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教研组工作计划3篇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765456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9.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编】教研组工作计划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编】教研组工作计划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编】教研组工作计划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编】教研组工作计划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编】教研组工作计划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编】教研组工作计划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编】教研组工作计划3篇(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研组工作计划3篇 教研组工作计划篇1(1967字)一、指导思想按照市教育局教研室工作和学校教研室的工作目标,结合本组的教学工作实际情况,坚持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保持规范的课程管理,维持我们较高的科学教学水准。二、工作目标1、提高科学教学质量,确保完成的各项教学任务。2、抓实科学学科教学常规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3、加强理论学习,深入教育科研。三、工作要点1、加强对学生常规要求的规范性(1)学生课堂笔记定期检查,并展示优秀、美观的课堂笔记(2)坚持将学生作业本的部分内容作业整合入课堂,适当减轻学生课业负担(3)课时特训中的练习,需要学生自主完成,并自行校对,用红笔进行订正(4)作业本、小测验

2、、单元测验中的错题需要进行错题分析,如有时间能抄录出来集合成册是最佳。2、加强理论学习,面对新环境,在教学方法上与时俱进(1)组织本组教师学习新科学课程标准,研究新科学教材结合本校实际开展教学。(2)以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评价标准来衡量课堂教学,尝试以自评、互评等多种评价形式,建构多元化评价体系,提高教学质量。(3)不断探索班级人数在30人左右的课堂教学可行性改进。3、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各教师要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以教学活动为载体,进行教学实践,继续开展组内教师上课、听课、评课活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深化教学研究。积极组织和参加市直教研活动和本校的各项活动。加强开课、评课的质量,注重反思。4

3、、加强质量监测,及时反馈,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学校安排的阶段测试,要严把教学质量关,认真地做好试卷分析,为下一步教学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5、认真组织科学教师参加市直科学各项教研活动,明确科学学科课程改革的方向,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四、具体工作安排如下周次日期内容地点对象第2周9.5-9.11教师节县(市、区)初中科学教研员、市直科学教研组长会议初中各学科教学新常规培训活动第二外国语县科学教研员及市直科学教研组长第4周9.19-9.25市直科学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市直七年级科学双周教研活动(初小科学教学衔接研讨活动)瓯海区实验中学参赛教师市直七年级科学教师第7周10.10-10.16市第四届初

4、中科学命题研究班第四次活动洞头区相关学员第8周10.17-10.23_年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科学质量分析会议鹿城实验中学九年级教师代表第9周10.24-10.30科学听课周待定第12周11.14-11.20市直八年级科学双周教研活动外国语学校市直八年级科学教师第15周12.5-12.11市第四届初中科学命题研究班第五次活动文成县相关学员第17周12.19-12.25部分县市区科学教学调研新常规精品百课评比待定相关教研员第19周1.2-1.8市直中学科学听课周待定相关教研员第20周1.9-1.15期末考试教研组工作计划篇2(1533字)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我们六年级教研组教师将努力配合学校教导处的

5、工作,在学校总体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坚定不移地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转变教研理念,改进教研方法,优化教研模式,积极探索小学语文教研工作新体系。二、主要工作1、备课备课是上课的基础,我们将在教研组内进行集体备课,共同探究、共同提高教学水平。2、上课本学期,我们教研组将努力学习新理念,变革自身的课堂教学,上课努力做到“简洁、有效、有趣”,应特别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巩固和维持;特别关注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以及健康个性的培养,努力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学得扎实、有效。3、作业设置与批改每位教师能根据本班语文学习实际情况进行作业的布置,有共性作

6、业和个性作业,保证每一位教师的作业设置不超量,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每位教师也将保证作业批改的及时、细致,提出中肯的意见。加强对后进生的作业指导,提高作业质量,发挥作业最大的功效。4、优化毕业复习本学期,面临小学的毕业考试,因此,我们除了大力研讨推进实效、生本课堂的研究外,还要着力进行毕业复习的研讨,使复习趋于优化,减少繁杂、低效的复习。学期初组内教师共同研讨,确定复习目标,选好复习内容。在研讨的基础上,进行教师的合理分工,实现复习内容的提前谋划,提前设置,提前的整理,分类准备。复习过程汇中实现资源的共享。每一次复习后,进行及时的组内交流研讨,找出收获和不足,修订下一步的复习计划,真正实现复

