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教学设计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7816876 上传时间:2024-02-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出师表》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出师表》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出师表》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出师表》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出师表》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出师表》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师表》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出师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及“表”这一古代文体。2、把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认识相关文言句式特点。3、理清结构层次,理解课文内容。4、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5、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及本文率直、质朴、恳切的语言风格。 6、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文。【教学重点】、把握重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2、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思想。 【教学难点】 1、诸葛亮三大建议的意义和他的忠君思想。2、议论、叙事和抒情相融合等写作特点。【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了解作

2、者、文体和背景;把握字音;学习第一段。一、导入新课: 唐朝著名诗人杜甫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哪位同学能说说,这是杜甫的哪首诗?师:对,是蜀相。写的就是本文的作者诸葛亮。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出师表。 二、简介作者,了解文体及背景:、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国的政治家、军事家。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为后

3、人所钦仰。所以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对诸葛亮所写的出师表给予高度评价:“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体: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其特点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出师伐魏背景简介: 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出山辅助刘备成就大业,建立了蜀国,与曹魏、孙吴,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刘备称帝后,拜诸葛亮为丞相。公元年刘备病逝,临终对诸葛亮托以国事,并嘱咐儿子刘禅曰:“汝与丞相从事,当事之如父。”后刘禅称诸葛亮为“相父”。诸葛亮深感刘备知遇之恩和临终托孤之情,辅佐刘禅竭忠尽智,为实现刘备的统一中原,光复汉室的遗愿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辅佐刘禅辛勤治蜀,经过了几年的努

4、力,国力有所加强,在这种情况下,他于公元年率兵北驻汉中(今陕西省汉中市),准备北伐曹魏,以“北定中原”。 可是刘禅昏庸懦弱,使诸葛亮在劳师远征之际深怀内顾之忧,所以,临行前上此表文,给刘禅以告诫和劝勉。诸葛亮在文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言辞诚恳,让人读后不得不为之动容。 三、把握字音、熟读课文:、给生字注音: 殂(c) 弘(hng) 菲(fi) 陟(zh)否(p) 裨(b) 阙(qu)苟(gu)猥(wi) 夙(s) 驽(n) 攘(rng) 咎(ji) 诹(zu)祎(y) 咨(z) 颓(tu) 遗德(y) 以遗陛下(wi) 长史(zhng)行阵和睦(hng) 性行淑均(xng) 以塞忠谏之路(s)

5、2、教师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字音和句中停顿。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齐读课文。五、翻译、理解第一段:、抽读。 、点拨重点词。 、学生串译。 、提问检查: 当时的不利条件是什么?“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益州疲弊”(客观) 当时的有利条件是什么?“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主观)本段提出什么建议?“开张圣听” 提出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什么?“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对陛下进行了怎样的规劝?“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小结:分析当前形势,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 5、学生整齐地朗读本段课文。六、布置作业:背诵第1段。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在掌握重点词含义的基础上,

6、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五段的内容,容加以小结。 教学过程一、学习第段、抽学生朗读。 、点拨重点词。 、学生串译。 、提问检查: 作者在本段提出的建议是什么?具体内容是?(严明赏罚。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如何具体执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小结: 提出应内外一体,赏罚严明的建议。 二、第、5段、朗读。 、点拨重点词。、学生串译。 、提问检查: 找出这三段中的中心句?提出的建议概括起来是什么?(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亲贤远佞)第3段举荐了哪些文臣?为什么要举荐这些人?“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提出亲近这些

7、贤臣的具体作法是?“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亲贤的好处是?“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概括第段的内容?述说文臣的安排举荐贤才,着眼于思想品质。 为何举荐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 具体如何举用?“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好处?“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概括第段的内容?述说武将的安排举荐武将,赞其德才兼备。 5、概括第5段内容:提出“亲贤远小”的建议。6、学生齐读这三段。三、布置作业:背诵学过的文段。第三课时教学要点:掌握重点词含义,理解后段的内容,理清结构层次,概括内容主题,体会写作特点。教学过程一、学习第段、学生朗读。 、点拨重点词。 、学

