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隧道初期支护专项施工方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7821087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3.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h隧道初期支护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h隧道初期支护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h隧道初期支护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h隧道初期支护专项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h隧道初期支护专项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h隧道初期支护专项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隧道初期支护专项施工方案(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1.编制说明31.1编制依据31.2编制目的31.3适用范围32.工程概况42.1项目简介42.2隧道简介42.3技术标准42.4地质、水文、气象情况52.5周边环境和临建布置52.6施工准备情况73.施工组织计划93.1施工进度计划93.2工料机组织计划114.初期支护施工工艺144.1超前小导管或超前锚杆支护144.2拱架加工和安装164.2.1拱架加工要求164.2.2拱架安装164.3中空注浆锚杆支护184.4钢筋网片支护204.5喷射砼支护205.施工质量保障235.1质量保证体系235.2质量保证措施235.3施工质量标准245.3.1超前小导管或锚杆245.3.2刚拱架245

2、.3.3喷射混凝土255.3.4锚杆支护255.3.5钢筋网支护266.安全保障措施276.1组织保障276.2安全技术措施316.3应急预案356.4施工安全措施437.文明施工措施458.环境保护措施471.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本方案依据浙江省公路水运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管理办法浙交2010236号文件、义乌疏港高速公路工程招标文件、义乌疏港高速公路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要求编制,并遵照如下标准和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 F60-2009);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T

3、B01-2003);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6、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009年版);7、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JTG/T B05-2004)。1.2编制目的指导隧道初期支护施工,切实落实有关建设工程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加强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预防施工安全事故,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1.3适用范围义乌疏港高速公路工程雄岗山隧道和白山尖隧道初期支护作业。2.工程概况2.1项目简介义乌疏港高速公路主要有路基、路面、桥涵、隧道、隧道机电、监控、通信设施、交安设施、房屋建筑、绿化工程以及照明工程等施工内容。主线共设桥梁(含分离立交及互通区主线桥)11.

4、2356km/22座,其中特大桥约6900.2 m /3座;大桥约3960.6m /14座;中桥约376.3m /5座;隧道约1.682km /2座,其中长隧道1.251km /1座;互通式立体交叉6处(其中枢纽式互通立交2处)、收费站4处、养护工区1处、管理分中心1处。同步建设堂阁互通连接线长1.45km,桥梁400.9m/2座,其中大桥约358.2m/1座;同步改造苏福路3.15km。主线设计速度100Km/h,杭金衢高速至湖门互通起点段采用双向四车道,路基宽度26.0米,湖门互通至甬金高速段采用双向六车道,路基宽度33.5m堂阁互通连接线采用一级公路标准设计兼顾城市道路功能,设计速度80

5、Km/h,路基宽度36m,苏福路按原标准改造。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标准轴载:BZZ-100KN;汽车荷载等级:公路-级;设计洪水频率:主线特大桥1/300,其余主线桥涵和路基及连接线大、中桥1/100,连接线等小桥涵和路基1/50。2.2隧道简介本项目本设隧道2座,分别是小净距雄岗山隧道和分离式白山尖隧道。雄岗山隧道出洞口为曲线,曲线半径为右线R=1850m,左线R=1300m,纵坡为单向坡,右线纵坡1.99%,左线纵坡1.99%。白山尖隧道出洞口为曲线,曲线半径为右线R=4500m,左线R=4000m,纵坡为双向坡,右线纵坡2.9%、-1%,左线纵坡2.735%、-0.9%,无超高。

6、明洞采用明挖施工,暗洞采用新奥法施工。本项目隧道工程洞内岩质多为中风化凝灰岩,岩石裂隙较为发育且较破碎,分段区分开挖方法及衬砌类型。其中雄岗山隧道:左洞V级围岩138米、IV级围岩253米,合计416米;右洞V级围岩122米、IV级围岩278米,合计431米;白山尖隧道:左洞V级围岩600米、IV级围岩629米,合计1255米;右洞V级围岩640.6米,IV级围岩578.4米,合计1251米。两座隧道地质条件复杂,雄岗山隧道主要穿越强中风化凝灰岩且有断裂构造,围岩BQ值偏低;白山尖隧道长度大于1000米,地质条件复杂,穿越多条断层带,岩体挤压破碎,在隧道左线桩号ZK6+020上方还有座太平寺庙

7、,寺庙地面与隧道拱面高差55米,平面水平距离5米。2.3技术标准1、隧道均采用双洞单向行车三车道型式(上下行分离),几何线性与净空按100km/h设计,照明设计速度按80km/h设计;2、隧道净空断面为三心圆,行车道宽11.25米,检修道宽:左0.75米、右1.00米,隧道建筑界限净高:H-5.0m,检修道净高:h-2.5m。2.4地质、水文、气象情况1、地质两座隧道都位于丘陵区,主要穿越强中风化凝灰岩。隧道进出口覆盖层较薄,洞身围岩多为中风化凝岩层、灰紫色凝灰岩,最大埋深(雄岗山隧道98米/白山尖隧道150米),节理裂隙发育,岩石较破碎,呈碎石镶嵌结构,同时围岩受断裂构造影响,整体性差。2、

8、气象隧道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多,空气湿润,夏冬季长,春秋季短。年平均气温在17C,年平均无霜期243天左右,霜期122天左右。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很大,年平均降水量在11001600mm之间。年平均降水天数为153天。灾害性天气如旱灾、洪水、冰雹等也时有发生。3、水文区域内河流属钱塘江水系,主要有义乌溪、东青溪、华溪、后溪、六都溪等,隧道自身范围内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和地下水,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沿线取水点较多,雄岗山隧道进口左线左侧有一水库可作为施工用水,雄岗山出口与白山尖进口之间有池塘、水库,白山尖隧道出口有红旗水库(水域面积

