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MBA申请启示录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7842148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衡-MBA申请启示录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平衡-MBA申请启示录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平衡-MBA申请启示录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平衡-MBA申请启示录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平衡-MBA申请启示录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衡-MBA申请启示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衡-MBA申请启示录(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BalanceThe way to the peak“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当我回顾我近三年的申请之路时,这句话便最能表述我的所思所感。虽然没有申请到最顶级的学校,但这个申请过程却教会我to be initiative, to be tenacious, and most importantly to be balanced。这些就是我所获得的“名”和“灵”。先哲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我认为,申请和读MBA就是一个整体平衡的过程。如果掌握里面的平衡之道,就能游刃有余、立于不败之地。你要平衡眼前之“一时”和未来之“万世”,你要平衡地利用自己的

2、禀赋和外部条件。各个商学院的MBA项目在我看来就像一块块质量不同、特点各异的跳板,你需要借助这个跳板跳到更高的地方去。最后能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一方面,跳板本身的质量很重要,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站在跳板上的人。如果我们在登上跳板之前就清楚我们要跳的方向和高度,我们了解各跳板的特质,就会知道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跳板、在跳板上要面对哪个方向、用多大的力,和用那种方式起跳。如果你不清楚方向、选错了跳板、哪怕用再大的力,拥有再好的起跳技术,你也有可能到不了你想去的地方。如果你知道方向,清楚高度,选对跳板,你只要下足力气去跳就行了。所以我们要在准备申请学校的过程中去花些时间来探索我们想要达到的方向和高度,并且

3、选对跳板,这样才能最大化商学院给我们带来的价值。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平衡的因素。一、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探索我曾记得有一次克林顿总统来华访问,阿里巴巴正处于公司规模急剧扩展时期,总裁马云一时间对公司的管理没有了头绪。于是他便问克林顿如何管理好美国这样一个强大的国家的。克林顿的回答出人意料的简单“使命感”。我想这种使命感对于普通人来说应该就是长期目标吧。我还记得新加坡前总统李光耀在一次接受访谈中,曾说过:“人生紧张刺激,充满变数,有时让人振奋不已。人的一生是无法全盘计划好的。”可见他也有着自己的长期规划。可见一个长期目标对于一个人、一个组织的发展是多么重要。Michigan就业中心的一位资深人士也曾

4、谈过,入学之前最好要确立我们的focus,那些入学前或入学后不久确立focus的人毕业后5年左右比那些没有确立focus的人普遍发展的更好。而那些没有找到focus的毕业生毕业后5年内频频跳槽,却总找不到自己满意的职业,同时也浪费了在公司晋升的机会和在某一行业里的深度积累。而这个focus就建立在我们的长期目标之上的。所以我觉得我们选择读MBA之前最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长期目标,然后再确立自己的短期目标,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商学院提供的各类资源。长期目标的寻找和确立是需要耐心和勇气的,如何来寻找呢?我觉得有一本书From Good to Great(从优秀到卓越)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其中提到一个三环

5、理论:所有伟大的公司都对于以下三环交叉部分有着深刻的理解。1。你能在什么方面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公司;2。是什么驱动你的经济引擎;3。你对什么充满热情。把它用到个人身上就是:第一,你从事某种工作或事业与生俱来的天赋;第二,你从事工作有丰厚的报酬(不仅仅是金钱上的);第三,你对从事工作的充满热情。从这个理论出发,我认为我自己的长期目标应该是从事中国文化产业的投资。我来探讨一下我如何选择这样一个长期目标。首先,我对于别人的感觉和认知有着很好的把握,有着很强的说服能力,所以应该从事与人最直接相关的工作;其次,文化产业是未来中国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据估计到2010年,整个文化产业将占到中国GDP的5。而

6、且更重要的是文化代表的是软竞争力,在未来中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三,我从小就对文化充满了兴趣,特别是中华文化,这几年在旅游行业的经验更是让我对我们的文化叹为观止,兴奋不已。所以我的长期目标就是在中国设立投资机构,专注于投资中国文化产业,传承和弘扬我们的中华文化之光。所以从商学院毕业之后的短期目标就应该是为某些涉足文化产业的投资机构工作。二、MBA的取舍之道有很多职业人士认为不需要读MBA,甚至包括读完MBA的校友,他们的观点是MBA教育的结果是让他们做起事来循规蹈矩、谨小慎微,扼杀了他们的创造性、灵活性、勇气和胆量。而MBA的支持者则说MBA帮助他们成功地转换职业、提供了更广阔的交际圈和职业

7、选择空间、让他们的思维更具有逻辑性、使得他们的知识和技巧更系统化。我没有读过MBA,所以还没有发言权。基于我的长期目标创建自己的投资机构,我选择MBA有以下三点思考:第一,因为我缺少本钱,而且很难在35年内积累到没法开始我所理想的创业;第二,我暂时没有抛开一切的决心和承受各种压力的勇气;第三,我没有强大的人际关系网和丰富的行业经验。综合这些因素,我认为MBA对于我来说就是一条更“温和的道路”,一种取舍之间的平衡。所以是否选择MBA,你需要考虑你自身各方面的因素,包括你的性格、背景、关系网、时间成本等。三、选校的平衡之道有些申请者在选校上面下的功夫不够,认为Top10都大同小异,Top10之后的

