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与传统文化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7872688 上传时间:2023-11-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与传统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语》与传统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语》与传统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论语》与传统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论语》与传统文化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语》与传统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与传统文化(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语与中国传统文化摘要:论语涉及家庭、伦理、文化、政治等等社会经济生活诸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之深、作用之巨无与伦比。其影响主要体现在“德政”和“理想人格的建构”两方面。关键词:论语;传统文化;德政;理想人格的建构宋朝宰相赵普曾说过:“半部论语打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本文试图从“德政”和“理想人格的建构”两方面出发,把握论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论语中的“德政”思想1 、以德施政,这是论语中德治思想的主体。首先要求统治者自己行事做人要正,“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假如国家统治者本身的行为有着巨大的凝聚力和道德

2、感召力,统治者本人公平、公正以及有影响力,百姓自然会服从其统治;如果统治者自己言行不一、口是心非,百姓自然难以服从其统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2 、唯才是举论语中明确提出了“举贤才”的思想,要求“君子尊贤而容众。”(论语?子张认为统治者应尽力注意选拔贤良来行政,绝对不能让邪恶的人来管理。“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正,则民不服。”(论语?为政)因为“文武之道,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论语?子张),所以要重视“举贤才”。因此,统治者也应“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论语?里仁)至于如何选拔人才,则应“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3、论语?卫灵公)3 、忠恕孝悌这是论语中德治思想付诸实施的先决条件。论语?里仁载: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一以贯之”之道的“忠恕”不仅是“尽已之心,推已及人”的一种人生哲学,归根到底,还是儒家思想的主要的方法论。忠孝指忠恕、孝悌两对范畴,泛指君臣、父子、长幼之间存在的道德准则,事实是反映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相互的道德制约。“忠恕”原则向家庭伦理的延伸就是“孝悌”,具有对全社会的普遍的约束力,能使每一个人都自觉按照道德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言行。4 、义先于利在论语中,“义”是指社会整体利益以及合乎道德的个人行为标准

4、,“利”则是指少数人的部分利益或个人私利,因而义与利可看做是公与私的关系。首先,义与利是统一的,不是互相排斥的,“智者利仁”,(论语?里仁)“因民之利而利之。”(论语?尧曰)其次,当义与利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应该把公利放在首位,然后才考虑个人私利,“见利思义”、“义然后取”,(论语?宪问)而决不可背德求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5 、崇礼尚乐“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为政)统治者应采取“礼”和“乐”的社会手段和基本的教化措施,力行社会教化,教育熏陶。统治者应“为国以礼”。(论语?先进)就是要大力倡导以“礼”为基本内容

5、的面向全社会的教育,“上好礼而民易使也。”(论语?宪问)告诫人们严格依礼而行,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同时还要重视音乐,认为学习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使人的道德得以提升。论语中的理想社会是礼乐兴盛、歌舞升平的社会,统治者应以礼乐治国,“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可以普遍形成崇礼尚乐的良好社会风气。二、论语中理想人格的建构“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春秋时期,礼崩乐坏,鱼龙混杂,可谓良莠参差,社会动荡,江河日下。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论语中的理想人格取向备受推崇。论语结合当时人们的人生价值观以及政治理想和

6、斥求,对此作了概括和论述,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内仁外礼”的儒家理想人格。论语中的理想人格的基本规定是“礼”和“仁”。其中“礼”属于道德规范,是外在的行为标准;“仁”属于道德情操,是内在的思想法则。论语对“仁”和“礼”进行了辩证的分析和思考,认为在二者的关系上,“仁”是“礼”的内化依据,而“礼”则是“仁”的外推形态。由此展开,论语中确立了具体的立身行事应该遵循的规则,将“内圣”、“外王”确定为人生的最高境界,进一步升华,归结为现实人格范式“君子”,从而为后世儒家确定了理想的人格。1、论语中理想人格的内在要求是“仁”论语中倡导的人生价值观的最高境界和根本的政治法则是“仁”,用“仁”来概括理想人格的建

7、构中的各种美德:真、善、美,追求“礼”和“仁”的内在有机统一,对其作出详尽细致的具休界定和补充,水乳交融的揉合为“礼”、“仁”合一的理想人格范式。论语中“仁”字出现共计109处,其中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表述:1)“仁”是道德的最终归宿,“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这里是讲孝悌是“仁”的根本,殊途同归,“仁”不但涵盖了深厚的内容,并且最终成为所有德性的归宿。2)“仁”者“爱人”,“仁”虽然有多义性,但“仁”在实践的理论基础和基本规定并不是空泛的,不可捉摸的。一言以蔽之就是“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爱人”的主张是对先秦传统的“爱亲观念”的继承与发展,是对人的价值观和人性的

8、新的概括,同时也是确立团体观念,熟练处理人际关系,关爱、同情、尊重他人的一条底线。3)“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仁”不仅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也是一种广袤的道德情操。主观方面的意识和情操包括:“仁”、“智”、“勇”。其中“智”从认知能力方面来讲,意指掌握道德规则的学识和才华,“勇”强调锐意践履道德境规范的恒心和毅力,这三者是“三位一体”的。但“仁”是高于并且统摄“智”、“勇”的。2、论语中理想人格的行为标准是“礼”礼、仁、忠、孝、信、义都是论语中的行为规范,是构建理想人格范式的道和德的具体化。论语中“礼”前后共出现75次之多,包含社会有机体众多方面和各个层次的人的生活,具有

9、多种含义,在宗法制度下,“礼”对社会生活无所不包。3、唯物辩证地解读论语中理想人格范式今天我们再看论语中“内仁外礼”构建的儒家理想人格范式,理应全面认识其具有的积极和消极两重性。“仁”作为核心的理想人格范式植根于传统文化中,历时数千年,绵延不绝,早已成为中华民族与时俱进,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这种范式的积极性表现在:“仁”探求到问题的本质,内化为一种自觉的信念,久而弥坚。它使人们深刻地认识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克己修身,不仅要有有崇高的精神境界,还要身体力行、勇于实践理想人格。从这种范式展开,对诸如自强不息、居安思危、德治观念、人道主义等道德规则进行扬弃、选择、积淀和检验,使之成为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中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论语中的理想人格范式体现了“人本”的价值观。强调人的能动性,重视人的价值,淡化了鬼神的观念。“子不语怪力乱神”(述而),“敬鬼神而远之,可谓智矣”(雍也)但是论语中对“天命”还是不无迷信的。“天生德于予”(述而),“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宪问)“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季氏其天命观仍然难逃宿命论的窠臼。参考文献:【1】四书集注宋?朱熹岳簏书社2004年8月【2】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汤一介中国和平出版社1998年10月【3】研究谭承耕湖南省教育出版社1990年3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