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学史详细复习资料(共96页)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7748638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98 大小:145.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代文学史详细复习资料(共9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宋代文学史详细复习资料(共9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宋代文学史详细复习资料(共9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宋代文学史详细复习资料(共96页)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宋代文学史详细复习资料(共96页)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宋代文学史详细复习资料(共9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代文学史详细复习资料(共96页)(9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二、 宋代文学第一讲 概说:分期问题:A 宏观视野 三古七段说B 微观视野 北宋初期文学 960-1030 北宋中期文学 1031-1070 北宋后期文学 1071-1126 南渡时期文学 1127-1166 中兴时期文学 1167-1210 南宋后期文学 1211-1279制约文学发展的外在因素:a.两宋社会时代背景:(一) 政治形势高度集权的积弱王朝崇文抑武的国策:“杯酒释兵权”。“艺祖(赵匡胤)革命,首用文吏而夺武臣之权,宋之尚文,端本乎此。太宗、真宗,其在籓邸,已有好学之名;及其即位,弥文日增。自时厥后,子孙相继,上之为人君者,无不典学,下之为人臣者,自宰相以

2、至令录,无不擢科,海内文士彬彬出焉”(宋史文苑传序)“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宋史石守信传)(二) 高度发展的宋型文化朱熹:“国朝文明之盛,前世莫及。”(楚辞集注)“天水一朝人智之活动与文化之多方面,前之汉唐,后之元明,皆所不逮也。”(王国维宋代之金石学)“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陈寅恪:邓广铭序)科技进步;文化发达;经济繁荣;生活优裕;学术昌明“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如此,其文词学术,当倍蓰于昔人。”(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

3、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宋学、理学b.宋代文人的“优越感”与“束缚感”1、科举制度的发展与完备“唐宰相三百六十九人,凡九十八族。”(新唐书)明代徐有贞:“宋有天下三百载,视汉唐疆域之广不及,而人才之盛过之。”(重建文正书院记)“状元及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蕃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不可及矣。”(尹洙儒林公议)2、优厚的待遇“月俸虽无余,晨炊且相继。薪刍未缺供,酒肴亦能备”(王禹偁对雪)“(宋)州县之地不广于前而官五倍于旧。”“恩逮于百官者唯恐其不足,财取于万民者不留其有馀。”(赵翼二十二史札记卷二五)3、思想上遭到束缚科考、理学、“

4、内转”、老练深沉。c.宋代文人之性情与审美(一)学养功力:学者诗、儒者诗、文人画等。(二)心性气质:三教合一,理性内敛。以佛修身,以道养生,以儒治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三)审美趣味:清雅绝俗,平淡简易。尤其是诗歌,题材向日常生活倾斜;风格上以平淡为美;以思理而非情致见长。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题张司业)“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梅尧臣读邵不疑学士诗卷)“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苏轼评韩柳诗)“简易而大巧出焉,平淡而山高水深,似欲不可企及。文章成就,更无斧凿痕,乃为佳作耳。(黄庭坚与王观复书三首) 四、宋代各文体之发展状况及内在规律(一)各种文学体裁之成

5、就1、散文:“唐宋八大家”之六家2、诗歌:题材与规模拓展;风格流派纷繁;唐宋诗之争;研究热点。“宋人生唐后,开辟真难为”(蒋士铨辩诗) 3、词:“一代之文学”完成词体建设;题材和风格倾向上不断开拓;数量大增。表情之载体:“感于文不如感于诗,感于诗不如感于词。”(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情有文不能达,诗不能道者,而独于长短句中可以委婉形容之。”(查礼铜鼓书堂词话)4、通俗文学的兴盛:民间说话艺术,说话四家;话本小说;戏剧的进一步发展二)文学自身发展规律1、文学的因袭和变异:清人叶燮:“韩愈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宋之苏、梅、欧、苏、王、黄,皆愈为之发其端,可谓极盛。”(原诗卷一

