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符合性充分性适宜性有效性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7912775 上传时间:2024-02-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理解符合性充分性适宜性有效性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怎样理解符合性充分性适宜性有效性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怎样理解符合性充分性适宜性有效性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怎样理解符合性充分性适宜性有效性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怎样理解符合性充分性适宜性有效性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怎样理解符合性充分性适宜性有效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理解符合性充分性适宜性有效性(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理解符合性充分性适宜性有效性?什么是符合性、充分性、适宜性、有效性适宜性:能不能用;充分性:够不够用;有效性:有不有用一、适宜性适宜性指质量管理体系与组织所处的客观情况的适宜过程。这种适宜过程应是动态的, 即质量管理体系应具备随内外部环境的改变而做相应的调整或改进的能力,以实现规 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不同类型、不同规模、提供不同产品的组织,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质量管理体系应 体现组织的特点,与组织内外部情况相适应,适应于组织的运动。而组织所处的外部 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如相关法律法规和产品标准的修订;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变更; 顾客要求和期望的变化;供方情况的改变;市场行情的变化;环保、节

2、能等社会要求 的改变;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等。组织的内部环境同样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 如组织机构与职能的调整;高层*事变动; 财务状况的变更;组织规模随人员、设施的增加不断壮大;改组、改制等带来的运营 机制的变化;产品结构与类型的调整;采用新技术、主工艺、新设备引起的资源与手 段的更新;组织的宗旨和自身要求的变化;生产经营、财务、职业的健康安全、环境 等其他管理体系的变化等。由于组织所处的内部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客观上要求质量管理体系的框架和内容也要 发生相应的变化可能导致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变更,组织应及时调整或改进为实现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而构成的一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做到

3、你 变我也变,使质量管理体系持续地与内部环境的变化相适应。二、充分性充分性指质理管理体系对组织全部质量活动过程覆盖和控制的过程,即质量管理体系 的要求、过程展开和受控是否全面,也可以理解为体系的完善程度。充分性要求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结构合理,过程满足质量管理的需要,程序完善,资 源充足,具有充分满足顾客和市场不断变化的要求的能力,因此,组织在建立、运行 和保持质量管理体系时,要考虑体系的结构和过程的合理性,评价是否符合ISO9001 : 2000标准的要求、组织的需要和组织的能力,是否具有自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以实现持续改进。具体讲,质量管理体系的充分性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组织是否

4、识别了所有的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是否对已识别的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进行 了适当的表述,是否根据控制的需要对过程予以充分的展开。如果某一过程(特别是 对质量管理体系有影响的过程)没有被识别,或者尽管识别了某一过程,但对如何确 保过程的有铲运行和控制没有给予适当的规定, 或者对过程控制和管理职责作出规定, 就会因过程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而造成质量管理体系的不充分。2。组织在实施各种持续改进时,可能会发现质量管理体系存在诸多考虑的活动,或者 结构不合理、删减标准条款不恰当、职责权限接口规定不明确,资源配置不足、文件 不能满足确保其过程有效策划与运行和控制的需要、所需的信息不够,采用的方法不 当等,出现这些情况

5、就是没有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充分性。三、有效性 有效性指组织对完成所策划的活动并达到策划结果的程度所进行的度量,即通过质量 管理体系的运行,完成体系所需的过程或者活动而达到所设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的程度,包括与法律法规的符合程度、顾客满意程度等。为判定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组织可将有关的信息与设定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进 行对比,判断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 这些信息主要有: 顾客的反馈, 包括对顾客的满意、不满意程度的测量结果和顾客抱怨;过程的业绩,即实现直接增 值或间接增值而达到预期结果的程度,包括顾客对员工服务态度满意程度的提升、生 产效率的提高、是市场占有率的增加、成本的降