7、习的优化整合,合作共享。同时,在复习的过程中,将重点对不同学生进行分层的、有针对性的指导,使优秀学生和后进学生都能够在总复习中得到真正的提高。四、活动安排三月份:1讨论并且制订本学期年级教研组计划。2、明确备课和作业的要求。3、确定组内公开课的时间和内容。4、六年级语文公开教学:陈娇锦日月潭。5、六年级语文公开教学:施秀琼北京的春节。6、语文新常规学习活动四月份:1、参加五年级、四年级公开教学活动。2、校本培训-先进教师经验交流会。3、参加三年级公开教学活动。4、教学常规期中检查。5、校本培训:质量分析会。五月份:1、参加一年级公开教研活动2、校本培训-教科研培训3针对学生阶段性练习中出现的问

8、题,探讨下一阶段教学重点。4、校本培训-信息技术培训。5、教师基本功评比。6、学区小学语文“促进有效学习”主题研讨会。六月份1、教学常规检查(作业批改备课反思)2、“单元整组教学”课例评比3、教师读书征文评比。4、制订期末复习计划,进行教研组小结。5、_年小学学业质量抽测命题。6、期末考试。教研组工作计划篇3(1721字)新课程改革已为思品教育开展了新天地。这是一个充满希望、充满挑战的教育时代。第四年的新学期开始了,这学期我们思品教研组在学校教研室直接领导之下,全体教师积极进取,锐意改革,每一位教师都努力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健全

9、人格而努力。现将本期教研工作作如下安排:一、指导思想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突出教学质量这一工作中心,切实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的主要工作是教学工作,教学质量的提高正是素质教育的体现。因此,本学期的重点工作仍然是“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以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为契机,以深入研究、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评价意见为起点,以提高学校常规管理水平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为重点,扎实工作,务求实效。二、主要工作思路:1、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2、加大推行教研力度,深入开展教育叙事研究写作活动。3、坚持“以课题推动课改,以课

10、题提升课改”的工作思想,以教科研指导课程改革。三、教研组工作目标、要求:本学期主要工作:继续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和新的课程标准,探讨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实施新课程理念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深入学校调研,研究思想品德课教师如何将合作自主探究引入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组织教师探讨思想品德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问题;开展对提高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效益研究,引导教师开展“活动即发展”的课题研究;组织思想品德课课改信息交流。1、继续学习有关课程理论: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从教师的不同需要出发,采取“参与式”、“研讨式”等多种学习形式,提高理论学习的

11、效果。3、思想品德教研组长在期初要制定好学期工作计划,平时经常对照检查,期末写好小结;切实加强思品教研组建设,以点带面,提高面上的课堂教学质量。4、组织教师开展对课堂教学有关问题的讨论,努力探索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提高研讨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5、全体教师要加强师德、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做好学习笔记;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上好一节课题观摩交流课或示范课;写好体现教师角色转换、师生互动的教学案例;撰写一篇教育教学研究经验论文;提前编写好一周课时计划并在备课组上交流;听课不少于18节。6、教师应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学习过程、方法”,在课堂教学

12、中创设“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的环境。7、教案的编写采用电子备课的形式,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体现师生合作交往、积极互动、教师角色的转换,并写好反思性教学后记。继续征集教学设计典型案例,积极发现、总结、推广第一线教师的教学成果并组织教师撰写论文。三、周工作安排:周次工作要点第一周思品教研组会议:学习新课标,新理念第二周讨论新学期工作计划制订要求第三周交流新学期制订的学期计划和周计划第四周交流课后反思第五周国庆放假第六周探讨思品课堂“学生评价”方式方法第七周观看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改光盘第八周探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第九周教研组集体备课第十周探讨学生学习评价策略第十一周周云教师说课第十二周评课。(主评人:徐荣玉)第十三周组织学习课改资料第十四周教学常规调研第十五周征集典型教学情景案例第十六周交流典型教学情景案例第十七周征集“教海探航”论文第十八周交流实施新课程标准、新教材的心得体会第十九周学期工作总结第二十周整理上交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