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国旗下的讲话:做文明学生建和谐校园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7734451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国旗下的讲话:做文明学生建和谐校园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国旗下的讲话:做文明学生建和谐校园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年国旗下的讲话:做文明学生建和谐校园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2年国旗下的讲话:做文明学生建和谐校园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2年国旗下的讲话:做文明学生建和谐校园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国旗下的讲话:做文明学生建和谐校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国旗下的讲话:做文明学生建和谐校园(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国旗下的讲话:做文明学生建和谐校园古语有云:求必欲得,禁必欲止,令必欲行。意思是说:国家有要求的一定要做到,国家要禁止的一定要杜绝,国家颁布的法令一定要实行。这是在讲人与国家之间的从属关系。现在,我们小而言之,学生与学校之间,也应该具备一定的从属关系。学校有要求一定要做到,学校要禁止的一定要杜绝,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一定要实行。做到了这些,我们才算是一个合格的学生。但我觉得,作为学生仅仅停留在做合格的学生还不够,因为合格学生与文明的学生还有一定的差距的。合格的学生对校园生活及各项机制的有效运行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可做合格的学生做久了,可能会陷于一种安逸的状态,可能也会墨守成规从而

2、导致不思进取,这对我们学生个人的成长是不利的,因此文明的学生就成为对合格学生的进一步要求。首先,我们先搞懂一个问题,文明是什么。也许,大家会想,这是一个多么抽象的概念啊!其实不然,很简单!文明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与人相处的亲切,是见到师长的问早问好,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文明是一种品质,文明是一种修养,文明是一种被大家广泛推崇的优良行为。可事实上我们真的做到这些了吗?看看我们正在修建的校园吧,刚粉刷好的墙壁,不知何时,就印上了脚印和球印;刚打扫干净的教室和公区,刹那间,又丢下了几片废纸;篮球场上的下水道经常被足球爱好者掀起做为射门工具,刚刚装上的水龙头

3、和消防指示牌没过几天就被人破坏,课余不时能听到有人口出脏言等等。听到或看到这一切的一切,不觉使人心头一震,新世纪的中学生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这样的学生能接下建设祖国的重担吗?文明的时代呼唤文明的人,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我们不要对那些不文明的行为等闲视之;而作为城望一中的学生,我们更应该和不文明的行为决裂。作家雨果曾说过“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同学们,我们播下一个动作,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个品格;文明已被人们放在心里的一个重要位置,所以我们时时刻刻在与文明交谈,千万不要把行为看作小事。每个人的举手投足之间都传递着丰富的文明信息,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

4、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管住我们的口,不随地吐痰,不讲脏话;管好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管住我们的脚,不践踏草坪。我相信经过我们全体师生的努力,一定能营造一个宁静有序,有着良好学习环境的和谐校园。老师们、同学们,构建和谐校园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天下大事,必行于细”,让我们高度重视“讲文明”,因为我们既是校园文明的受益者,更是校园文明的创造者。让我们携起手来,为打造和谐美好的城望一中而努力。有了我们的行动,我相信城望一中的明天会更加和谐美好,更加繁荣昌盛。2022年国旗下的讲话:做文明学生建和谐校园(二)老师们、同学们:春寒料峭、乍暖还寒。_年俄罗斯索契冬奥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5、对于体育运动会,我向来都是抱有极大的热忱的。因为它不仅体现力与美的完美结合,更能直观展现人类在挑战自身极限时的不断努力以及挑战背后的默默坚守。迄今为止,中国冬奥代表队已经收获了三面金牌。第一面金牌由李坚柔在_米短道速滑中获得,这个冠军颇有运气成分,在决赛中前三位的运动员全部滑出了赛道,李坚柔后来居上实现大逆转,因此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李坚柔自己都承认我运气比较好!但是主教练李琰却不这么看,她说:“李坚柔是经过小组赛、半决赛一次次战胜对手才有机会站到只有四人参加的决赛中的,决赛中四个人都有机会获得冠军。即使有运气也是她坚持奋斗的结果!”第二面金牌被第一次参加冬季奥运会_米速度滑冰的已经_岁的张虹揽

6、入怀中。这面金牌创造了历史,它是中国代表团参加冬奥会_年来第一块速度滑冰金牌!当央视记者问张虹创造历史有何感想时,她说:“我一直在尽力而为,努力将自己做到最好!”。第三面金牌来自卫冕冠军:_米短道速滑的周洋!四年前的温哥华冬奥会周洋力压群芳以打破记录的成绩获得冠军。但是此后经历纷纷扰扰各种事件的周洋差点得了抑郁症,同时身体发胖一度远离赛道甚至被退出国家队,赛前她坚持不懈努力奋斗才逐渐恢复体能找回比赛状态。她说:我这面金牌是战胜自我的结果!三面金牌,三个故事,三种人生!李坚柔的金牌说明:运气垂青有准备的人!张虹的冠军揭示一个真理:只有把自己做到最好才有机会站上荣誉之巅!周洋历尽坎坷的卫冕之路昭示

