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事故处理规程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7818402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事故处理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电气事故处理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电气事故处理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电气事故处理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电气事故处理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气事故处理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事故处理规程(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气事故处理规程2013 年8 月 12 日变电所电气事故处理规程第一节 变电所电气事故处理的一般原则电力系统中的事故可以分为电气设备事故和电力系统事故两大类。前者使一部分系统 和用电设备受到影响,是局部性事故;而后者使电力系统解列成几个部分,破坏了整个系 统稳定性,使大量用户受到影响的系统性事故。电气设备事故可能会发展成为系统性事故, 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性。而系统性事故又可能使某些电气设备损坏。根据运行经验及事故统计可知,在电力系统中容易发生的事故如下:1、主要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如发电机、变压器等因过热而使绝缘损坏;2、电气人员误操作;3、电缆头和绝缘套管的损坏;4、高压断路器及其操作机构

2、失灵,如跳闸后合不上或在故障时断路器跳不开;5、继电保护及其自动装置误动作;6、绝缘子损坏或脏污所引起的事故,如套管瓷瓶放电闪络等;7、雷害,如直接雷和间接雷的危害;8、倒杆及倒塔;9、架空线的断线;10、配电变压器事故,如因温升过高而烧坏、漏油、匝间短路事故等。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设计、安装、检修和运行等方面的缺陷引起的;其次是由于 运行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或技术不熟练、对设备的性能了解不够、不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 等造成的。一、变电所事故处理的一般原则1、根据当时的运行方式、天气、工作情况、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动作情况、出现的 信号、表记指示和设备情况,判断事故的性质和范围。迅速限制事故的发

3、展,消除事故的 根源,解除对人身和设备的威胁。要想正确、迅速地处理事故,首先必须作出正确的判断。只有正确的诊断,才能对症 下药。应准确判断事故的性质和范围,包括因事故影响的停电范围和故障可能发生的范围。 明确了这些范围,处理时才不会扩大事故,才能及时恢复供电和系统正常运行。否则,向 故障点合闸送电,会加重设备损坏,甚至扩大事故。2、用一切办法保持设备继续运行,保持对用户的供电。3、尽快恢复对已停电用电设备的供电,要优先恢复变电所的所用电,先恢复对重要设 备的供电。事故处理中,运行人员要处理好排除设备的故障和恢复供电之间的关系。应当对具备 送电条件的设备先恢复供电,先恢复无故障设备的运行,再检查

4、处理故障设备,以减小损 失。否则,将扩大事故和延误恢复送电,造成不应有的损失。4、设备损坏,无法自行处理时,应立即汇报上级领导及有关部门。在检修人员到达现 场之前,应先做好安全措施。5、调整系统运行方式,恢复正常运行。二、变电所事故处理的一般程序1、及时检查记录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动作信号及事故象征。2、迅速对故障范围内的设备进行外部检查,并将事故象征和检查情况向部门主管部门 汇报。3、根据事故象征,分析判断故障范围和事故停电范围。4、采取措施,限制事故的发展,解除对人身和设备安全的威胁。5、优先恢复变电所的所用电。6、首先对无故障部分恢复供电。7、对故障所在范围,迅速隔离或排除故障,恢复供电

5、。8、对损坏的设备做好安全措施,向有关上级部门汇报,由专业人员检修故障设备。事故处理的一般程序,可以概括为;及时记录,迅速检查,简明汇报,认真分析,准 确判断,限制发展,排除故障,恢复供电。当然也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生搬硬套,例如: 设备发生故障,如果现场实际条件许可,就应首先经倒运行方式恢复供电,然后再检查处 理设备的故障。三、有关注意事项1、事故处理时,应设法保证变电所所用电不能失压。如果发生事故时已经失去所用电, 应首先设法恢复。在夜间,应考虑事故照明。变电所所用电的地位很重要。对于没有蓄电池的变电所,所用电的地位更为重要。失 去所用电时,就可能失去操作电源,失去部门主管通讯电源,将给事故

