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填灌浆技术要求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7707795 上传时间:2023-10-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充填灌浆技术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充填灌浆技术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充填灌浆技术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充填灌浆技术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充填灌浆技术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充填灌浆技术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充填灌浆技术要求(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电站含*水库工程*水库左副坝缺陷处理灌浆施工技术要求1说明 2规程标准 3材料 4灌浆设备 5制浆 6.充填式灌浆 7充填式灌浆质量检查 8特殊情况的处理109观测 10完工验收1说明1.1本技术要求适用于*水库*缺陷处理过程的充填式灌浆。1.2在灌浆工程开工前,承包商必须按招标文件或有关试验任务书的要求及 时进行相应工程的生产性试验,并将试验成果报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单位,经 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用于大规模施工。在灌浆施工前,承包商应根据设计通知、招标文件和本技术要求,制定切实 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但不限于:(1)灌浆工程的施工平面布置图;(2)灌浆的材料和设

2、备;(3)灌浆的程序和工艺;(4)灌浆的质量保证措施;(5)灌浆试验大纲;(6)灌浆的施工人员配备;(7)施工进度方案等。上述各项须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实施。灌浆施工中,如果发现实际条件与设计资料不符时,承包商和监理工程师应 及时提出并会同设计人员共同研究处理方案,监理可根据实际情况会同设计 及时调整灌浆方式及参数。本技术要求应配合相应的设计通知单和招标文件等设计文件使用。灌浆的验收以本技术要求为依据。1.7各项试验报告,均应提交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单位,原始资料应作为验收 资料一并归档。2规程标准本施工技术要求未作具体规定的,施工时可按以下规程、标准不限于 和招标文件的有关规定执行,包括:(

3、1)SD 266-88? 土坝坝体灌浆技术标准?;(2)SD105-82?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3)JGJ63-89?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4)DL/T51232000?水电站根本建设工程验收规程?;(5)SL1762007?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6)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在施工过程中,上述标准假设有修订,那么按新公布的标准执行。3材料承包商每批采购的水泥、粘土、外加剂等,均应符合有关的材料质量标 准,并附有生产厂的质量证明书。每批材料入库前均应按规定进行检验验收, 承包商应及时将检验成果报送监理工程师。3.2水泥(1)灌浆可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

4、通硅酸盐水泥。(2)充填式灌浆所用水泥的强度等级为3。(3)水泥细度要求:通过80um方孔筛的筛余量不应大于5%,并应 定期测查灌浆水泥的强度和细度。(4)灌浆用的水泥必须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不得使用受潮结块的水 泥。水泥不应存放过久,出厂期超过三个月的水泥不应使用。(5)水泥出库使用前应对质量作出鉴定,合格前方可使用。制浆前水 泥温度应在0C以上。3.3水灌浆用水的水质须纯洁不受污染,不含泥沙,水的质量必须满足?水工混 凝土施工标准?DL/T 5144有关条款的规定。3.4拌液土料选择水泥、粘土混合液,控制灌浆后土体渗透系数在10-410-5cm/s, 其他掺合料质量应符合DL/T 5148

5、-2001第5条规定,并应经监理批准后采用。表3. 1灌浆土料选择表项目充填式灌浆塑性指数(%)1025粘粒含量(%)2045粉粒含量(%)4070砂粒含量(%)10有机质含量(%)V2可溶盐含量(%)8承包商可在浆液中掺人减水剂、稳定剂以及监理工程师指示或批准的其 它外加剂。外加剂应从同一厂家获得,以保证外加剂之间的相容性。各种外加 剂的质量应符合DL/T 5148-2001第5条规定,其最优掺加量应通过室内试验 和现场灌浆试验确定,试验成果应报送监理工程师。所有能溶于水的外加剂 应以水溶液状态参加。3.6浆液配比浆液物理力学性能表见表3.2。表3.2浆液物理力学性能表项目充填式灌浆容重(t

