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的研究(1)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7826969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的研究(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的研究(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的研究(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的研究(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的研究(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的研究(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的研究(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的研究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一些教师片面追求数学课堂的“形式”,而忽视了课堂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学生的发展”。反思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出现的形式化、低效化现象,小学课堂教学要准确把握教材,合理定位目标,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要从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出发,改变起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提高 数学课堂 教学有效性 策略 学生 教师新课程改革几年来,数学课堂教学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为广大教师所认同,各种极具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方法不断涌现。但不可否认的

2、是,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还没有从普遍意义上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教学中的无效、低效甚至是负效现象俯拾即是。1.目前仍有部分教师在教育教学观念上,往往还停留在“讲授接受”的层面上。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学生的能力、素质得不到充分的发展。2.照搬优秀教师的教学案例,不结合实际,不研究学生特征,忽视学生的动态生成,呈现一种教学形式化的趋向。3.课堂效率不高,导致学生的作业量增加,同时教师陷于繁重的批改任务之中,形成一种教师越忙、学生越苦的怪现象。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从2009年5月起,我带领实验教师进行了大量的课堂调研,找出目前制约课堂教学发展的问题,展开针

3、对性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一、情景创设的有效性“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但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注重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时效性。由于实际生活信息量大,对数学教学本身的干扰较多,如果在四十分钟的课堂上,让学生过多地对非数学知识(或不是本课重点的数学知识,生活常识等)进行长时间的探讨,本身就是不明智的行为。同时,学生留连于情境本身,对情境无法作“数学化”的提升,也使得教学

4、目标无法按时落实,影响了课堂效率,并最终让“数学”为“生活”作出了牺牲,使课堂出现“非数学化”倾向。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教师在创设和运用数学情境时,必须适时对呈现的情境中非教学目的信息进行干扰,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指向数学目标。例如,在教学垂直与平行,教师为了让学生初步感知“同一个平面”这一抽象的教学概念,创设了一个“玩魔方”的游戏情境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感知了“不同的面”,“相同的面”,“同一个面”这些很难用语言让学生理解的数学概念。但同时,这一情境的创设也容易引起学生对非数学因素的注意(如某些学生在平时玩魔方时的失败经验会导致其对教师成功奥秘的探究兴趣)。

5、针对这种可能性,教师通过“现在老师手上的魔方相同颜色的方块在同一个面上吗?”“现在颜色相同的方块都在同一个面上吗?”“谁来说说红色方块都在哪个面上?”“这时,我们可以说相同颜色的方块都在同一个平面上。”这样一连串的设问紧紧扣住相同颜色的方块是否在同一个面上这个核心问题,使学生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感知和初步理解“同一个平面”上来,有效地排除了干扰,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二、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课堂提问要有启发性,能诱发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课堂提问要有包容性,从而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课堂提问要有选择性,以问促思,引领学生展开有效的内部思维活动。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是

6、“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教师们经常运用的教学手段。然而,由于诸多原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出现,不该问的而问,低效的重复性应答式的提问,以问代讲形成满堂问等现象还较为常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如何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值得我们去探索。1、提问要有明确性 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的问题只有明确具体,才能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如果提问不明确,学生的回答就达到教师的提问意图。2、提问要有启发性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还能促其知识内化。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取决于教师引导启发作用的发挥艺术。因此,课堂提问必须具备启发性。3、提问要有灵活性教

7、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这就要求教师的提问要灵活应变。一位老师有这样一个教学例子:“街心花园中圆形花坛的周长是25.12米,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因为老师不注意少写了圆形两个字,结果学生试做时,发现少了个条件,没说花坛是什么形状的呀,这时老师才发现刚才的粗心,怎么办?老师灵机一动,“现在我看这样,不加“圆形”二字你将如何设计呢?周长还是18.84米,先设计图形再求面积。”以后同学们设计出了很多美丽的图形,有组合的,有单一的。就因为有了老师这一灵活应变的问题,唤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为学生营造了创新的思维空间,生成了课堂的亮点。4、提问要有开放性当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起来时,教师要善于激疑促思,

