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世纪工程南水北调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7662403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话世纪工程南水北调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对话世纪工程南水北调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对话世纪工程南水北调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对话世纪工程南水北调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对话世纪工程南水北调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话世纪工程南水北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话世纪工程南水北调(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话世纪工程南水北调对话:世纪工程南水北调主嘉宾:张基尧国家水利部副部长次嘉宾:谈英武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设计总工程师蔡文湖北省丹江口市南水北调中线办公室主任张国良水利部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管理局局长李京文中国工程院院士阎培清山东省微山县水利局局长主持人(路一鸣):观众朋友们好,欢迎您关注这一期的对话节目。“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这句话是我们从上小学的时候就能倒背如流的一句。但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自然条件迥异,而且人口密度和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呈不均衡的状态分布。我国北方地区长期处于缺水的状态,缺水成了制约我国北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在党和国

2、家三代领导集体和无数工程技术人员历经了五十年的规划、论证、勘察之后,南水北调,这个在建国初期就被提由的世纪工程,在2002年12月27号进入了实施阶段。在今天的对话开始之前,我和观众朋友们一块儿通过大屏幕了解一下南水北调工程的工程概况。主持人:今天我们对话栏目请到了水利部的副部长张基尧同志,他将和我们大家一起共话南水北调。我们有请他,你好,张部长。在这个短片的过程当中,我们看到一个非常令人振奋的消息,就是南水北调工程在(2002年)12月27号宣布开工。您能否给我们透露当中的一些细节?张基尧:从今年(2002年)年初我们对南水北调的总体规划报告形成以后,紧接着我们征求了国家计委以及有关部门的意

3、见,在今年的十月份我们向国务院进行了汇报。国务院原则批准了这个规划,要求向中央政治局常委汇报,按照江主席的要求要给人大政协反馈意见。所以这样一来,经过整个的过程,使得南水北调的规划更加充分、更加严密。为落实十六大提由的在2020年再进一步国民经济翻两番的目标,实现全面的小康水平,南水北调的这项工程对于全面实施小康无疑是一个具体落实。所以南水北调能够在今年(2002年)的年底27号,赶在新的元旦以前开工,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难得的机遇。主持人:不愧是水利部长,说起话来滔滔不绝。不过南水北调说来话长,咱们还是让张部长先坐下咱们细说从头,好不好?请坐,在一般人看来,或者在老百姓看来,27号的开工典礼更像

4、是一场面对未来的宣誓。所以我们很想知道张部长,您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张基尧:最想说的是,我们久久等待的南水北调这个工程终于开工了。主持人:这句话里面包含了您多少年的期待?张基尧:应该说南水北调不仅是我而且是我们几代水利人乃至几代全国人民的期待。从1952年10月30号毛泽东主席在视察黄河的时候提由“南方水多北方水少,从南方借一点儿来也是可以的。”这个伟大的南水北调构想以来。五十年来,一代一代的水利人,一代代的水利科技工作者和其它行业的技术人员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所以这中间,既孕育着我们一种使命感、责任感,同时也使我们感受到南水北调能够开工,也是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

5、展的一个巨大成果。主持人:52年是由毛泽东主席提由来这个伟大的构想,那您第一次听说南水北调是什么时候?张基尧:那我还是在读小学的时候。主持人:上小学,那是哪一年?张基尧:那是在56年,当时还是孩子。因为我的家乡就在山东,山东是比较缺水的地方。当时大家说,哎呀,以后有了南水北调,把长江水调过来我们就好了,那时候是一种朦胧的感觉。主持人:那现在您负责这个工程的具体落实,您对南水北调的感觉是不是又深了一步?有什么新的感受没有?张基尧:那是。尤其是在最近这些年,这个感受就特别深刻。这中间我可以举那么几个例子,在前不久,我去到河北、山东,看引黄济津的事。因为今年北方地区又遇到了持续的干旱,天津的供水据现

