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洲湾锅炉运行规程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7883366 上传时间:2024-01-03 格式:DOC 页数:105 大小:4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湄洲湾锅炉运行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湄洲湾锅炉运行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湄洲湾锅炉运行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湄洲湾锅炉运行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湄洲湾锅炉运行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湄洲湾锅炉运行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湄洲湾锅炉运行规程(10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锅炉运行规程2010年6月目 录第一篇 锅炉本体第一章 概述第二章 设备规范及主要技术参数第三章 锅炉运行 第二篇 锅炉辅机设备第一章 空预器1、概述2、设备规范及主要技术参数3、空预器投退第二章 引风机1、概述2、设备规范及主要技术参数3、引风机投退第三章 送风机1、概述2、设备规范及主要技术参数3、送风机投退第四章 一次风机第五章 火检冷却风机、三次风机及密封风机第六章 燃油系统第七章 制粉系统第八章 锅炉吹灰系统第九章 烟温探针第十章 炉底渣处理系统第三篇 事故处理1.事故处理的原则2.锅炉事故停炉3.锅炉满水41.锅炉缺水5.锅炉灭水6.省煤器管泄漏7.水冷壁管泄漏8.过再热器管泄漏9

2、.尾部烟道二次燃烧10.锅炉结焦11.紧急停炉第一篇 锅炉本体第一章 概述 本锅炉是由美国福斯特威勒能源公司及西班牙福斯特威勒分公司联合设计,西班牙制造。燃煤、自然循环、平衡通风汽包炉,采用前后墙对冲燃烧,可在不同压力下运行。锅炉本体由省煤器、汽包、下降管、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组成,过热汽温主要采用由喷水减温控制,再热汽温主要由烟气挡板控制。1.1 风烟系统该系统包括引风机、送风机、一次风机、三次风机、扫描风机等。1.2 汽包汽包直径为1676.4 mm,长度为18.31m。汽包内有以下部件:l 汽水分离器:标准串列、卧式、共108个,一侧54个。(每串两个)l 干燥器:悬挂人字形,非疏水式

3、干燥器共53个。l 给水管:四根多孔式,由两根入口管分配。l 连续排污:单根引出,多孔式,沿汽包中心线方向布置。l 化学加药管:单根引入,多孔式,沿汽包中心线方向布置。1.3 制粉系统制粉系统为正压直吹式,包括原煤仓、给煤机、磨煤机、密封风机等燃烧器布置为四排,每排四只。A、D两排位于后墙,B、C两排位于前墙。1.4 安全阀各安全阀参数见表1-2:表1-2锅炉安全阀参数阀门编号数目位置尺寸 (IN)型号设定压力(PSIG/MPa)排放容量 (T/HR)V-11汽包31750WB2,875/19.82232.562V-21汽包31750WB2,903/20.01235.950V-31汽包3175

4、0WB2,931/20.20239.401V-41汽包31750WB2,961/20.41243.172V-81再热器进口61706RWB775/5.34289.031V-91再热器进口61706RWB786/5.42293.059V-101再热器进口61706RWB798/5.50297.453V-111再热器出口61706RWB729/5.02254.340V-131过热器出口2 1/2ERV2,577/17.76113.751V-141过热器出口31750WD2,634/18.15148.030V-151过热器出口31750WD2,639/18.19148.4081.5汽水系统该系统包括

5、:省煤器、汽包、过热器、再热器及减温器。 低省 高省汽 包给水 顶 棚 过 热 器尾 部 后 包 上 联 箱 尾部侧墙 左 右 尾部后墙汽机高压缸排汽 水平烟道侧墙 左 右 尾部前墙分 隔 墙 上 联 箱 喷水减温低 再 入 口 联 箱 分 隔 墙低 过 入 口 联 箱 低温再热器高 再 入 口 联 箱 低 温 过 热 器高温再热器 一 级 喷 水 减 温屏 过 入 口 联 箱 高 再 出 口 联 箱 屏 式 过 热 器 去汽机中压缸 二 级 喷 水 减 温 末 过 入 口 联 箱 末 级 过 热 器末 过 出 口 联 箱 去汽机高压缸 第二章 设备规范及主要设备参数表2-1列出了不同负荷下的

6、运行参数:表21 锅炉参数表项目单位40%50%100%BMCR蒸发量t/h403.6505.411221189.3汽包压力MPa11.1711.2018.2518.25过热器出口压力MPa10.0710.1017.1517.15过热器出口温度535541541541再热器流量t/h360.7448.2957.81015.3再热器进口压力MPa1.501.894.114.32再热器出口压力MPa1.431.803.924.11再热器进口温度317326334336再热器出口温度529541541541给水温度224236276.7278省煤器出口温度260271313316冷风温度212121

7、21热一次风温度230259315334热二次风温度233262318337过剩空气系数135130120120炉膛出口烟温11181082866807排烟温度94101129131锅炉效率%92.0592.2093.1693.22烟气阻力mmH2O92.7116.8322.6349.3空预器阻力mmH2O25.434.3108.0116.8第三章 锅炉运行第一节 概述3.1.1 运行人员在操作前必须熟悉锅炉本体各部件和辅助设备的功能和控制。3.1.2 在首次启动时,运行人员应勤于调整燃烧控制、吹灰器、磨煤机、燃烧器等以使锅炉机组在不同煤种、不同负荷下平稳运行。在首次启动时,运行人员应每天记录

8、高负荷运行时水冷壁的积灰情况,并确定一个降负荷的程序。降负荷可按如下几点进行:l 降负荷安排在系统允许降负荷或能把负荷转移到其他机组时进行。首次降负荷的间隔为24小时到48小时。l 在计划降负荷的时间内快速将负荷降至50。快速降负荷有利于除去水冷壁上的积灰。l 锅炉保持50负荷运行四小时。然后三个小时内按烟气流程顺序运行所有的吹灰器。l 四小时后升负荷至系统所需负荷下运行。l 根据每天积灰情况决定降负荷的时间间隔。延长时间间隔至三天一次,一星期一次或更长时间一次,直到按经验确定最佳的时间间隔。 l 在启动期间运行人员应监视不同锅炉部件的限制,注意工况变化。第二节 注意事项3.2.1 过高的炉膛负压或正压都会对锅炉造成严重的损坏。为防止产生过高的炉膛负压或正压,应做好以下几点:3.2.1.1 有实时的炉膛压力监视,并自动维持炉膛压力在 25.4mm H2O。3.2.1.2 炉膛压力的报警值设定为+51mmH2O和 76mmH2O。3.2.1.3 锅炉MFT 炉膛压力设定值为+203mmH2O 203mmH2O,延时3秒。3.2.1.4 任何情况MFT后,燃烧器调风器和送风机档板保持在MFT前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