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说课稿范文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7782169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说课稿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一历史《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说课稿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一历史《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说课稿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一历史《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说课稿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一历史《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说课稿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说课稿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说课稿范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历史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说课稿范文 一、学生情况同初中阶段相比,高中学生的抽象能力和了解能力有较大程度的提升,但不能过高估量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因为大多数学生在初中时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或把历史课看成是小说课,历史知识贮备和认知水平有限,缺乏正确定识历史的方法和能力。二、教材分析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鸦片战争后,伴随西方殖民者侵略的扩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中国人民开始了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也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中国社会的经济形态和社会阶级结构发生改变:资本主义产生,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诞生。本节就是讲述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特点,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及其特点。能够说本节内容既是

2、前面所学内容的延续,又为后面学习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基础。因此在中国近代史上占主要地位和作用。2. 教材目标的分析问题3:第三段是一个复杂的单句,它的句子主干是什么?冒号后面作为宾语的复指成份能够分为哪几层意思?“正像达尔文一样”在句子中是什么成份?起什么作用?基于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课程标准的详细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情况,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了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情况,掌握中国资本主义的特点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了解中国无阶级的产生及其特点。(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详细社会历史环境出发,客观地、全方面地

3、、辨证地认识分析历史问题,发展历史思维能力,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提升观察社会问题的能力。同时利用相关的图文资料,培养学生利用资料、读图识图能力。提炼教材信息:(本步骤约810分钟)本步骤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提炼本课的关键信息,为下一步骤的展开奠定基础。大部分知识点初中已学过,避免占用大量时间。(3)情感态度、价值观从鸦片战争到19世纪60年代初,因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内部产生不以本国封建统治者和外国侵略者意志为转移的新的经济原因和新的阶级,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教育。经过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因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代原因,中国资产阶级含

4、有两面性,也不可能在近代中国实现自己“实业救国”的愿望。经过对无产阶级产生及特点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无产阶级是近代中国最优秀最革命的阶级。3.教学关键和难点关键:(1)中国资本主义兴起的条件;(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3)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难点:(1)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兴起的条件;(2)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4.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三、教法分析我采取启发式教学。考虑以下:(1)这是时代发展对个人认知能力的要求。当今世界是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换代快,所以在教学中不但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主要的是发展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主动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2)符合教学过程中教和学的辨证关系

5、。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启发式教学,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加,从而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3)符合学生认知习惯。本课内容理论性强,理性分析多,需要启发式教学,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在启发式教学总标准的指导下,在实际操作中采取以下详细教学手段,指导学生:(1)借助多媒体,创设情景,渲染气氛,激发学生探求知识欲望。(2)提问法:依据教学内容设计问题,师生互动过程中,发挥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的作用,学生首先掌握了相关知识,其次将知识有机结合,融会贯通,在互动的过程中也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能力。(3)讲解法:针对重、难点,经过一定的补充讲解,化难为易,加深了解和认识。(4)讨论法:

6、经过讨论,将抽象的问题变得形象化、直观化。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共同学习,相互促进,表示能力、分析能力、认识事物的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5)图示法。利用简单的图示揭示知识内部的逻辑结构,帮助学生了解掌握知识。四、教学设计1.导入新课方法和手段:播放视频利用视频材料茶馆中秦二爷的片段,创设情景,渲染气氛,以设问的方法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爱好,调动学习主动性。2.突出和突破重、难点突出和突破重、难点1: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方法和手段:(1)创设问题为了达成让学生明白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的产生是不以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的意志为转移,进行社会发展的教育。我采取提问法,设计问题,学生思索和讨论。问题1

7、:你认为创办工厂需要具有哪些条件?问题2:19世纪60年代的中国是否存在或具有这些条件?最终,在学生回复的基础上,补充、归纳板书。提问法:为了在讲堂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形象思想本事,进步对漫笔团体的掌握本事,我们设计了多少个题目适时抛出,有利于学生在明白的底子上增强影象。(2)组织讨论为让学生明白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中的作用,培养学生从详细社会历史环境出发,客观地、全方面地、辨证地认识分析历史问题努力,提升观察社会问题的能力,组织讨论。讨论:有些人说,中国资本主义是“欧风美雨”的产物,你同意吗?突出和突破重、难点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方法和手段:(1)媒体展示图表、地图、图片、文字资

8、料学生完成图表。(2)依据图表、地图、图片设问展示图表、地图、图片,依据图片设计相关问题,以谈话方法引导学生从图表、地图中归纳隐藏在其中的信息,关键培养学生看图、读图、识图能力,和前后知识融会贯通和迁移能力。在学生认识的基础上讲解。问题1:依据图表和地图,书本P40页材料,和产生条件,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有什么特点?在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特点的基础上,深入思索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性、妥协性和软弱性产生的原因,有表及里,寻求根源。培养学生从详细社会历史环境出发客观、辨证、全方面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2)“喜马拉雅山”是那么高,那么大,可见远古时候那儿的海又大又深,诗句“

9、那儿曾是汪洋一片”该怎么读呢问题2:结合材料,思索民族工业破产、倒闭的原因?问题3:本国的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为何要压迫和束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怎样面对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问题4:民族工业在资金、技术有什么特点?问题5: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产生的根源?(3)用简单的图示,揭示知识内部的逻辑结构,即民族资产阶级和本国封建势力、外国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突出关键3: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方法和手段:(1)多媒体展示图表。(2)培养学生识图、读图能力,提升分析能力和认识社会的能力。首先让学生自己归纳无产阶级的特点。其次,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补充完整。假如学生还是无法自己完成,能够设计

10、问题,大家交流,在和老师的交谈和启发中形成正确的概念。问题1:中国无产阶级分布在几个企业中?其中哪一个企业出现的最早?从产生的时间看和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有什么不一样?无产阶级分布在这些企业中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布地点有何特点?历来源看有什么特点?问题3:和民族资产阶级受的压迫一样吗?3.完成课堂练习,检测课堂效果假如说学习要达成深透的境地,真正学有所得,学生必需在读书上狠下功夫,读书方法的渗透就成为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如符号法、旁批法、类比法、纲领法等等;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中取得知识的关键,应注意在物理内容的讲授过程中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这一节课应引导学生阅读书本有关碰撞、爆炸等过程叙述,深入了解系统内力、外力、外力之和的概念,搞清初、末态的界定和什么是相互作用前、后的总动量;经过读题指导,教给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挖掘隐含条件(如“一起”、“静止”、“相向”、“忽然”等等),建构物理模型,逐步学会读物理书。4.归纳总结,重在把本节知识纳入已经有知识系统中,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络,提出问题,延伸课堂内容。5.板书设计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