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线方案》word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7774384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5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布线方案》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布线方案》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布线方案》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布线方案》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布线方案》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布线方案》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布线方案》word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1所新大楼建设弱电工程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 上海俊悦光纤网络科技有限公司2013年12月目 录第1篇 总体概述1第1部分 项目概述11.1 工程概况11.2 建设内容1第2部分 遵循的规范标准和设计原则12.1 设计依据1第2篇 现状及需求分析4第1部分 需求分析41.1 整体范围41.2 产品选型原则41.3 主要产品简介5第3篇 技术方案9第1部分 SM综合布线系统91.1 需求分析91.2 设计要点描述91.3 系统详细设计10第1篇 总体概述第1部分 项目概述1.1 工程概况21所新大楼工程中的弱电建设项目综合布线系统总设计SM信息点约1500个,覆盖建筑单体1个。1.2 建设内容2

2、1所新大楼中的弱电建设项目综合布线系统将按照SM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要求进行设计,首先满足信息网络和SM系统的基本建设要求,同时根据对业务的理解和完整性及适度超前的建设原则,提出建设建议。本工程设备、器材、材料的选择及整个工程实施应符合国家的有关标准,政府部门的行业标准及地方政府的有关规定。第2部分 遵循的规范标准和设计原则本次综合布线系统深化设计是以用户单位实际使用需求及相关建筑图纸为基础,以国家和上海市相关行业标准为依据,结合我方多年的工程和集成的成功经验,综合21所新大楼的业务情况建筑特点,精心设计编写而成。2.1 设计依据本投标方案的设计依据如下: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

3、006)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50259-96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0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1-200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 50312-2000商用建筑线缆标准EIA/TIA568B电子计算机场地设计规范GB50174-2000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SJ/T30003-93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887-2000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

4、收规范GB50339-2003 处理保密信息的电磁屏蔽室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BMB3-1999SM信息设备使用现场的电磁泄漏发射防护要BMZ12000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分级保护方案设计指南BMB23-2008涉及国家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测试指南保密标BMZ32001招标(或使用)单位提供的其它相关文件原则2.1.1 先进性在实用、可靠的前提下,系统应尽可能地跟踪国内外先进的产品与技术,使系统能够最大限度地适应技术发展变化的需要,以确保系统的先进性。系统应运用先进成熟的技术手段和标准化产品,具有较高性能,符合当今技术发展的方向,确保系统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有长期的使用价值,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

5、。2.1.2 实用性实用性原则主要包括:易操作性、适应性强、界面友好、可维护性好。应面向实际、注重实效,坚持实用、经济的原则,应充分利用原有设备和信息资源,应用软件应考虑用户的操作习惯,为用户提供友好的操作界面以及丰富的联机帮助,全面提升系统的实用性和经济性。2.1.3 可靠性系统应采用国内成熟、稳定、可靠的软件技术架构,应采用具有应用于国内同等规模项目的成功经验的成熟系统软硬件产品,保证系统长期安全地运行。要采用可靠的技术,系统各环节具备故障分析与恢复和容错能力,在安全体系建设、复杂环节解决方案和系统融合等各方面考虑周到、切实可行,建成的系统安全可靠,稳定性强,从而把各种可能存在的风险降至最

6、低。2.1.4 安全性应充分考虑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具有必要的信息安全保护和信息保密措施,建立可靠的安全保障体系,对非法侵入、非法攻击和网络计算机病毒应具有很强的防范能力,具有健全的备份和恢复策略,符合国家和企业相关保护标准的信息安全体系,保证整个系统正常高效的运转。2.1.5 扩展性要考虑到信息系统的未来发展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充分考虑系统升级、扩容、扩充和维护的可行性;需要充分考虑与原有系统的兼容性,保证整个系统在实际需要时可以平滑地过渡或升级。2.1.6 易维护性要考虑可维护性,使日常维护和操作直观、简便和高效。建模工具要先进,模块化程度要高,对不同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方式的适应能力强,

7、维护方便。2.1.7 统一性系统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指导,分步实施、分级管理,网络互联、信息共享”的原则进行建设。2.1.8 整合性系统应按照总体设计的要求对业务流程、现有应用系统、基础数据、现有设施环境进行有效优化、整合,并将弱电智能系统、IP音视频系统统一整合到指挥中心,实现信息联动与可视化指挥调度。第2篇 现状及需求分析第1部分 需求分析1.1 整体范围网络建设技术要求一、项目背景: 为适应信息化社会对企业经营、生产、管理等方面的要求,顺利通过保密检查,拟建立SM信息网络。 二、SM网设计标准及规范:国家标准GB17859-199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国家标准GB

8、9361-1988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国务院令14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国家保密局BMB4-2000电磁干扰器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国家保密局BMB5-2000SM信息设备使用现场的电磁泄漏发射防护要求国家保密局BMB17-2006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分级保护技术要求国家保密局BMB20-2007涉及国家秘密的SM信息系统分级保护管理规范国家保密局BMB22-2007涉及国家秘密的SM信息系统分级保护测评指南国家保密局BMB23-2008涉及国家秘密的SM信息系统分级保护方案设计指南国家保密局文件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1.2 产品选型原则产品的选用保证实用、可靠,并能

