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论考试内容及全真模拟冲刺卷(附带答案与详解)第17期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770875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4.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论考试内容及全真模拟冲刺卷(附带答案与详解)第17期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论考试内容及全真模拟冲刺卷(附带答案与详解)第17期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论考试内容及全真模拟冲刺卷(附带答案与详解)第17期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2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论考试内容及全真模拟冲刺卷(附带答案与详解)第17期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2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论考试内容及全真模拟冲刺卷(附带答案与详解)第17期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论考试内容及全真模拟冲刺卷(附带答案与详解)第17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论考试内容及全真模拟冲刺卷(附带答案与详解)第17期(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论考试内容及全真模拟冲刺卷(附带答案与详解)1. 案例题我国明确规定当前九年制义务教育须实行“六三”分段。【答案】错误或不全面。我国规定当前九年制义务教育可以实行多种分段,既包括“六三”分段、“五四”分段,还有九年一贯制等。2. 单选题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途径是( )问题1选项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社会教育D.自我教育【答案】B【解析】3. 单选题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是()。问题1选项A.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B.课外与校外活动C.共青团与少先队活动D.生产劳动与其他社会实践【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教学是学校的中心环节和主要工作,在学校全部工

2、作中占时间最多。学生在校的主要活动是学习,所以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4. 案例题简述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各自的基本特点。【答案】(1)学科课程的特点:第一,重视对未来成人生活的分析和准备;第二,主张分科教学;第三强调教材的逻辑组织和训练的价值。(2)活动课程的特点:重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重视教材的心理组织,主张“做中学”;认为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5. 单选题以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课程理论认为,课程的组织要以儿童为中心,基本的教学方法是做中学,这体现的课程类型是( )问题1选项A.必修课程B.选修课程C.活动课看D.学科课程【答案】C【解析】6.

3、单选题某人认为自己有什么样的言行与需要,别人也一定有什么样的言行与需要。这种现象所体现的是()。问题1选项A.刻板印象B.首因效应C.晕轮效应D.投射倾向【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印象形成效应的类型。社会人际关系中的投射倾向,指与人交往时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不为人接受的观念、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以掩盖自己不受人欢迎的特征。7. 案例题试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答案】(1)人的知觉特点。(2)定势与功能固着。(3)已有知识经验。(4)情绪与动机。(5)个性差异。8. 单选题医生根据病人的体温、心率、血液、血压等指标的变化,对不能直接观察的患者体内病变作出

4、正确诊断,这是思维的( )。问题1选项A.灵活性B.间接性C.独特性D.概括性【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思维的特征。思维活动不反映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而是借助一定的中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来反映客观事物,这就是思维的间接性。题干中所体现的正是思维的间接性。9. 案例题简述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答案】(1)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2)学习的程度;(3)识记材料的序列位置;(4)识记者的态度。10.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投射式人格测验的是问题1选项A.明尼苏达多相测验B.卡特尔人格因素测验C.爱德华兴趣测验D.主题统觉测验【答案】D【解析】11. 案例题教育功能类型是如何划分的?【答案】(1)从

5、作用对象角度,可分为教育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2)从作用方向角度,可分为教育的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3)从作用呈现形式角度,可分为教育的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12. 案例题人格不具有稳定性。【答案】错误。俗话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这里的“禀性”就是指人格的稳定性。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点一旦形成,就相对稳定下来了。要想改变它,是比较困难的事情,这种稳定性还表现在,人格特征在不同时空下表现出一致性的特点。13. 案例题阅读下列案例,并回答问题。案例下面是一节物理课“摩擦力”的教学实录(摘要):一、新课导入师:这节课我给大家带来几条小泥鳅,长得虽然不好看但却很有趣。哪个同学能帮我抓出来呢?(三名同

6、学都没有抓住)师:想一想,为什么泥鳅这么难抓啊?(同学们议论纷纷)(接着教师叉拿出钉鞋、跑鞋、平底鞋、棉鞋、溜冰鞋各一双)师:如果老师要参加100米赛跑,你会选哪一双鞋呢?如果我要溜冰你又会帮我如何选择呢?为什么要做这样的选择?(同学们又热烈讨论)师:大家看个小实验(课件演示):让毛刷从平面上刷过,你观察到什么?众生:毛刷向右刷过刷毛向左倾斜,说明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师小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所受到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二、深化学习师: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哪几个因素有关呢?请大家用手正向和反向摸狗尾巴草,看有什么不同感受?再看播放的视频,然后讨论。(视频显示

