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客家山歌现状特点及其继承的对策(共4页)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7937034 上传时间:2022-09-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梅州客家山歌现状特点及其继承的对策(共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梅州客家山歌现状特点及其继承的对策(共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梅州客家山歌现状特点及其继承的对策(共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梅州客家山歌现状特点及其继承的对策(共4页)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梅州客家山歌现状特点及其继承的对策(共4页)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梅州客家山歌现状特点及其继承的对策(共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梅州客家山歌现状特点及其继承的对策(共4页)(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梅州客家山歌现状特点及其继承的对策摘要:客家山歌是用客家方言吟唱的山歌,它继承了诗经中的传统风格,受到唐诗律绝和竹枝词的重大影响,同时又吸取了南方各地民歌的优秀成分,千百年来,广泛流传,久唱不衰。客家山歌是客家文艺中的奇葩,是中国民歌体裁中山歌类的一种。2006年5月20日,梅州客家山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关键词: 继承 在梅州,很多地方都能听到客家人唱客家山歌。“客家山歌远传扬,条条唱出情意长,条条唱出郎心事,声声唱出妹心肠。”客家山歌作为我国著名的民歌中独立的一支,它继承了诗经国风的风格,世代相传。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

2、间音乐、民间文学的瑰宝。客家山歌,被称为有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自唐代始,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主要流传于梅州、紫金、博罗、惠州、赣州、汀州各市、县和台湾的苗栗、新竹、桃园等地及国内外客家人聚居地。经过不断发展,客家山歌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客家山歌是用客家方言吟唱的山歌,它继承了诗经中的传统风格,受到唐诗律绝和竹枝词的重大影响,同时又吸取了南方各地民歌的优秀成分,千百年来,广泛流传,久唱不衰。一、客家山歌的现状特点:我们知道,山歌是产生于劳动中的。在传统时期,居住于山区地带的客家人,终日工作于田野山岭间,工作辛苦,而且缺乏完备的大众化娱乐,唯有唱几首歌能发泄自己的感情。生活的熏陶,让许多老一辈的客

3、家人成了山歌能手。每天清晨,在梅州市许多公园都有一群六七十岁的阿公阿婆聚在一起唱山歌,无论哪里,只要是比较空旷的地方,都可以听到一些年龄稍大的阿姨、阿叔、阿公、阿婆在那里放开嗓子唱山歌。他们你攻我守,出口成歌,十分热闹有趣。而在地方,他们唱的都是一些传统的山歌,在唱法上,没有什么方法,反正出口而唱就是了。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梅县呈现出城市化的发展趋势,经济飞速增长,交通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许多居住在山间的客家人,离开了祖祖辈辈生活的老屋,住进了城市的楼房,于是原先依附于山野劳动和田园生活的客家山歌因失去了赖于生存的土壤而日渐式微。同时,多元化的社会也让梅县客家人的娱乐生活发生了迅速的变

4、化,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单一地依靠客家山歌来满足自身的文化需求,而是通过电视机、收音机等媒介来收听来自四面八方的美妙歌声。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梅县客家山歌濒于失传的问题,开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政府文化部门对其进行了大力的宣传,组织了众多文化学者编撰相关著作,经常举办客家山歌文化活动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客家山歌从农村走向城市,从业余走向专业,从民间走向舞台,要求更加严格,创作逐渐细分,有人专门负责写曲、写词,专业人员演唱。2003年7月,梅州迎来了阎肃、徐沛东、陈小奇、李昕、王佑贵等20多名中国著名的词曲作家组成的采风团,他们是来梅州“量身定做”一批具有客家风味的现代歌曲,为“首届中国

5、梅州国际客家山歌节”做准备。作为世界客都的梅州,便从2004年开始举办“首届中国梅州国际山歌节”,今年2月举办了第二届。山歌节为世界各地客家人充分展现各自风格独特的山歌艺术精品提供了一个大舞台,吸引了加拿大、印尼、马来西亚、泰国、缅甸、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众多山歌手前来演唱献艺。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及人们的传唱,很快传遍了全球,客都梅州的天籁之音,回荡在喜爱客家山歌人的心头。而且2006年5月20日,梅州客家山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客家山歌继承的对策: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艺术的内容和表现方式的日益丰富,人们的艺术欣赏水平也在不断变化和提高。客家山歌作为一种古

6、老、土著的艺术,目前面临着传承和发展的困境,我认为要发展传承客家山歌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一)将客家山歌引入课堂,聘请山歌大师授课。将客家山歌引入课堂是传承发展客家山歌的重要途径。把客家山歌引进课堂,培养山歌人才,整合和提升师资力量,推出地方特色精品课堂。现在的大、中、小学生为什么不喜欢客家山歌,原因之一是他们根本就不了解客家山歌的内涵和意义。没有了解,没有认识,哪来的喜欢?所以要让年轻一代喜欢本土的音乐,在学校开设客家山歌课程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学校教育是最有影响力最有价值的传承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让客家山歌走进校园,让客家山歌和政治课等课程一样成为一门必修课,在潜移默化中自