6、处理带来很大困难。2、要尽快限制事故发展,判明故障范围和性质,将故障设备隔离,缩小影响范围,解 除事故对人身和设备安全的威胁。3、要沉着、冷静、迅速果断,正确、有条不紊地将故障现象、表记指示变化、所发信 号、保护及自动装置动作情况、处理过程中与部门主管的联系、部门主管命令、操作、时 间等,作详细记录。全面掌握事故时的保护及自动装置动作情况,对于分析判断事故至关重要。为了全面 掌握这些重要依据,检查、记录和恢复保护信号掉牌应同时进行。并可以避免保护重复动 作(事故处理过程中,保护再次动作)时,使前后两次不能区分,以致误判断而扩大事故。4、发生事故时,对于装有自动装置的,如果自动装置应该动作,但因

7、故而没有动作时, 可以手动执行。例如系统中发生了事故,频率已经降低到“低频减载装置”的动作值,如 果该装置应该动作而没有动作,值班人员应立即手动操作,将应跳闸而未跳闸的开关断开, 降低负荷,使频率回升到正常值,促使系统尽快恢复正常。但对于备用电源自投装置,如 果应动作而未动作,应当按现场规程、规定执行。5、事故处理过程中,应及时将出现的情况、保护及自动装置动作信号、处理和操作情 况汇报部门主管,听从部门主管的指挥。6、为了准确地分析事故,准确地分析设备的故障原因,在不影响事故处理且不影响停 送电的情况下,应尽可能保留事故现场和故障设备的原状。例如:线路故障越级跳闸以后, 为了查明开关不跳闸的原

8、因,短时间不能恢复供电时,在停电情况下可将拒跳开关两侧刀 闸拉开,先将无故障部分恢复送电正常以后,再分析检查故障原因。如果先人为地使不跳 闸的开关动作,则某些故障可能会暂时性地消失,这将会找不到故障原因。7、用控制开关操作,电动合闸不成功时,对于线路开关,不应只是简单地认为是合闸 失灵。因为,某些线路(35kV及以下)的二次回路中,没有保护后加速动作信号。如果在 合闸时,线路上有短路故障,保护后加速动作使开关跳闸,无任何保护信号发出。所以, 必须注意区分原因,要求在合闸操作时,注意观察表记指示有无冲击,以便于判断。8、事故处理中的操作,应该注意防止误使系统解列或非同期并列。应尽量经并列装置合

9、闸,确认线路无电时,方可将同期开关投于“手动”位置。无并列装置的,应确知线路上 无电或无非同期并列的可能时方能合闸。9、恢复送电和调整运行方式的操作程序,应当考虑使不同电源的系统之间的并列操作方 便。10、注意备用电源的负荷能力。事故处理时,某些设备(如变压器)在一定条件下,允 许过负荷运行,但要注意设备的允许运行条件。防止因负荷增大使保护误动作,同时加强 监视并及时消除过负荷。11、因事故处理的需要改变运行方式时,应注意保护及自动装置的投退方式,应按现场 规程规定作相应的改动,以适应新运行方式的要求(如母线保护、失灵保护、双回线横差 保护、变压器后备保护的联跳回路等)。12、凡是做保护及开关

10、传动试验时,必须注意退出其启动失灵保护的压板。防止传动时 开关不跳闸,万一失灵保护误动,造成母线失压事故。13、处理好排除设备故障与恢复供电之间的关系。除灭火和解除对人身与设备安全的威 胁外,应首先对无故障部分恢复供电,恢复系统间的联系,再检查故障设备问题。这样, 可以使系统尽快恢复正常,并减少了停电损失。一般情况下,发生事故时,故障点应该在已停电的范围之内。但是,在停电的范围内 不一定每一方面都有故障。所以,处理事故的时候,应按一般原则,对于经判定无故障的 部分,先恢复供电。对于故障点所在范围,应先隔离故障,然后恢复供电,再检查处理故 障设备的问题。故障设备的故障排除之后,如果具备送电的条件

11、,即可恢复供电。这样, 才能使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14、在某些紧急情况下,为防止事故扩大,解除事故对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的威胁,必 须进行的操作,可以先执行,事后再向部门主管汇报。这些情况有: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的事故。将已损坏的设备隔离。母线失压时,按现场规程的规定,将失压母线上所连接开关断开。厂用电、所用电全停或部分停止时,恢复厂用电、所用电的操作。事故处理规程中,有明文规定可以先执行然后汇报的操作。例如:与部门主管失去 通讯联系时,或者部门主管授权自行处理时,可以按现场规程执行。结论:在实际生产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电力事故,如果掌握了电力事故的特点及处 理原则,就能有针对性地处理好它,并

