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工艺过程设计与冲压模具设计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7710431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917.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冲压工艺过程设计与冲压模具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冲压工艺过程设计与冲压模具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冲压工艺过程设计与冲压模具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冲压工艺过程设计与冲压模具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冲压工艺过程设计与冲压模具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冲压工艺过程设计与冲压模具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冲压工艺过程设计与冲压模具设计(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设计 综合实训报告 目录第一章 冲压工艺过程设计.31.1零件分析.3 1.1.1 冲压件的材料分析.3 1.1.2 冲压件的结构分析.3 1.1.3 冲压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41.2 确定冲压件的总体工艺方案.41.2.1 确定工艺方案.41.2.2 工艺计算.6.1.2.3 工艺卡片.8第二章冲压模具设计.82.1 冲孔落料模设计.82.1.1 相关的模具计算.82.1.2 模具结构形式.112.1.3 模具的总装配图.112.1.4 选择标准零件.122.1.5 选择冲压设备,校核基本参数.

2、12 2.1.6 冲孔落料零件图.13 2.2 第一次弯曲模具设计.16 2.2.1 相关的模具计算.16 2.2.2 第一次弯曲模具的总装配图.16 2.2.3 选择标准零件.17. 2.2.4 选择冲压设备,校核基本参数.17 2.2.5 第一次弯曲零件图.17. 2.3 第二次弯曲模具设计.20 2.3.1 相关的模具计算.20. 2.3.2 模具的总装配图.20 2.3.3 选择标准零件.22 2.3.4 选择冲压设备,校核基本参数.22 2.4 冲孔模具零件设计.22 2.4.1 相关的模具计算.222.4.2 模具结构形式.232.4.3选择标准零件.232.4.4 模具的总装配图

3、.242.4.5 选择冲压设备,校核基本参数.26 2.4.6 冲孔零件图.26第三章 冲压模具制造.32 3.1 冲孔模具制造.32 3.1.1 冲孔零件的加工过程.32 备注.38零件名称:托架(见右图)生产批量:5万件/年材 料:08钢板编制冲压工艺方案设计模具结构。第一章 冲压工艺过程设计1.1零件分析 1.1.1 冲压件的材料分析1) 08钢为优质碳素结构钢 (根据GB69965)其化学成分为: C :0。05 0。12% Si : 0.17 0.37% Mn : 0.35 0.65% P 0.035% S 0.04% 2) 08钢的特性强度不高,但塑性、韧性很好,焊接性优良,无回火

4、脆性,有良好的深冲、拉深、弯曲、镦粗等冷加工性能,但存在时效敏感,淬硬性和淬透性极低,一般在热轧供应状态或正火后使用,退火后导磁率较高,剩磁较少3)08钢的用途宜制作受力不大,要求塑性高的零件,大多轧制成薄板、钢带,供作只求容易加工成形而不要求强度的覆盖零件和焊接构件,如深冲器皿,汽车车身,各种容器等。此外,也可作心部强度要求不高的渗碳、碳氮共渗零件和螺钉螺母冷镦加工件,退火后还可以用作电磁铁或电磁吸盘等磁性零件。4)优质碳素结构钢08钢的力学性能 已退火状态下,抗剪强度为260 360MPa ,抗拉强度b为 330 450MPa,伸长率10为32%, 屈服强度s为200MPa。5)冲压件的理

5、论质量 冲压件厚度为1。5mm,理论质量为11。78kg/m 1.1.2冲压件的结构分析 此冲压件为形状对称且左右弯曲半径一致的弯曲件。其主要的形状、尺 寸可以由落料、弯曲、冲孔、精修和整形等工序获得。该冲压件采用1。5mm的钢板冲压而成的,可保证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其主要的配合尺寸有10 0+0.03 mm ,5+00.03 mm , 15+00.12 mm 。15+00.12 mm 的尺寸精度不要求那么高,为IT1112级,4个5+00.03 mm 小孔与10+00.03 mm 之间的相对位置要准确,尺寸精度为IT9级。零件图上所有未标注公差的尺寸,属于自由尺寸,可按IT14级来确定工件尺寸

