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韵母和声调的发展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7739687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韵母和声调的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汉语韵母和声调的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汉语韵母和声调的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汉语韵母和声调的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汉语韵母和声调的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语韵母和声调的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韵母和声调的发展(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讲 汉语韵母和声调的发展本讲主要内容:1、韵母从上古到中古再到近代的发展;2、声调从中古到近代的发展。 重点掌握内容:韵尾的发展和声调的演变规律。本讲主要叙述两个问题,韵母从上古到中古再到近代的发展,声 调从中古到近代的发展。一、韵母的发展汉语从上古发展到中古,韵母系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古汉语 三十韵部,按照主要元音和韵尾的不同分为阴(9)、阳(10)、入(11) 三类十一组。到魏晋南北朝 42 个韵部(见王力汉语语音史113 页)。到中古广韵九十五韵部(61 阴阳 34 入声韵部)。这之间, 韵部的分合显得十分复杂。比如上古的“之”部韵分化出中古的“咍、 侯、灰、皆、之、尤、脂”七个韵

2、。趋势是韵部的划分越来越细密。从中古到近代,韵母系统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广韵95 韵部, 206 韵,141 个韵母,到平水韵 106 韵,再到中原音韵19 个韵部, 46 个韵母。总的发展趋势是整个韵部系统大大简化。我们知道,汉语音节中的韵母一般是由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 构成,而韵头和韵尾最能体现汉语语音的特征。所以,我们从韵头和 韵尾两方面来看韵母的发展。1、韵尾的发展韵尾的发展表现在两方面: 、-p、-t、-k尾的消失; 、 -m 尾的消失。-p、-t、-k是塞音,听起来很紧促,所以带这种韵尾的音 节叫“促音尾”音节,也叫“塞音尾”音节,音韵学上称之为“入声 韵”;-m、-n、-g是鼻音

3、,用鼻音充当韵尾的音节叫“鼻音尾” 音节,音韵学上称“阳声韵”。戏曲界又把阳声韵中收-m尾的音节 叫“闭口韵”。塞音尾和鼻音尾因为都是唯闭音尾,听着不敞亮,所 以合称“闭音节”。用元音充当韵尾的音节叫“元音尾”音节,没有韵尾的音节叫“开 音节”。这两种音节在音韵学上合称“阴声韵”。-p、-1、-k都是“唯闭音”,即只把双唇、舌尖、舌根急 促地一闭就完了,并不让气流冲出来。在现代汉语普通话里已经没有 这类韵尾了。但在现代粤方言广州话中,普通话里同音的“力、栗、 力”三个字分别读作【lap】、【101】、【l k】,还保留着韵尾-p、-1、 -k。那么,这类韵尾是什么时候消失的呢?我们知道,韵尾-

4、p、-1、-k和入声是有连带关系的,没有 -p、-1、-k韵尾,也就没有入声。入声是以发音短促为特征, 没有-p、-1、-k这些促音尾,音节也就没有了短促的音色,那 么,入声也就不存在了。元代黄公绍的古今韵会(成于1292年以前)已经没有收-p 的入声字了,收-P的入声字已经并入到收-t的入声里去了。到了 十四世纪,即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1324 年)时,入声就完全 消失了。这说明,十四世纪(或更早)的北京(大都)话里,韵尾-p、 -1、-k就已经消失了。至于它开始消失的时间可能更早。-p、 -1、-k消失以后,闭音节成了开音节。例如“哭” k uk kuo 有些韵类在促音节消失后,又发生元

5、音高化。如“郭” kuak-kuo。韵尾-m的消失是在-p、-1 、-k的消失之后,在中原音 韵里有了一个开端,就是声母为唇音而韵尾为-m的字,韵尾一律 变为-n。这样一来,本来不同韵尾的字,变为同韵尾的同音字了。 例如:烦 繁 -n饭 贩 -n 牝 -n-n-n -n凡帆-m范犯-m品-m这种音变,语音学上称为异化作用。如果声母是唇音,韵尾-m 也是唇音,在发音上不是十分便利的,所以韵尾很容易起变化。但这 种变化不是必然的,今天有些方言如客家话仍保留有-m尾。中原 音韵十九韵部是十四世纪北方话的实际语音系统。这十九韵部如下 (教材 160 页):一东钟 二江阳 三支思 四齐微 五鱼模 六皆来

