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中心概述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7919634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经济中心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国际经济中心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国际经济中心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国际经济中心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国际经济中心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中心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中心概述(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经济中心概述大纲一、都市功能与国际经济中心的含义1都市功能与经济中心都市.国际经济中心都市的含义3国际经济中心都市的分级二、国际经济中心的形成机制与特性1增长极理论与国际经济中心崛起2国际经济中心都市形成的基本条件3国际经济中心都市的重要特性三、建设国际经济中心的意义1.国际经济中心形成中的“两只手”国际经济中心都市与国家竞争力.建设上海国际经济中心的意义知识点汇总1:都市功能与经济中心都市T02:国际经济中心都市的含义T03:国际经济中心都市的分级T04:增长极理论与国际经济中心崛起T05:国际经济中心都市形成的基本条件T0:国际经济中心都市的重要特性7:国际经济中心形成中的“两只手”T

2、08:国际经济中心都市与国家竞争力0:建设上海国际经济中心的意义正文一、都市功能与国际经济中心的含义1.都市功能与经济中心都市都市是社会经济活动在空间的汇集,是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成果。从分工与专业化的角度来说,都市经济功能就是指一种都市在一定的空间范畴内对分工和专业化具有的经济效能和发挥的经济作用。当今都市有多种级别不同的经济功能。(1)汇集功能。一种都市吸取、聚合各类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效能,及都市凭借优越的区位条件、良好的基本设施、汇集经济的内在发展规律等条件,吸引都市以外的资本、技术、商品、信息、人才等进入都市。汇集功能是都市最基本的经济功能,它是都市形成和发展的先决条件。(2)生产中心

3、功能。重要指各类物质商品的生产制造能力和作用,其功能载体为生产加工业、制造业。尽管进入后工业时代后,某些都市的生产中心功能弱化,但一般仍具有相称的规模。此外,生产功能的内涵也在发生变化,即从注重数量扩张、粗放生产向注重质量、集约生产转变,有些都市的加工制造业已经成为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生产部门。(3)服务功能。它是为完毕经济活动和实现经济要素流动提供设施、途径及多种手段的综合能力,建立在一套构造合理、高效的服务系统之上。服务功能波及面较广,其中涉及以综合性立体化交通网络和多样性交通工具为基本的交通物流服务;以信息港为枢纽、通讯网络为渠道的通信信息服务;以多种金融工具为手段的融资服务;以多种中

4、介、征询机构为主体能满足客户多种服务需求的中介征询服务;以提供会务展示场合和组织筹划为手段的会务展示服务。()创新功能。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发明新思路、新制度、新技术的能力。创新功能是都市整体功能的灵魂,它既是推动都市自身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都市功能不断成长、提高的核心。都市的创新功能一方面体现为观念的创新,即在汲取人类一切先进文明成果的基本上,提出新的经济思路和发展理念;另一方面体现为经济体制、经济制度的创新,涉及法律制度、产权制度、市场准入制度、现代公司制度、分派制度、都市管理制度、市场运营规范、社会保障机制等;再次体现为科学技术创新,涉及基本理论的突破、新技术、新工艺、新材

5、料的开发和推广,引进技术的消化、吸取和再提高等。()管理功能。通过汇集众多的公司总部或公司管理机构,发挥其作为国内外生产经营决策和公司战略规划的功能。管理功能重要集中在某些中心都市,特别是国际经济中心都市,在其她都市其功能的发挥不太突出。管理功能的发挥,重要表目前两个方面,一是为投资和资源综合配备进行决策;二是在全国甚至国际范畴内大规模组织生产。(6)辐射功能。辐射功能是都市功能的综合,其含义是指一种都市输出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带动其她地区经济发展的能力。都市的汇集功能、生产功能、服务功能、创新功能、管理功能将保证都市产生大量的物质和非物质产品,发明出新理念、新制度、新技术,哺育出大量专业人才