6、低等;产品的符合性,包括与顾客要 求、法律法规要求及组织要求的符合程度; 审核的结果, 包括内审和外审发现的产品、 过程和体系的不符合等。总之,由于组织内部环境的变化,可能导致质量管理体系的不适宜;由于过程未识别 或已识别的过程未充分展开,可能造成质量管理体系的不充分;由于质量方针的质量 目标未能实现,会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整体。有效性是组织建立质量管理 体系的根本目的,适宜性,充分性是达到有效性的重要保证。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按 策虹的时间间隔,围绕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对质量管理体系系统的评审,根据评 审结果及时做出改进决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7、实现对质量管理体系、产品、过程和资 源需求的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对环境的变化应具有持续的适宜性,有满足要求方 面具有持续的充分性,从而确保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持续有效性。 这些性的内容应当根据前后内容联系起来加以加以理解。前面都谈了对体系的三性。 除了体系有这三性,其他地方也用到的。譬如,a) 4.2.3 条对文件的批准中谈到充分性。我们国家的标准翻译的时候,原文只有充 分性,多加了一个适宜性。再如,b) 8.4 条数据分析中要求通过分析展示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还有c) 5.6 条管理评审中要求通过评审确保体系持续适宜、充分和有效性。 其他地方还有。谁有心,把这些内容整理出来。

8、在网站上公布。大家一起来分析讨 论,什么地方有什么 “性”。再问一下,为什么只有某个 “性”或者某两个。 有的地方三个。 除了这三性外,还有一个符合性。也值得同时加以分析的。通过分析您一定会加深对 标准的理解。什么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体现在那些方面? 任何一个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都于动态的客观情况中, 面临着各种内部或处部的变代, 如依据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换版、新的法规颁布、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发展趋势、组 织的领导成员调整、员工的更迭、产品的更新、工艺路线的变动、设备的引进等。这 些变化都可能影响到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持续适宜性就是质量管理体系与所处的 客观情况的适应能力,因此组织要分

9、析情况及时做出体系与情况相适宜的变更。 2.什么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充分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无论是组织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中,还是组织针对变化了的情况对现有体系的 变更中,都有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未考虑周全的问题,如过程未能充分地展开、职责 权限或接口关系规定不够明确、资源配置不相适应。由于这类原因,造成过程未能受 控或控制不好,这就是没有达到质量管理体系的充分性。充分性就是质量管理体系达 到充分展开和受控的程度。3. 什么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体现在那些方面? 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是指完成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的活动和达到策划的结果的程序。 策划包括制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并通过体系的建立、实施

10、和改进以达到方针、目 标的全部活动。策划的结果应体现在实现方针、目标的结果,又具体体现在与体系有 关的过程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顾客满意的程度、体系是否得到有效地运行、针对不 合格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是否实施、是否有效等方面。 有效性是组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根本目的,适宜性,充分性是达到有效性的重要保 证。需要再补充说明。1、目的有手段是交替前进的。但是,我们不适宜把有效性看作是组织建立质量管 理体系的根本目的。 根本目的应当是持续使顾客满意。 这体现顾客为中心的管理原则。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工具,手段。这个工具的有效性是为了达到顾客满意这个目的 的。因为,有效性是 “完成策划的活动和达到策划结果

11、的程度( ISO9000.3.2.14 )”。如 果策划的活动都 100% 执行了,策划的结果(通常用目标来表示)也 100% 达到了。有 可能顾客还是不满意的。因为,我们的目标定的太低了。我们的过程能力还没有达到 顾客要求的程度。当然,我们也可以用顾客满意作为策划结果。问题是,顾客的需求 是经常在变化的。因此,管理评审还有必要评审方针和目标,必要时改进它们。2、适宜性,充分性是达到有效性的重要保证,不如说是条件。因为,质量管理体 系的适宜性和充分性都没有问题,这个时候,如果执行力不够,其中包括指挥的执行 力不够,还是保证不了有效性的。还有,组织的应变能力,也需要加以注意。这些都 是管理者评审

