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产业发展三年行动纲要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7800939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产业发展三年行动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健康产业发展三年行动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健康产业发展三年行动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健康产业发展三年行动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健康产业发展三年行动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健康产业发展三年行动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产业发展三年行动纲要(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日 期:_第二稿XX市健康产业发展三年行动纲要(20132015)大力加快健康产业发展,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是提升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协调三次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为积极贯彻国家推进健康产业发展战略部署,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制定本行动纲要。一、健康产业状况分析(一)健康产业基本概念和发展情况健康产业是指直接或间接为人的健康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各类社会经济组织的集合,涉及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诸多领域,主要涵盖绿色食品、保健食品、医药用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体育健身用品、医疗康复、营养保健、健康管理、旅游养生、休闲健身等多个子产业。健康产业是近

2、年来崛起的新兴产业,有专家分析其可能取代IT业成为未来十年内领导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据统计,目前全球股票市值中,与健康产业相关股票的市值约占总市值的13%左右。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健康产业已经成为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美国的医疗服务、医药生产、健康管理等健康行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5%,加拿大、日本等国占比也超过10%,而我国仅占5%左右。健康产业在我国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二)XX市发展健康产业的基础近年来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健康产业市场需求激增,同时我市在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等方面优势明显,具备健康产业发展的条件。1

3、、健康产业市场需求旺盛。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69.8亿元,人均达到8503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706元,市民对健康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与此同时,我市60岁以上户籍人口达77.2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达21.2%,高出老龄化社会标准11.2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步伐呈加快趋势。经济发展、城市化推进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为我市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和广阔空间。2、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速。生物医药是我市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目前,我市共有生物医药生产企业8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超过200家,涵盖生物制药、医疗器械与卫生材料、化学药品、生物工业等领域。2012年,

4、全市生物医药规上企业总产值476亿元,同比增长18%,位居全省第一方阵。与生物医药相关的国家、省、市三级企业研发机构80余个,形成XX生物医药产业园、西太湖国际医疗产业园等集聚区,在全球骨科植入器械和一次性医疗器械等生产领域占有重要地位。我市生物医药产业的高速发展,为健康产业的产业集聚、业态构建和产业链打造提供了有力支撑。3、医疗卫生资源供给快速增长。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实施卫生惠民工程为契机,不断加大财政投入,积极推进医疗卫生机构布局优化调整,有效提升了医疗卫生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目前,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1128家,其中三级医院9家、二级医院6家,平均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4.4张

5、、执业(助理)医师数2.15人。良好的医疗卫生资源为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4、传统健康文化底蕴深厚。XX是孟河医派的发源地,孟河医派是我国目前历史延续时间最长、学科最齐全的传统中医流派之一,医派文化流传甚广,名师荟萃,人才辈出,在全国具有较强的影响力。茅山道教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其中茶文化、中草药文化、休疗养生文化、气功炼丹文化等都久负盛誉,茅山中药材名闻遐迩,是健康文化星河中的一颗明珠。5、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我市山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北依长江,南接太湖,西南低山丘陵连绵,河荡密布,植被繁盛,城乡植被覆盖率和绿化覆盖率名列全省前茅,是苏南地区的生态绿肺。全市水域面积占土地总面积

6、的比例达到19.5,林木覆盖率达到24.5%,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33%,城市融合了山、江、湖、河等重要自然景观,山水相依的组合优势非常突出,优美的自然环境为发展农业、旅游、养老和健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目前我市对健康产业还缺乏系统研究和整体统筹。医疗卫生、生物医药、养老服务、生态农业、旅游养生等产业各行其是,未能互相支撑、融合发展,形成具有我市特色的健康产业链。同时,部分产业起步较晚,发展不均衡,社会资本参与程度不高,缺乏高端优质服务资源,难以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总体上,我市健康产业GDP占比还不高,具有很大发展空间。二、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抢抓全球健康产业快速发展机遇,顺应

7、我市“十二五”发展战略和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要求,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和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立足点,按照“集聚化、集成化、高端化、差异化”的发展方针,坚持科技创新,坚持招商引资,坚持招才引智,坚持资源整合,着力扶持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着力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拳头产品,着力引进实施一批国际一流、引领作用卓越的服务品牌和服务项目,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配套完善的园区(基地)和集聚区,将健康产业发展成为我市重要的先导产业。三、发展目标(一)总体目标充分发挥我市资源和产业优势,实施健康制造业和健康服务业双轮驱动,坚持以现代生物医药、传统中医药、高

8、端医疗和养生文化为产业特色,构建以健康产业研究发展中心为智力和技术支撑,以生态农业、生物医药、医疗康复、休闲养生、健康养老为发展重点,涵盖“一个中心、五大领域”的健康产业体系,把XX打造成国内知名的集“研、产、游、购、医、养”于一体的健康产业高地、医疗养生名城。2015年,行业总收入达到?亿元,年均增幅?%。2017年,行业总收入达到?亿元。(二)分项目标持续做优健康农业,打造健康农业示范区。依托XX、XX等地优质的农业资源禀赋,进一步做优健康生态农业,开发绿色农产品、功能性农产品和保健食品,大力发展“研发-种养-加工-展示销售-物流配送-旅游购物”为一体的健康食品产业链,推进健康食品品牌建设

