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断面法隧道爆破设计方案(DOC 13页)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7821752 上传时间:2023-10-3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8.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断面法隧道爆破设计方案(DOC 13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全断面法隧道爆破设计方案(DOC 13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全断面法隧道爆破设计方案(DOC 13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全断面法隧道爆破设计方案(DOC 13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全断面法隧道爆破设计方案(DOC 13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断面法隧道爆破设计方案(DOC 13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断面法隧道爆破设计方案(DOC 13页)(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隧道爆破设计方案一、工程概述本合同段有四座隧道。隧道设计为左右幅分离式双洞单向行车双车道,净跨11.2m ,净高 7.0m 的三心圆拱曲墙断面。隧道区域处于构造剥蚀丘陵低山地貌区,主要出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碎石土、中元古武当山群片岩和上元古界震旦系上统灯组片岩。本段内短隧道为、级围岩,中长隧道为、级围岩,其中级围岩采用全断面法爆破开挖(级围岩主要采取人工配合机械开挖,不需要爆破)、锚、喷、格栅、网、初期支护,全断面复合式衬砌。爆破方法采用光面爆破。二、光面爆破的特点光面爆破施工,可以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增强围岩的自承能力,特别是在不良地质条件下效果更为显著,不仅可以减少危石和支护的工程量,而且保

2、证了施工的安全;由于光面爆破使开挖面平整,岩石无破碎,减少了裂隙,这样可以大大减少超欠挖量。据有关资料统计,光面爆破与普通爆破相比,超挖量由原来的15% 20% 降低到 4% 7% ,不但减少出碴量 ,而且还很大程度的减少了支护的工作量,从而降低的成本 ,加快了施工进度。根据公路隧道“新奥法”施工的需要和工程地质条件,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我标段的四座隧道中的、级围岩决定采用光面爆破施工。三、光面爆破方案的确定目前,大断面隧道光面爆破施工有2 种方法:一是预留光爆层法;二是全断面一次性开挖法。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条件及围岩情况,本段隧道采用全断面一次性开挖法。.四、全断面(级围岩)爆破方案设计1

3、 、爆破参数的选择光面爆破参数选择主要与地质条件有关,其次是炸药的品种与性能;隧道开挖断面的形状与尺寸,装药结构与起爆方法。隧道主要为、级围岩,级围岩全断面爆破断面面积为 83.1m2 ,级围岩上导坑爆破断面面积为58.45m2 ,采用 2 号岩石乳化炸药 ,级围岩主要采取人工配合机械开挖,不需要爆破。周边眼采用不耦合间隔装药,其他炮眼采用连续柱状装药,采用导爆索和毫秒延期导爆雷管起爆。严格控制周边眼的装药量,采用合理的装药结构,尽可能的使药沿药眼长均匀的分布,这是实现光面爆破的重要条件。在光面爆破中,炮眼间距E、最小抵抗线V 、炮眼密集系数K、装药密度 q 是相互制约的。(1 )炮眼深度炮眼

4、深度受开挖面大小的影响,炮眼过深,周边岩石的夹制作用较大,故炮眼深度不宜过大,一般最大炮眼深度取断面宽度(或高度)的0.5 0.7 倍,同时考虑到级围岩每循环掘进一般不超过3.0m, 级围岩一般不超过1.5m 。故级围岩钻孔深度取3.0m 。钻孔采用 YT-28 风钻,钻头直径为 40mm ,炮眼孔径为 42mm ,为克服及减少岩石的夹制作用,除掏槽眼和底眼深度L=3.2 米外,其余周边眼、辅助眼等炮孔深度L=3.0米。(2 )、光面爆破不耦合系数(D)及装药直径( d )专业资料.炮眼直径 dk 与药卷直径 di 之比称为不偶合系数,合适的周边眼不偶合系数应使爆炸后作用于炮眼壁的压力小于围岩

5、抗压强度,理论与实践证明,当岩石种类为软岩(我标段四座隧道岩层)时,不偶合系数在2.0 2.5 范围时,缓冲作用最佳,光爆效果最好D=dk/di式中 D 不耦合系数;dk 炮眼直径( cm );di 装药直径( cm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们采用直径为32mm的 2 号岩石乳化炸药,周边眼采用2 号岩石乳化炸 药沿长度方向对半切(相当于 20小药卷)即周边眼的不耦 合系数D=42/20=2.1,符合 D=2.0 2.5 的要求。(3 )周边眼间距( E)、最小抵抗线( V )和相对距系数( K)最小抵抗线与开挖的隧道断面大小有关。在断面跨度大,光爆眼所受到的夹制作用小,岩石比较容易崩落,最小

