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7885151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通气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机械通气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机械通气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机械通气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机械通气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通气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通气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械通气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机械通气是指借助各种类型的呼吸机, 将空气、氧气、或空气 - 氧气混合气 压入肺内, 产生或辅助患者的呼吸机动作使肺间歇性膨胀, 达到增强和改善呼吸 功能、减轻或纠正缺氧与二氧化碳潴留的一种治疗措施或方法; 是严重呼吸衰竭 患者患病期间的一种呼吸支持方法, 通过机械通气治疗能使过去认为无法抢救的 呼吸衰竭患者起死回生, 病情好转, 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但不正确的机械通气不 但不能起到抢救患者的目的,反而会加速患者的死亡。机械通气分无创和有创, 无创通气是指应用鼻或面罩以及鼻囊管或口接器连接呼吸机的一种通气方法。 有 创机械通气是指通过建立人工气道与呼吸机相连的

2、通气方法。 机械通气可能发生 的并发症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肺不张、肺气压伤、氧中毒、上呼吸道 堵塞、通气不足、过度通气(呼吸性碱中毒) 、呼吸机依赖、腹胀、胃肠胀气、 低血压等。一、呼吸机相关肺炎(一)临床表现1、行机械通气治疗 48 小时后患者出现:2、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分泌物颜色改变。3、呼吸道阻力增加、呼吸做功增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加重。4、血常规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增高。5、痰培养常见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克雷伯杆菌、变形杆菌、真菌。(二)预防措施1、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一类严重的院内感染,关系到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 率,因此做好病房和人工呼吸机相关物件的消毒管理, 掌握正确

3、的吸痰方法, 重 视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管理,严格无菌操作是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关键。 具体措施如下:2、呼吸机通气环路中的冷凝水是高污染物,细菌主要来自患者的口咽部。 因此积水瓶要始终放在呼吸环路的最低位,并及时倒去瓶内的冷凝水。3、所有接触呼吸道的操作要严格无菌,吸痰管一人一吸一更换,气管切开 内套管、接头、过滤器、雾化器要每天消毒。呼吸机管道及时更换消毒。4、加强病房内空气、地面消毒管理。空气消毒每班一次,每天用含氯消毒液湿抹室内地面、病床、床头柜等设施,严格执行探视制度,出入病区更换衣服、 鞋,接触患者和操作前后均应严格洗手。5、 机械通气的患者加强翻身、叩背、排痰,翻身、叩背每23

4、小时一次, 每次510分钟。吸痰时注意无菌操作,吸痰管吸痰时,湿润后插入,吸痰前加 大氧浓度,防止脱机吸痰时氧饱和度下降过快。吸痰时掌握要适当,出现吸痰指 征时再操作,以减少外界细菌入侵的机会。6、患者行肠内营养时,尽量采用空肠鼻饲管,床头抬高 30 45 ,鼻饲 时液体输注速度约为2040滴/分,切勿过快以防返流,密切观察患者面色、呼 吸。放气管套管气囊前彻底吸痰,防止误吸。7、每天予以23次口腔护理。操作前给气囊充足气。保持气管切开处敷料 和周围皮肤清洁、干燥,每天常规换药 1次,若痰液溢湿纱布及时更换。8、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设置合适的潮气量和气道峰压。9、年老、体弱、肺部有基础病变者,适

5、当加强营养及免疫支持治疗,必要 时予以免疫球蛋白、氨基酸等药物以提高机体抵抗力。10、气道分泌物定期培养。应根据培养及药敏选择有效抗菌药物。11、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气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三)处理措施1、遵医嘱治疗基础病。2、 遵医嘱治疗VAP (呼吸机相关肺炎)严重感染者,推荐采用抗菌药物阶梯 疗法,即先使用高效、广谱、耐霉抗菌药物控制感染,然后根据细菌培养、药敏 实验结果,将抗菌药物改为针对性较强的窄谱抗生素。3、按常规实施预防VAP护理措施。4、提供充足的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二、肺不张(一)临床表现1、气管偏向患侧,不张部位语颤增强,呼吸音减弱或消失。2、动脉血氧

