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人教版寒假作业:1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7844919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生物人教版寒假作业:1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二生物人教版寒假作业:1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二生物人教版寒假作业:1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二生物人教版寒假作业:1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二生物人教版寒假作业:1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生物人教版寒假作业:1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生物人教版寒假作业:1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Word版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寒假作业:(1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 表示相关过程的能量流动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反映了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功能B. 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图中/ 的值代表鼠鹰的能量传递效率D. 和 是鼠同化量的一部分2、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 表示相关过程的能量流动。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之和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 和 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C.图中 与 的比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D.该生态系统中狐的营养级别最高,获得的能量最多3、如图是某

2、池塘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贝类的示意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D代表细胞呼吸,一部分能量在细胞呼吸中以热能形式散失B.B是贝类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所需的能量C.贝类摄入的能量就是流入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离不开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光能或化学能B.自然生态中,生物数量金字塔存在倒置情形,能量金字塔则不存在C.与传统鱼塘相比,桑基鱼塘可显著提高不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在农田中除草、捉虫可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5、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能量示意图,其中a表示该营养级食物

3、的摄入量,f表示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b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B.c表示生物体内储存有机物C.d中能量均未被该营养级生物同化D.为提高羊肉的产量,应该提高图中c/a的比值6、甲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一种植食性昆虫单位面积内种群数量的周期性变动与一种病毒感染率之间的相互关系;乙图表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该种群的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从生态系统成分分析,该昆虫属于次级消费者B.甲图曲线表明昆虫与该病毒之间的关系是互利共生C.乙图中通过储存的能量,一部分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一部分用于自身呼吸消耗D.据该研究成果,在家蚕养殖上应注意合理控制家蚕种群的养殖密度7

4、、如图为某池塘草鱼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规律(如图1,T2之前的数据丢失)和该草鱼种群同化能量的分配及流向 (如图2),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T2到T5时草鱼种群数量最可能呈“S”型增长B.图2中“?”代表的是草鱼种群产生的粪便中的能量C.图中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A+ B+C+D)D.若池塘发生富营养化,鱼类主要因为缺少氧气而大量死亡8、某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W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以表示为(A1B1C1A2B2C2D2)B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W1C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为(A2B2

5、C2)D图解表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9、如图为某鱼塘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大于B图中包含了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C在食物链中各个营养级能量输入的方式和形式是完全相同的D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0%10、下图表示某长期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被植食性动物利用的过程(图中的字母表示所含的能量)。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积累的能量为c+e+g+h+iB.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为d+gC.b中的物质和能量都被微生物利用D.能量在相邻营养级传递效率为f/a11、如

6、图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m-2a-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食物网中太阳鱼与幽蚊幼虫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B.该食物网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2%C.浮游动物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2730Jm-2a-1D.如果因某种原因导致幽蚊幼虫消失,则鲈鱼获得的能量增多12、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戊的食物有1/2来自于乙,1/4来自于丙,1/4来自于丁,且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若戊体重增加20g,需要消耗植物( )A.1125gB.1600gC.2000gD.6500g13、下图食物网中,

7、a表示动物性食物所占比例,若要使鸟体重增加x,至少需要生产者量为y,那么x与y的关系可表示为( )A.B.C.D.14、下图表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示意图(单位J/cm-2a-1),据图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100B.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400C.能量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20%D.该生态系统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1515、下表是对某水生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E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 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据表分析回答:单位

8、:102千焦/2/年PgRA15.9113.10B871.27501.58C0.880.54D141.2079.13E211.85192.59(1)该生态系统最可能存在的食物链(网)是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2)该生态系统中营养级最高的是 (用字母表示),其同化的能量除了自身呼吸消耗外,剩余部分的去向是 和 。(3)图甲中假如北极狐的食物1/2来自雷鸟,1/8来自植物,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一定时期内,北极狐种群增加的重量为80g,那么共消耗植物_g。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图中不能反映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