6、在测算,可用到明年的三月份。那么为了保证天津这个大的工业城市充足的水源供应和人民生活必须的水源,所以党中央决定实施引黄济津。就是把黄河水通过引黄的渠道到天津,那么引黄济津这一实施必然也会给天津带来比较多的水源保障。结果由于多次引黄济津,所以水是流到了天津,沙都留到了山东和河北。那么居民周边都是一个个的沙丘,形成了一个个的人造沙漠。那么一到春天漫山风沙,那里的老乡说什么呢,我们眼不能睁、嘴不能开、门不能开。有一句顺口溜说得好,我们生活苦,一天要吃半斤土,白天吃不够,夜里也要补。主持人:您能不能用一两句话给我们广大的电视观众描述一下,在广大的北方地区,我们到底有多缺水?张基尧:这样吧,我说一组数据

7、。作为水资源来说,我们全国的水资源量大概有八万九千多亿(立方米)。那么作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两千二百(立方米)每年每个人。北方地区,就是黄淮海地区,平均人资源占有量的水平是四百六十二(立方米)。那么作为海河流域,就是海河平原地区,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三百四十八(立方米),相当于全国的五分之一都不到,甚至比以色列的平均水平还要低。再加上我们国家的水资源的分布时空不均,我们分布大部分集中在六、七、八三个月,占整个水资源量的大概百分之七十到八十。所以通过这几组数据说明什么呢?就说明整个北方,尤其是黄淮海地区资源性缺水是非常严重的主持人:我们平时经常听说风调雨顺是我们特别向往的气候,看来现实条件并不是这样

8、。而我们生活在城市当中的一些条件比较优越的居民也许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手里有一篇作文,这个作文是河北省邢台县王快镇百泉村小学三年级的高冰丽同学写的。这个作文的题目叫我渴望来,我们认识一下这位高冰丽小同学。你给大家读一下你这篇文章好吗?高冰丽:我渴望。我是百泉村的人,你知道我们村为什么叫百泉吗?就是因为以前我们村到处是泉水。春天,我们家的石榴树都快被早死了。我说用水浇一下吧,可爸妈说去哪里弄水啊!夏天,学校的花都直不起腰,树也垂头丧气。大家都知道夏天是最热的,人人都想喝口水,但是学校没有水。同学们趴在水管上使劲吸,看见他们,我真想说声别吸了,吸不着的。秋天,是繁忙的季节,秋收小麦开始了。可是我

9、们浇地要用村里的水还要掏钱,等了半个月也没轮到我们家浇地。冬天,雪花从天空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缸里的水也结了冰。妈妈还得拿着东西把水缸里的冰弄下来,然后开始接水,可是迟了,水已经停了,只好用冰块化成水。水,我希望你能听到我的千言万语,快回来吧!主持人:小妹妹,我问问你,你今年多大了?高冰丽:十一了。主持人:你在作文里面说,每天早早地起来就得接水,如果起晚了就接不到了,这是怎么回事?高冰丽:因为放水的时间很早。主持人:就是你们村是定时放水的,是吗?高冰丽:是。主持人:我们问一下我们的局长,像高冰丽小朋友讲到的这种情况,在北方地区是不是很普遍的一种情况?还是就是他们这个百泉村是一个特例?张国良:她

10、刚才所说的百泉这个地方我还真去过。主持人:您也去过?张国良:我去过。它过去是一个水乡的地方,但是现在已经是满目疮痍的这种感觉,挺凄凉的一种感觉。原因是什么?它的水都枯竭了。其中一个很主要的直接原因就是,由于当地干旱缺水,那么就大量地超采地下水,地下水越来越急剧地下降。那么这些泉都没有了,要水就要不到了。主持人:来,我再问一下高冰丽小朋友。我们现场很多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刚才都被你感动了。你看现在在你对面的这位张爷爷,他就是管把你梦想的水送到你们村,送到你们家院里的。你现在想跟他说什么?高冰丽:张爷爷,水什么时候到我们村里来?主持人:这是一个来自缺水地区的小学的一个小姑娘发生的一个最直接可能

11、也是您遇到的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张基尧:这是由多方面的原因构成的。一个就是说南水北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它更多的是和社会的结合。它和三峡工程、西气东送、西电东输的不同点就是它和社会结合得更加密切。记得在2000年,北方地区确实遇到了特殊的干旱。我就和我的同事们到了山东的青岛、威海和烟台。到烟台去以后,烟台的同志就说,水对我们实在太重要了。现在由于缺水,我们很多工程都停了。我们人民生活只有限期供水,限量供水。主持人:定时,定量。张基尧:有些高层住宅水压不够,只有拿着桶下来提水。那么有的是由于超用了规定内的生活用水,超用一方要加价四十兀O主持人:我们还是关注一下高冰丽小同学,刚才您讲这段话的时候,

