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维及二维核磁共振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7654207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9.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维及二维核磁共振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维及二维核磁共振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维及二维核磁共振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一维及二维核磁共振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一维及二维核磁共振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维及二维核磁共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维及二维核磁共振(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维及二维核磁共振科學月刊全文資料庫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部队间通讯的需求,无线电技术迅速发展,也因此提供科学家一种无线电 波范围的电磁波能源。1951年,科学家就利用这种电磁波发现了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简 称NMR)。经过将近四十年,不断的演进与改良,今天,核磁共振已经是化学、医学、材料等科学的重 要研究工具。做核磁共振实验的仪器,除了无线电波范围的电磁波源之外,还必须具备磁场。早期核磁共振仪, 主要应用于物理性质的探讨及化合物的鉴定;仪器中使用电磁铁,磁场较低,以改变频率的扫描方式侦 测讯号,获得核磁共振光谱,称为连续波核磁共振(continuou

2、s wave, CW-NMR)。与其它光谱方法 比较,CW-NMR灵敏度较低,虽然多次扫描,可以提高灵敏度,但时间上极不经济,只应用于少数的原 子核,如氢、磷、氟。新一代的仪器,整合超导材料、电子学、计算机的研究成果,使用超导体磁场及高能量的无线电电 磁波,以脉冲的方式激发样品,可以迅速获得数字化的讯号,所以容易累积多次讯号,提高灵敏度。在 计算机中,数字化的讯号,需经傅氏转换(Fourier transform)的数学处理,获得核磁共振光谱,因此又 称为 FT-NMR。如今,核磁共振除了上述功能之外,最近发展出显微照相microimaging)及医用照相(MRI)技术, 可以不经开刀对肿瘤准

3、确定位,因此核磁共振也成了重要的医学诊断工具。在不同的应用上,核磁共振都必须具备磁场及电磁波源的基本配备,但各仪器的细部构造却不相同, 复杂的层次也大异其趣。活体核磁共振(in vivo)使用表面线圈,核磁共振影像必须具备磁场梯度;高分 辨率核磁共振则要求非常均匀的磁场。本文仅介绍高分辨率核磁共振(high resolution NMR),在化学结 构分析上的应用 维及二维核磁共振(one andtwo dimensional NMR),以酒精作为样品,解说二维光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周期表上的元素,有部分原子核具有磁性,含一个质子的氢(1H)就是具磁性的原子核(见图一)。 磁场中,带有磁矩的原子

4、核,与磁场作用,造成磁矩与磁场之间,只能有某些特定的相对排列方向,而 产生能阶差异;利用无线电波观察这种能阶差异,或观察原子核吸收、放射无线电波的现象,就是核 磁共振。氢原子核磁矩,有两种自旋(spin)状态:没有磁场时,磁矩排列混乱,无法分别这两种自旋状态, 可说是在相同的能阶之下(见图二)。但在磁场下,就能产生能阶差异,磁矩顺着磁场方向排列的,能 阶较低比较稳定;磁矩逆着磁场方向排列的,能阶较高就比较不稳定(见图三)。更详细的来看,磁矩 在磁场下,是动态的在做陀螺似的进动(见图三右)。这种进动有两种可能性:顺着及逆着磁场方向; 二者分别处于两不同的能阶上。由于能量差并不大,磁矩在两能阶的分

5、布,差异极为有限,这是造成核 磁共振灵敏度低的主要原因之一。磁场下的能阶差异,随磁场大小而改变:磁场大,能阶差异大;磁场 小,能阶差异小。氢原子核在7.05 Tesla(1 Tesla即一万高斯)磁场下,能阶分裂的大小,刚好等于频率为300MHz电 磁波的能量。氢原子核在14.10Tesla磁场下,能阶分裂则等于频率为600 MHz电磁波的能量。能阶分裂 越大,在低能阶与高能阶的分布差异越大,灵敏度则越高。灵敏度虽并非单与磁场大小有关,但磁场显 然是一个提高灵敏度非常直接的方法。 14.10 Tesla 磁场是目前能维持长久稳定,且使用来进行核磁共振 实验的最高磁场。若对在7.05 Tesla

