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本地教育科学发展的几点建议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7663684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本地教育科学发展的几点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对本地教育科学发展的几点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对本地教育科学发展的几点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对本地教育科学发展的几点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本地教育科学发展的几点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本地教育科学发展的几点建议(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本地教育科学发展的几点建议天水市麦积区花牛中学张海莲教育的优劣,能决定国家的兴衰。中国现在能够获得大发展,说明中国的 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中国仍然距离世界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一方面 是因为中国的底子差、起步晚,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的教育制度有待完善。摘农村教育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强,全面落实纲要精神,使广大农村孩子受到 良好的教育熏陶,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人。目前,基础教育正处于重要的发展空间,随着校安工程的完成,教育迎来 了新的机遇,基础设施建设已经逐渐到位,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需加大力度, 提高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完善制度措施。本地区处于偏远农村,发展相 对滞后,基础薄弱,教育的发展还存

2、在许多问题,如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 生源逐渐减少,外出务工农民越来越多,留守儿童的教育压到学校,给学校带 来较大压力,教师年龄偏大,年轻教师留不住等问题给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 挑战,针对以上问题,我就本地教育教学发展谈几点看法。一、要提高贫困地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识,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质量 观、人才观,并在本地区形成广泛共识,特别是主要领导要认真贯彻纲要精 神,带好头,领好路,走在教育改革的前列。要认真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树 立统筹兼顾的思想,以敏锐的眼光洞察当前的教育发展,制定长足发展的办学 方针,团结和带领广大教师及职工认真学习和领会先进的教育理念,树立敬业 守信、顽强拼搏、开拓创新的思

3、想意识,使教师及职工团结一心、齐抓共管, 共同构建自己的和谐校园。二、教育要发展壮大,形成规模,必许有充足的生源。受择校热的影响, 一部分学生选择去城镇就读,给本地教育带来困难,要采取一定措施,保证生 源。教育行政部门要出台相关政策,通过行政干预,城镇通过控制班级数额等 手段来保证农村学校的学生数。农村学校更要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大宣传 力度,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本地区的广大学生家长充分认识到办好学 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促进贫困的秦安县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进而形成良 好的教育教学氛围。学校要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 形成让本地区家长满意的教育效果,留住学生。三、教育

4、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教师,必须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针对教 师年龄偏大,要创造机会是老教师更新知识,更新教育理念,通过校本培训、 继续教育培训、外出学习培训等方式,为更快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打 下坚实的理论基础,造就一支基本功过硬的教师队伍,使老教师发挥出年轻人 的热情和能量,为本地的教育教学发展增添干劲。针对年轻教师,应优先保证 他们的良好的待遇,提供发展的机会,搭建发展的平台,可以通过提高待遇促 使他们留下来,进而留得住。与老教师结成师徒对子,徒弟传授给师傅新的教 学理念,师傅传授给徒弟丰富的教学经验,使年轻教师促进老教师的工作热 情,老教师带动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共同成为本地教育发展的

5、骨干力量。为了加快本地教育教学发展的步伐,借助于现有的校际间协作体,缩小城 镇教师与农村教师的差距,加强教师双向交流,借助交流的机会,进一步完善 本地区教师从思想意识到教育教学技能的提高,逐步培养本地的名教师、学科 带头人、骨干教师,进而扩大学校的知名度,为进一步优化内涵发展打下基 础。进一步借助协作体实现资源共享,使城镇的优质资源得到更广泛的发挥作 用,通过集体备课,带动本地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形成适合本地的教学手段和方 法,创设出自己的教学风格,为提高教学效率奠定基础。四、有效发挥教科研促进教育教学发展的作用。要确保本地教育教学的发 展走在前列,适应素质教育和义务教育的需要,培养高素质的建设新

6、农村的人 才,必须树立科研兴教、科研促教的意识,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内容、教育教学 方法、教育教学模式和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整体改革。本地的教科研工作 相对薄弱,为此要加大力度重视课题研究工作,激励全体教师及职工积极参加 课题研究,根据本地教育实际,确定规划研究课题,保证全校教职工必须参与 一个课题研究。可以通过区域校级协作体的优质教师资源,采取一对一指导的 方式,确立指导教师包联制度,监控研究效果,检测研究过程,有效促进本地 区教科研有序开展,努力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以解决在新课程改革中出现 的热点、难点问题,是本地教师由经验型教师转变为科研型教师。五、完善校园文化建设,以文化办学促进教育发