6、 七真文 八寒山 九桓欢 十先天 十一萧豪 十二歌戈 十三家麻 十四车遮 十五庚青 十六尤侯 十七侵寻 十八盐咸 十九廉纤其中“侵寻”、“盐咸”、“廉纤”三个是闭口韵,可见,中原音 韵基本上还保存着-m尾。那么-m尾是什么时候消失的呢?在北方话里,-m啲全部消失, 不能晚于十六世纪,因为写于十七世纪初叶(1626)的西儒耳目资 (法国传教士金尼格著,供西洋人学习汉语用的音韵学著作)里已经 没有-m尾韵了。但是,卜m并入-n并不是从十七世纪才开始的。 这种变化从唐代已经开始了。唐人胡曾戏妻族语不正诗: 呼十却为石“十”-ap; “石” -ak)唤针将作真“针” -m; “真” -n) 忽然云雨至

7、, 总道是天因。(“因” -in ;“阴” -im)在胡曾看来,“针、阴”二字要念成收-m尾的闭口韵才算“正”, 妻子娘家人念成收-n尾的,就成了 “真、因”二字了,是很可笑的。 这说明:唐代有的方言中已经把-m尾字读成-n尾字了。但语音发 展是不平衡的,在北方-m 尾的消失要到中原音韵时代以后。那 么,-m尾字并入-n尾后,中原音韵仅存的三个闭口韵:侵寻 并入了真文,盐咸并入了寒山,廉纤并入了先天。后来,桓欢也和寒 山合流了。这样,十九韵部减为十五韵部,基本上代表现代了普通话 的韵部。以上是着眼于韵尾看韵母的发展。下面从韵头来看韵母的发 展。2、韵头的转化根据韵头的不同,可以把韵母划分为四类

8、,即四呼。四呼是近代 汉语和现代汉语的特征,开、齐、合、撮四呼之间可相互转化,韵头 的转化是具有普遍规律的。但这种转化是有条件的。 开口和齐齿的交替:即韵头 i 的插入和失落。A、 韵头i的插入,即开口呼一齐齿呼。本来没有韵头的开口呼,在发展过程中插入了韵头i。这需要具备两个条件:必须是喉音字(指见溪疑影哓匣六母);必须是二 等字。例如:街 kaiMie鞋 xai pie奸 kanMian雁号anian牙期aia家 kaMia江ko号Mia号巷TOflpiagB、 韵头i的失落,即齐齿呼开口呼。本来有韵头i或全韵为i的齐齿呼,在发展过程中,或者韵头i 失落,或者全韵为i的变为这主要是受卷舌声母

9、(t t訂、乙) 的影响。例如:社ziaf9世pisigl 昌舫 ia号 ftag 脂Mitgl手piuou(温州方言还念piu) 开口与合口的交替:即韵头 u 的插入和失落。A、韵头u的插入,即开口呼-合口呼。本来没有韵头的开口呼,在发展过程中插入了韵头u例如: (歌韵)多 tatuo 施 tatuo 娑 sasuo 挪 nanuo (铎韵)讬 takf tuo 洛 lakluo 作 tsaktsuo现代北京话里的韵母o,在舌齿音声母后面写成uo: duo、tuo、 nuo、luo、zhuo、chuo、shuo。但唇音后面可以写成 bo、po、mo、 fo。C、 韵头u的失落,即合口呼一-开

10、口呼。本来有韵头U,在发展过程中失落了韵头。这种情况在各地方言 中是很普遍的。现代北京话在两种情况下失落了韵头u(1)唇音后面。(2)灰韵的泥、来两母字和魂韵的泥母字。例如:灰韵:杯 punipei (不是 Pui)每 munimei (不是 mui)内 nunif nei (不是 nui) 雷 lunif lei (不是 lui)魂韵:嫩nu nf n n (不是nun) 本pu nf p n (不是puin)门 mu nf m n (不是 mun) 金 bu nf p n (不是 pun)此外,还有撮口向开口、合口的转化,齐齿向合口、撮口的转化, 这里不去细说,可参看教材 P164-168