7、着:战胜自己其实比什么都重要!着名诗人冰心在其诗集繁星中有这样的诗句: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诗集中还写道:青年人/相信自己罢/只有你自己是真实的/也只有你能创造自己。这些诗重在劝诫青年人要相信自己,战胜自己,超越自己,不怕人生路上的艰难坎坷,不畏生活中的风霜雨雪,不要遇到一点困难就鸣金收兵,不要受到一点挫折就灰心丧气,不要经受一点委屈就意志消沉,不要遭到一点打击就萎靡不振。正如国际歌所唱:“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全靠我们自己”!无独有偶,Google公司原中国区总裁李开复撰写的着作做最好的自己,用近百个真实案例,说明“成功就是做

8、最好的自己”。他在书中如是说:如果你不能成为大道,那就成为一条小路。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当一颗星星。决定成败的不是尺寸的大小,而是在于做一个最好的自己。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在为学与做人一文中指出:人类心理,有知、情、意三部分。这三部分圆满发达的状态,我们先哲名为三达德-智、仁、勇。为什么叫做“达德”呢?因为这三件事是人类普通道德的标准,总要三个具备,才能成一个人。三件事的完成状态怎么样呢?孔子说:“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所以教育应分为知育、情育、意育,而每一个受教育者则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智者、仁者和勇者!儒学的另一代表人物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

9、,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要做最好的自己,我希望同学们要做到孟子提出的“四心”:一是要有恻隐之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端是开始的意思,恻隐之心,同情之心,就是仁慈的开始仁爱的开始,仁也可想象成爱,爱自己,所以爱别人,所以同情别人,把别人也想象成自己一样,感同身受。恻隐同情之心是炎热浩淼沙漠里的一条清澈小溪,是崇山峻岭上的一条小径,更是迷失在_中的灵魂的一道曙光,它能让身处困境的人顿时豁然开朗、信心百倍。同学们,当有的同学基础较差、学习困难时,你是否想过与他共渡难关、齐头并进呢?当有的人家境贫寒、处境艰难时,我们是否想过伸出自己援助的双手?同学们,不要吝啬自己的同情心,因为赠人玫瑰,手

10、留余香。因为帮助别人的同时,我们也获得了前进的力量;温暖了别人,我们也充实了自己。二是要有羞恶之心。“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是说羞耻憎恶的心,是义的发端。当自己的成绩落在其他同学后面的时候,当自己的懒惰思想在处处作怪的时候,当自己的行为给班集体、学校抹黑的时候此时,我们是否应该想起孟子的“羞恶之心”?是否应该做到“见贤思齐、反躬自省”,“知耻而后勇”?是否应该少一点校园的逗留,多一点书山的跋涉;少一点课余的闲聊,多一点问题的钻研;少一点行为的放纵,多一点思想的自省?三是要有辞让的心。谦辞礼让的心,是礼的发端。中华民族历来注重谦辞礼让,推枣让梨的故事流传至今。身处校园和班级之中的我们,无时无刻不面

11、临着自己与他人的矛盾、个人与集体的冲突、权利和义务的对撞。也许我们会委屈,我们会难过,我们会有着青春的忧郁,但我们更应该明白谦辞礼让,要把集体看大,把个人看小;把他人看高,把自己看低;把责任看重,把得失看轻。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化解委屈,稀释难过,和着五彩的青春飞扬。四是要有是非之心。辨别是非善恶的心,是智的发端。中学时代是我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万象,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年轻的我们将如何面对?我认为关键要有正确的是非观念。在我们的校园中,大多数同学都能是非清楚、对错分明,正所谓“智者不惑”,拥有基本的是是非非的判断力。但也有一些同学或置教学秩序于不顾,或视法规制度为儿戏,或罔顾师生同窗情谊凡此种种,都是缺少提倡的“是非之心”。正因为如此,国家和社会通过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约束我们的日常行为,来守住我们的青春底线,来树立我们的是非之心是非常必要的。是的,也许我们不能像世界冠军那样叱咤风云、令万众瞩目;亦不能如跨国公司总裁李开复般光彩照人、让他人羡慕。但是我们可以在平凡的日子里,在成长的岁月中,在青春的阳光下,做最好的自己。当然,做最好的自己,我们务必坚持“严谨、朴实、奉献、进取”校训精神;务必坚定自己的目标和志向;务必脚踏实地,力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们将在新的学期、新的征程中夺取更大的胜利,这一点毫无疑问,我对你们充满信心!第页共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