6、,从而辐射到其她地区,甚至输送出国界。一种都市出名度的大小、地位的高下,在经济意义上取决于都市辐射功能的强弱,因此可以说,辐射功能是都市总体功能强弱的重要标志。2国际经济中心都市的含义国际经济中心都市,是一种没有统一原则的概念。顾名思义,国际经济中心都市应当是在国际范畴具有明显和突出的经济影响的都市,一般是大都市的一种特殊类型,但对于国际经济中心都市此类在世界政治经济生活中具有特殊地位的大都市,学术界赋予了不同的名称,如世界都市(wordiy)、全球都市(glba city)、国际大都市(itenational trpois)、国际都市(iteraional ty)等。这里所称的国际经济中心都

7、市,其涵义与世界都市的含义较接近。据研究,最早使用世界都市一词的是德国出名诗人歌德,苏格兰都市和区域规划学家格迪斯对其赋予了现代概念,而96年英国都市和区域规划学家霍尔则在其世界都市一书中总结了世界都市的几种重要特性,即世界都市一般是政治中心、商业中心、人口中心、娱乐中心和集合多种专门人才的中心。1982年,美国学者弗里德曼和沃尔夫提出了世界都市的新概念,觉得世界都市是全球经济的控制中心,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并提出,判断一种都市与否是世界都市,重要看其与世界经济体系联结的形式与限度、由资本控制所确立的都市的空间支配范畴等。因此,结合国际学术界对世界都市的研究,我们在此对国际经济中心都市的定

8、义是:在世界范畴内对全球经济发展能产生巨大影响力和控制力,具有极强的综合功能的大都市。.国际经济中心都市的分级由于各国际经济中心都市的发展条件不同,它们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承当的作用也就不同,并由此导致了在国际经济中心都市体系中的地位也不相似。结合都市人口规模和都市功能,我们可以对世界上既有的国际经济中心都市作出三级级别划分:第一级:纽约、伦敦、东京。这三个都市均为综合性、全球性国际经济中心都市,其人口在0万左右,还是国际重要的金融中心。第二级:巴黎、芝加哥、洛杉矶、香港,等。它们都为区域性国际经济中心都市,人口规模在50万至100万,是国际重要的金融中心。其中巴黎为综合性、全球性的国际经

9、济中心都市,但因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较低而列入第二级。第三级:旧金山、休斯顿、迈阿密、多伦多、悉尼、米兰、慕尼黑、马德里、罗马、布鲁塞尔、阿姆斯特丹、苏黎世,等等。它们为地区性国际经济中心都市,大都市区人口0万至00万。二、国际经济中心的形成机制与特性1增长极理论与国际经济中心崛起增长极又称之为发展极、发展点、增长点、吸引中心或扩散中心等。法国学者佩鲁在经济空间:理论的应用(50年)和略论发展极的概念(955年)等著述中,最早提出以“发展极”为标志的不平衡增长理论。佩鲁的增长极是从极化空间的概念伸展出来的,她指出“增长并非同步出目前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一方面出目前某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

10、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后影响”。在她看来,经济增长是在不同部门、行业或地区,按不同速度不平衡增长的。因素在于:某些“推动型产业”(主导产业)或有创新能力的公司公司家的创新是发展进程的重要动因在某些地区或都市的集聚和优先发展,从而形成恰似“磁场极”的多功能的经济活动中心,亦即发展极。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在20世纪诸经济学流派中独树一帜,引起许多经济学家的关注,她本人也被誉为是“挑战老式均衡分析的最富有创新性的思想家”。不仅许多经济学家研究该理论或佩鲁的经济学思想,许多国家涉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直接把增长极理论作为制定区域发展筹划的理论根据,用来指引区域经济开发实践。增长极理