9、适应技术发展变化的需要,以确保系统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有长期的使用价值。本次综合布线工程,主干全部选用单模光缆,水平采用六类双层屏蔽双绞线。主干采用6芯室内单模光缆,水平布线采用六类双层屏蔽双绞线。1.3 主要产品简介 主干采用6芯室内单模光缆,产品说明:GYXTW光缆的结构是将单模或多模光纤套入由高模量的塑料做成的松套管中,套管内填充阻水化合物。松套管外用双面涂塑(皱纹)钢带纵包,钢带和松套管中间的阻水带保证了光缆的紧凑和纵向阻水,两侧放置的两根平行钢丝加强后护套成缆。性能特点:l 阻水带纵包防止光缆的纵向渗水l 两根平行钢丝保证光缆的抗拉强度l PE护套具有很好的抗紫外线辐射性能及耐环境应力

10、开裂性能l 直径小、重量轻、容易敷设 大楼垂直主干天津立孚室内单模6芯光缆产品说明:立孚室内单模6芯光缆的结构是在多根单模或多模紧套光纤外均匀施放起加强作用的多股芳纶纱,再挤制阻燃外护套而成。通过选择优质光纤,使用专用设备,配合精密模具,并合理设计芳纶纱股数和张力,使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均优于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性能特点:l 在加工中选用线性好,出胶量小的螺杆及调节挤塑机真空度的大小,加工紧套光纤,保证了光缆中的紧套光纤外径均匀,剥离性好;l 用于室内的产品对阻燃性能要求很高,为达到此要求,采用阻燃性能良好的护套材料;l 由于采用专用的加工设备,优质的材料及优化工艺,使产品的附加衰减小;l 紧套

11、光纤在紧套前经过严格筛选,确保光纤的几何尺寸及传输性能满足用户需要。 水平布线。COMBO六类双层屏蔽双绞线: 材质材料:l 屏蔽层:铝箔、铜网 l 导体:23AWG实心裸铜线; COMBO六类双层屏蔽双绞线l 绝缘:聚乙烯(PE);l 保护套:聚氯乙烯(PVC)阻燃聚乙烯(FRPVC)低烟无卤(LSHF),分间隔印有电缆编号、线规、验证、日期、英尺标;l 外径:6.5mm;l 最小弯曲半径:8倍电缆外径性能特点l 超出ANSI/TIA/EIA-568中对六类的要求; l 十字分隔设计改进了电缆近端串扰及阻抗性能;l 品质稳定并可传输达350MHZ;l 用于同步并行传输协议和优化平局传输参数;

12、l 最小的尺寸更易于紧密安装; l 平均轴向转换损耗控制低电磁干扰和抗噪音;l 所有材料具有25年的性能保证;l 电缆长度递减标记减少浪费;l 支援超高速以太网络及未来宽频应用;l 按ANSI/TIA/EIA-568-A色谱编码;l CMR级,UL、ETL、3P认证。COMBO六类屏蔽信息模块性能特点: 六类屏蔽信息模块l 六类模块是根据国际标准TIA/EIA-568-B.2设计制造的性能优异的插座模块;l 模块的电路板和簧片采用专利的平衡技术;衰减、回损和近端、远端串扰方面的性能超过六类标准的要求;l 传输带宽超过350MHz;l 安装全面兼容COMBO各类面板和快速安装板;l 所有材料具有

13、25年的性能保证;l 美国UL-3P.ETL实验室认证。l IDC:簧片接触针部位镀金50(inch),卡接簧片采用斜45度设计,使线缆卡接更可靠,可卡接线径22-26AWG;l 接触电阻的单股双绞线(不包括体电阻):正常大气压条件下接触电阻2.5ml 绝缘电阻:正常大气压条件下绝缘电阻1000Ml 抗电强度:DC 1000V (AC 700V)1分钟无击穿和飞弧现象l 寿命:插头插座可重复插拔次数1000次l 卡接可重复次数300次86型单孔防尘面板 86型双孔防尘面板第3篇 技术方案SM网布线系统将作为整个办公信息化的基础性设施,按照实用、先进、专业和经济的思路,从用户的实际使用需求出发,

14、进行进行项目系统建设。本篇是对SM网子系统,进行具体的方案深化设计。第1部分 SM综合布线系统1.1 需求分析根据国家SM信息系统设计的有关规定,2个SM信息系统之间、包括SM信息系统与非SM信息系统需完全独立、物理隔离。因此,SM的综合布线系统相应设计成房间点位采用6类双层屏蔽线:作为SM信息系统的运行平台,其设计需符合安全保密标准的要求。1.2 设计要点描述本综合布线系统主要分为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区子系统、垂直区子系统、管理区子系统、设备区子系统五部分。本综合布线系统采用物理星形拓扑结构,按照六类双层屏蔽双绞线到桌面布线系统进行设计。l 布线系统: 楼层垂直主干采用6芯室内单模光缆。 各配线间到各房间点位采用6类双层屏蔽双绞线; 本次综合布线系统共设计6类双层屏蔽信息点1500个。1.3 系统详细设计1.3.1 SM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根据XX新大楼的需求和建筑情况,此次我们设计的SM综合布线系统采用物理星形拓扑结构,SM综合布线系统方案采用为六类双层屏蔽双绞线到房间布线系统。SM综合布线系统主要由: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等5个子系统组成。PBX设备间子系统管理间子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