6、磁场下的氢原子核,加一频率为300 MHz的电磁波源,就可以造成共振现象;即 氢原子核会吸收电磁波,从低能阶跃迁到高能阶,而造成激发。若加 300.1 MHz 的电磁波源,由于能量 不匹配,氢原子核就不会吸收电磁波,造成共振。对不同频率的电磁波源,记录原子核吸收电磁波的情 形,就可得核磁共振光谱。从另一角度来看,为了促使在不同化学环境下的原子核吸收电磁波,必须改变电磁波的频率。对氢 原子核而言,频率变化的范围一般约在 3000 Hz 左右;对 300 MHz 来说,相当于 10 ppm(parts per million, 即一百万分之一)的化学位移。若将磁场增高,频率变化的范围也会相对的增加

7、;对 600 MHz 的共振频 率,频率变化的范围是6000 Hz,仍是10 ppm。此外,在高分辨率的仪器中,必须能分辨电磁波的频率 到0.2 Hz的精确度。在300MHz的电磁波中,要测出0.2 Hz的差异,有人形容,这就好象从月球上,要 准确量测台北市两电线杆的距离。从这个比喻中,可以了解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所要求的稳定性。碳原子中的13C也带有磁矩,在磁场下,也能产生能阶差异,但在同样是7.05Tesla的磁场下,能阶 差异就只有相当于频率为75MHz电磁波的能量,可以想到灵敏度是更低了。更有甚者,自然界中,碳有 三种同位素:12C、13C、14C分别含有6、7、8个中子,其中13C才是用

8、核磁共振侦测的原子核,含量却 只有1.11%(1H在氢的同位素中占99.9%)。由此可以了解,以碳在化学上扮演的重要角色,为何在早 期核磁共振的研究中,碳的核磁共振并不普遍。至于对碳原子核,电磁波频率变化的范围,比氢原子核的范围大很多;一般在20000Hz左右。对75MHz 来说,相当于270ppm。就分辨的能力而言,比氢要好得多。也因此,科学家不断发展新的技巧,克服低 灵敏度的缺陷。今天,碳的核磁共振光谱,已经是一般性的分析技术,而不再只是专家手中的特殊工具。一维核磁共振光谱磁矩在磁场中,排列成特定的形式(见图四左上),各磁矩相加的结果,只在Z方向有净磁矩,但 在XY平面上的分量则相互抵消。

9、一维核磁共振是利用一高能脉冲,将原来在XY平面是混乱排列,没 有秩序的原子核磁矩,转成排列整齐的原子核磁矩,在 XY 平面上,形成净磁矩分量(见图四左上), 使之同步进动。在 XY 平面上,产生微弱的讯号,经由线圈拾取讯号加以放大,传入计算机,即得自由 衰退讯号(free induction decay,简称FID)。数字化的自由衰退讯号,在计算机中,经过傅氏转换的数 学运算,就得到核磁共振光谱。化学位移(chemical shift,以ppm作单位)与偶合(scalar coupling,以Hz作单位),是一维核磁共 振光谱的两项重要资料。这些资料就如同化合物的指纹,可以用来鉴定化合物。酒精

10、的化学式是c2h5oh, 由两个碳、一个氧、六个氢组成,其结构式如图五。以下我们谈谈酒精的核磁共振光谱。化学位移,顾名思义是由相同原子核因化学环境的不同,造成核磁共振光谱上吸收峰的位移。就氢 核在化学分析的应用上,一般把四甲基硅烷(CH3)4Si上的氢核吸收峰定为标准:0 ppm。由右至左逐 渐增加,与一般坐标轴的标示方法相反。酒精有三种不同的氢原子,这些氢原子的化学环境并不相同, 其个数也各自不同。如图五中,只有一个氢Ha键结于氧上;Hb键结于碳上,有两个;Hc键结于碳上,有 三个。Ha直接键结于氧上,受氧的影响最大;Hb距离氧也近,还受氧的影响;Hc距氧较远,受氧的影响 较小。这些化学环境

11、的差异,造成在核磁共振光谱上不同的吸收峰:如在图六的3.07、3.60、1.14ppm三 群吸收峰,就是分别属于Ha、Hb、Hc,其下的面积的比值正好是1: 2: 3代表其个数。图七是酒精的碳核一维核磁共振光谱。酒精中有两个碳,也是分别处于不同的化学环境之下:Cb比 较靠近氧;而Cc比较远离氧,受氧的影响不同。因此,光谱上有两个吸收峰,出现在57.9、18.1ppm, 分别属于Cb与Cc。在77.0 ppm出现的三重峰,是溶剂氘氯仿(CDCl3)中碳的讯号。偶合是由相邻的原子核磁矩,藉化学键传递信息,互相影响,而造成的。偶合使各个氢的吸收讯号 发生变化,提供详细的分子结构资料。偶合型态可用来辨