6、/m3)粘度(s)30100稳定性(g/cm3)80失水量(cm3/30min)1030推荐采用配比:1灌浆浆液中水泥与粘土的重量比为0.4: 1。2水与干料水泥与粘土的总称重量比为0.3: 1、0.5: 1、1: 1、:1。3浆液的开灌比例为:1,根据耗浆量及时调整浆液浓度。以上配比须经过现场试验最终确定,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4灌浆设备4.1根据灌浆需要配置高速和低速浆液搅拌机,搅拌机的转速和拌和能力应 分别与所搅拌的浆液类型及灌浆泵排浆量相适应,并应保证均匀、连续地拌 制浆液。搅拌机应使浆液始终处于悬浮液状态,并装配过滤网,以去除硬结的 浆液,过滤网的网眼应为6mm。所有搅拌设备,在用于拌

7、制浆液前应在现场进 行试运行。灌浆机压力应大于最大设计压力的1.5倍,波动压力宜小于20%, 以保证灌浆工作的顺利进行。4.2灌浆泵和灌浆孔口处均应安装压力表,进浆管路亦应安装压力表,使用 压力应在压力表最大标值的1/43/4之间。所选用的压力表在使用前应进行 率定,使用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核对,其允许误差不应大于 5%。不合格和已损 坏的压力表严禁使用。压力表和管路之间应设有隔浆装置。4.3灌浆塞应具有良好的膨胀性和耐压性能,在最大灌浆压力下能可靠地封 闭灌浆孔段,并易于安装和卸除。4.4灌浆所用的计量器具如测斜仪、压力表、流量计、密度计、自动记录 仪等应定期进行校验或率定,以保证计量的量值准确

8、。5制浆制浆材料必须称量,称量误差应小于 5%。水泥等固相材料应采用重量称量 法。5.2浆液搅拌1各类浆液必须搅拌均匀,测定浆液密度和黏滞度等参数,并作好记录。2使用普通搅拌机时,应不少于3min;使用高速搅拌机时,应不少于30s。 浆液在使用前应过筛35 L/cm2,从开始制备至用完的时间宜小于4h。所有拌和 后2h内没有灌浆的浆液应废弃。5.3集中制浆1集中制浆站宜制备试验确定配比的纯水泥黏土浆液,浆液各项指标应按设 计要求控制。灌浆过程中浆液容重和输浆量应每小时测定1次并记录,浆液的稳 定性和自由析水率10天测1次,如浆料发生变化,应随时加测。2输送浆液流速应为1.42.0m/s。浆液温

9、度应保持在5C40C,低于或超 过此标准的应视为废浆。6充填式灌浆6.1 一般规定1充填式灌浆应在泵送充填混凝土到达70%设计强度后进行。2灌浆结束后,应对往外流浆或往上返浆的灌浆孔进行闭浆待凝,待凝时间 不少于24h或按监理工程师指定的时间控制。3灌浆时应密切监视灌浆部位顶地面的变形,监理工程师认为有必要时,应 安设变形监测装置,定时进行监测并作好记录。6.2充填式灌浆1遇有洞周塌陷情况时,应在该部位预埋灌浆管排气管,其数量不应少于 2个。或由承包商制定特殊灌浆措施,并报送设计及监理工程师审批。2充填式灌浆采用分段灌注方法,每区段长度可为510m,区段的端部应封 堵严实。充填式灌浆前,应对可

10、能漏浆的部位应及时处理。分序序数和分序方法 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工程要求确定,并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3在灌浆中,应先对第一序轮灌,采用“少灌多复的方法。灌浆应分为两 个次序进行。充填式灌浆自较低的一端向较高的一端推进。低处灌浆时,高处孔 可用于排气排水。当高处孔排出浓浆后,可将低处孔堵塞,改从高处孔灌浆,依 次类推,直至结束。每孔灌浆次数应通过试验确定,一般为510次。两次灌浆 间隔时间不应少于5d。4充填式灌浆的压力和浆液水灰比应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确定。开始先用稀 浆,经过35min后再加大泥浆稠度。假设孔口压力下降和注浆管出现负压(压 力表读数为0以下),应再加大浆液稠度。灌浆过程中应尽量防止