6、抵抗线可以大些,断面小,光爆眼所受到的夹制作用大,最小抵抗线可以小些,最小抵抗线与岩石的性质和地质构造也有关,坚硬岩石最小抵抗线可专业资料.小些,松软破碎的岩石最小抵抗线可大些。我标段四座隧道岩质主要为软岩,故确定最小抵抗线( V)为 0.40 0.60 。相对距系数是周边眼间距(E)与最小抵抗线( V)的比值,是影响爆破效果的重要因素。K= E/V式中 , E 为周边炮眼间距, cm ;V 为最小抵抗线, cm ;K 值总是小于 1,当 d=38 46mm , E=30 50cm ,V=40 60cm 时, K=0.5 0.8 。考虑到权爆区岩石节理较发育,并参照规范周边眼间距取值范围30c

7、m-50cm,对周边眼间距取 45cm, 最小抵抗线值取 60cm ,K=E/V=0.75。(4 )装药量计算:光面爆破装药量的计算 ,主要是确定周边眼光爆层炮眼装药集中度,即以 kg/m表示,一般采用实验方法求得或从同类工程中选取。q=QEV式中 q 装药集中度, kg/m ;Q单位体积耗药量,g/m3 ;E周边眼间距, m ;专业资料.V 最小抵抗线 ,m ;通过现场试验和施工经验数据,用计算法进行校核,确定q=0.07 0.15kg/m 。按照q=0.15kg/m计算。(5 )炮眼数量N=qS/ 式中: N 炮眼数量,不包括未装药的空眼;q 单位炸药消耗量,一般取q=1.22.4kg/m

8、3;S开挖段面积, ;装药系数,即装药长度与炮眼长度的比值,暂取0.7 ;每米药卷的炸药质量,kg/m ,2 号岩石乳化炸药=0.91 。即: N= ( 1.47 83.1 )/ ( 0.7 910.)=192 个其中掏槽眼 6 个(向内倾斜 15 ),辅助掏槽眼 8 个(向内倾斜 15 ),辅助眼111个,周边眼 53 个,底眼 14 个,非装药眼四个(增加临空面,增强爆破效果)。专业资料.单位:厘米45 45060805063041109765400450679102414802302240284356680808080208080862156862(6 )每一循环装药量计算及分配Q=qV

9、式中: q 单位炸药消耗量,取q=1.47 kg/m3 ;V 1 个开挖循环进尺爆落岩石总体积,m3;即: Q=1.47 3.0 83.1=366.47kg专业资料.各炮眼装药量分配如下:因为计算炮眼数量时,采用=0.7 ,由周边眼装药集中度q=0.15kg/m,得出周边眼装药系数为 0.165 ,设其它各炮眼装药系数取值:掏槽眼0.9 ,底眼 0.9 ,辅助眼 0.9,则6 0.9+8 0.9+53 0165+14. 0.9+111 09=. ( 6+8+53+14+111) 计算得: =0.7若计算 0. 7,则需重新调整值代入 N=qS/ ,并适当调整所设掏槽眼、底眼、辅助眼装填系数,使

10、试选值与计算 相符。所以按上列装填系数进行分配是可以的。每个掏槽眼装药量 =0.91 3106. 0.9=2.544kg ,折合为 12.719 卷,采用 13 卷每个辅助掏槽眼装药量 =0.91 3313. 0.9=2.713kg ,折合为 13.57 卷,采用 13.5 卷;每个辅助眼装药量 =0.91 30. 09=2.439kg ,折合为 12.195 卷,采用 12 卷;每个周边眼装药量 =0.91 30. 0165=0.447kg,折合为 2.236 卷,采用 2 卷;专业资料.每个底眼装药量 =0.91 32. 0.9=2.621 kg ,折合为 13.1 卷,采用 13 卷;(7 )装药结构和起爆方式光面爆破采用不耦合装药,软岩一般不耦合系数为2.0 2.5 ,炮眼装药按装药集中度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