8、或于“无疑”处设疑,或在内容深处、关键处设疑,使课堂教学时有波澜。例:在上“分数的基本性质”时,老师用了故事引入,“猪妈妈买了三个同样大小的西瓜分给小猪三兄弟吃。猪妈妈把第一个西瓜平均分成了4块,给了大兄弟其中的一块,二兄弟却吵着要吃2块,猪妈妈就把第二个西瓜平均分成了8块,给了二兄弟2块,三兄弟更贪吃,非要吃3块不可,猪妈妈把第三个西瓜平均分成了12块,给了三兄弟3块。三兄弟谁分到的饼最多?学生动手操作,解决了问题交流以后,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利用手边的学具,你还能创造出一组相等的分数吗?”学生在这个富有挑战性的,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下,主动地尝试,体验,而认识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生成,不

9、断发展的。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了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了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我们要更新观念,在实践中提出合适而又有价值的问题,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异彩纷呈。三、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新课标明确指出:“老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于是与其相适应的数学组织形式小组学习,被广泛的引入课堂,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但在课堂上,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一种形式上的合作。那么,如何让合作学习有效呢?1、合理组建合作小组组建合理的合作小组,能有效的提高合作

10、的效率。如何组建?我想首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性别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同时还要考虑到成绩好、中、差的搭配。其次组内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在一个阶段每人都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职责,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如:组织者、记录员、资料员、发言代表等,并在一定的时间后要进行角色的互换,以便每个成员都能在不同的位置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2、选择恰当的时机、内容1、在教学的重难点是进行合作。如在教学“圆的周长公式”时,教师把全班学生分成了4人一组,让他们合作动手测量圆形物体的周长?并填写下表。直径周长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圆形1圆形2圆形3完成后,让学生观察表中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推导圆周长的计算公

11、式。通过合作,学生很快完成了表格,并在观察、思考之后,自主的发现了圆周长的计算公式。2、在需要操作时进行合作。如圆的的面积计算的教学:师:能否把圆转化为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从而得到圆面积计算公式?要求小组合作,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把梯形转化为其他图形。各小组经过合作研讨,陆续得出能转化为长方形、三角形或梯形,经过推理,得出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可见,动手操作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的重要性。而且在训练有素、配合默契的团体合作过程中动手操作,能充分发挥各人特长,集众人智慧于一处,往往效果不错。四、习题设计的有效性数

12、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有效的课堂还需要有效的设计练习。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练习设计呢?1、习题生活化。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学生的学习应脱离枯燥的纯数学的没有任何情境的学习。应该将学习的内容放到具体生活情境之中去,让学生在具体的、丰富多采的生活情境中去学数学,解决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只有这样,才可能激起学生创新的激情,才可能让学生向更高目标挑战。 如小学低年级教材中模拟了超市购物、运动会等许多生活情景。学生在这些开放的情境中,能全身心

13、地投入,积极主动地思考。2、习题活泼化。练习的内容要“求活”, 应尽可能地选择生动活泼的习题。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挖掘习题本身之内在力量,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谜语等形式进行练习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激发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动机,使练习产生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3、习题多样化。 教师的作业设计应不拘泥于传统的书面作业的形式,可以是口头形式的,也可以是操作演示形式的,还可以展示创作成果等等。学生完成作业时,可以采取相互竞赛,也可以采取相互合作的形式。例如,学习完利息这一知识后,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主题作业:调查目前银行利息情况并做专题小报告、帮助家长拟订一份储蓄

14、计划、学习填写存单、计算利息税等。如此丰富的作业,一定有合适各个学生的作业内容,学生也一定会选择符合自己专长和个性的题目去完成。相信学生的解答是丰富多彩而富有创造精神的。4、习题少而精。有效课堂练习要少而精,确保练习一步到位。抓住有代表性,有典型性的习题来练。练一题,管一类,重在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力求以数量相对较少的练习获得知识的全面到位,方法全面掌握,智力能力有效提高,从而达到练习的优化,以少胜多的目的。 参考文献:1、章建跃建构主义及其对数学教育的启示2、巴班斯基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方法论基础3、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4、严先元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是什么样子5、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情境教育学、情境心理学6、李瑾瑜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