12、识邻近的氢核数目;Hc可感觉邻近的碳上有两 个氢,而形成三重峰(2nI+1,triplet)。Hb则感觉邻近的碳上有三个氢,而形成四重峰。这种相同原子核, 藉化学键传递磁矩信息而造成的偶合,称为同核偶合。理论上说Ha与Hb也应互相偶合,但由于氢 氧基(-OH)比较特别,除非样品经特别处理,否则一般光谱上看不见-Oh基与相邻-CH的偶合。在碳的光谱中,也有偶合。但由于自然界中,碳只有1.11%的含量是13C。换言之,两个13C相邻的 机会是非常小的,大部分13C的旁边是12C,而12C没有磁矩,因此不会与13C偶合。然而13C会与紧接于 其上的氢偶合,这又称为异核偶合。一般碳光谱应显出与氢偶合的

13、多重峰(见图七上):Cc上有三 个氢,因此呈现四重峰;Cb上有两个氢,因此呈现三重峰。一般而言,为增加灵敏度可使用异核去偶合 的技术,让Cc,Cb都呈现单重峰(见图七下)。二维共振光谱二维核磁共振实验是一维核磁共振的延伸;在一维实验的脉冲的过程中,加入演化期(evolution time)。 在每次实验中,将演化期按顺序的逐次增加,来获得数据,经两次的傅氏转换就可得二维共振光谱。演 化期增加的次数可达1001000次,因此所需的时间,也是一维光谱的百倍至千倍。由此获得的数据, 需很大的储存空间(储存于计算机的硬盘中)。若非有计算机近几年来突飞猛进的发展,二维共振光谱 不可能这么普遍的。粗略的分

14、类,可将二维核磁共振光谱分为:化学位移相关光谱(shift correlation)及化学位移偶合常 数二维光谱(J-reso1ved)两大类。每类又各分为同核及异核二维光谱。实验所得的结果,本来是三度空 间的光谱图形(见图八),但在复杂光谱中,三度空间的图形表示法,虽然美观,但前方的吸收峰会遮 盖其后的吸收峰。因此,一般均使用由上往下鸟瞰(见图九)的等高线光谱图来表示。化学位移相关光谱,简称COSY,是季尼(Jeener)于1971年在一次科学会议中,提出的构想。也 是第一个二维核磁共振构想,由于只是理论构想,没有实验结果,加上当时FT-NMR刚被发展出来,因 此并没有引起太多注意。然而到现

15、在, COSY 已经是核磁共振应用最多的二维光谱,此二维光谱的两轴 都是氢核的化学位移。图九就是酒精的同核化学位移相关光谱,图中由左下到右上45度的是对角线,在 对角线上出现的吸收峰称为对角线峰(diagonal peak)。这些对角线峰是一维光谱的重复,并没有提 供更多的资料。(1.14,1.14) ,(3.07,3.07) ,(3.60,3.60)就是对角线峰。不在对角线出现的吸收峰称为交 叉峰(cross peak),这交叉峰是由相互偶合的吸收峰造成的。例如,酒精中Hb与Hc相互偶合,因此, 会有交叉峰出现。图九中( 1.14,3.60)就是交叉峰;而( 3.60,1.14)是对对角线对

16、称的另一交叉峰。 Ha a 与Hc不会相互偶合,因此(1.14,3.07)位置,就没有交叉峰出现。获得二维同核化学位移相关光谱的实 验稍作变化,可以获得偶合常数,特别是偶合特性复杂,或互相重叠的吸收峰,其一维光谱不易分析者 更能发挥此氢核二维光谱的特长。异核化学位移相关光谱是另一种常用的二维光谱;它提供原子直接键结的证据。异核相关光谱的两 轴,分别是不同原子核的化学位移,横轴一般是异核的化学位移,纵轴则是氢的化学位移。此时由于两 轴不同,因此不再有对角线峰,只有交叉峰。此交叉峰,是因异核偶合而得,也是两异核原子相互键结 的证据。图十就是酒精的异核化学位移相关光谱:位于(57.9,3.60)的交叉峰,表示Hb是与Cb键结在一 起的;而位于(18.1,1.14)的交叉峰,表示H是与C键结在一起。H键结于氧上,不与碳键结,因此没 cca有交叉峰与之对应。化学位移偶合常数二维光谱,将化学位移与偶合常数的讯息分开。此二维光谱的两轴,分别是化学 位移(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