商品的现代化仓储等物流设施建设”的国家产业政策。3、是国计民生的需要,是政府增强对粮食市场宏观调 控能力,参与国际粮食市场流通,规范

13、粮食市场秩序的重要 手段粮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党和国家历来高度 重视粮食工作,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 大事,13亿人口吃饭,只有靠自己,谁也靠不住。建立粮食 储备,是切实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政府对粮 食市场宏观调控能力,参与国际粮食市场流通,规范粮食市 场秩序的重要手段,并能够抵御大型外来国际粮食企业对中 国粮食市场的威胁,保障城乡人民粮食供应和价格的稳定, 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4、是多种经济主体参与粮食流通,形成社会化粮食服 务体系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某及周边人口骤增,粮 食消费随之增加,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促进了粮食流通业的 快

14、速发展。粮食市场放开以后,多种经济成份参与粮食流通 成为可能,需要有一个综合的部门对其进行宏观引导和服 务。粮食供需出现的缺口将主要依靠市场进行调节。因此扩 建储备库仓储设施,通过吸引多种形式的经济主体参与粮食 流通,增加社会储粮的数量,可有效地平衡粮食产需缺口, 满足全县粮食的需求。5、是政府合理配置粮食资源,调节粮食供求,促进粮 食流通的重要手段实行粮食购销市场改革后,储备粮库将成为衔接产销, 促进流通,发展粮食贸易的重要载体,是政府调节粮食供需 平衡,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山东某国家粮食储备库现 有仓容5万吨,某市年商品粮总量达 300万吨,仓容不足矛 盾十分突出。多年来,由于粮食收储

15、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仓 容不足使敞开收购农民粮食的最低收购价政策难以落实,出 现了卖粮难的问题,某市某区是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发展潜 力巨大,在现有储备库基础上改扩建5万吨仓储设施是十分必要的。综上所述,从项目的背景及其建设必要性的分析看,本 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农业产业政策,符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精神,也符合山东省及当地农业经 济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及发展的需要。本可行性研究认 为,该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且可行的。第二节 建设内容及建设规模一、建设内容储备库两处库区总占地约 178亩,本项目总扩建(构) 筑面积36611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如下:1、粮食散装平房仓库:建筑面积 16900平方米,仓容量 10万吨。可承担国家储备粮、地方各级储备粮和托市粮的收购任务。2、散粮中转仓库6万吨,15830平方米。满足散粮中转 和粮食短期临时存放的流通功能。3、食用植物油罐:储油量 6000吨。满足食用油储备或暂存功能。与之配套的有油泵房(建筑面积32平方米)、油罐外维护建筑等。4、准低温油料仓库,建筑面积 1620平方米。5、综合交易大楼。内设办公管理用房、商品展厅、交易大厅、客户洽谈室、结算中心、检验检测中心、信息中心、 交易会员用房等,满足粮食物流的电子交易、信息、管理、 样品检测及结算服务等功能,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6、变配电室:建筑面积135平方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