8、就更没有什么讲究的。其实不然,选校是一件系关全局的大事,只有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跳板,你才更有可能取得眼前和将来的成功。我的经验告诉我,学校的选择首先会影响你录取机率,更重要的是不同的学校会给你带来完全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就业选择。选校要考虑很多因素,我认为至少要平衡以下六个方面:学校招生的特点、学校的综合排名、学校的专业排名、学校就业特点、学校教学方式、学校的地理位置。1)学校招生的特点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所有申请的学校都录取自己,但实际上事与愿违。有些申请人排名更靠前的学校录取了,却被排名相对靠后的拒掉了。在各个学校的网页上申明的录取标准有点泛泛而谈,所以看起来大同小异,但实际上学校录取学生有他们

9、自己的独特的标准。我们在申请之前有些条件是无法改变的,比如大学本科的专业和GPA、工作的行业和年限、工作的职责和头衔,我们可以努力提高的是GMAT、Toefl分数、Essays、面试,这些都会影响我们的录取概率。有的申请者认为,最后被录取永远是case by case,我不否认这个观点。但我认为选择大概率事件去尝试是一种基于理性的行为,我认为做事之前要多考虑客观理性的因素,做事过程中我们就应该更好地利用我们的决心、毅力、勇气、灵活性、包容心等主观因素,这样才更有可能得到更好地结果。每一所学校,特别是top的学校都有它自己的招生逻辑。比如有些学校录取的学生平均年龄会比另一些学校学生的平均年龄大1

10、到2岁,比如说,Kellogg, Wharton, Tuck。他们认为更多的成就和更丰富的经验会有助于学生将来的成长。有些学校的学生会相对更年轻些,比如HBS, Stanford, Berkeley, Columbia等,他们认为年轻就意味着可塑性更强,毕业时就业的选择和范围更广。那么工作时间较长的申请者就应该试试Kellogg, Wharton, Tuck,而工作时间很短的就应该多试试后面那4所学校。有的学校招某些行业的学生比例会大于其他行业,如NYU最大比例的申请人来自金融界。NYU把自己定位在一所毗邻华尔街的金融强校,那么他所招收的学生很大一部分要到华尔街或其他地区的金融界工作,那么他当

11、然希望招以前有金融工作背景的学生,这样毕业时学生进入华尔街的比例才有可靠保障。MIT和Berkeley招收的绝大部分学生都是理工科背景。而且这两所学校对Innovation非常看重并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这个可以从学校的Essays中就能感受到。学校这样做,是因为他们有他们自己的定位。MIT和Berkeley毕业的学生有很大一批会进入高科技领域,那么他们理所当然应该招有理工科背景的学生。而Harvard和Stanford的目标是培养那些能够改造和影响世界的人,所以你就不用奇怪他为什么会招一些出自名门的超级新星、或是权贵政要的子女亲属、或是某个行业的奇才怪杰(比如消防员或农场主),他们才是最有可能

12、达到Harvard或Stanford所期待的目标。这些都是顺理成章之事!每个学校的招生特点可以大致由以6个下途径获得:1.学校官方网站公布的入学学生的数据,以及教授学生对招生的一些看法,比如Wharton有个Student to Student的论坛会谈到很多录取的因素;2.FT、BW、US News等发表的介绍商学院招生的文章,特别是BW有一个Admission Dean Q&A写的很好,可以看到每一任招办主任对于招生工作各个环节的介绍、新的情况和政策;3.CD上关于学校的讨论,很全面很深入,而且他们主要是从中国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问题,所以对我们的参考价值很大。Accepted网站()、

13、Clearadmit网站()、Chasedream网站以及一些其他MBA参考书籍所提供的信息。这两个网站邀请请了一些商学院的内部人士作为顾问,提供了很多商学院的Tips for admission。另外有一本很好的书,How to Get into the Top MBA Programs(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翻译版很不错)上面很多学校的招办主任都发表了自己对于招收学生的看法。CD上也有了这本书最新版的下载。4.Essays的题目也能放映出这些学校喜欢招收学生的特点。拿Chicago今年Essay的题目举个例子。Essay 2: Choose one of the following tw

14、o questions (500 words maximum)1. Describe the most challenging team environment in which you have been involved.2. Describe a time when you exhibited leadership skills even though you were not the designated leader.从这两篇我们就能看出学校希望看到申请人在困境中能够积极主动的沟通、灵活的解决问题等素质。5.学校的Info Sessions&Receptions上可以同招生委员会做面

15、对面的交流,相信很多信息更直接、更权威。我本人参加过很多招办举行的招生说明会,但学校招办人员通常给的信息比较General,所以最好自己准备一些问题提问,最好能拿到招生委员会人员的名片,同他保持联系,获取第一手信息。6.同校友和在读学生的交流。通过网络,特别是像CD这样的专业网络你就能接触到很多在读的学生和校友,同他们的交流你会获得很多有价值的建议和信息。2)学校的综合排名我们来选择学校时可能首先就会看他的综合排名,它代表着这个学校的声望、地位和综合质量等。我所认同的选校逻辑是,首先选择综合排名属于同一梯队的,再去比较学校的专业排名、学校就业情况、学校教学方式、学校的研究水平、学校的地理位置。

16、比如让我们先从就业角度来考虑,据我所了解的信息,各个行业内的世界顶级公司,特别是Investment Banking和Consulting业内的顶级公司很少到Top10之外的学校去招聘。但同一个学校在不同的排名杂志上的排名,有可能是大相径庭。所以我们不能只关注名次,我们更应该了解这些杂志的排名时所采用的方法。当我们“知其所以然”后,我们才能正确解读这些排名的意义。当前最权威的排名杂志有三个。Financial Times(), Business Week(),和US News()。Financial TimeFT是由著名的LONDON Daily在1999年创办,每年一月底发布,是唯一一个权威的在全球范围内对MBA项目进行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