6、分压下降。3、胸部X线可见不张部位肺纹理增粗,气管和纵隔向患侧移位,侧位片可 见不张肺组织呈楔形或三角形密度影增高,其尖端指向肺门。(二)预防措施1、呼吸机通气过程中,定时翻身,叩背,及时吸出气道分泌物,及时湿化气道。2、检查气管插管的深度确保气管导管置于合适的长度。3、在应用呼吸机通气过程中,可间隔一定时间适当使用叹息功能模式,防 止肺泡闭陷。(三)处理措施1、及时予以气管切开,以保证充分的气道湿化和吸痰。2、借助纤维支气管镜对肺不张的部位进行充分的吸引。3、一侧支气管肺不张,可适当地将导管外拔,直至双肺呼吸音相等,并摄 床边胸片以证实4、加强体位引流。三、肺气压伤(一)临床表现1、胸痛、烦

7、躁或大汗淋漓、呼吸困难、发绀加重、氧分压下降、伴血压下 降和心率增快。2、X 线示胸部位的肺纹理消失。3、张力性气胸表现为呼吸减慢或呼吸暂停、 发绀、 低血压和心排血量减少、 心动过速或过缓、一侧叩诊清音或胸部运动不对称等。4、纵隔气肿常是肺气压伤的重要征象,患者主诉胸痛,50% 的患者出现Hamman 征(纵隔摩擦音)。5、捻发音是皮下气肿的特征。(二)预防措施1、限制通气压力。2、潮气量设置不宜过大。3、慎用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和自主呼吸支持模式(PSV)。4、慎重或避免胸部创伤性检查和治疗。5、必要时遵医嘱镇咳。(三)处理措施1、张力性气胸者,紧急进行排气。气胸者暂停使用呼吸机,胸

8、腔闭式引流 术实施后在继续使用呼吸机。2、纵隔气肿时。最有效的减压法是沿胸骨上切迹项头侧切开 23cm 直径 深筋膜进行排气。3、单肺疾病引起的气压伤或单侧原发性肺气压伤可使用不同步单侧肺通气, 降低呼吸频率和机械呼吸气道峰压( PIP)。4、肺气压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脓毒血症、肺内感染时应 避免增加PEEP水平。5、机械通气时使用较小的潮气量进行通气。6、对症处理,如止痛、镇静、生压、四、氧中毒(一)临床表现1 、氧中毒的早期表现为器官刺激症状,如难以控制的干咳、呼吸急促、血 压下降、胸骨后锐痛。2、18 小时后出现肺活量降低,继而肺顺应性下降,进行性呼吸困难,血气 分析提

9、示氧分压增高。3、2448小时内可办法ARDS,发生肺间质和肺泡内液体渗出,可出现咯 血。4、72 小时后胸部 x 线篇可间到双侧弥散性浸润灶, 肺间质纤维化及多器官 衰竭等表现。(二)预防措施1、呼吸机给氧避免氧浓度大于 50% 以上,氧浓度越高,肺损伤越重。2、病情严重需要吸入高浓度氧时,吸入时间不能过长。3、适当应用PEEP提高氧分压。4、动态监测动脉血气,维持所需要的氧分压。(三)处理措施1、保持呼吸机给氧浓度低于 60% ,其他上述特殊措施。2、 遵医嘱使用镇静、麻醉药,维生素E、维生素C辅助用药可减轻氧中毒。五、上呼吸道堵塞(一)临场表现1、因分泌增加或吸引不当。导管或套管滑脱、导

10、管扭曲或被压扁、气囊滑 脱或脱垂、皮下气肿、误吸等原因可导致上呼吸道堵塞。2、呼吸困难程度取决与堵塞的程度。3、缺氧、发绀、焦虑、烦躁、呼吸窘迫、可出现三凹征(吸气时出现胸骨上、锁骨上及肋间凹陷) 。若梗阻严重者可致窒息、心动过速,继而心动过缓、心律失常、心脏停搏。4、呼吸机气道压力升高报警。(二)预防措施1、使用呼吸机前,线检查呼吸机装置是否完好。只用过程中,严密观察呼 吸机导管是否通畅,有无脱落、扭曲、堵塞等意外情况发生,一旦发现,立即报 告医生,及时处理。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鼻腔、咽喉部分泌物及返流的胃液。 开放套囊之前,务必吸净口咽分泌物。3、痰液多且粘稠者,加强气道湿化