9、能,故A错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故B错误;为鼠的同化量,为鹰的同化量,则/的值代表了鼠到鹰的能量传递效率,故C正确;鼠粪便中的能量应为上一营养级即草的能量,故D 错误。 2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草固定太阳能的总量,A错误; 和 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B正确;图中 与 的比值代表“兔狐”的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该生态系统中狐的营养级别最高,获能最少,D错误。 3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A、D是细胞呼吸散失能最,一部分能量以热能散失,还有一部分能量储存在ATP中,A正确: B、A是贝类的同化量,其中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散失,一部分

10、用于B生长发育和繁殖,B正确;C、生态系 统中的能量流动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是流入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错误;D、能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同时进行的,二者彼此 依存,不可分割;信息传递能够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正确。 4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生产者是自养型生物,包括光能自养型生物和化能自养型生物,A正确;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数量金字塔可存在倒置情形,但因能量流动逐级递减,所以能量金字塔不存在倒置情形,B正确;与传统鱼塘相比,桑基鱼塘通过能量的多级利用,可显著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不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在农田中除草、捉虫是为了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

11、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D正确。 5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分析图解可知,a表示第二营养级摄入的能量,b表示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C表示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d表示通过细胞呼吸以热能散失的能量,故A、B、C错。为提高羊肉的产量,应该提高图中摄入量c与储存量a的比值,D正确。 6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该昆虫为植食性昆虫,为初级消费者;病毒与昆虫之间为寄生关系:通过储存的能量,一部分流向下一营养级,一部分流向分解者,一部分以呼吸作用散失;由题图可知。种群密度较大时,病毒感染率也较髙,故家蚕养殖上应注意合理控制家蚕种群的养殖密度。 7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

12、主要考査科学思维素养中的模型与建模,T2到T5时草鱼种群增长速率先升后降,种群数量持续增加,至T5时达到量大,种群数量最可能是“S”型增长。A正确;草鱼粪便中的能量未被该营养级同化,仍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某营养级(除最高营养级外)的 能量最多有4条去路,图2中“?代表的是草鱼未被利用的能最,B 错误;草鱼的同化是A+B+C+D,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是D,故能量传递效率是D/(,A+B+C+D),C正确;若该池塘发生富营养化,则会出 现藻类大量繁殖,水体中鱼类会因缺氧而大量死亡,D正确。 8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W1= A1十B1+ C1+D1,而D1=A2+B2+C2

13、+D2,因此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 C1+ A2 +B2+ C2+D2),A正确;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固定的能量分别是W1、D1,因此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最传递效率为D1/W1,B正确;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为D1,而D1=A2 + B2+C2+D2,C错误;图解表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D 正确。 9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在人工鱼塘中,人们可通过投放饲料等措施来饲养更多的鱼类,所以可能比小,故A错; 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个营养级,所以应包含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故B错;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能量输入的方式和形式不完全相同,故C错;能量传递效率=一个背养

14、级的同化量/上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所以第二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0%,D正确。 10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 11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太阳与与幽蚊幼虫都以浮游动物为食,因此有竞争关系,同时太阳鱼捕食幽蚊幼虫,又有捕食关系,A正确;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3 780+4 200)/66 500100%=12% ,B正确;浮游动物同化能量一部分用于呼吸消耗,另一部分用于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因此根据图中数据无法计算其呼吸消耗的能量,C错误;鲈鱼原来是第四、五营养级,由于幽蚊幼虫消失,则鲈鱼降为单一的第四营养级,因此获得的能量增多,D正确。 12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依题意,甲为生产者,若戊体重增加20g,在食物链甲乙戊中,需要消耗甲为(20g1/2) (10%20%)=500g;在食物链甲丙戊中,需要消耗甲(20g1/4) (10%20%)=250g;在食物链甲丙丁戊中,需要消耗甲(20g1/4) (10%20%20%)=1250g;综上所述,共需要消耗甲:500+250+1250=2000g,C项正确,A、B、D三项均错误。 13答案及解析:答案: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