6、的公差。根据(GB/T 1800。31998) 未标注公差的尺寸公差为25+00.52 mm, 30+00.52 mm ,36+00.62 mm ,46+00.62 mm 。 1.1.3冲压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该件的相对弯曲半径为r/t=1.5/1.5=1。弯曲件的直边高度为H 2t=2*1。 5=3;弯曲件的孔边距离为L=0。5mm t .孔的位置处于弯曲变形区内,所以应先弯曲后冲孔;该件没有工艺缺口、槽和工艺孔。1.2 确定冲压件的总体工艺方案 1.2.1 确定工艺方案制成该零件所需的基本工序为冲孔、落料和弯曲。其中冲孔和落料属于简单的分离工序,弯曲成形的方式可以有图2所示的三种。图2工艺方

7、案零件上的孔,尽量在毛坯上冲出,以简化模具结构。该零件上的10孔的边与弯曲中心的距离为6mm,大于1.0t(1.5mm),弯曲时不会引起孔变形,因此10孔可以在压弯前冲出,冲出的10孔可以做后续工序定位孔用。而4-5孔的边缘与弯曲中心的距离为1.5mm,等于1.5t,压弯时易发生孔变形,故应在弯后冲出。完成该零件的成形,可能的工艺方案有以下几种:方案一:落料与冲10孔复合,见图3(a),压弯外部两角并使中间两角l预弯45,见图3(b),压弯中间两角,见图3( 方案二:落料与冲10孔复合,见图3(a),压弯外部两角,见图4(a),压弯中间两角,见图4(b),冲4-5孔,见图3(d)。方案三:落料

8、与冲10孔复合,见图3(a),压弯四个角图5,冲4-5孔,见图3(d)。图4方案二图5压弯四个角方案四:全部工序组合采用带料连续冲压,如图6所示的排样图。在上述列举的方案中,方案一的优点是:模具结构简单,模具寿命长,制造周期短,投产快;工件的回弹容易控制,尺寸和形状精确,表面质量高;各工序(除第一道工序外)都能利用10孔和一个侧面定位,定位基准一致且与设计基准重合,操作也比较简单方便。缺点是:工序分散,需用压床,模具及操作人员多,劳动量大。方案二的优点是:模具结构简单,投产快寿命长,但回弹难以控制,尺寸和形状不精确,且工序分散,劳动量大,占用设备多。方案三的工序比较集中,占用设备和人员少,但模

9、具寿命短,工件质量 (精度与表面粗糙度)低。图6 级进冲压排样图方案四的优点是工序最集中,只用一副模具完成全部工序,由于它实质上是把方案一的各工序分别布置到连续模的各工位上,所以它还具有方案一的各项优点。缺点是模具结构复杂,安装、调试、维修困难、制造周期长。综上所述,考虑到该零件的批量大不,为保证各项技术要求,选用方案一。其工序如下:落料和冲10孔;压弯端部两角;压弯中间两角;冲4-5孔。1.2.2工艺计算1毛坯长度毛坯长度按图7分段计算。毛坯总展开长度L0L0=2(l1+l2+l3+l4)+l5由图7-15:l1 =9mm;L3=25.5mml5=22mml2=2/(R+kt)=3.14/2

10、(1.5+0.141.5) =3.32mml4=l2L0=2(9+3.32+25.5+3.32)+22=104.28(取104-O.5mm)图7 弯曲件毛坯长度计算图2排样及材料利用率由于毛坯尺寸较大,并考虑操作方便与模具尺寸,决定采用单排。取搭边a=2 a1=1.5则进距A=30+1.5=31.5mm条料宽度B=104.28+22=108.28(取108mm)板料规格选用采用直排时:工件的实际面积:F=31.5104.28=3284.92mm2 利用率:=F/AB=3284.92/31.5/108.28=96.3%经计算直排时板料利用率为96.3,故决定采用直排。3计算压力及初选冲床(1)落料与冲孔复合工序,见图3(a)。冲裁力 F1=(L+l)ct L=2(104.28+30)=268.56mml=10=32.3mmt=1.5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