6、)“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严羽沧浪诗话)唐音与宋调: “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唐诗如芍药海棠,秾华繁彩;宋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唐诗如啖荔枝,一颗入口,则甘芳盈颊;宋诗如食橄榄,初觉生涩,而回味隽永譬诸游山水,唐诗则如高峰远望意气浩然;宋诗则如曲涧寻幽情境冷峭。唐诗之弊为肤廓平滑,宋诗之弊为生涩枯淡。” 缪钺诗词散论论宋诗2、文学题材的旁逸与拓展:宋诗与宋词;婉约与豪放、骚雅、俚俗3、文学体裁的兴替:文学典型的变迁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宋词。王国维人间词话:“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

7、,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豪杰之士亦难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体,以自解脱,一切文体所以始盛终衰者,皆由于此”4、文学形态由简到繁的进化:古体到近体;骈文到散文5、文学体裁之间的借鉴交融:尊体与变(破)体:以文为诗;以诗为词;以文为词“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王国维人间词话)以文为诗“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赵翼瓯北诗话卷五)第二讲 宋初之诗文创作第一节 宋初诗坛“宋刬(铲)五代旧习,诗有白体、昆体、晚唐体。白体如李文正、徐常侍昆仲、王元之、王汉谋(奇);昆体则有杨、刘西昆

8、集传世,二宋(庠、祁)、张乖崖(咏)、钱僖公、丁崖州(谓)皆是;晚唐体则九僧最逼真,寇莱公、鲁三交(江)、林和靖、魏仲先父子、潘逍遥、赵清献之徒,凡数十家,深涵茂育,气急势盛。”方回送罗寿可诗序一、 白体诗派白体:宋初一个学习白居易浅切平易诗风的诗人群体。代表者为李昉、徐铉、王禹偁等人。他们用诗唱和赠答,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诗风浅切清雅、缺乏盛大气象。(一)白体诗流行的内在动因1、中晚唐以来白体诗的盛行“广大教化主。”(张为诗人主客图)“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炫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白氏长庆集序)2、 宋

9、初特殊的政治环境(1)文人贪财:(2)文臣躁进:(3)以白居易作为文人的楷模:白居易是宋型文化的第一个代表性人物。(三) 重要的白体诗人及作品:1、徐铉(916991),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有骑省集。创作:强调才情,率意而成,“流易有余而深警不足”。2、李昉:二李唱和集,由李昉整理而成,收录李昉与李至自端拱元年(988)至淳化二年(991)期间模仿刘、白互相唱和的诗,包括两首残诗在内共计一百五十八首。附:和韵诗有三体:曰“依韵”:谓同在一韵中而不必用其字也。曰“次韵”:谓和其原韵而先后次第皆因之也。曰“用韵”:谓用其韵而先后不必次也。3、王禹偁对白体的继承与突破(1)生平:王禹偁(9

10、541001)字元之,巨野(今属山东)人,三任知制诰,又三次被黜外放,晚年曾任黄州地方官,故又称“王黄州”。为人刚直,敢于说话。他自称要“兼磨断佞剑,拟树直言旗”(谪居感事),有小畜集。周易:“小畜之象曰: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出身贫贱而志向远大2) 早年诗作对白体的继承:早年与罗处约唱和多达百首,多有模仿白诗痕迹,平澹闲适。遭贬后转向白居易的新乐府精神:“国初沿袭五代之余,士大夫皆宗白乐天诗,故王黄州主盟一时。”(蔡宽夫诗话)“放达有唐惟乐天,纵横吾宋是黄州。”(林逋)尔为流亡客,我为冗散官。感流亡3、被贬商州后诗风向杜诗转变:张宗纲:“两宋尊杜第一人”。清人吴之振:“元之独开有宋

