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总复习“诗歌语言题”配套检测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7756749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总复习“诗歌语言题”配套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诗歌语言题”配套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诗歌语言题”配套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诗歌语言题”配套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总复习“诗歌语言题”配套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总复习“诗歌语言题”配套检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歌语言题”配套检测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8分)阮 郎 归司马光渔舟容易入春山,仙家日月闲。绮窗纱幌映朱颜,相逢醉梦间。松露冷,海霞殷。匆匆整棹还。落花寂寂水潺潺,重寻此路难。(1)词的上片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3分)答: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由上片中的景“渔舟”“春山”“日月”“纱幌”“朱颜”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喜爱之情。参考答案:上片选取渔舟、春山、绮窗、纱幌、朱颜等意象,由景及人,表达了词人对山景的热爱和陶醉于美景中的愉悦之情。(3分)(2)本词下片在语言上有何特点?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5分)答: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的能力。下

2、片中叠词 “匆匆”“寂寂”“潺潺”的运用,先分析叠字对词人情感的表达上的作用,其次考虑叠字本身所具有的作用。参考答案:善用叠词。(1分)“匆匆”“寂寂”“潺潺”丰富了音韵,使语言具有音律美;(2分)“匆匆”体现了词人将要回归尘世的无奈,“寂寂”“潺潺”强化了词人忧伤落寞的心情。(2分)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早发罗邺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1)这首诗是如何表现“早发”之“早”的?请作简要分析。(5分)答: 解析:诗题“早发”,即“早晨出发”的意思。回答此题,首先要考虑有哪

3、些事物可以表现出发时间之早,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参考答案:第一、二句紧扣诗题,凸显“早发”:宿酒初醒,残灯未灭,长夜未尽,诗人已携孤剑登程。第三句写诗人在路上听到雄鸡唱晓,也可见出行之早。塞外风雪路,本来行人稀少,而“早发”就更无路人,只有诗人独行,故“独”与“早发”之“早”有关。飞雪白草,道路本已难辨,早行时就更加微茫,故“微”字也表现“早发”之“早”。 (2)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3分)答: 解析:这种表达效果题,答题时表述要规范:某字(词、句)写了什么内容,用了什么手法及其效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参考答案:一个“背”字,描写了诗人与大雁相

4、背而行的情境,使诗人向北向寒与大雁向南向暖形成强烈对比,表现了诗人旅程的艰辛和心情的愁苦。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8分)鹧鸪天送廓之秋试辛弃疾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注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 白苎(zh):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 禹门:即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1)“白苎新袍入嫩凉”句中的“嫩”字给人、的感觉。(2分)解析:这句诗写了范廓之(也可以说是考生们)穿着白色苎麻做的新衣服在微凉的天气里端坐在考场中。时间是秋天,因此“嫩”应该指稍微、舒服、清爽

5、的感觉。参考答案:轻微舒服清爽(任选两个词,意思对即可)(2)“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是怎样体现辛词的豪放特点的?(6分)答: 解析:本题考查如何体现辛词豪放的特点,可以从意象、意境、语言等方面入手考虑。参考答案:大鹏、丹凤,意象豪迈;北海、太阳、路茫茫,意境开阔;携书佩剑,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8分)玉 楼 春元好问惊沙猎猎风成阵,白雁一声霜有信。琵琶肠断塞门秋,却望紫台知远近。深宫桃李无人问,旧爱玉颜今自恨。明妃留在两眉愁,万古春山颦不尽。(1)朔风惊沙,白雁掠霜,词人面对荒凉萧瑟的北地风光,俯仰千古,引入的历史画面。“白雁”在这里作用

6、有二:一,点明时令;二,。(2分)参考答案:昭君出塞渲染情境(渲染气氛)(2)元好问推陈出新,突破了体裁和题材本身的局限,拓宽和加深了同类作品的内涵。请从这个角度赏析“明妃留在两眉愁,万古春山颦不尽”两句。(6分)答: 参考答案:结尾两句,词人从黛青的远山,想到昭君含愁蹙恨的双眉;因为有了前两句的铺垫,昭君就成为当时及后代所有宫女的代表,“万古春山颦不尽”,揭示了昭君悲愤之深,也揭示了这种悲剧的历史延续性。作者所指斥的不只是一个汉元帝,所同情的也不只是一个王昭君。他凭着词人的直觉意识到,宫女的悲剧乃是封建专制王朝的一种社会弊病。5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8分)咏凌霄花贾昌朝披云似

7、有凌霄志,向日宁无捧日心。珍重青松好依托,直从平地起千寻。凌 霄 花杨绘直饶枝干凌霄去,犹有根源与地平。不道花依他树发,强攀红日斗鲜明。注杨绘:北宋绵竹人,官至御史中丞,曾因触犯王安石被贬亳州。直饶:尽管,即使。(1)贾诗颂扬凌霄花有自知之明、的谦逊性格。杨诗借凌霄花、以势压人、品格恶劣的特点来讽喻病态世俗。(2分)参考答案:不居功自傲趋炎附势(2)贾诗的语言特点有哪些?请结合诗句简要说明。(6分)答: 参考答案: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珍重青松”形象地表达了凌霄花与青松的依托关系。使用了反问句,“宁无”是难道没有的意思,表达了凌霄花向上、忠心的特点。语言风格明白晓畅,朴素无华。“好依托”“平

8、地起”平易通俗地表达了凌霄花的生长特性。6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1)(2)题。(8分)正宫鹦鹉曲野渡新晴冯子振孤村三两人家住,终日对野叟田父。说今朝绿水平桥,昨日溪南新雨。幺碧天边岩穴归云,白鹭一行飞去。便芒鞋竹杖行春,问底是青帘舞处。注底是:哪里是。青帘:酒帘,酒幌。(1)“白鹭一行飞去”一句化用了杜甫绝句中“”这句诗,“问底是青帘舞处”化用了杜牧清明中“”这句诗。(2分)参考答案:一行白鹭上青天借问酒家何处有(2)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简析“说”字的妙处。(6分)答: 参考答案:结构上:这个字上连“野叟田父”,下启“芒鞋竹杖行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和下面的“问”字前后照应,使整首曲子浑然一体。内容上:“说”这个动作表达出了农民对天降甘霖又获新晴的喜悦之情,也表达了作者一种无心听之的闲居之趣。前面作者“终日对野叟田父”,心境平静恬和,如今听村民提起新雨新晴,骤起游览雅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