8、生串译。 、提问检查: 表明作者出身的句子?“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当时作者的志趣是什么?“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感激”的原因?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哪句话概括了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中,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小结: 本段述身世,讲经历,表达自己愿竭忠尽智来报先帝知遇之恩的决心。 二、学习第段:、学生朗读。、点拨重点词。 、学生串译。 、提问检查: 作者夙夜忧叹的原因?“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原因?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表明伐魏时

9、机成熟的句子?“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诸葛亮表达了怎样的政治愿望?(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 、小结: 本段叙述受命以来的心情及所采取的措施,以表作者忠心不二,以报先帝托付之情的决心。 三、学习第段:、嘘声朗读。 、点拨重点词。 、学生串译。 、提问检查: 第一句照应上段哪一句?“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第二句前半句照应上段哪一句?“斟酌损益,进尽忠言” 第二句后半句照应第一段哪一句?“开张圣听” 、小结: 本段是对上文的回顾,再次提出对陛下的期望和要求,这既是臣对君的忠心之述,也是长辈对晚辈诚挚爱忙乱的表露,感情真

10、切自然。 四、第段:表达依依惜别之情。五、复习重点词(见多媒体课件)六、总结全文: (一)结构内容: 出师表 (蜀)诸葛亮第一部分:晓之以理。第一层():分析形势,提出第一条建议“开张圣听” 第二层():提出第二条建议“赏罚严明” 第三层():推荐文臣武将,提出第三条建议“亲贤远小”。第二部分:动之以情 ()述身世,讲经历。()叙述受命之后的心情与措施,表忠心。 ()总提期望与要求。 ()结束语:报先帝、忠陛下(二)主题思想:诸葛亮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七、总结本文写作

11、特色:、议论中融以叙事和抒情。 由于本文是奏章,是作者出师前向后主刘禅他的恩主先帝刘备的儿子,现今的蜀国皇帝陈述意见,提出修明政治、兴复汉室的主张。因此,全文以议论为主,在议论中融以叙事和抒情,以做到对刘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达到劝谏的目的。论述切中要害、分析透辟,针对性强;寓情于义,情理交融,言词恳切,说服力强。叙事,寓情于事,委婉动人,感情真挚。所叙之事如推荐贤才,讲身世,谈经历,都是为议论服务,使他对刘禅提出的建议与要求有理有据,更能使人信服。 由于诸葛亮深感先帝知遇之恩和托付国家大事之情,此文全篇为他的“报先帝、忠陛下”之情所贯穿。在文中,他满怀深情念先帝,满腔挚爱谏后主,他对刘禅的反

12、复劝谏,谆谆叮咛,言词恳切,语重心长,那忠义之理,殷切之情,处处洋溢,感人至深,充分表现了他这位元老重臣对刘氏父子的忠肝义胆。 、语言率直、质朴、恳切、精练。 全文只字,次提先帝,次提陛下,“报先帝、忠陛下” 之情全篇,处处为刘禅 着想,殷切期望他继承父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光复汉室”之大业。作者此情此意,形成了本文率直、质朴、恳切的语言风格。他心之所想,笔之所写,情之所注,理之所喻,皆醒目而感人。全文不用典、无比喻,去华丽,重真情实录,处处不失臣子身份,又切合长辈的口吻。 本文语言精练,多以四字句行文,还有一些工整的排比句式,如“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等。还有大量的合成词出于诸葛亮的首创,不少词经过他的提炼,后来成为有生命力的成语,沿用至今,如“妄自菲薄”、“引喻失义”“苟全性命”“斟酌损益”“感激涕零”“不知所云”等。 八、知识拓展:(一)找出文中的成语并解释(见多媒体课件)(二)了解历代文人对诸葛亮的评价(见多媒体课件)九、布置课后作业:(一)书后习题“一”.(二)同步解析与测评P89:“一、二、三”题。(三)笔译全文。(四)背诵、默写全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