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资产加计扣除的会计处理理解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7812684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形资产加计扣除的会计处理理解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无形资产加计扣除的会计处理理解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无形资产加计扣除的会计处理理解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无形资产加计扣除的会计处理理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形资产加计扣除的会计处理理解(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形资产加计扣除的会计处理理解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五条: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条第(一)项所称研究开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是指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企业发生的某项交易或事项不属于企业合并,同时在初始确认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确认其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之间产生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需要调整该项资产的历史成本,准则规定该种情况下不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典型事例:内部研发形成无形资产【例题9计算分析题】某企业于20

2、10年度共发生研发支出2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20万元,开发阶段不符合资本化条件支出6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支出120万元形成无形资产,假定该无形资产于2010年7月30日达到预定用途,采用直线法按5年摊销。该企业2010年税前会计利润为1 00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不考虑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假定无形资产摊销计入管理费用。要求:计算该企业2010年应交所得税金额和暂时性差异的金额。【答案】无形资产2010年按准则规定计入管理费用金额=20+60+1205126=92(万元)2010年应纳税调减金额=9250%=46(万元)2010年应交所得税=(1 000-46)25%=238

3、.5(万元)2010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120-1205126=108(万元),计税基础=108150%=162(万元),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62-108=54(万元),但不能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个人对于“不能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理解:1、 教材的会计处理只说“准则规定该种情况下”,没有说明为什么准则这么规定。2、 我认为:(1) 这是暂时性差异。类似于内部交易的虚增部分,以后期间差异可以转回。(2) 但不是抵扣暂时性差异,不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以后的转回是指增加未来当期的摊销抵税,而不是未来出售时的税盾。(3) 这个加计扣除增加的总额60(120*150%-120)应视为税局奖

4、励的60*25%=15的税额,而不是会计和税法上对费用承认的不同,因此不计递延。会计确认的摊销税法表面上确认的摊销差额2010121862011243612201224361220132436122014243612201512186这里表面上税法确认的待摊销总额是120*150%=180,但实质上增加的60是奖励额,因为一项资产不可能没有更新什么的价值就凭空增加一块的。也就是说,税法实质上承认的待摊销总额也是120,而60的奖励是作为“借口”一样放在了摊销额中。因为会计和税法实质上承认的扣除额是一样的,所以没有产生递延所得税。附:递延所得税的问题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假设一固定资产的折旧及账面

5、价如下:年度会计折旧税法折旧会计账面价税法计税价121232210230101401001、从损益来看,第一年费用会计确认了2,税法1,产生差异1,而且是可在未来转回的,会计上认为当期产生的扣除抵税收益税法要延到未来确认,怎么解决这个矛盾呢?借用“递延所得税资产”搭桥:当期: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即会计上确认了当期的收益未来:借: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贷:所得税费用未来会计上不承认这个收益,因此所得税费用一借一贷抵消了,但税法上承认了,于是借应交所得税。2、从资产来看,第一年末资产的会计账面价2,税法计税价3,意思是假设这个资产即时卖出的话,会计承认的

6、成本为2,税法承认的可抵扣成本为3,应调增抵扣额为1,即税盾增加1*25%=0.25,但这个税盾只是假设现在卖出的,因此只能递延。顺便解释第一个例子的第二种理解,这不是增加未来“出售税盾”,因此不确认递延。接着无形资产那个的例子,如果无形资产出现减值,那么这个减值是确认递延的。例如,2010年末确认减值18,则会计确认的摊销税法实质上确认的摊销税法表面上确认的摊销会计和税法实质上摊销差额2010121218020112024364201220243642013202436420142024364201510121882011末: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 贷:所得税费用 1因为现在是会计和税法实质上确认的费用不同,这个差额需要确认递延。作为税收优惠的其他形式,因为不是通过增加待摊销总额这种额外的奖励,例如加速折旧,折旧总额还是这么多,只是费用的确认提前了,这样产生的费用差是产生递延所得税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