11、坝面出现裂缝。5注浆管上端孔口压力应小于X 1042),每米孔深每次灌浆量可为0.5m3。 对于进水塔周边通道灌浆,可适当增加灌浆量和提高浆液稠度。(6)设计灌浆压力下,当浆液升至孔口,经连续复灌3次不再吃浆时,即可终 止灌浆。7灌浆因故中断时,承包商应及早恢复灌浆,应设法清洗后恢复灌浆,此时 假设灌浆孔仍不吸浆,那么应重新进行灌浆。8灌浆封孔。当每孔灌完后,待孔周围泥浆不再流动时,将孔内浆液取出, 扫孔到底,用直径23cm、含水量适中的粘土球分层回填捣实。或向孔内灌注 稠浆或用含水量适中的制浆土料捣实。7充填式灌浆质量检查质量检查可以分为灌浆过程的中间检查和灌浆结束后的最终检查。前者 是为灌

12、浆质量控制而进行的阶段性检查,后者是为验收和鉴定提供依据。(1) 中间质量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按设计要求检查布孔,造孔,工艺操 作,浆液性能,综合控制情况,各孔终止灌浆到达的标准,灌浆中出现的问 题和处理情况等。(2) 最终质量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坝体内部的质量(泥墙厚度、密度、 连续性、均匀性),坝面裂缝变化情况等。(3) 最终质量检查方法,主要是分析资料和进行观测,并配合钻孔,探 井取样测定。钻探宜在灌浆结束半年后进行。(4) 质量检查应全面完整地搜集资料,及时准确地进行记录,作为工程验 收的依据,并应归入技术档案。(5) 质量检查由灌浆施工单位负责进行。施工单位应提出质量检查报告, 并应

13、接受工程管理部门和设计部门的监督和抽样检查。8特殊情况的处理8. 1裂缝处理一、当灌浆部位上方地面出现纵向裂缝后,应分析发生原因,如果是湿 陷缝,可以继续灌浆,如果是劈裂缝,应加强观测,当裂缝开展到 1cm时, 应立即停灌,待裂缝根本闭合后再灌。二、当坝面出现横向裂缝时,应立即停灌检查。如果裂缝深度较浅,可 以开挖用粘土回填夯实后继续灌浆,如果裂缝较深,可用稠浆灌注裂缝,先 灌上游,再灌下游,后灌中间。8.2中断处理灌浆工作必须连续进行,假设因停水、停电或机械故障待原因中断时,应按 下述原那么进行处理:1尽可能缩短中断时间,及早恢复灌浆;2中断时间超过30min时,应立即设法冲洗管路,如冲洗无

14、效,那么应 待凝扫孔后重新灌浆。3恢复灌浆应使用最稀浆液,如吸浆率与中断前相近,那么可尽快变换 到中断前的水灰比;如吸浆量较中断前减少较多,那么浆液应逐级加浓。4恢复灌浆后,如吸浆率较中断前减少很多,且在极短时间内停止吸浆, 那么认为该段不合格,应重灌。8.3冒浆处理灌浆过程中,发现地面或接触带冒浆时,可根据情况采用加浓浆液、降低压 力以至中断间歇等方法加以处理。坝顶和坝坡冒浆,应立即停灌,挖开冒浆出 口,用粘性土料回填夯实。(1) 当第一序灌浆时,发现串浆,应加强观测、分析,如确认对坝体平 安无影响,灌浆孔和串浆孔可同时灌注,如不宜同时灌注,可用木塞堵住串 浆孔,然后继续灌浆。(2) 如浆液

15、串入测压管或浸润线管,在灌浆结束后,再补设测压管或浸 润线管。8.5塌坑处理在塌坑部位挖出局部泥浆,回填粘性土料,分层夯实。8.6特大耗浆处理在经过正常变浆,且浆液稠度已达水灰比0.3: 10.5: 1后,如孔段吸 浆率仍很大,灌浆难以结束时,可采用以下处理措施:1降低压力,使吸浆率不超过12L/min灌注,如吸浆率仍不减小,可采用间歇灌浆。2应有闭浆措施,待凝时间不小于1h。3宜采用管内能转动的灌浆塞。8.7回浓浆处理在灌浆过程中,如回浆变浓,应改稀后继续灌注,假设无效,再次改稀灌注。如回浆仍变浓可结束灌浆。(1) 为保证土坝坝体灌浆质量和坝体平安,检验灌浆效果,在灌浆期间 应进行观测。(2) 灌浆观测工程包括常规工程和特殊工程。常规工程有外表变形、内 部应力及渗流观测等。特殊工程有灌浆压力、裂缝、冒浆等。(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