12、我回头看了一下她。她一直紧锁着眉头,眼睁睁地望着您,您能回答她那个问题吗?张基尧:现在这些问题都已经解决了。应该说南水北调经过五十年来的论证和大量的技术的、资金的和各种方案的准备,现在都具备了开工的条件。高冰丽小同学他们期待的水,不久就可以到她的家乡。按照我们南水北调规划的要求,河北是中线地区的供水区,在2010年,水就要送到北京,就要送到她的家乡来。主持人:2010年的时候,你上几年级?你现在是三年级,再过八年,17岁、18岁,那个时候都是大姑娘了。那个时候还愿意跟张爷爷再对一次话吗?高冰丽:愿意。主持人:还愿意。我们很想知道,既然这个南水北调工程在52年就提由了这样的构想,为什么论证了这么

13、长的时间,到今天才实施?张基尧:这是由多方面的原因构成的。一个,现在认识的统一是实施南水北调重要的基础。第二个,还有一些技术方案上的问题。南水北调和长江三峡不同,长江三峡的争论焦点在哪里呢?长江三峡干还是不干。但是对南水北调来说,它是干,但是怎么干。所以围绕着南水北调线路的分布,每条线路的实施方案,调水的规模、分期的时间都有着诸多不同的意见。主持人:今天我们现场还请到了南水北调各个方面的专家,我们来求证一下他们。刚才张部长给我们介绍说,这个工程由于涉及的方方面面的利益比较多,社会影响可能远远超过它工程本身的意义。那这个中间有没有什么争论?李京文:有争论。其中一个重大的分歧,应该走哪条路线。比如

14、说中线,中线现在准备从丹江口水库引过来,这是一个方案。但是也有的方案是从长江,直接把水开一条人工运河,一直开到北京来,这也是一个方案。还有其它一些不同的方案,另外比如说技术上的问题。沿路的河道怎么来建设,怎么样来维护?怎么样保证它安全?比如说这个河道如果渠道是敞开的。那么在丰水期没问题,在全国大旱的时候,沿途也是大旱。那么这个水没有到河北可能河南人就用光了,根本到不了北京,那这个怎么办?是不是要搞成一个封闭的,等等这些争论都很长时间。主持人:我们今天现场还请到了两位很早以前就参与过南水北调工程的部分线路勘察的老前辈,我们来认识一下他们,您自我介绍一下。谈英武:我叫谈英武,1959年大规模开展南

15、水北调西线工程(勘察)的时候,我就投身于这个工作,历时四十多年。主持人:当时您多大年纪?谈英武:当时我二十二三岁。主持人:当时是抱着一个什么样的心情心态去参与这个工程的勘察建设的?谈英武:当时这个工程我们认为是一个最伟大的共产主义工程,所以心态上,当时我们青年人应该说个个都是热血沸腾,为参加这项工程感到高兴和自豪。主持人:听说您今天还带来了这四十多年来给您印象比较深刻,能够代表您四十年历史足迹的一些东西?谈英武:我带来了一本日记。主持人:这是您什么时候写的日记?谈英武:这个是88年的,日记比较多,我想念一段给大家听听,听听我们那个时候的生活。“1988年6月23号,草原的夜晚如数九隆冬,夜晚仰望寒星,繁星满天。星星特别明亮,不禁有一种奇特的感觉,好像天离我们很近。小伙子们风趣地说,我们站在世界屋脊上,是顶天立地的汉子”o再念一小段,“6月30号,经过十多日的行程,翻过了巴彦喀拉分水岭。刚刚翻过分水岭,虽然见不着人烟,却碰到了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所的配合我们的查勘队。我们相互看着对方的容貌都有点儿发笑,可真不敢恭维。为什么说有点儿发笑呢?因为嘴上都结了厚厚的痂,或者是嘴角烂了,因为吃不上蔬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