11、风气”。 王禹偁:“子美集开诗世界,伯阳书见道根源。” 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写景如画;气骨充盈;含蓄凝练。平生诗句是山水,谪宦方知是胜游。(王禹偁听泉)白体诗之缺陷:宋初许多人喜爱白体,明确标出“拟白居易”,但多因其浅近易学、流利爽滑,不免写成缺乏诗味的作品。六一诗话曾举“有禄肥妻子,无恩及吏民”为例,讥笑达官贵人“常慕白乐天体,故其语多得于容易”。二、晚唐体(一)师法对象及成员偏重以苦吟的写作方法在狭小的格局中描绘清新小巧的自然景象,表达或是失意怅惘、或是闲适旷达的士大夫情趣,这主要是继承了唐代贾岛、姚合一派的风格。成员:林逋、魏野、寇准、潘阆、与“九僧”(希昼、保暹、文兆、行肇

12、、简长、惟凤、惠崇、宇昭、怀古)(二)诗学晚唐的背景1、盛行朝野的隐逸风尚:朝廷礼遇隐士,种放(曾从学陈抟)为代表:2、三教合流的学术背景:崇尚清幽淡静的晚唐诗风,得以盛行于北宋初年儒臣、僧人、道士等具有不同身份背景的人群。3、晚唐至宋初贾岛诗风的盛行:“唐末五代流俗以诗自名者大抵皆宗贾岛辈,谓之贾岛格。”(蔡宽夫诗话)“由晚唐到五代,学贾岛的诗人不是数字可以计算的,除极少鲜明的例外,是向着词的意境与词藻移动的,其余一般的诗人大众,也就是大众的诗人,则全属于贾岛。从这观点看,我们不妨称晚唐五代为贾岛时代。”(闻一多 唐诗杂论)(三)代表作家作品1、“九僧”方回:“晚唐体则九僧最逼真”。九僧诗境

13、界狭小,新警奇巧,多有句无篇,例如:“虫迹穿幽穴,苔痕接断棱。”(保暹秋迳)“磬断危杉月,灯残古塔霜。”(惟凤与行肇师宿庐山栖贤寺)“照水千寻迥,栖烟一点明。”(惠崇池上鹭分赋得明字)艺术特征:清奇孤峭长于描绘狭窄视野下人所不常言及的细碎之物。能把生活中的常见之物写得颇具新意。力求一句一联的新警奇巧。构建一种纵深悠远的意境氛围。在诗句中传达一种孤寂荒寒的气息。缺陷:内容单调,畛域狭小:2、林逋等隐逸诗人 林逋:(967-1028),和靖先生。为人高洁脱俗:四库全书总目称其“所为诗澄澹高逸,正如其人”。少孤力学,通经史百家。性孤高自好,喜恬淡,自甘贫困,勿趋荣利。及长,漫游江淮,四十余岁后隐居杭

14、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以湖山为伴,相传二十余年足不及城市,以布衣终身。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梅妻鹤子 南唐江为:“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寇准:春日登楼怀旧:远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魏野:书友人屋壁: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三、西昆体:景德二年秋,真宗命王钦若、杨亿等编纂册府元龟。至大中祥符元年,杨亿编西昆酬唱集,“西昆体”得名。杨亿、刘筠、钱惟演,以及晏殊、宋庠、宋祁等后进(一)西昆体产生的背景:1、朝风的变迁:(1)奢华之习渐兴;中山诗话:“杨大年不喜杜工部诗,谓为村夫子。”漫叟诗话云:“江为有诗吟登萧寺旃檀阁,醉倚王家玳瑁筵。或谓作此诗者,决非贵族。”归田录云:晏元献喜评诗,尝曰:“老觉腰金重,慵便玉枕凉未是富贵语。不如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此善言富贵者也”。(苕溪渔隐丛话)(2)崇道热情的高涨:斋醮活动,仪式文书。2、士风的转变:(1)讽世精神的复苏:如汉武。大中祥符二年,“御史中丞王嗣宗言:翰林学士杨亿、知制诰钱惟演、秘阁校理刘筠,唱和宣曲诗,述前代掖庭事,词涉浮靡。上曰:词臣,学者宗师也,安可不戒其流宕? 乃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