7、觉接受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逐渐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观念,那么客家山歌传承和发展之路并不遥远。(二)打破克隆、复制,大胆创新,创作具有时代气息的客家山歌。从艺术的形态来看,民间艺术的趣味并不高,很多小曲小调内容实际上也很空泛苍白和雷同。从曲调上看,这些民间小调也很粗糙单调;从音乐学的角度看,其文化价值也有待提高。创作具有时代气息的客家山歌,让年轻一代喜欢客家山歌。客家山歌该怎样革新,才能做到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焕发出时代的魅力?山歌中那些古朴的曲调和陈旧的比喻使年轻人难以理解,古老的物体、工具和生活习俗已发生了变化,所以要继承和弘扬客家文化就必须推陈出新,在观念上吸收新的思想,用新观念、新视觉

8、、新的艺术表现手法去增强客家山歌的吸引力。具体做法可以:1)在歌词的内容上要与时俱进,歌词的内容应该反映现代人的生活、现代人的思维方式或是时事政策等。2)在客家传统音乐的基础上注入现代音乐的作曲技法,对传统客家音乐进行升华,使它的音乐表现力更丰富。因为传统客家山歌在音乐结构上比较单一,通常都是一段体。3)利用现代的各种音乐配器、制作方法,对传统客家山歌进行改良,使传统客家山歌更具新颖性,更富时尚性。传统客家山歌在配器、伴奏乐器上比较单一,缺少动感,这也是现代年轻人不喜欢传统客家山歌的原因之一。4)客家山歌的创作要多样化,利用客家山歌的素材,创作合唱曲、器乐曲甚至客家话流行歌曲。5)语言上可以尝

9、试用客家话和普通话双语演唱,让更多的不懂客家话的人了解客家山歌,了解客家文化。总之,客家山歌要摆脱困境就要将时代的音符注入传统客家山歌,让人们在大都市里也能感受一种来自山野林间的天籁之音,形成更具艺术感染力的客家新山歌。(三)树立科学的发声方法是弘扬客家山歌的重中之重。真正的民歌来自于田园、劳动,而人声的自然音域也只有一个八度,再“原生态”的唱法的技术含量一样重要,音乐需要技术提高品位,让它更好地延续下去也是达到了保护和继承的目标。中国音乐学院金铁林教授曾说:只有科学的、民族的、艺术的、时代的才是当今民族声乐发展的宗旨。听听社会上的一些歌手,很多人唱的都是大白嗓,声音不优美,年轻人一听到就说难

10、听。原因就是缺乏科学的歌唱方法。很多人以为客家山歌就是用大白嗓演唱的。其实,客家山歌也是民歌的一种,应该用科学的声音去演绎,这样才能更好地增强音乐的表现力,增强音乐的美感。科学唱法掌握了,歌声更加丰满动听、圆润,就会达到唱什么像什么,让人们听到的是真正的天籁之音。(四)加强重视和充分发挥现代多媒体的作用。融合文化生态优势,树立品牌意识,宣传客家山歌,传播客家山歌,做到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客家山歌市场不景气,导致资金来源、人才需求不足等出现了不同山歌气候的严重缺氧、断层现象,客家山歌的“白发人”比“黑发人”多。我们可以把客家山歌刻录成VCD、DVD光碟,制作伴奏,制成MP3或MTV,发到网上,这样

11、就能让更多的人认识客家山歌,让更多不同层次的人群都能接触到客家山歌,让更多的人了解客家山歌的魅力,让客家山歌走进千家万户。(五)加强政府对客家山歌发展的保护与引导客家山歌的发展仅靠几个人的呼吁是不够的,它需要社会和大众普遍的思想解放,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在经济上、政策上的支持和在决策上的引导。采取措施,营造良好的氛围支持和发展客家山歌,积极为客家山歌的振兴提供更多和更为广阔的平台。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精髓,是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客家文化的代表。现面临着传承发展的困境,如何找到一种合适的方式来使客家山歌能够延续,得以传承和发展,使得客家山歌重焕异彩,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任重而道远,需要广大人民的不懈努力,希望能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让更多的有识之士出谋献策,使梅州客家山歌这一奇葩,得以健康成长,开放得更绚丽多姿,灿烂夺目。【参考文献】1钟玲,J,嘉应学院学报,2008年04期2黄少红,J,歌海,2010年02期3李恒,J,艺术评论,2006年12期4刘珊,J,大众文艺,2010年13期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