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设计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7872608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7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17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17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17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17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7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7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7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设计一、课标内容知道欧洲联合的趋势和日本经济的发展;知道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初步了解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二、教学目标目标1: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识记“欧共体”、“欧洲联盟”的建立,美国的发展和日本的崛起、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等基本史实。目标2:阅读教材,知道西欧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表现;欧洲联合的原因,“欧共体”和“欧洲联盟”的建立过程;(重点、难点)目标3:阅读教材,简述美国、日本在二战后经济发展的原因,列举美国经济发展的时间及特点;(重点、难点)目标4:阅读教材,归纳美国、英国、法国和联邦德国等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采取的措施。 (重点)三、教学活动1.

2、课堂导入师: 经历过二战的冲击,资本主义各国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但是,令人惊叹的是,仅仅十余年的时间,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就远远超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这些国家为什么发展如此之好呢?2.讲授新课(1)合作探究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识记】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识记“欧共体”、“欧洲联盟”的建立,美国的发展和日本的崛起、社会保障制度等建立基本史实。出示任务:任务二【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归纳西欧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学生小组探讨,回答,教师讲解总结。外因:美国的援助;内因: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合作探究】2. 阅读教材,归纳西欧经济恢复和发展的表现。学生回答:20

3、世纪50年代初:西欧各国的工业生产已经大体达到甚至超过了战前水平。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设计意图:旨在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历史问题的能力。【合作探究】3.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看到西欧国家国土面积有何特点?这会对西欧经济发展产生什么影响?结合材料与所学,从内外因两方面分析欧洲联合的原因。材料一:材料二 :战争结束时,德、意、日战败国几乎成了一片废墟,国内经济百废待兴;英、法等战胜国“赢得了战争,输尽了财富”,实力大为削弱(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的冷战,更使欧洲人民 终于意识到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了

4、。学生小组探讨,回答,教师讲解总结。特点:西欧国家国土面积小,主权国家多;影响:使得西欧国家市场狭小,关税壁垒和货币障碍多,这些因素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内因:l 二战中,西欧国家经济遭受严重破坏,国际地位下降。l 西欧国家意识到,只有联合成一个整体,才能发展经济,保证自己的安全,并在世界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外因:二战后,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对欧洲构成威胁。设计意图:旨在让学生了解欧洲联合的原因。【合作探究】4.简述“欧共体”和“欧洲联盟”的建立过程?学生回答,教师根据PPT图示进行讲解。【合作探究】5.结合下表,说出西欧六国经济发展呈现怎样的发展特点,并分析归纳西欧联合的影响。学生小组探讨

5、回答,教师总结。趋势:西欧六国经济呈现不断增长趋势。影响:欧共体成员国加强经济合作,并努力用一个声音在国际舞台上说话,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欧盟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欧洲区域一体化的进程 ,促使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欧盟成为世界格局多极化中重要的一极。教师出示图片:强调:欧共体成立后,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强调: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第一任欧盟总统赫尔曼-范龙佩欧盟总统,全称欧洲理事会常任主席,是里斯本条约创立出来的新职位,职责是:外代表欧盟,对内负责主持欧盟会议、协调欧盟内部立场,根据这一表述,人们形像地把它称为欧盟总统。比利时首相赫尔曼范龙佩在200

6、9年11月19日举行的欧盟特别首脑会议上被选为欧盟理事会主席。任期两年半 年薪45万美元。出示任务:任务三【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简述美国在二战后经济发展的原因。 学生回答:积极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刺激了经济的繁荣。【合作探究】2.阅读教材,列举美国经济发展的时间及特点。学生列举,教师出示答案。师补充:新经济区别于传统经济的“知识经济”,包括网络、信息技术和其他新技术的发展等基本内容。通俗地说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它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和全球化。【合作探究】

7、3.结合材料与教材,简述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学生小组探讨回答,教师总结。材料: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大量引进世界先进技术,主要手段是购买技术专利和图纸,在短期内借助了其他国家长期以来的发展成就,然后结合本国特点进行改造提高日本政府长期坚持“教育先行”战略,重视人才培养。教育经费1950年为1599亿日元,1972年增至40244亿日元,占当年政府预算的20%。 原因:l 二战后,美国在日本进行了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颁布“和平宪法”。l 冷战开始后,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扶持日本。l 日本政府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设计意图:培养学生

8、从材料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归纳总结的能力。师出示思考题:二战后西欧和日本在战后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有哪些?这对正在实现民族振兴的中国有什么值得借鉴的经验?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原因:都得到了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或扶植; 都大力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都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经验:要善于抓住机遇,注意加强国际间经济联系;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大胆创新;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出示任务:任务四【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归纳美国、英国、法国和联邦德国等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采取的措施。学生回答,教师根据PPT图示讲解。【

9、合作探究】2.思考归纳欧美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师提示:社会保障制度可以缓和阶级矛盾,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的社会环境。但是,社会保障制度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3)课堂小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美国对西欧、日本的援助,加上各国自身重视科技、教育,促使它们经济得以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得以恢复,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如何呢,我们下一节课就会知晓。(4)知识结构任务五:【动动手】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本课知识结构图。(5)互动训练 请调用互动学习卡,使用随堂训练互动训练,互动学习,及时测评,高效课堂。 组织学生进行学后反思学后反思我学到的知识我学到的方法我还要努力的四、课后作业请将课后作业栏目提升检测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发送学生课下完成巩固练习。五、拓展提升推荐学生查看学生端拓展提升栏目资源或将教师端教学素材和拓展提升资源推荐给学生,以拓展学生知识。教学素材名师微课:二战后的美国名师微课:二战后的西欧名师微课:战后日本崛起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