9、和交易平台建设。2015年,健康农业总收入达到?亿元。加快做强健康制造业,打造健康制造业先导区。依托XX、新北、XX、XX等既有的生物医药制造基础,进一步推进以生物医药研究和生产为核心的产业园区建设,以生物制药和医疗器械生产为主导,做强做大龙头企业,优化企业产品结构,增强产业创新投入,通过整合资源要素,优化融资环境,强化平台建设,推动我市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式提升。2015年,健康制造业总收入达到?亿元。全力做大健康服务业,打造健康服务业集聚区。依托主城区、XX区良好的公共服务基础和XX、XX天然的山水资源,做优生态文明环境,开发以康复、养生、养老为特色的旅游线路和服务项目,打造华东地区一流的休闲

10、养生胜地。全力引进以粒子线癌症治疗系统为龙头的国际一流医疗设备和技术,大力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品质,构筑国内健康服务高地。2015年,健康服务业总收入达到?亿元。四、主要任务建设XX市健康产业研究发展中心,推进生态农业、生物医药、医疗康复、休闲养生、健康养老五大特色领域快速发展。(一)建设XX市健康产业研究发展中心1、发展定位。瞄准科技前沿,关注健康养生,通过整合我市的产业资源、资本要素和智力资源,研究我市健康产业发展战略,指导各地区因地制宜、高效集约构建特色产业板块,推动前沿技术应用实践和传统产业融合增效,加强外部优质产业资源的引进和对接利用,成为我市健康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加速器。2、组织架

11、构。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科研技术力量,与本地高校、科研机构、医疗机构、骨干企业及政府部门等联合组建。本地机构主要包括XX大学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南京大学XX研究院、上海理工大学XX医疗器械研究院(筹)、XX市肿瘤生物医学转化中心、XX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在XX、XX等有条件的地区设置研究分院。3、重点工作。提供产业政策研究与咨询。围绕本地的产业基础,结合国内外健康产业发展趋势及国家、省产业发展重点,协助制定本地区健康产业发展政策。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发。围绕地区健康产业发展战略和重大建设项目,重点聚焦行业带动性强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研发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面向健康产业市场发展,通过“发现、筛选

12、、撮合、转化”的成果转化机制,促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助推区域内健康产业的整合、集聚和发展。创新型企业孵化。通过建立融合“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化应用、企业孵化”于一体的科技创新产业链条,实现“政、产、学、研、医”同步推进。产业公共技术服务。以核心共性技术及关键技术为纽带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统筹利用各方产业资源,结合现有基础性、公益性的服务平台,面向全行业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推广、技术检测、工程化应用、技术转移、创新孵化、融资服务等产业公共技术服务。人才培养、合作交流。积极招才引智,着眼于高层次人才团队建设,培养行业领军人物和专职运营团队,建立以XX大学为中心的产业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凝

13、聚行业优秀人才,进行全方位、多样化的国际国内合作,实现协同创新、互动发展。(二)生态农业1、发展定位。全力强化保障性基本农产品生产功能,加大基本农产品供给安全。全面推进功能性农产品和保健食品的研发和生产,不断加强市场品牌建设,不断拓宽社会服务领域,形成以基本农产品为基础、功能性农产品和保健食品为主体的健康生态农产品供应体系。加强优势特色生态农业的外向型市场拓展,提高生态农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把我市建设成全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标杆城市和示范基地。2、发展目标。2015年,基本建成以规模化、组织化、区域化和市场化为主导的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创建市级生态农业园区30个,省级生态农业园区10个,规

14、模以上龙头企业个数300家以上,销售收入突破600亿元,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50家以上,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10家。创建和培育国家级名优产品2个、省级名优产品35个、地理标志产品数4个,80%以上的农产品为省以上无公害农产品,有机农产品数280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通过HACCP、IS09000、IS014000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要达到90,在国内外市场中的份额不断提高。3、重点工作。加强生态农业园区和基地建设。通过重点扶持和兼并重组,在稻米、蔬菜、水果、水产、畜禽等各个领域,形成XX现代农业产业园、XX曹山现代农业示范园等若干个各具特色的大型园区,大幅度提高规模化和园区化生产经营比

15、重。在优质稻米、蔬菜、花木园艺等主要产业领域,分别扶持建设江苏天目湖农业生态园、XX指前镇有机稻米生产基地等若干个科技示范园区,强化科技成果的实验应用、示范和推广,带动生态农业的技术进步。加强健康生态农产品体系建设。在保障基本农产品市场供给的前提下,依托现有的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重点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骨干企业,全力推出一批面有市场影响力的功能性农产品和保健食品。运用现代营销手段加强名优农产品品牌建设,围绕茶叶、稻米、瓜果、蔬菜、畜禽等重点领域,把“天目湖”、“长荡湖”、“阳湖”等本地品牌打造成国内知名健康食品品牌。加快发展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构建有序衔接的宽长式产业链,全面提高生态农业的发展质

16、量和效益。加强生态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加强生态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支持XX市现代农业科学院等科研机构与著名高校和农业研究院的交流合作,重点在新品种研发和新技术开发等方面取得突破,不断满足技术推广和技术指导服务需求,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大力引进一批农业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为生态农业的跨越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着力加强生态农业的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开展物流配送、电子商务、连锁经营和农超对接直销等现代流通业务,增强凌家塘物流储运、中转集散和调节平衡功能,推进XX名优农产品网上商城交易平台建设,不断健全生态农业的物流服务网络,构建“方便、快捷、安全、高效”的生态农业物流服务体系。(三)生物医药1、发展定位。按照“区域协同、错位发展、集聚融合、创新跨越”的发展思路,重点建设XX生物医药产业园、西太湖国际医疗产业园和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