11、论可以从一定限度上解释国际经济中心都市的形成和崛起。2国际经济中心都市形成的基本条件世界经济增长极是带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心。世界增长极的形成与发展其前提是国际市场的有效需求,在经济全球化下,如果一种地区缺少国际商品市场的开发能力及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则在剧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肯定被败下阵来,不仅新的公司无法发展起来,甚至原有的公司也也许进一步萎缩。佩鲁增长极理论框架的前提是创新,她觉得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因是技术进步或创新,而创新倾向于集中在某些特定的公司,即推动型产业中,因此,推动型公司就是创新公司,增长极是创新的发源地,也是创新的扩散源。国际经济中心都市形成的背景是世界经济

12、增长极的形成,因此,世界经济增长极形成的条件构成国际经济中心都市形成的首要条件,那就是其所在地区或国家必须实行市场经济制度。()区位条件都市群中的中心都市是全球经济空间的一种点,它与区域和全球自然、经济现象之间的联系分别构成了它的自然地理位置和经济地理位置。1世纪后叶起,率先建立了市场经济制度的英国开始了工业化进程,国力迅速增强。不久即超过阿姆斯特丹成为欧洲最重要的商业都市。美国独立后,建立了一套比英国更为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因而距离欧洲近来且自然条件比较相似的美国东北部地区形成了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等构成的都市群。由于1825年伊利运河开通,纽约到五大湖地区有了全年通航的水道,纽约的

13、经济腹地因此得以大大扩展,这使纽约超越其竞争对手,在分工和专业化深化中占据了核心位置,走上了国际经济中心都市的发展道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区位条件相比,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国际经济中心都市的形成和发展作用更大,其影响重要表目前两个层次上,一是国家或区域的整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特点,二是都市自身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特点。前面的研究表白,国际经济中心都市是在世界经济增长极形成中产生的都市群的基本上产生的。一般来说,单个都市很难拥有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极的条件,它必须是一种国家或一种较大区域,否则无法带动世界经济的增长。因此,国际经济中心都市所在的国家或区域不一定规定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但一定是在

14、新的国际分工中占有有利位置、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经济发展动力较强的国家或区域。此外,作为发展中的国际经济中心都市也必须拥有很强的经济实力,一般其人均国内(民)生产总值要高出全国或全区域平均水平。跨国公司作为支配全球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其总部多位于国际经济中心都市,虽然在发达国家目前浮现了跨国公司总部迁离国际经济中心都市的现象,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或者对于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来说,跨国公司总部的数目仍是衡量其国际经济中心都市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国际经济中心都市不仅是经济中心,也是教育中心、科技中心、文化艺术中心、医疗保健中心和旅游中心等,因此一种都市要成为国际经济中心都市,也必须在这些方面获得相

15、应的发展和地位。(举例:纽约)(3)都市设施与布局国际经济中心都市是巨大的人口中心,又是全球的信息中心、国际交流中心,要保障都市高效、有序运转,合理进行都市布局,建立现代化的都市基本设施是核心。既有的国际经济中心都市在20世纪都经历了都市格局的重新规划,如伦敦的单中心圈层式规划,巴黎建设带状、多中心都市群的规划,东京的放射状、多中心空间发展战略等。从世界各国际经济中心都市的最新发展来看,其都市布局规划呈现了两种趋势,一是开发或再开发市区内部用地,以适应第三产业发展的需要;二是开发郊区乃至周边地区,用以疏散市区人口和工业,为市区发明优美舒服的环境。这些变化适应了后工业时代国际经济中心都市发展的需

16、要,因而增进了这些都市的再发展。(4)政府管理在国家或世界范畴内,都市之间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这除了历史和区位条件外,政府管理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国家发展战略,二是都市政府自身的管理。政府是市场经济中一种重要的活动主体,它不仅通过政府购买影响资源配备,并且通过宏观调控和国家发展战略引导资源的配备。在世界各国际经济中心的形成过程中,诸多国家都运用国家宏观调控和国家发展战略,增进国际经济中心都市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如在各国金融自由化的进程中,日本采用一系列措施,运用日本先进的通信技术、便利的交通条件,将东京建成与纽约、伦敦鼎足的国际金融中心。3.国际经济中心都市的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