11、。二、声调的发展声调是汉语语言中客观存在的语言现象,据史料记载,南朝梁、 沈约发明“四声”。其实他只是发现“四声”这个语言事实,并提倡 诗文创作讲究声律。这说明,古代汉语中的“四声”很早就存在了。 古汉语的“四声”不同于今天的“四声”。古代的“四声”叫“平声、 上声、去声、入声”,简称“平、上、去、入”。今天普通话的四声是 指“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简称“阴、阳、上、去”。古代汉语 的“四声”如何发展演变为今天普通话里的“四声”的?有哪些规律? 概括起来有三大规律:浊上变去、平分阴阳、入派三声。1、浊上变去。浊上变去,是指古代全浊上声字变为去声。这里“浊上变去”的 “浊”是指“全浊”(全浊

12、声母: 並、奉、定、澄、从、床、群、邪 禅、匣 10 个),至于“次浊”的上声字今天并没有变为去声,比如“马” (明)、“努”(泥)、“鲁”(来)、“忍”(日)、“尾”(微)、“有”(喻)、 “雅”(疑),(共七个次浊声母)到今天还念上声。浊上变去,这种变化,从八世纪即唐代就开始了。我们根据什么 知道唐代就开始了呢?唐李涪刊误批评切韵“字同一声,分为两韵”:“恨怨之恨则在去声,佷戾之佷则在上声;又言辩之辩则在上声, 冠弁之弁则在去声;又舅甥之舅则在上声,故旧之旧则在去声;又皓 白之皓则在上声,号令之号则在去声。”“恨辩舅皓”是全浊上声字,“佷、弁、旧、号”是全浊去声字。 李氏以为这四对字分别同

13、音,表明全浊上声字“恨、辩、舅、皓”已 经读为去声。韩愈讳辨说:“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 何讳?”“杜”是全浊上声,“度”是全浊去声。韩愈认为“杜、度”同 音。也可表明全浊上声字“杜”已经读为去声。宋词用韵中全浊上声常与去声押韵。例如辛弃疾玉楼春: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做飘 零水上絮。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 在梨花风雨处。”其中的韵脚字“负”是上声字,其余都是去声字。这些都表明全 浊上声已读成去声。不过在宋人韵图里,全浊上声字仍然列为上声, 并没有列入去声韵里。到中原音韵才打破传统韵书的限制,正式 把中古全浊上声字归入

14、去声。全浊上声变去声是从中古到近代乃至现 代汉语声调发展的规律之一。全浊上声变去声的常用字,可参见教材 227-228 页。2、平分阴阳 所谓“平分阴阳”,是指中古的“平声”分为“阴平、阳平”两 种调类。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是把平声分为阴平、阳平两类的第一部 书。周德清在这部书序言中说:“字别阴阳者,阴阳字平声有之,上 去俱无。上去各止一声,平声独有二声;有上平声,有下平声。”周 氏所谓上平声即指阳平,所谓下平声即指阴平。声调的阴阳和声母的清浊是有对应关系的,清音平声字发展为阴 平,浊音平声字发展为阳平。换句话说,声调分化为阴阳的原因,是 受声母的影响。声母有清浊之分,随着语音的发展,浊音和清音

15、的音 高差别逐渐增大,于是产生了调类的分化。例如:“通,他红切”。 “同,徒红切”。中古“通”和“同”本来是属于同一声调的,都属平声。但是, “通”,是透母字,属清声母;“同”,是定母字,属浊声母;由于清 浊音的影响,“同”的声调和“通”的声调实际上并不完全相同,这 个细微的差别逐渐显著,最后形成了两个调类:“通”读阴平,“同” 读阳平。又如:“充,昌终切”。 “虫,直弓切”。“充”和“虫”中古都是平声。“充”,是穿母字,属清音;“虫”, 是澄母字,属浊音。后来,“充”是“阴平”,“虫”是“阳平”。3、入派三声汉语发展到元代,即十四世纪时,入声-p、-t、-k韵尾消 失。中原音韵把中古入声字分别派入阳平、上声和去声。阴平没 有入声字。分析中原音韵的入声字,我们可以看出“入派三声“有 以下三条规律:A、全浊入声归阳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