9、较大)。2.5周边环境和临建布置雄岗山隧道后宅端位于前傅村,地处偏僻山坳中,洞口离居民距离1000m以上,基本无施工干扰,考虑单向施工。工人宿舍、办公室和拌合楼拟设置在K3+900处右侧,占地9.8亩;钢筋加工棚、材料仓库、空压机房、变压器等拟设置在K3+900处隧道左侧,占地15.6亩。空压机房内共设置20m3空压机4台,500KW和400KW变压器各一台,能满足雄岗山隧道后宅端左右幅隧道同时施工用电。在K3+800左线左侧设置1号弃渣场,占地32亩。 钢筋加工棚 工人宿舍拌合楼图2.5-1雄岗山隧道后宅端位置图白山尖隧道后宅端位于马交塘村,地处偏僻山坳,洞口离居民距离1000m以上,基本无

10、施工干扰。工人生活区和拌合楼拟设置在K4+550处左侧,占地11.7亩;钢筋加工棚、仓库、空压机房、办公区等拟设置在K5+010处隧道右侧,占地13.4亩;共设置20m3空压机4台,500KW和400KW变压器各一台,能满足白山尖隧道后宅端左右幅隧道同时施工用电。在进口左洞左侧红线外设置2号弃渣场,占地40亩。 工人宿舍拌合楼 钢筋加工棚办公室加工棚筋图2.5-2白山尖隧道后宅端位置图 白山尖隧道廿三里端位于洛界村,洞口距离最近居民房不到100米,K6+290处上放有220KV的高压线横穿过隧道,在左线K6+020处上面有座太平寺,地面与隧道拱顶高差55米,平面水平距离5米。工人宿舍室、办公区

11、、钢筋加工棚、拌合楼等拟设置在K6+400处左侧,占地19.2亩,共设置20m3空压机4台,500KW和400KW变压器各一台,能满足白山尖隧道廿三里端左右幅隧道同时施工用电。在出口后左线左侧红线外设置3号弃渣场,占地40亩。 拌合楼工人宿舍 钢筋加工棚办公室图2.5-3白山尖隧道廿三里端位置图 2.6施工准备情况1、安全组织准备工作(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确保安全工作切实有效开展。(2)、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管理体系网络,层层把关,确保安全管理体系开展 有效运转,规范施工,并持续改进。(3)、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明确各岗位人员的职责,确保安全工作有效落实。(4)

12、、结合工程特点定期组织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技能培训。2、安全技术准备工作(1)、遵守国家关于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各项法规、条例、标准和规定。(2)、特种作业设备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定期检测、维护,并报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及安监部门备案。(3)、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特殊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对所有员工进行作业前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施工安全。(4)、施工前要认真审阅图纸、规范、监测资料,对有质疑的数据要重新进行核实,做好各掌子面地质素描,确保施工全过程安全受控。3、应急救援物资及装备(1)、抢险器材准备机料科在工地现场进出口段,设置抢险器材库,并按照抢险需要,提前备足各类抢险器材,包

13、括:草袋、抽水机、速凝剂、发电机、灭火器及切、焊工具,另外还应在抢险器材库配置适量供氧瓶、担架和其它抢救器材与药品等,器材由专人保管。(2)、人员准备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为副组长,各班组组长为成员的应急抢险领导小组,成立以全体施工人员为组员的抢险预备队,随时待命,保证第一时间拉动人员、装备,迅速投入抢险。(3)、抢险技能准备对抢险预备队人员进行抢险技能培训,使他们熟悉抢险步骤、方法、器材使用。应急救援小组成员按照自己分工,熟悉各类装备,并定期参加演练。3.施工组织计划3.1施工进度计划1、洞口边仰坡防护雄岗山隧道及白山尖隧道左右线共八个洞口边仰坡防护947m3,计划在2014年

14、12月2015年3月施工完成。2、初期支护计划按照本隧道设计要求,级加强段和级a类围岩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初期支护每循环0.5米,每天按2个循环计算,考虑到左右侧导坑及拱部开挖交叉作业,下半断面及仰拱开挖不另外考虑时间(图纸中5、6号块),平均每天全断面实际完成0.7m,每月合计开挖21米。级b类围岩(雄岗山隧道先掘进洞,白山尖隧道左右洞)采用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初期支护每循环0.75米,每天按2个循环计算,则每天实际完成1.5m,核心土及仰拱施工不占时间,每月全断面开挖45米。级围岩加强段(白山尖隧道左右洞)采用上下台阶法施工,初期支护每循环0.75米,每天按2个循环计算,平均每天全

15、断面实际完成1.5m,每月全断面开挖45米。级围岩(普通段)(雄岗山隧道先掘进洞,白山尖隧道左右洞)采用上下台阶法施工,初期支护每循环1米,每天按2个循环计算,则每天实际完成2m,每月全断面开挖60米。级围岩(雄岗山隧道后掘进洞)采用中隔壁法,初期支护每循环1米,每天按2个循环计算,则每天实际完成2m,考虑到左右侧导坑及拱部开挖交叉作业,平均每天全断面实际完成1.3m,每月合计约开挖39米。雄岗山右洞由1个班组单向掘进,计划雄岗山右洞进洞时间为2015年1月10日,完成工作量共需305个日历天;则施工计划按排为:2015年1月10日2016年11月10日。(时间利用系数按0.9已经考虑在每天初期支护时间里面) 雄岗山右洞开挖施工时间表时间项目围岩长度(m)桩号备注14天初期支护10YK3+952YK3+96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