11、,及时、充分吸痰,及时翻身、拍背、 引流。4、气管插管通气患者,及时检查气管导管位置,防止导管滑脱、嵌顿。(三)处理措施1、清除分泌物或痰栓。2、皮下气肿造成上呼吸道梗阻时,进行排气和减压。3、气管导管嵌顿于气管龙脊、气管侧壁引起的阻塞,可拔出导管23cm ,调整气管导管。4、导管、套管、气囊引起的堵塞,应及时予以更换,重新建立人工气道。六、通气不足(一)临床表现1、因分泌物排出不畅、气管痉挛、导管扭曲、气囊移位、气囊漏气、机械 通气参数设置不合理导致二氧化碳分压升高或氧分压降低。2、烦躁、呼吸频率变慢、颜面潮红等二氧化碳潴留表现。3、严重时出现昏迷。(二)预防措施1、去除诱因。2、正确设置呼

12、吸机参数: TV、MT 、I:E。3、气管插管前,对气囊进行漏气监测,具体方法:用无菌注射器将气囊充 气至 1015ml 放入无菌生理盐水中观察有无漏气现象发生, 检查各种连接导管 封闭性能,防止脱机。4、加强气道湿化和充分吸引,防止分泌物引流不畅。5、定时翻身、叩背,防止痰液积聚肺部和小支气管。6、气管插管通气患者,及时检查气管导管位置,防止导管滑脱或移位。(三)处理措施1、气囊漏气引起的低通气,应对气囊适当充气,必要时要更换气管导管, 重新插管。管道漏气时立即更换管道。2、调节设置好呼吸机参数 TV、MT 、I:E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具体调节。3、认真分析原因, 如导管内或套管移位应及时调

13、整位置, 必要时及时更换; 支气管痉挛, 可应用支气管扩张剂; 分泌物粘稠不易排出, 加强气道湿化和充分 吸引。七、过度通气(一)临床表现1、因缺氧、疼痛、精神紧张、机械通气参数设置不合理而导致二氧化碳分 压下降。2、呼吸由深快转为浅快、短促,甚至间断叹息氧呼吸。3、头痛、头晕及精神症状。4、因血清游离钙降低引起感觉异常,如口周和四肢麻木及针刺感,甚至抽 搐,痉挛。5 、血气分析二氧化碳分压下降,小于 3035mmhg 。(二)预防措施1、正确设置呼吸机参数TV、MV、I: E,机械通气早期注意不要操之过急, 使二氧化碳分压下降过快,一般使其在 23 天内下降到理想水平。2、动态观察血气分析,

14、根据血气分析及时调整通气量,尤其对于自主呼吸 逐渐加强者。3、去除过度通气的原因 因疼痛、精神紧张而导致呼吸频率过快, 则可使用 镇静、镇痛药物:如患者存在代谢性酸中毒,可静脉补充碳酸氢钠予以纠正。(三)处理措施1 、根据病情、二氧化碳分压及患者自身情况调整适宜的呼吸机参数。通过 调低TV来降低MV,调低呼吸频率、调节I: E,延长吸气时间,缩短呼气时间, 增加无效腔等。2、出现神经症状时应用镇静剂,并注意纠正点就知紊乱。3、无创机械通气患者出现过度通气时改用面罩连接方式进行通气。八、呼吸机依赖(一)临床表现1、患者出现脱机困难,需长期依赖呼吸机进行呼吸称为呼吸机依赖。主要 原因有患者肺功能不

15、全,患者心理障碍,呼吸机使用时间过长,呼吸肌疲劳、萎 缩。2、主要表现为逐步停机后伴有烦躁不安、 激动、意识障碍;呼吸速率增加、 呼吸困难:血压增高、心率增快;动脉血气异常等。(二)预防措施1、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呼吸衰竭诱因。2、脱机前为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3、为患者讲解脱机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4、合理的膳食管理,为患者提供能量及多种营养物质。5、加强心理护理,消除顾虑。6、正确掌握应用呼吸机的指征。7、对部分上机前就考虑到无撤机可能的患者,要严格掌握适应症。(三)处理措施1、加强呼吸肌的功能锻炼。2、合理应用 SIMV 和 PVS 模式。3、尽量使用间断治疗,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4、改善患者营养,保持内环境稳定,恢复中枢及呼吸肌功能。5、正确选择好脱机时间, 脱机时间应选择在 9:0011 :00 及 15 :0017 : 00 这个时间段,患者经过充足睡眠后,精力充沛,容易耐受各种刺激;医务人 员多在岗容易对各种突发情况,增加患者的信心。九、腹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