12、将电力事故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小。1 事故处理规程11 事故处理原则1.1.1 事故处理的任务:尽快限制事故的发展,解除对人身和设备安全的威胁,消除 或隔离事故的根源,尽可能地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迅速恢复重要用户的供电和所用电。1.1.2发生事故时,值班人员应迅速全面查明跳闸的开关、保护动作情况,信号、仪 表指示情况,判明事故的范围和性质,检查一次设备的情况,判明事故原因。1.1.3迅速向部门主管部门汇报事故情况,处理事故时,要服从调令,其他人员的命 令与调令相抵触时,按调令执行,如执行调令会威胁人身和设备安全时,不得执行,将不 执行的理由报告部门主管及领导。1.1.4 事故处理的全过程均应做详

13、细记录,电话应录音。1.1.5有不列情况之一者,值班员可以先处理事故再向有关领导和部门主管报告。1.1.5.1 将直接危害人身和设备安全的设备停电;1.1.5.2 将已损坏和受威胁的设备隔离;1.1.5.3 恢复重要用户的供电及所用电;1.1.5.4 无源线跳闸后的强送电,母线电压消失时的事故处理;1.1.5.5 通讯中断时,现场规程中允许的事故处理。12 变压器事故处理1.2.1 变压器轻瓦斯信号动作1.2.1.1事故现象:微机监控报警响,报警区显示x号主变轻瓦斯动作。1.2.1.2 可能原因1.2.1.2.1 因滤油、加油,使空气进入变压器;1.2.1.2.2 因温度下降或漏油致使油面缓慢

14、下;:1.2.1.2.3 因变压器内部轻微故障产生气体;1.2.1.2.4 轻瓦斯二次回路故障。1.2.1.3 处理方法1.2.1.3.1 检查主变的运行情况,瓦斯继电器内部是否有气体,温度油位正常。1.2.1.3.2 当发现瓦斯继电器内部有气体时(看见油面),(经部门主管同意后进行, 下同)值班人员应将重瓦斯临时改接信号,查明主变油位,油枕内是否有油,油枕通向主 变连管的阀门是否打开的,如都正常,应查明瓦斯气体性质、根据气体的颜色、气体是否 可燃来判明故障性质。1.2.1.3.3 经查如果是空气,变压器经放气后,仍可继续运行,但要加强监视。1.2.1.3.4 根据气体的性质,如果内部故障,应

15、将瓦斯接跳闸位置,立即报告部门主 管和工区,根据部门主管命令,调整负荷,停电处理。1.2.1.3.5 如果瓦斯继电器内无气体,则判为二次回路故障,将重瓦斯改接信号位置, 查明原因报告部门主管和工区。1.2.1.3.6 经查油枕和主连管阀门未打开时,将重瓦斯临时接信号,打开瓦斯排气口, 排气后,打开油枕阀门,使瓦斯继电器充油,正常后再投入重瓦斯跳闸。1.2.1.3.7 瓦斯放气鉴定方法:在放气阀口 45 度角高 5-6 公分处点燃火柴后,缓慢 放气,防止气体冲灭火柴,观看气体是否可燃、程度、颜色、味道等。1.2.1.3.8 看到瓦斯继电器内有气体,而放不出气体时,应迅速关闭放气阀,不能倒 吸气体,汇报部门主管,根据调令将重瓦斯改接信号位置,查明是否由于呼吸器堵塞等而 造成负压。1.2.2 变压器重瓦斯动作跳闸1.2.2.1 可能原因1.2.2.1.1 变压器内部故障;1.2.2.1.2 变压器大量漏油;1.2.2.1.3 剧烈振动;1.2.2.1.4 瓦斯继电器及二次回路有故障。1.2.2. 处理方法1.2.2.1 主变重瓦斯动作时,应先检查保护信号动作情况,开关跳闸情况,系统有无 冲击,有无穿越性故障等情况,报告部门主管,记录时间,恢复音响信号。1.2.2.2 检查运行变压器负荷情况,必要时先调整运行变压器负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