12、要注意的 如果您把赚钱做为根本目的,一定会引导员工走向歧途。甚至会不择手段。如果把使 顾客满意做为根本目的, 在达到顾客满意的同时, 求得利润。 这样的利润是有把握的。 而且,会起到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顾客为中心的管理原则是实践总结出来的,经 过考验的。充分性 ,适宜性方面已经做的非常非常的完美了, 说明体系这个工具非常完美了。 那么, 还要用得到家,执行得好。也就是说,策划规定的过程都 100% 执行了。目标 100% 达 到了,甚至超过了。体系有效性达到了。在执行不会自动达到的。再看顾客满意了没 有。目标达到不一定顾客满意。有可能目标设定不好。如果满意,还要持续做到使顾 客满意,永无止境

13、。Q/EMS应满足三性”简述 质量或 /和环境管理体系在建立、实施的全过程中都应始终考虑、重视整个体系的持续 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这 “三性”的问题,保证体系健康地运行于组织的存在和发展中。 组织应就体系的内外环境和现状进行研究,评价变更、改进体系的需要,并作出中观 和宏观决策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确保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1. 体系的适宜性是要求其须适应组织内外环境的特性,一般要关注四点:1)外部环境的特性:科学技术、质量 / 环境概念、市场状况、顾客期望、相关方的期 望、社区的期望、法律法规的要求、政府的要求、质量或 / 和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和其他 社会要求等外部环境要素对组织的质

14、量或 / 和环境管理体系发生的影响;2)内部环境的特性:组织内部的目标、理念、意识、企业文化、管理、组织结构、人 员素质、经济、技术条件、产品类型、过程特点、规模大小、环境因素 环境影响状 况/ 特点/ 规模/ 程度、以及其他管理体系对组织的质量或 /和环境管理体系发生的影响;3)信息交流的特性:质量或 / 和环境管理体系与其外界之间的人、财、物和信息的交 换对组织的质量或 / 和环境管理体系发生的影响;4)上述三者 “内外环境要素 ”的变化对组织的质量或 / 和环境管理体系发生的影响。 因此,质量或 / 和环境管理体系必须具有适宜性,与这些环境要素相适应,才能得以有 效运行,实现目标。2.

15、体系的充分性是要求其应符合质量或 / 和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和具有实现产品的或 / 和环境绩效改进的并使之满足要求的能力两方面的内容,一般要关注六点:1)体系结构,包括组织结构、制度规章结构(反应机制体系)、文件体系、目标指标 结构、措施体系、资源配置体系、信息数据库体系(反应机制体系)等是否充分,构 架是否合理;2)过程和活动及环境因素是否齐全(包括符合标准要求、环境法律要求、环境相关方 的要求,且取舍、删减恰当合理);3)资源配置是否充分; 4)体系文件是否足够,满足要求和需要;5)所需信息是否足够; 6)采用方法措施是否完善而适当。因此,质量或 / 和环境管理体系必须具有充分性,充分纳入标准

16、所要求的各种要素,才 能保证体系正常而完整的运作, 避免因遗漏造成 “体系 ”的无资源可支撑、无责权可履行、 无规章可遵循、无信息可交流、无措施可实施、无记录可检查、无监控以改进、无预 案以应急等等,从而导致体系表现出残缺不全的现象。3. 体系的有效性是要求其能完成策划的活动和达到策划的结果。换句话说,即要求 其能有效地运行,实现质量 / 或和环境目标,一般要关注三点:1)体系中的各项活动是否按规定完成,关键/特殊过程、环境因素特别是重要环境因 素是否按规定得到有效控制,尤其是否已按 PDCA的循环模式实施;2)过程的输出,尤其是产品的质量、环境绩效是否是否稳定地达到各项规定要求,使相应各方(顾客、法律法规、环境相关方等)满意;3)体系的运行是否协调,是否系统性顺利顺畅、完成既定方针、目标(包括上述两项 活动和效果)。因此,质量或/和环境管理体系必须具有有效性,才能有效地保证组织的策划目的和战 略目标得以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