7、:在光滑的和在粗糙的地面上拉着大小及重量不同的物体,弹簧秤测试出各自的摩擦力。)众生:(广泛争论后取得结论)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的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接触面不变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三、知识应用师:摩擦力对我们的生活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我们如何利用或克服摩擦力?众生:人走路时不打滑多亏了摩擦力;下雪天,路滑,撒些炉灰増加摩擦力防滑;拿起一个杯子,靠的就是手与杯子之间的摩擦力机器零件之间的摩擦是有害的,加润滑油可以减少摩擦力四、布置作业请发现生活中与摩擦力有关的问题,提出利用或克服摩擦力的措施和建议。问题请运用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知识

8、的基本阶段理论,对该物理教师的教学进行分析。【答案】该教师较好地遵循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规律,依据学生掌握知识需要经过的四个阶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感知阶段:教师通过让学生抓小泥鳅,又通过比较钉鞋、跑鞋、平底鞋、棉鞋、溜冰鞋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鞋,还通过实际体验抓摸狗尾巴草,观看多媒体演示,使学生对什么是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及其影响因素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2)理解阶段:教师通过讲授和演示进一步引导学生总结出摩擦力的定义以及影响因素,使学生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了摩擦力的原理。(3)巩固阶段: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生活中摩擦力的利与弊,使学生懂得如何运用所学知识为生活服务,并

9、以归纳和总结的方式。巩固了所学内容。(4)运用阶段:教师通过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有关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14. 案例题我国教育法中对学生的义务作了哪些规定?【答案】(1)遵守法律法规。(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4)遵守其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和规定。15. 单选题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描述的是问题1选项A.能力与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B.智力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C.激奋水平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D.学习时间与遗忘之间的关系【答案】C【解析】16.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常常被称作工作记忆的是问题1选项A.瞬时

10、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永久记忆【答案】B【解析】17. 单选题能够同时把心理活动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的注意品质称为()。问题1选项A.注意的稳定性B.注意的广度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注意的品质。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的注意在一定时阀内,只能指向和集中于一定事物。注意分配是指人们把自己的心理活动指向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任务上的注意品质。18. 案例题我国当前倡导的素质教育具有哪些重要意义?【答案】(1)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综合国力;(2)有助于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深化教育改革;(3)有助于全面发展教育的落实。19. 案例题阅读下列

11、案例,并回答问题。案例最近几天,任课老师们总是向我这个班主任反映王晓晓的问题:上课不守纪律,总是打扰别人,对老师的批评不以为然,对学习缺乏兴趣,成绩较差。如何引导规劝他呢?我发现,他玩“悠悠球”很有两下子,技术不错,玩时非常专注投入,样子可爱极了。思忖良久,我有了主意:请他当老师们的教练!并安排周二和周四的课外活动上课,每次15分钟。刚开始,面对自己的老师,他很不习惯,也放不开。渐渐地随着大家“教练、教练”的叫着,他开始有点自信了,像模像样地教起来我们则尽量减少教师的角色身份,像学生一样有模有样地学。每当他做演示或是讲解的时候,我们谁也不说话,安静、认真地听着;当我们有问题的时候,总是先举手示

12、意,然后称呼“教练”,再说出不明白的地方;中途某老师有事,总是礼貌地向这位“教练”请假那么,这时候的他呢?总是很有礼貌地回答说:“好,没关系,老师您去吧!”实事求是地讲,每次我都很感动,感动于王晓晓在这种变相的激励和重重熏染中取得的进步,更感动于我的同事对教育的理解和付出。自从这个计划实施以后,他再也不是以前那个不守纪律,总打扰别人的王晓晓了。在课堂上,他表现得很认真很有礼貌,学习积极主动,各科老师普遍反映王晓晓变了问题案例中的班主任主要贯彻了什么德育原则?采用了什么德育方法?请加以具体分析。【答案】(1)案例中的班主任主要贯彻了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长善救失的原则)。案例中的班主任发现王晓晓擅长玩“悠悠球”,于是,抓住这个积极因素加以发挥,让他教老师们玩悠悠球,在这个过程中王晓晓找回了自尊和自信,克服了原来上课不守纪律,总是打扰别人,对学习缺乏兴趣等消极因素,提高了王晓晓的自制力。(2)案例中的班主任主要采用了榜样示范等方法。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在做“学生”时,认真的学习态度,对“教练”虚心求教的精神,给王晓晓同学树立了榜样。加之进行适时的引导,促使了王晓晓的转变。20. 单选题正确的态度能够促使个体实现预定目标,获得奖励或避免惩罚。这表明态度具有( )问题1选项A.工具性功能B.自我防御功能C.价值表达功能D.社会适应功能【答案】A【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