7、展。本地的基础设施建设 刚刚完工,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校园环境的开发和利用,以达到环境育人的 目的。应在原有基础上,扩大绿化、香化的面积,尽最大限度使整个校园绿树 成荫、充满花香。在新建教学楼、宿舍楼走廊内悬挂教育名家和伟人画像、名 言警句、学生作品、温馨提示、弟子规等,使每一面墙壁都成为无声的语言。 应在教学楼与宿舍楼间设立文化长廊,设置宣传栏、教学与研究、身心健康、 德育、学生特色等栏目,让每一件物品都能够陶冶人的情操,用文化办学理念 认真对每一名学生成长负责,使其健康快乐成长,激励学生的上进心和求知 欲,体现校园“以人为本”的理念。六、均衡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当地基础教育整体水平高,

8、基本满足人民教育需求,有部分名校,成为地 方教育的旗帜。但地方教育需要进一步高位均衡,高位走强。(高位是相对 的,是在教育发展的进程中动态的位置,在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故步自封不 发展就等于落后,甚至发展缓慢也必然落后。)教育均衡的主要责任在政府, 在目前当地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紧缺,重点中学的示范引领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的 情况下,要让教育使每个市民受益,政府要进一步发挥教育中的公共责任和主 导作用,增加教育投资,改善办学条件,特别是要改变乡镇教育的薄弱现状, 教育的均衡发展不仅要求改变薄弱学校,同时要求义务教育的多样化发展,办 出各自的特色。增加教师福利,使教师职业真正让人羡慕,才能留住人才,才能

9、出名师、 大师。教师待遇和周边地区相比,和地方在全国的经济地位相比并不值得自 豪,并没有体现教师职业令人羡慕。七、教学改革要进一步追求减负、高效。现在的教育管理部门质量意识明显增强,但应更注重教育的科学化发展, 增强质量意识和规范意识相结合,不能为质量而为所欲为,要严格教育法规, 避免恶性竞争。教育发展的宏观管理不可以走极端,要倡导科学、高效地教 学,规范、实效地教育,放眼长远,发挥教育行风监督和督导的作用,坚持制 止不正常、不合法的教育现象。经济发展要完成指标,也要科学发展;教育发 展也要有质量指标,更要有科学、和谐的发展方式。以前倡导素质教育,学生减负,教师增压,今天倡导质量意识,教育行政

10、 部门把质量指标分到学校,学校指标分到班级和老师,给老师增压。现在教育 改革总是通过行政手段把所有的压力都加在教师肩上,学生压力大,教师有责 任,学生成绩差,教师也有责任。甚至有所谓的专家提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完全不顾教育实际,好像人的主观能动性完全可以超越客 观规律性。教师也是人,不是万能的,学校要创设释放教师压力的良好氛围, 建设和谐团结的工作团队,促进教师工作的科学提高,促进教师专业的良性发 展。促进教师心理、生理的健康发展。八、招生制度要进一步改革完善教育要鼓励均衡发展,平等竞争,竞争的成绩应该来自于各学校科学合理 有效的工作,不应该在招生制度上划分更多的等级,人为拉大学校间生源的鸿 沟,高中等级分得越细,同一层面学校就越少,就越不利于竞争,也就越不利 于发展。人民群众应该有权选择自己信任的学校,要允许学校在合法的前提下 实施教育改革,初高中衔接,直接推优招生。教育应该与社会经济协调共同发展,更好的为社会经济服务,学校如何定 位,要科学慎重,着眼长远,学校学区的调整要考虑原教学区内学生如何处 理,政策不宜经常变化,教育决策的随意性不能太大,要科学,要着眼长远。 撤并学校要关注学生上学的途径和方式,由此引起的社会服务工作究竟应该让 学校承担,还是由政府承担,还是社会承担,还是家长承担,值得仔细研究, 政府不能推卸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