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题和答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7941559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题和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题和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题和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题和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题和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题和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题和答案(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的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措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为了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本性)和发展性,新的数学课程一方面关注每一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 、内容原则是数学课程目的的进一步(具体化)。 4、内容原则应指有关(内容学习)的指标 5、与现行教材中重要采用的“(定义)定理(例题)习题”的形式不同,原则倡导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6、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模仿和(训练)转变为(自主摸索)、(合伙交流)与实践创新; 7、变化课程内容难、(窄)、(旧)的现状,建设浅、(

2、宽)、(新)的内容体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从“原则”的角度分析内容原则,可发现如下特点:(基本性)(层次性)(发展性)(开放性)。 9、记录与概率重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 10、在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部分,学生将结识简朴的(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11、课程原则中增长的内容重要涉及:(记录与概率)的有关知识,(空间与图形)的有关内容(如位置与变换),(负数),(计算器)的初步应用等。 2、数学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伙者。 3、数学教学应当

3、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她们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协助她们在自主摸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措施)。 4、数学学习评价应由单纯的考察学生的(学习成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以全面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增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15、“数与代数”的内容重要涉及: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它们都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 16、课程原则抛弃了将数学学习内容分为“(数与计算)、(量与计量)、(几何初步知识)、(应用题)、(代数初步知识)、(记录初步知识)”六个方面的老式做法,将老式的数学学

4、习内容充实、调节、更新、重组后来,构建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记录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8、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本之上。 1、原则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的,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论述。 2、“空间与图形”的内容重要波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结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

5、流的重要工具。 2、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领域(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和劳动与技术教育。 22、“实践与综合应用”在第一学段以(实践活动)为主题,在第二学段以(综合运用)为主题。 23、与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相比,课程原则在内容的知识体系方面有(有增有减),在内容的学习规定方面有(有升有降),在内容的构造组合方面有(有分有合),在内容的体现形式方面有(有隐有显)。 24、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措施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25、“数据记录活动初步对数据的收集、(整顿)、(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26、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6、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27、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动手实践、自主摸索、合伙交流)。 28、教材改革应有助于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积极摸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 2、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的出发点是增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1、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的,体现(基本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全面)、(持续)、(和谐发展)。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

7、展)。4、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伙者)。5、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原则(修改稿)将数学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记录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将数学教学目的分为(知识与技能)、(数学与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大方面。6、学生学习应当是一种(生动活泼的)、积极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摸索)与(合伙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测、实验、猜想、(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7、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

8、须的数学的“四基”涉及(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两能”涉及(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教学中应当注意对的解决: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别)的关系、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二、简答题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的总体目的是什么?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她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

9、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好奇心,提高学习数学的爱好,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课程原则对解决问题的规定规定为哪四个方面?(1)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朴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2)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某些基本措施,体验解决问题措施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3)学会与她人合伙、交流。()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数感”重要表目前哪四个方面?数感重要是指有关数与数量表达、数量大小比较、数量和运算成果的估计、数量关系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

10、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4、课程原则的教学建议有哪六个方面?(1)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课程目的的整体实现;(2)注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3).注重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二、新课程判断题。新的小学数学课程中记录学习的重点是根据已知数据解决提出的问题。()2.“记录与概率”的教学中所提供的材料,学生越是不熟悉,学生就越会感爱好。 ()3组织学生进行记录活动时,要尽量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要让学生成为记录活动的真正主人。()4.为了体现记录与概率教学过程性的原则,在情境设上不一定要做到连贯。 ()5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是要让学生多做题

11、目。().“实践与综合应用”学习领域的设立,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 ()三、教材计算综合题1、92092.009999.1+990.991( 33)。 2、的积的个位数是( )。3、99997+11111=(11100)。 4、观测前三个算式,找出规律,在最后的式子中的括号内填入合适的数。 9;18=; 27;( 7)= 1.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 )、(自主摸索)与(合伙交流 )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2、原则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的,并从知识与技能、( 数学思考)、( 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论述。

12、 3、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组织)者,(引导)者和( 合伙)者。 4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成果,更要关注她们学习的( 变化和发展)。 5、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学( 有价值 )的数学,人人都获得( 必需 )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 不同的发展)。 6、小学数学在加强基本教学的同步,要把发展(智力 )和培养( 能力 )贯穿在各年级教学的始终。 、随着现代计算工具的广泛使用,应当精简大数目的笔算和比较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笔算加减法以(三)位数的为主,一般不超过(四)位数。笔算乘法,一种乘数不超过两位数,另一种乘数一般不超过( 三)位数,笔算除法,除数

13、不超过( 两)位数,四则混合运算以( 两)步的为主,一般不超过( 三)步。 、应用题选材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呈现形式多样化,除文字论述外,还可以用(表格)、(图画)、(对话)等方式,合适安排某些有多余条件或开放性的问题。 、记录知识在平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地应用,要结合有关内容,使学生理解数据的( 收集)、( 整顿)、( 描述和分析)的过程,逐渐看懂并会( 解释)简朴的记录图表,对于绘制记录图表的规定不适宜过高。记录知识在平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要结合有关内容,使学生理解某些简朴的记录思想和措施,逐渐看懂简朴的记录图表,对于绘制记录图表的规定不适宜过高 10、几何初步知识的内容应密切

14、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结识常用的简朴的几何形体的特性,会计算她们的(周长)、( 面积)和( 体积)。二、判断) 1、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体现螺旋上升的原则。() 2、在0.3和0.4之间有无数个两位小数。( ) 3、量与计量,采用国内法定计量单位。( ) 4、一种体积立方分米的木块,占地面积是1平方分米。( )5、在低年级教学基本口算的基本上,中高年级要合适加强口算训练。( )6、九年义务教育的教学目的是什么?(分)答:教学目的:(一)使学生理解、掌握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的最基本的知识。 (二)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可以运用所学

15、的知识解决简朴的实际问题。一、单选题1“记录与概率”的教学设计,一定要注重内容的时代性,所选()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学生有能力感受的现实,不能离学生太远。 【 】A.措施B 概念 .素材 D. 原理在“记录与概率”教学设计实践活动时应当考虑学生的( )和年龄特性,注意活动组织形式,使活动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这样才干发挥实践活动的作用。【 A】A.已有认知水平B.热情 C.爱好 D. 干劲3设计记录与概率的实践活动时应当考虑学生的( ),注意活动的组织形式。【 C 】. 品质B. 意志. 认知水平和年龄特性 D 上进心4“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学习,学生通过观测、实验、调查、设计等学习活动,经历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摸索问题、()的过程。 【 】. 解决问题 B 修改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